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认为贾母一出场就有许多笑料——是的,作者用了“笑料”这个词,而不是“幽默”或者“欢乐”。举的例子呢,是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派男仆送礼,又派女仆请安,贾母让四名女仆坐在脚踏上。
关于《红楼梦》的各种不靠谱的说法,我也看了不少了,但说贾母“笑料”的,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不想全面分析,因为内容太多:真的,关于贾母,我可以写几十万字,比《红楼梦》还长的文章。
在这篇短文里,咱们只说说贾母请甄家妇仆坐的“脚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从字面来看,“脚踏”,就是踏脚的地方。像越野车底盘太高,在车门安一个脚踏板,上车时方便的。
可是从逻辑上来说,古人的“脚踏”是放在屋里里使用,而不是专指上车的脚踏板的。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古人都是个子小、腿短,坐凳子上床够不着?否则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脚踏”呢?
古人当然不可能都是小个子。就算个子小,把床和椅子凳子做得低一点,不也很方便吗?反正古人的家具都是私人定制,不像今天批量生产。为什么非要麻烦“脚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红楼梦》里找根据。
第三回王夫人屋里有脚踏,第十四回秦氏丧礼上有脚踏,但都没有写是坐是踏,我们暂不分析。
第十六回,贾琏出远差回来,王熙凤置酒洗尘,席间贾琏的奶母赵嬷嬷来了,琏凤夫妻请他上炕坐:“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已于炕沿下设下一杌,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
贾府的规矩,老仆人地位比年轻主子还高。在贾母面前,赖嬷嬷可以坐着,王熙凤只能站着。不过这是“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赵嬷嬷服侍的是贾琏,比赖嬷嬷的地位要低。所以她“执意不肯”与琏凤夫妻同坐,而坐在脚踏上,就是谦卑的意思。
但是,并不是赵嬷嬷要求“姑娘给我搬个脚踏来坐就行”,而是“平儿等早已”摆下了脚踏,可见仆人坐脚踏,根本就是惯例。
你不相信?好,我们继续看:
第三十五回:“莺儿不敢坐,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前面是玉钏儿在“一张杌子上坐了”,因为玉钏儿是王夫人的侍婢,在宝玉这里算是“伏侍过父母的家人”。而莺儿是宝钗的丫鬟,在宝玉面前本来没有座。袭人端脚踏来,是因为她在怡红院、甚至在荣国府,都算是客人。
第四十三回:林之孝家的来宁国府找尤氏,“尤氏命他脚踏上坐了”。林之孝夫妻都是荣国府的,到宁国府算是亲戚家了,但也只能坐脚踏。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平儿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和他商量事情。
这么多在“脚踏”上就座,难道都是失礼?难道都是不靠谱?难道都是笑料?那《红楼梦》里的笑料也太多了吧?
脚踏可以踩,也可以坐。它本来就具备着坐的功能。就像今天的小板凳,也可以叫“脚凳”。你要往高处拿放东西,可以踩小板凳垫脚;如果不踩,你就坐着小板凳,又有什么尊严、歧视、或者笑料的了?
贾府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椅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宁可坐“小杌子”,在另一些情况下,另一些人只坐脚踏。因为小杌子比椅子低一些,脚踏更低一些。
我们常在古装影视剧中听到“请上坐”这个说法。往上首坐,坐得高一点,都是尊长的待遇。而对待奴仆,哪怕是客人家的奴仆,也不可能越过主子的地位。
况且书中写得明白,甄家派来的四名仆妇,“四十往上年纪”,比王夫人还要年轻一些。即使不考虑主仆关系,她们也得算是贾母的晚辈了。哪里有晚辈来了,直接和尊长并坐的?
黛玉初进贾府,去拜见贾政的时候,王夫人“便往东让”很受争议,有人认为王夫人是故意给黛玉下套、设陷阱。王夫人是否有意陷害,这是另一个问题,在此不做讨论。但是可以看出,让晚辈、奴仆坐尊长的位置,肯定是很不妥当的,哪怕她(或她们)是客人也不行。
所以,贾母让甄家四名仆妇坐脚踏,并不是失礼之举,更不是什么笑料。
反之,如果贾母直接让四名仆妇坐椅子,那才是考验她们是否知礼节、是否懂礼仪呢。
甄家的仆妇,用得着你贾家人来考验?这可真是失礼、是笑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