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请客人坐“脚踏”,贾母为何会弄出这样的笑料?

请客人坐“脚踏”,贾母为何会弄出这样的笑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飞扬者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1/5 13:42:21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认为贾母一出场就有许多笑料——是的,作者用了“笑料”这个词,而不是“幽默”或者“欢乐”。举的例子呢,是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派男仆送礼,又派女仆请安,贾母让四名女仆坐在脚踏上。

关于《红楼梦》的各种不靠谱的说法,我也看了不少了,但说贾母“笑料”的,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不想全面分析,因为内容太多:真的,关于贾母,我可以写几十万字,比《红楼梦》还长的文章。

在这篇短文里,咱们只说说贾母请甄家妇仆坐的“脚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从字面来看,“脚踏”,就是踏脚的地方。像越野车底盘太高,在车门安一个脚踏板,上车时方便的。

可是从逻辑上来说,古人的“脚踏”是放在屋里里使用,而不是专指上车的脚踏板的。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古人都是个子小、腿短,坐凳子上床够不着?否则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脚踏”呢?

古人当然不可能都是小个子。就算个子小,把床和椅子凳子做得低一点,不也很方便吗?反正古人的家具都是私人定制,不像今天批量生产。为什么非要麻烦“脚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红楼梦》里找根据。

第三回王夫人屋里有脚踏,第十四回秦氏丧礼上有脚踏,但都没有写是坐是踏,我们暂不分析。

第十六回,贾琏出远差回来,王熙凤置酒洗尘,席间贾琏的奶母赵嬷嬷来了,琏凤夫妻请他上炕坐:“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已于炕沿下设下一杌,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

贾府的规矩,老仆人地位比年轻主子还高。在贾母面前,赖嬷嬷可以坐着,王熙凤只能站着。不过这是“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赵嬷嬷服侍的是贾琏,比赖嬷嬷的地位要低。所以她“执意不肯”与琏凤夫妻同坐,而坐在脚踏上,就是谦卑的意思。

但是,并不是赵嬷嬷要求“姑娘给我搬个脚踏来坐就行”,而是“平儿等早已”摆下了脚踏,可见仆人坐脚踏,根本就是惯例。

你不相信?好,我们继续看:

第三十五回:“莺儿不敢坐,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前面是玉钏儿在“一张杌子上坐了”,因为玉钏儿是王夫人的侍婢,在宝玉这里算是“伏侍过父母的家人”。而莺儿是宝钗的丫鬟,在宝玉面前本来没有座。袭人端脚踏来,是因为她在怡红院、甚至在荣国府,都算是客人。

第四十三回:林之孝家的来宁国府找尤氏,“尤氏命他脚踏上坐了”。林之孝夫妻都是荣国府的,到宁国府算是亲戚家了,但也只能坐脚踏。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平儿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和他商量事情。

这么多在“脚踏”上就座,难道都是失礼?难道都是不靠谱?难道都是笑料?那《红楼梦》里的笑料也太多了吧?

脚踏可以踩,也可以坐。它本来就具备着坐的功能。就像今天的小板凳,也可以叫“脚凳”。你要往高处拿放东西,可以踩小板凳垫脚;如果不踩,你就坐着小板凳,又有什么尊严、歧视、或者笑料的了?

贾府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椅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宁可坐“小杌子”,在另一些情况下,另一些人只坐脚踏。因为小杌子比椅子低一些,脚踏更低一些。

我们常在古装影视剧中听到“请上坐”这个说法。往上首坐,坐得高一点,都是尊长的待遇。而对待奴仆,哪怕是客人家的奴仆,也不可能越过主子的地位。

况且书中写得明白,甄家派来的四名仆妇,“四十往上年纪”,比王夫人还要年轻一些。即使不考虑主仆关系,她们也得算是贾母的晚辈了。哪里有晚辈来了,直接和尊长并坐的?

黛玉初进贾府,去拜见贾政的时候,王夫人“便往东让”很受争议,有人认为王夫人是故意给黛玉下套、设陷阱。王夫人是否有意陷害,这是另一个问题,在此不做讨论。但是可以看出,让晚辈、奴仆坐尊长的位置,肯定是很不妥当的,哪怕她(或她们)是客人也不行。

所以,贾母让甄家四名仆妇坐脚踏,并不是失礼之举,更不是什么笑料。

反之,如果贾母直接让四名仆妇坐椅子,那才是考验她们是否知礼节、是否懂礼仪呢。

甄家的仆妇,用得着你贾家人来考验?这可真是失礼、是笑料了。

标签: 脚踏贾琏平儿宝玉黛玉贾府贾母

更多文章

  • 林黛玉是贾母心头肉,为何黛玉去世当晚,贾母都不去看一眼?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贾府,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看完《红楼梦》,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会让人感动。时至今日,人们想起这个故事,依然为林黛玉感到悲痛和感叹。在这本书中,林黛玉后来病逝,这段话的描述也令人心碎。但是回过头来看这部分的剧情,就很扑朔迷离,有很多地方很恐怖。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家乡在苏州。她的父亲曾从事赏花工作,一直从事香炉工作。家庭条

  • 细思极恐!贾母为何从不安排鸳鸯未来?早就打算让鸳鸯殉葬吗?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赦,贾琏,宝玉,殉葬,张华,贾母,王熙凤,尤二姐,鸳鸯(红楼梦)

