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安太妃要见贾府千金,贾母为何把史湘云放在首位?原来大有深意

南安太妃要见贾府千金,贾母为何把史湘云放在首位?原来大有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17 15:43:02

红楼无闲笔。

在贾府,一众孩子们结诗社、赏红梅、放风筝、开宴会,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而这一切,都与贾府的“大家长”贾母有关。贾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也许下面曹公写的这则事例,就能很好地突出老人家的性格特点。

在《红楼梦》中,南安太妃不是小说的女主角,但她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之一,尤其是对已经走下坡路的贾府来说非常重要。通部《红楼梦》,南安太妃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出自马道婆之口,第二次是在贾母80大寿时正面出场。

剧照:南安太妃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贾府为贾母80大寿大摆寿宴,南安太妃出场。期间,南安太妃指名要见贾府的千金。贾母深知南安太妃的想法,特意安排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和林黛玉等亲戚家的女孩前来拜见,同时嘱咐凤姐只让探春陪着来。而贾母并未让迎春与惜春出来见客,为这个邢夫人还迁怒迎春的不得脸。

原文如下:

又问众小姐们,贾母笑道:“他们姊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有的是小戏子,传了一班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按照曹公的写作路线,钗黛是全书中比较出众的女性,所以大家都替两人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南安太妃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儿子南安郡王选妃。但贾母是见过世面之人,她早已心中有数。换句话说,贾母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推出探春。

剧照:南安太妃、贾母

贾府与南安郡王府之间的亲疏关系

南安太妃拉着薛、林、探的手时,只没拉过史湘云的手,如原文所言,太妃跟史湘云已经是老朋友了。

在《红楼梦》中,贾家、史家和王家是同属一个政治阵营的,而他们共同的盟友有东、南、西、北四大郡王,既如此,彼此之间肯定有私下走动,那么南安太妃为何对贾府的千金们都不曾见过呢?这里面还是有个“亲疏远近”的关系。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

秦可卿葬礼之际,南安郡王就亲自来吊唁过,而且还安排了路祭。此后,曹公笔锋一转,刻意强调了贾府和北静王府祖上的关系更为密切。

剧照:秦可卿葬礼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

可见,除了在一些大事上,如此前的元春封妃,此次的贾母大寿等重大活动之外,贾府与南安郡王府就很少往来,比不上与北静王府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南安太妃几乎没有见过贾府的千金也就不足为奇了。

剧照:宝玉路谒北静王

史湘云为何会被首推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南安太妃来的时候,贾母却把史湘云给首推了出来。

史侯夫妻并不疼爱体贴湘云,但也绝对会不在衣食上虐待她,更不会剥夺湘云在贵族妇女圈子里的社交机会。在两人看来,这个美丽且有才华的侄女是珍贵的人才资源,可以用来缔结婚姻、攀附权贵,至少也可以巩固政治联盟、“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

剧照:史湘云

据此可以推测,人前人后,史家一定会在各种场合让史湘云参加。而史家与南安郡王就像贾府与北静王一般,来往频繁,因此史湘云也就成了南安太妃贵族圈里的常客,两人这般熟络,可见一斑。

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

南安太妃和贾母一样,也是朝廷里显贵的妇人,甚至比贾府还要显贵得多。贾母说的“我们这中等人家”,虽然是谦辞,而是却恰如其分了。南安太妃提到了史湘云的叔叔保龄侯史鼐,很多人不解,如果南安太妃此举是来贾府为儿子选妃,她与史湘云认识在前,与史家交情不错,史湘云应该在她的考虑范围内才是,但贾母却不忌讳这个。

古代王侯将相之家的婚姻嫁娶,大都与政治利益紧密相连,更讲究门当户对,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她是跟着叔叔婶婶生活的,而且史湘云当时已经有了相中的人家,所以南安太妃首先就会将其排除在外。当然,也许是因为彼此太熟悉了,反而不好将其娶回家。

