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脚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2/14 16:05:23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中又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一、贾母最重视的两个女孩01、贾母的担忧其实最后的贾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她呢?是同情、怜悯还是恨呢?其实想想她这一生也相当的不容易,之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说明心中是有痛苦的,也是有自责的,只不过没有任何人能够替她分担,只有自己扛下所有,这一点她心里是最清楚的。贾母在府中有血缘关系最为亲密的女孩有两位,第一个是她娘家的内侄孙女史湘云,第二个就是贾敏的女儿,自己的亲外孙女林黛玉。

从原著来看贾母对待这两个女孩都是十分疼爱照顾的,尤其是对关系最近的林黛玉那更是疼爱有加。众所周知,林黛玉的身体较为虚弱,常年有病在身,而且性格还十分的清高孤傲,自理能力十分有限,所以贾母对她今后在家中的地位十分忧虑。至于史湘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心直口快,热情豪爽,活脱脱的一个“假小子”,所以贾母打心底里对她是放心的。02、苦心照顾林黛玉在7岁的时候就没了妈妈,3年后又走了父亲,这才被自己的姥姥接到了贾府中生活。贾母甚至自己这个外孙女身体太过于孱弱,按照现在来看完全就是影响不良发育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贾母也算是煞费苦心,用什么人参、肉桂等名贵中草药做成药丸给林黛玉食用,还找来一些著名的医生给她看病开药,甚至还让自己的孙子贾宝玉陪着小林黛玉到处玩耍,这也促使了这对小人开始形影不离,两小无猜。换句话说,林黛玉是贾母从小看大的,对于这个外孙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都心知肚明,一清二楚。所以当她听说自己的外孙女和自己的亲孙子贾宝玉相恋走到一起的时候,她自己没有去问这个外孙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反而是当着别人的面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导致林黛玉听后很是难过。贾母为什么会说这么多风凉话呢?其实和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关系有很大的关系。

二、贾母对待林黛玉的感情01、思想主旨由于贾母是典型封建教化下成长起来的女性,在对待婚姻问题的态度上还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为此她就把两个女儿嫁到了条件较好的家庭中,她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自己家庭的利益着想,不过她却把唯一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很有发展前途的林如海。可以肯定的是贾母走的这条路还是很成功的,但令她意外的是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早早地就逝去了,还留下一个女儿到自己这里生活。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件事她起初也想过成全,毕竟姑表亲结婚在当时还是很流行的,但贾母恨自己的孙子不成才,没有担当。

也许在贾母的心里这仅仅是个念头,别人都不知道,林黛玉更不会知道。如果说这件事是贾母的失误,我认为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她没有想到对林黛玉心灵上的关怀,导致林黛玉把贾宝玉所有送的东西都焚毁,还对自己的丫鬟说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相信听说这一切的贾母内心是深深的愧疚。02、妥协后的心病对于林黛玉的婚姻大事贾母还是思考过的。不过问题在于她只是考虑到了林黛玉的家庭身份,没有站到她个人情感的角度去想。她认为现在的林黛玉除了自己和两个所谓的舅舅之外,也就没什么亲人了。如果自己活着什么事情还好说,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那么这个孱弱的外孙女该何去何从,遇到困难该怎么解决。可不能让她在贾府里受尽委屈。

再者来说林黛玉就算真的进了贾府,又能给贾府带来什么利益呢?答案自然是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在贾母犹豫的时候王夫人出现了,说自己身份显赫的女儿支持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这件事让贾母作难了,照理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事情贾母就做主了,毕竟一个是亲孙子,一个是亲外孙女,贾母还是整个贾府中执掌最高权力的那位。可是王夫人的女儿可是皇妃啊,这么尊贵的人物都说话了,自己该怎么去选择呢?很显然,贾母选择了听从皇妃的旨意,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做了妥协,不得不说这是贾母最大的一块心病。在贾母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根本挽救不了整个贾府,更挽救不了自己的外孙女林黛玉,她的心中肯定是五味杂陈的,是悔恨和不安的,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许只有她自己才心知肚明。

更多文章

  • 贾赦当众嘲讽贾母偏心眼,贾母听后,为何还笑着喝了半杯酒?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赦,贾政,贾琏,红楼梦,邢夫人

    舐犊情深往往是母子之间最美好的感情。但在贾赦与贾母之间,不仅没有这种感情,反而还出现儿子嘲讽母亲的情形。中秋节晚上,贾母带着大家玩击鼓传花讲笑话的故事。贾赦借机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故事,大意是一个母亲生病,请医生前来针灸,用针时母亲说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行。儿子不解,问起为何针肋条不针心,母亲说道:“

