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对贾琏的轻蔑。贾母其实是比较宠爱贾琏的,仅次于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宝玉。但是尤二姐进贾府,不过是做妾,地位相当于贾赦的嫣红,那是没什么要紧的。
穿越剧、宅斗戏,动不动把侍妾分成什么“贵妾”“姨娘”“通房丫头”等等,似乎等级分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差距是有的,但是像钱钟书在《围城》里说的:“丫头收房做姨太太,是很普通——至少在以前是很普通的事;姨太太要扶正做大太太,那是干犯纲常名教,做不得的”。
尤二姐婚前失贞,贾母知道不知道?应该是知道的。王熙凤带尤二姐来拜见贾母,第一次就明说了是尤氏的妹妹,“正因我不大生长,而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这是在尤氏面前说的话,到了贾母面前,“将尤氏那边所编之话,一五一十细细的说了一遍”,还是那套说辞)。一样的姐妹,尤氏是正妻,妹妹却做二房,不是有婚前失贞的毛病,谁肯?
知道有毛病,贾母却没有反对,是因为做妾并不需要太挑剔。或者说,在贾母眼里,侍妾这个地位,根本算不上“人”,根本不需要花心思、动脑筋给予重视。贾赦花八百两(有的版本写作五百两)买了嫣红来收房,什么样的女孩子需要这样高的价钱?相当于刘姥姥一家五口二三十年的生活费?当然不是寒门女子、小家碧玉,而只会是艳帜高张的名妓、女戏子之类。
《醒世姻缘传》里,屡次写到买卖人口。买一个裁缝家的女孩子做丫头,只需要四五两银子。买一个戏班子里的女戏子,却花了八百两银子。嫣红的出身,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像嫣红这样的风尘、至少是半风尘女子,可以进入贾家之门,贾母也没有拦阻。那么,尤二姐再不济,也还顶着个“名门小姐”的名头,有点像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算是“穷遗老的女儿”“淑女的身份”。婚前失贞,如果是娶为正室,当然不可以,做侧室偏房,就不用那么认真了。
贾琏这世家长大的公子,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这也可以代表贾家上下对纳妾的态度,也包括贾母的态度:过去是可以不计较的,只要以后守规矩就行。
那如果,万一,娶过门来不守规矩,怎么办呢?
嘿,你多虑了。贾珠从前有两个屋里人,“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贾琏婚前也有两个屋里人,“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有这些先例可循,尤二姐进门之后若不守规矩,“天天不自在”,或者被“寻出不是来”,那“打发”她出去,也是分分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