剧照:史湘云与贾母等人

而贾母正是深谙这一点,所以她才将史湘云安排在这次见面会上,由此可见,贾母确实有想法。

安排“钗黛”出场,还是为了衬托探春

总的来说,无论是史湘云、宝钗宝琴姐妹,还是林黛玉,都是贾府的客人,贾母断然不会在这种场合,安排她们相亲,所以贾母的唯一目的,就是将贾探春引出。

问题又来了,贾母为何“只让探春陪着来”,而不让迎春、惜春出来?要知道,太妃已经说得很清楚,她要见贾府众千金。

虽说惜春年龄还小,但三姐妹中迎春最年长,论容貌也十分出众,贾母为何不叫迎春呢?贾母在贾府是有着绝对的权威,即便是在元妃省亲之后,王夫人仍然要对老人家礼让三分。有着这般崇高的地位,她在贾府即便就是一言堂,贾母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剧照:贾迎春

也就是说,贾母是有私心的,他并不看好迎春。那么迎春是不是真的不如其他姐妹呢?不尽然。在贾府,贾环是不受欢迎的角色,但他却喜欢跑到迎春跟前玩闹,因为他喜欢这位姐姐的秉性,在她跟前,贾环能得到温暖。但迎春的这种恬淡、容人的雅量,贾母却不喜欢。在贾母看来,迎春没有其他姐妹会来事,不会讨好,而且性格又固执,所以在一些正常的社交场合,迎春就没有机会参加。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从探春的判词可以看出,后四十回中,她的结局是远嫁和亲。可见南安太妃不再是来贾府挑选儿媳妇,而是来认亲,认干女儿,代替她的女儿远嫁。南安太妃就被扣上了一顶将探春远嫁的帽子。

至于薛家姐妹,因商人家庭出身,也被南安太妃排除;黛玉虽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却身体羸弱,不会被南安太妃选中。所以,这些人最终都是为探春做铺垫,探春才是主角。

剧照:薛宝钗、林黛玉

估计南安太妃也早已读懂了贾母的真实用意。探春不仅是贾府正牌小姐(虽然是庶出),而且才貌双全,再加上贵妃妹妹这个特殊身份,所以嫁给南安太妃的儿子做王妃也是有这种可能的。现在看似贾母一个不经意的安排,却透着智慧。

探春有个绰号叫“玫瑰花”,可见她有一颗不想任人摆布、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心,论诗情画意,她不比钗黛,但在“四春”中,她的才能最为特例独出。理家,起诗社是他带头,抄检大观园时表现最勇敢,她最先发起诗社。可见探春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审美才能。凡此种种,都预示了她是一个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的三姑娘。

剧照:探春和亲

再说贾母,论地位,她在贾府享有绝对的权威,她是贾代善之妻,是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是人人口中尊称的“史太君”,她凭借着丰富的阅历、才干,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她是一个值得我们细品深思的人物形象。

探春和亲,最开心的莫过于南安太妃,探春要身份有身份,要容貌有容貌,她把自己家的骨肉团聚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最伤心的不是贾母,也不是嫡母王夫人,而是探春的生母赵姨娘,看到女儿远嫁藩王,这是一个母亲最难割舍的时候。同为母亲,反差却如此巨大。

而这样的结局,让原本高大上的南安太妃形象瞬间倒地,让原本形象不堪的赵姨娘在这一刻回归母亲的本色,也让人产生深深的怜悯。

剧照:赵姨娘

(贾母,作为贾府的“大家长”,享有很高的家庭地位,从维护贾府的利益出发,她做事精明,乐观豁达,是见过世面的朝廷贵妇,具备了一个优秀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品质。只是她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或悲或喜、或忧或痛人物故事

更多文章

  • 《红楼梦》|马道婆的存在,是对贾母的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王熙凤,贾宝玉,宝玉,贾府,干娘