  • 宝钗夸赞贾母为什么那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政,银子,贾母,罗玉凤,薛宝钗

    作者:韩雪丽一向高情商的宝姑娘,可能对于奉承人,到是成了弱项,她奉承王夫人,到还省事,一句话,姨母是个慈善人,就成了,反正王夫人人古板严肃,要求不高,一般人没人敢奉承王夫人,就是凤姐在贾母面前千机百灵的,可是在姑姑王夫人面前,可没那个奉承的话,她到是老老实实当下属,一点不给奉承,这说明,王夫人那张扑

  • 《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历史解密编辑:毽子谈科技标签:妙玉,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史湘云,红楼梦

    妙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栊翠庵”,这个名字存在一些争议。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拢翠庵”,“拢”有聚合的意思,即将翠色聚拢过来之意,颇有生动的拟人功用,故而周汝昌先生在校订评点石头记时,专门写下批注:参互诸本,拢是原笔,有梳意,亦有聚意。原著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跟着贾母一行人来至拢翠庵喝茶,故此回

  • 《红楼梦》如果贾母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宝钗,贾政,晴雯,元春,贾母,罗玉凤,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贾母喜欢黛玉,也一直支持木石姻缘。但贾母没有直接下命令要求宝玉娶黛玉,这是有她顾忌的原因的。若她真的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我觉得结果会有不好之处,但也会有好的地方,大概涉及如下几方面:一、黛玉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势同水火古时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父母双亡,贾母是她最亲的人

  • 刘姥姥喊贾母老寿星,贾母立马回应三个字,尽显大气,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王熙凤,贾府,老寿星,下人,老妪,红楼梦

    当刘姥姥出现在贾母面前时,观众的心底会升起一丝好奇。贾府多得是蝇营狗苟,人人都会看碟下菜,但贾母辈分最高,无人不敬重贾母,所以很难让观众看到贾母不一样的一面。刘姥姥出身穷苦,与贾母年龄相仿二人见面就好像两个阶层的人突然站到一个平面上了,人们自然好奇会发生什么。贾母会不会打破自己的大气形象,对这个出身

  • 贾母是什么样的人?眼看着贾家败亡,她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家,贾赦,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李纨

    贾母是《红楼梦》贾家的灵魂,也是最主要的精神领袖。正是贾母死后,贾家“树倒猢狲散”,彻底分崩离析。但越是如此,贾母的争议也越大。围绕在她身上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理解贾母,要从六个方面。一,丞相千金贾母出身尊贵,她是金陵史家的千金大小姐,保龄侯史公的嫡女。但最耀眼的还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贾母父亲史公

  • 整个贾府,妙玉只看得起这三人,没有贾母,也没有薛宝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妙玉,贾府,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

    妙玉的清高,堪称红楼梦中之最。她曾出言嘲讽过黛玉,曾因刘姥姥喝过一口茶便扔了一个价值连城的杯子,甚至连贾母,她也未必放在眼中。这样的妙玉,被不少人厌恶,却也被不少人喜欢。一、命途多舛,死不低头妙玉算是贵族小姐里身世凄惨的,经历过荣华富贵,也亲眼看着富贵烟消云散。她放不下,忘不了,却无可奈何。青春正好

  • 赐给宝玉的丫鬟惨死,贾母为何不说话?被架空了,还是被骗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晴雯,贾政,袭人,贾府,贾母,大观园,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直接的原因是,贾母并不知道晴雯之死。从明面上来看,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只说晴雯生病、打发出去、病好了也不用回来,并没有提到晴雯之死。事实上,此时是王夫人向贾母省晨,而晴雯在这一天“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倒气”并不等于死亡,可能还会拖半天一天的。另一个

  • 南安太妃来贾府相亲,贾母为何让黛玉拜见?想让黛玉做王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的生活啊标签:太妃,贾府,宝钗,探春,宝玉,惜春,贾母,林黛玉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南安太妃来贾府,名义上是为贾母祝寿,实际上的确有相亲的意思,但是并不是选儿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秦可卿出殡这一回:“那时官客送殡的有:……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人家南安郡王连孙子都有了,怎么可能到贾府这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里头选王妃?见过几位姑

  • 薛宝钗和王熙凤过生日,贾母都给了20两银子,差别为何高达7倍?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银子,贾琏,贾母,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红楼梦》里记录过不少生日,其中最精彩的是薛宝钗和王熙凤的生日。两人过生日都是贾母提议发起的,而且分别为每个人掏了20两银子办生日。但是两个人的生日情形却完全不同,差别巨大。1.两人过生日的情形大不相同薛宝钗跟随母亲进京选秀,寄居在荣国府内,选秀失败后,一直寄居在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