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二

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3/12/24 17:25:04

一个多月后的某日,聂隐娘忽然对刘昌裔说:魏博节帅不知道我们夫妻已经投奔了您,必然另外派人再来刺杀,今日请您剪下些头发,用红布包着,我会把这块红布塞到魏博节帅的枕头之下,他见到之后,自然知道我们已经留在您这儿,不会再回去了。刘昌裔自然言听计从,当天晚上四更,聂隐娘已从魏博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返回,刘昌裔心里有些担心,仍在帅府坐等,聂隐娘拜见之后说:信已经送去,后天晚间魏博节帅必定会派精精儿来杀我,再割下您的头颅。所以,我会想方设法杀掉精精儿,您不必担心!刘昌裔本是奇人,早就知道聂隐娘的本领,加之其为人豁然大度,所以自然毫不畏惧,对聂隐娘说:拜托了。

聂隐娘与精精儿

后日晚间,刘昌裔帅府灯火通明,半夜过后,刘昌裔果然看见一红一白两个幡子在其床脚四周飞来飞去,相互击打,刘昌裔被两个幡子晃得头昏目眩,索性闭目养神,过了好久,突然听到有人从空中重重摔落在地的声音,刘昌裔忍不住睁开眼,走到窗前往外一看,只见院中地上有一人已然摔得奇形怪状,脑袋则远远地滚在另一边。聂隐娘则稳稳地站在一旁,刘昌裔长出了一口气,又听聂隐娘沉声说:刘公,精精儿已经被我打杀。

聂隐娘说完之后,将精精儿尸首拖到堂下角落,又从怀中摸出一包药粉撒到尸首之上,不一会儿,精精儿尸首全部化为血水,连发都不剩一根。忙完这一切之后,聂隐娘站在院中,又说:后日晚间,魏博节帅还会派空空儿来,空空儿有神术,来去之间神不知鬼不觉,无影无踪。我的武艺与之无法相比,我俩的性命这次全靠您的福份。您用于阗玉围着脖子,像往一样盖着被子,我会变成一只小蚊虫,钻入您的肚子,等待时机,空空儿的目标只是我您,其他人照常,不用特意躲避。刘昌裔听闻之后,心中虽然有些惊疑不定,但脸色却是一如往常,说:知道了,就按你说的办。

空空儿宛如雄鹰,一击不中便远走高飞

再后日天一黑,聂隐娘化身小蚊虫早早钻入刘昌裔肚子,刘昌裔则躺在床上,脖于阗玉,努力让自己镇定。刘昌裔眼睛闭着身体一动不动,脑中却是翻江倒海,三更时,刘昌裔清醒地听着城中更夫敲击的一下二下三下梆子声时,突然觉得自己的脖子被狠狠一击,接着耳边又是砰的一声巨响。刘昌裔不由得睁开了眼,此时聂隐娘已从刘昌裔口中跳出,正站在他的床前他道喜说:刘公,没事了,空空儿此人宛如雄鹰,一击不中便远走高飞,因为他觉得没有击中是一种耻辱,现在此人恐怕已在千里之外了。刘昌裔让人掌灯,又将脖子上的于阗玉取下拿在手中观摩,果然于阗玉上有一道深深的被剑砍过的印记,刘昌裔想着刚才的经历,心中仍是后怕,刘昌裔看着聂隐娘,眼神中都是劫后生的欣喜。次日,刘昌裔携带厚礼,亲自登门拜谢聂隐娘夫妻,再次表达了对其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意!

聂隐娘和刘昌裔告别说:此后我将独自游山观水,遍访圣贤,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刘昌裔将要从陈许调回京师,聂隐娘不愿到长安,聂隐娘和刘昌裔告别说:此后我将独自游山观水,遍访圣贤,只求您给我的丈夫安排一个差使就可以了。此事对刘昌裔来说易如反掌,刘昌裔自然照办。再后来,在长安的刘昌裔很少听到聂隐娘的消息。刘昌裔在洛阳去世后,聂隐娘飘然而至,在刘昌裔灵前大哭一场而去。

