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丫鬟们的薪资构成有:
每个月的固定月钱,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底薪。这个底薪无论是从外面买的还是家生子,都有。按职位等级底薪不同。
一等丫鬟每个月一两银子,二等丫鬟每个月一吊钱,小丫鬟每个月五百钱。
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
底薪外有节假日主子们额外给的奖金。逢年过节主子们用剩的许多日常东西,如果不能久放一般默认都是赏给下人们的。
比如贾母寿宴后,剩下的瓜果蔬菜,看门的婆子也可以分一点。
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果,又听见是东府里的奶奶,不大在心上,因就回说:“管家奶奶们才散了。”
还有额外工作后的加班费。
就象昨儿老太太因宝玉病了这些日子,说跟着伏侍的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完了愿,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他们。
日常送给主子送东西、传话还会有小费。比如佳蕙给林黛玉送茶叶,林黛玉随手就抓了一把钱做小费。
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
袭人赏了送花的小子们六钱银子,来传话的婆婆三百钱。
请注意,才送了两盆花,传话的婆婆也就是真只来禀告一声而已。不费力气就得了丰厚的小费。
所以送东西传话都是肥差,奴仆们都很愿意去。后来尤氏的小丫鬟就讽刺那些婆子,要传话送东西就忙不颠的去,就是这个原因了。
从侧面来说,尤氏虽然是宁国府主母,其实也没啥钱。邢岫烟每个月二两银子都不够给伺候迎春那些奴婢的小费。
尤氏在宁国府荣国府两个府里来来回回跑,她娘家又没钱,估计很多时候能不给小费的也就省了。这也是那两个婆子不待见她的原因。
袭人听说便命他们摆好,让他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走到自己房内秤了六钱银子封好,又拿了三百钱走来,都递与那两个婆子道:“这银子赏那抬花来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
贾宝玉是内宅大老板贾母和内宅二老板王夫人的共同心头肉。怡红院里的丫鬟在平时更容易得到大老板或者二老板的赏赐,也更容易得到其他主子的小费。这些收入是非常客观的。贾宝玉自己也是手敞的人,要是哪个月刚好没有出去。当月的月钱就直接分给院里的丫鬟们也不定。
比如秋纹送了一次桂花,就分别得了贾母的赏钱和王夫人赏的衣服。
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
最后还有外财。和贾家走动的人,不管官大官小,随手给的小费或者东西也很可观。
外面的官吏,想走贾家的门路升官,在孝敬贾家主子们的同时,也会给看门的、送茶的、传话的奴仆们好处。比如柳五儿的舅舅看门的,居然能分到珍贵的茯苓霜。
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贾府的奴才们来说,就是背靠贾家好发财。
同时贾府对奴婢们实行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衣裳。
总结下来就是,在贾家工作没有开销,全是净利润。袭人就靠着在贾家做奴婢的收入,可以让哥哥在京城买房置业立下根基来。
换到现在就是袭人纯靠在贾家的收入,可以在北京二环里买套房,你想这个工作收入有多高。晴雯工资比袭人少一半,也能买个半套房了。
晴雯没有家没有亲人要养,无依无靠的另一面就是收入全是自己拿。她虽然是二等丫鬟,也就是工资比袭人稍微少一点而已。其他收入比如奖金、小费,这个就很难讲了。尤其是后期贾宝玉送东西给林黛玉都是避开袭人让晴雯送,林黛玉又属于钱多手敞,随手小费顶丫鬟半个月工资的主。
你想晴雯光在黛玉处收的小费就有多少?
贾府里伺候过贾母的赖嬷嬷,靠着三代人在贾家的收入,在京城买了一处小庄园,庄园里居然还有小园林,还能给孙子捐一个官出来。从最低贱的奴籍直接跃升到士的级别。
所以晴雯临死的时候身上有三四百金又什么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