    在续书中,鸳鸯是为贾母殉葬,自缢而死。虽然原著未必一定安排鸳鸯上吊,但是她只能一死,别无出路——贾赦已经把她可能的出路都堵死了。贾赦是逼婚不成,气急败坏,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不必说他了。但是一向慈悲睿智的贾母,为什么不替鸳鸯考虑一下未来?她明明知道,自己死后,鸳鸯一定没有好下场,为什么在趁自己健在的时

  • 贾母为啥让声名狼藉的尤二姐进荣国府?不是慈悲,是轻蔑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贾琏,宝玉,贾赦,贾府,贾母,尤二姐,王熙凤,荣国府

    允许尤二姐进贾府,并不是贾母慈悲,而是轻蔑。不是对贾琏的轻蔑。贾母其实是比较宠爱贾琏的,仅次于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宝玉。但是尤二姐进贾府,不过是做妾,地位相当于贾赦的嫣红,那是没什么要紧的。穿越剧、宅斗戏,动不动把侍妾分成什么“贵妾”“姨娘”“通房丫头”等等,似乎等级分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差距是有的,

  • 揭秘:贾母为什么和次子贾政住在正房,而不和长子贾赦一起住?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贾政,贾赦,贾环,黛玉,宝玉,贾母,罗玉凤,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这是研究《红楼梦》的一个老问题了。但是我就想问一句:谁说贾母和贾政一起住在正房了?从黛玉进贾府,先见了贾母,再去拜见两位舅舅的路线就可以看出来,贾政夫妻,住的是“正经正内室”;贾赦夫妻,住的是“花园隔断过来的”独立小院。长子住花园小院,次子却住正内房,似乎有点不合情理,我们先放一放,稍后再分析。先说

  •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林黛玉,宝玉,黛玉,贾府

    作者:韩雪丽贾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些事,她能沉住气,这一点比王夫人要强得多,人至中年,孙子都上学的王夫人,却表现了她焦躁无脑的一面,冲动生事,王夫人为了宝玉的事,秒成了暴躁症。(一)王夫人一直在推金玉良缘,推得很明显薛家初进贾府时王夫人未必动了金玉良缘的心,只是后来贾母表现了双玉心,王夫人才考虑了

  • 如果没有贾赦逼婚,贾母原本打算如何安置鸳鸯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贾赦,贾琏,探春,平儿,宝玉,逼婚,贾母,罗玉凤,中国古文献,鸳鸯(红楼梦)

    《红楼梦》里没有独身主义者。傅秋芳二十三岁未嫁,已经是大龄剩女了。要不然就是妙玉,不管是主动被动、情愿不情愿,总之舍身佛门,算是终身归宿了。鸳鸯年纪也不小了。袭人比宝玉大两岁。王熙凤对平儿说袭人“送送你妹妹”,可见平儿比袭人还大。平儿袭人都叫鸳鸯“好姐姐”,她们又是从小玩大的闺蜜,不是客气,可见鸳鸯

  • 宝琴是贾母“认”的干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宝玉,黛玉,宝钗,贾母,薛宝琴,干女儿,薛姨妈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慌了个张这两天读欧丽娟教授《大观红楼》第四辑薛宝琴论,感觉上分歧不小,欧教授的分析和观点我难以认同。第一,明明是薛宝琴跟邢岫烟、李纹、李绮一起来的,可欧教授硬是从阶级的视角,把薛宝琴提升到一个突出的地位,成为“贵族阶层中最后一位登

  • 贾母随意将珍贵精致的茶杯送给刘姥姥喝,她是否故意恶心妙玉?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纨,平儿,贾府,闺阁,贾母,栊翠庵,刘姥姥,恶心妙玉

    贾母带着刘姥姥逛栊翠庵,妙玉用珍贵的成窑茶杯给贾母喝茶,贾母喝了一半转给刘姥姥,导致妙玉事后将此茶杯弃置不用。贾母此举,是否是在故意恶心妙玉?贾母一向有把东西分给别人的习惯。抄检大观园之后,她给王熙凤半碗粥,给宝黛一盘笋和一盘风腌果子狸,给贾兰一碗肉,还留探春和尤氏在此吃饭(宝琴不算,她本来就是跟着

  • 贾母宠爱薛宝琴,林黛玉反应很平淡,只因贾母的糖衣藏着“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薛宝琴,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

    薛宝琴来后,极受贾母喜爱。一时间贾家人人都关注到了这个薛家的女儿。可贾宝玉的性格,一向包容女儿,他对此乐见其成不意外。但林黛玉的性格一向敏感,何以连他也不吃醋?究其原因在于“喧宾不能夺主”。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母亲贾敏死后被接来贾家由外祖母教养。父母双亡后,更成为贾家的养女。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是血

  • 贾母到底比王熙凤巧在哪?狠毒逼死尤二姐,难敌贾母招揽6个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王熙凤,尤二姐,贾琏,探春,贾政

    在男尊女卑的红楼时代,荣国府的人精都集中在内宅女眷中,贾母、王熙凤、探春、秦可卿……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尤其王熙凤,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就评价她是男人万不及一的“脂粉英雄”。王熙凤的能力这么强,但宝钗却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巧不过老太太去。”宝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