点击关注看下一篇

标签: 刘昌裔武艺长安魏博节聂隐娘

更多文章

  • 《千家诗》56《山亭夏日》高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高骈,山亭夏日,千家诗,楼台,诗人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是夏至,跟大家分享一首武将写出来的夏日风景诗—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为什么非要强调是武将写的诗呢?因为传统来说,写诗本

  •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历史解密编辑:会数数的土拨鼠标签:高骈,南诏,唐末,平定,皇帝,兵马,唐朝,诗人,五代十国

    唐末,摇摇欲坠的国情,皇帝李俨莫名结束了美好王爷日子,被推做皇上,但他对蹴鞠的热情,远高于做皇帝的热情。即便桌上堆满奏折,他也只会说一句:众位爱卿,这可咋弄?在摇摇欲坠的唐朝西南方,有一个南诏国,即现在的云贵川一带。所谓“南诏国”,本就是由山里的大王凑一堆建国的,现在更是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唐朝的藩属

  • 王朝最后的名将——渤海郡王高骈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高骈,黄巢,南诏,黄巢起义,节度使,唐朝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

  • 从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到走火入魔的假道士,看高骈是如何成叛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唐僖宗,岳飞

    高骈: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要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人,排在第一位的定是岳飞无疑,他不仅战力惊人,那一首《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誓扫仇敌,一雪国耻的悲壮,伴着风波亭上的寒风,留给后世无尽地感慨。岳飞的底色是武将,为诗为文都是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相伴,或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 黄巢领兵60万渡过长江,唐僖宗急问如何应对?高骈:我得了麻风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节度使,长江,麻风病,中国军事制度,食盐

    “刘巨容在草军以北,高将军在草军以东,黄巢虽已到了穷途末路之境,却尚有一战之勇,但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惟愿将军顾及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帮我向朝廷讨个节度使的官职,我必当立刻解散草军,归顺朝廷,永无二心。”满脸不屑地高骈把玩着黄巢派人送来的乞降书,不由嘲笑他那过时的招数。两年前,被围困在山东西南部的黄

  •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 出自唐末高骈之手, 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历史解密编辑:雨涵谈科技标签:高骈,水晶,蔷薇,黄巢,楼台,唐末,唐朝,诗人,夏日诗,山亭夏日,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 南诏国王的克星:晚唐名将高骈,以少胜多那是家常便饭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高骈,南诏,唐军,唐王朝,安南

    在中国古代唐朝时时期,在中国的西南云南地区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国家——南诏国,它从崛起到灭亡伴随了整个唐王朝的始终。南诏国虽然最鼎盛时人口也不过一百万左右,但要论其军事实力,却堪称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南诏国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也许是由于少数民族天生好斗的性格,别看它小,却是一个穷

  • 从唐入宋之殇64:高骈真应该向曾国藩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高骈,曾国藩,黄巢,节度使,大将

    广明元年(880年)的初夏,黄巢草军还在江西信州(今上饶)一带徘徊,怎么看都像那树上的蝉一样,活不过这个夏天。此时的黄巢,带着尚让等难兄难弟,像一群伤痕累累的野狗,远远地盯着淮南节度使高骈,那分明是一头猛虎。虎为百兽之王,对野狗野狼,天生就有压倒性优势。是的,至少在这个夏天,高骈是咄咄逼人的,现在他

  • 887年,高骈囚禁道院、全家被杀而亡,唐僖宗:他骂我是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唐僖宗,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

    887年9月,66岁的高骈被囚于扬州道院。得知消息后,杨行密随即点兵,包围扬州,征讨毕师铎。在说到大军围城,接连失利时,毕师铎却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高骈身上,他咬牙切齿道:“高骈惯用厌胜之术,此战杨行密大获全胜,定然是他在背后施法所致,若不除他,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不久后,高骈及其妻妾、子侄和外甥

  • 堕落的名将,为何高骈在关键时刻不出兵堵截黄巢,坑了一把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唐僖宗,南诏,长安

    广明元年七月,黄巢大军在信州击溃淮南军主力之后,携着胜利的余威快速向北挺进,兵锋直抵长江南岸,对于朝廷来说,长江是一道心里底线,一旦叛军突破长江一线,那么朝廷可就要危险了。 但至少在黄巢突破长江之前,朝廷方面的反应,还算是比较淡定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还有一个王炸没有出呢,那就是晚唐第一名将高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