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六十六回,柳湘莲悔婚,尤小妹以剑刎之,随后王熙凤“闻秘讯家童”,得知了尤二姐的存在,好言好语将其赚入大观园,可怜尤二姐“花为肠肚,雪作肌肤”,哪里受得了凤姐的手段,最终被逼得吞金自尽。
而这当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往往被读者忽视,那就是尤二姐、尤三姐的母亲——尤老娘!
尤三姐决绝柳湘莲
目前有一个观点认为:尤老娘贪图享受,不惜牺牲两个女儿的清白,尤氏姊妹两人均与贾珍、贾蓉有染,故而最终两个女儿一个自刎,一个吞金,独留尤老娘一个守财奴孤零零地活着,这也是上天对她的一种惩罚。
笔者昔日未曾详细解读这位母亲,也像上述那般认为:尤老娘一个人活到了最后。可近日再读红楼,却发现此观点的遗漏处。
尤三姐拔剑自刎
从原著看来,尤老娘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尤三姐拔剑自刎,尤老娘伤心不已,拉着柳湘莲就要报官,尤二姐再三劝说才放下心结,紧接着举办了三姐的丧事。
自此,尤老娘便再也没有出现了,各种情节上的疑点,也因这位母亲的消失而显现出来。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一处疑点是第六十八回,王熙凤欺骗尤二姐搬进大观园,这是二姐命运的转折点,从情理来看,王熙凤前来花枝巷那天,尤老娘作为二姐的母亲,是应该出场负责接待的。
可纵观全程,都是尤二姐一个人招待王熙凤,如果说这个漏洞,还可以弹性解释,用“尤老娘生病,未能接待”来敷衍,那么尤二姐其后准备搬离花枝巷,竟直接搬走,不找母亲商量,便成了不合逻辑的硬伤。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其后,王熙凤买通张华,状告贾琏,尤老娘作为退婚的女方母亲,她的言语具有相当的分量,可在王熙凤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里,尤老娘还是没有出现,也正是因为她的消失,导致案情模糊朦胧,一切任凭张华父子在衙门东拉西扯,折腾了贾府不少金银和时间。
这一切貌似都在暗示一个事实——尤老娘已经不在人间了,她死于尤三姐拔剑自刎之后,尤二姐吞金自尽之前!
贾母见尤二姐
曹雪芹很狡猾,这个事实直到第六十九回才逐渐显现,由于张华告状,贾母、王熙凤、尤氏等人商量如何处置,期间凤姐曾分析过案情,言语间提到了一位“亲家母”:
尤氏听了,只得说:“他连银子都收了,怎么没准。”凤姐在旁又说:“张华的口供上现说不曾见银子,也没见人去。他老子说:‘原是亲家母说过一次,并没应准。亲家母死了,你们就接进去作二房。’如此没有对证,只好由他去混说。幸而琏二爷不在家,没曾圆房,这还无妨。只是人已来了,怎好送回去,岂不伤脸。”——第六十九回
张华父亲口中的“亲家母”指的是谁?显然说的就是这位早已消失的尤老娘——她当年负责退订返钱给张家,眼下她去世了,导致没有当事人和张家对证。
尤二姐夜梦尤三姐
尤老的去世,推翻了目前很多关于尤老娘的负面评价,历来批判这位母亲的论者,无不认为她是中国氏的“葛朗台”,为了金钱利益,牺牲两位女儿的清白,只是为了从贾珍手中换得生存资料,可见她是个贪婪愚蠢的妇人。
《红楼梦》原著中,从未提到尤老娘身患病症,可见身体一向健康,断然没有莫名病逝的道理。
二马同槽
从文本情节来看,尤老娘的去世,直接原因是尤三姐的自尽,眼看着亲生女儿拔剑自刎,满地鲜红,对这位母亲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心力交瘁,死在女儿之后。
可见尤老娘对女儿爱得深沉,并不是脸谱化的负面形象,试思:若是尤老娘当真拿女儿当挣钱工具,她必定催逼三姐嫁给贾珍当妾,自己也好抱着宁国府的大腿生活,从此衣食无忧,可她到底没有逼迫女儿,甚至同意让女儿自择两袖清风的柳湘莲作为终身依靠。
尤三姐自择柳湘莲
立足时代背景,一个寡妇带着两个裹脚的女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似今日有自由劳动的权力,她们只能依附男性来生存,而唯一的资源则是她们的美貌和身体,故而连性烈的尤三姐也只能暂时屈从这种谋生方式,实在不能将责任尽归尤老娘。
因此,笔者私认为,历来解读尤老娘的文章,包括我个人之前的分析,均是管中窥豹,自说自话。
尤老娘并非恶人,虽然原著中关于她的文字寥寥无几,但她对女儿的深爱,对生活的妥协是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出来的,她或许不是个精明聪慧的女人,但一定是个有爱的母亲。
本文乃“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