    贾母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活到她这个份上,人生可谓圆满,很难不自信。不但自己福禄寿三齐,而且偌大的贾府在她的管理下兴盛了很多年。如果要她给自己打评语,她应该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德高望重”四字。然后,作者却并不用史老太君这样带有敬意的称谓来称呼她,而是给她一个“贾母”的称呼贯穿始终。书中的“贾”,都是“假”

  • 贾母人生悲剧:最可怜、最孤独的苦命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宝玉,贾琏,富贵,贾府,大观园,红楼梦,贾母人生悲剧

    有人这样评价贾母:“她是大观园女儿王国的国王。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群体感,才有了精神核心。有了她,《红楼梦》的女性题旨才显得如此完整。对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核心地位,前人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贾母忧郁悲哀的一面关注较少。一、早年丧夫。贾母很早就守寡了,身处侯门,丈夫早逝,贾母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意?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林如海,贾府,红楼梦,黛玉,贾母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府,史湘云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贾赦当众嘲讽贾母偏心眼,贾母听后,为何还笑着喝了半杯酒?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赦,贾政,贾琏,红楼梦,邢夫人

    舐犊情深往往是母子之间最美好的感情。但在贾赦与贾母之间,不仅没有这种感情,反而还出现儿子嘲讽母亲的情形。中秋节晚上,贾母带着大家玩击鼓传花讲笑话的故事。贾赦借机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故事,大意是一个母亲生病,请医生前来针灸,用针时母亲说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行。儿子不解,问起为何针肋条不针心,母亲说道:“

  • 宝钗夸赞贾母为什么那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政,银子,贾母,罗玉凤,薛宝钗

    作者:韩雪丽一向高情商的宝姑娘,可能对于奉承人,到是成了弱项,她奉承王夫人,到还省事,一句话,姨母是个慈善人,就成了,反正王夫人人古板严肃,要求不高,一般人没人敢奉承王夫人,就是凤姐在贾母面前千机百灵的,可是在姑姑王夫人面前,可没那个奉承的话,她到是老老实实当下属,一点不给奉承,这说明,王夫人那张扑

  • 《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历史解密编辑:毽子谈科技标签:妙玉,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史湘云,红楼梦

    妙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栊翠庵”,这个名字存在一些争议。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拢翠庵”,“拢”有聚合的意思,即将翠色聚拢过来之意,颇有生动的拟人功用,故而周汝昌先生在校订评点石头记时,专门写下批注:参互诸本,拢是原笔,有梳意,亦有聚意。原著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跟着贾母一行人来至拢翠庵喝茶,故此回

  • 《红楼梦》如果贾母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宝钗,贾政,晴雯,元春,贾母,罗玉凤,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贾母喜欢黛玉,也一直支持木石姻缘。但贾母没有直接下命令要求宝玉娶黛玉,这是有她顾忌的原因的。若她真的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我觉得结果会有不好之处,但也会有好的地方,大概涉及如下几方面:一、黛玉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势同水火古时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父母双亡,贾母是她最亲的人

  • 刘姥姥喊贾母老寿星,贾母立马回应三个字,尽显大气,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王熙凤,贾府,老寿星,下人,老妪,红楼梦

    当刘姥姥出现在贾母面前时,观众的心底会升起一丝好奇。贾府多得是蝇营狗苟,人人都会看碟下菜,但贾母辈分最高,无人不敬重贾母,所以很难让观众看到贾母不一样的一面。刘姥姥出身穷苦,与贾母年龄相仿二人见面就好像两个阶层的人突然站到一个平面上了,人们自然好奇会发生什么。贾母会不会打破自己的大气形象,对这个出身

  • 贾母是什么样的人?眼看着贾家败亡,她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家,贾赦,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李纨

    贾母是《红楼梦》贾家的灵魂,也是最主要的精神领袖。正是贾母死后,贾家“树倒猢狲散”,彻底分崩离析。但越是如此,贾母的争议也越大。围绕在她身上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理解贾母,要从六个方面。一,丞相千金贾母出身尊贵,她是金陵史家的千金大小姐,保龄侯史公的嫡女。但最耀眼的还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贾母父亲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