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一

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弗兰力艺术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3/12/24 17:53:45

多年后,刘昌裔已官至陈许节度使,陈许藩镇下辖许州(今河南许昌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治所许州。魏博节度使与刘昌裔不和,遂派遣刺客聂隐娘行刺,欲取刘昌裔头颅,刘昌裔心神不宁,掐指一算,知有人欲加害自己,那边聂隐娘刚刚领受任务,与魏博节度使辞别时,刘昌裔已经知道聂隐娘将与其丈夫一起至许州行刺。

聂隐娘,魏博将领聂锋之女,学艺五年后大成,图片来源网络

某日清晨,聂隐娘骑着黑驴,其丈夫骑着白驴款款到许州城北时,刘昌裔派来的衙将已经早早等候于此。其丈夫见城门口军士众多,似有防备,本就心烦意乱,又遇到一只乌鹊在其面前绕来绕去聒噪,不由得伸手取出弹弓,朝着乌鹊就是一丸,弹丸嗖的一声擦着乌鹊的翅膀飞过,乌鹊扑棱棱往上直飞,正欲逃走,聂隐娘劈手夺过弹弓,随手一丸,只见乌鹊应声而下,坠在地上一动不动。聂隐娘对着对着衙将作了一揖,说:我们远道而来,想见一见刘节帅。衙将因为先前已经领了刘昌裔的秘令,不得对聂隐娘二人无礼,所以对待二人非谦恭和热情。聂隐娘夫妻二人感叹说:刘节帅真是神人,不然怎么会知道我们两人要来呢?请带我们拜见刘公

穿着不同衣服的聂隐娘

两人见到刘昌裔后,刘昌裔语气和善,对他们亲切慰问、关怀有加,夫妻二人亲眼见到刘昌裔后,更是为其为人,风度折服,于是拜倒在地说:我们对不起您刘公,实在罪该万死!刘昌裔笑着说:没有什么对不起的,只不过各为其主罢了,这也是人之常情。魏博和陈许有不同?我想委屈你们两位留在此地,请不要怀疑!经过刚才的交流之后,聂隐娘更是确信魏博节度使不如刘昌裔,于是谢过刘昌裔之后说:刘公左右没有异人奇士,我俩愿意舍弃魏博投奔刘公您,因为我们佩服您的神明。刘昌裔心中大喜,面上不动声色,关切地说:你们夫妻俩有什么需要吗?聂隐娘回答说:别的都不需要,只要每天二百钱即可。这对刘昌裔来说,简直就是没要求一样,刘昌裔自然答应。

刘昌裔,奇人也

不久,聂隐娘的两只驴子不见了,刘昌裔让人赶快寻找,找来找去不见踪影,刘昌裔掐指再一算,吩咐亲卫在某处的布袋子中看看,亲卫一听简直怀疑刘昌裔疯了,见刘昌裔不像发疯的样子,又不像是开玩笑,只好嘟嘟囔囔不情不愿地去翻找布袋,结果真的发现了驴子,只不过是两只纸驴,亲卫一脸诧异拿着布袋和纸驴刘昌裔汇报,刘昌裔笑而不语。

点击关注看下一篇

更多文章

  • 奇人刘昌裔与刺客聂隐娘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昌裔,武艺,长安,魏博节,聂隐娘

    一个多月后的某日,聂隐娘忽然对刘昌裔说:魏博节帅不知道我们夫妻已经投奔了您,必然另外派人再来刺杀,今日请您剪下些头发,用红布包着,我会把这块红布塞到魏博节帅的枕头之下,他见到之后,自然知道我们已经留在您这儿,不会再回去了。刘昌裔自然言听计从,当天晚上四更,聂隐娘已从魏博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返回,刘

  • 《千家诗》56《山亭夏日》高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高骈,山亭夏日,千家诗,楼台,诗人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是夏至,跟大家分享一首武将写出来的夏日风景诗—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为什么非要强调是武将写的诗呢?因为传统来说,写诗本

  •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历史解密编辑:会数数的土拨鼠标签:高骈,南诏,唐末,平定,皇帝,兵马,唐朝,诗人,五代十国

    唐末,摇摇欲坠的国情,皇帝李俨莫名结束了美好王爷日子,被推做皇上,但他对蹴鞠的热情,远高于做皇帝的热情。即便桌上堆满奏折,他也只会说一句:众位爱卿,这可咋弄?在摇摇欲坠的唐朝西南方,有一个南诏国,即现在的云贵川一带。所谓“南诏国”,本就是由山里的大王凑一堆建国的,现在更是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唐朝的藩属

  • 王朝最后的名将——渤海郡王高骈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高骈,黄巢,南诏,黄巢起义,节度使,唐朝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

  • 从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到走火入魔的假道士,看高骈是如何成叛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唐僖宗,岳飞

    高骈: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要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人,排在第一位的定是岳飞无疑,他不仅战力惊人,那一首《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誓扫仇敌,一雪国耻的悲壮,伴着风波亭上的寒风,留给后世无尽地感慨。岳飞的底色是武将,为诗为文都是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相伴,或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 黄巢领兵60万渡过长江,唐僖宗急问如何应对?高骈:我得了麻风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节度使,长江,麻风病,中国军事制度,食盐

    “刘巨容在草军以北,高将军在草军以东,黄巢虽已到了穷途末路之境,却尚有一战之勇,但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惟愿将军顾及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帮我向朝廷讨个节度使的官职,我必当立刻解散草军,归顺朝廷,永无二心。”满脸不屑地高骈把玩着黄巢派人送来的乞降书,不由嘲笑他那过时的招数。两年前,被围困在山东西南部的黄

  •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 出自唐末高骈之手, 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历史解密编辑:雨涵谈科技标签:高骈,水晶,蔷薇,黄巢,楼台,唐末,唐朝,诗人,夏日诗,山亭夏日,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 南诏国王的克星:晚唐名将高骈,以少胜多那是家常便饭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高骈,南诏,唐军,唐王朝,安南

    在中国古代唐朝时时期,在中国的西南云南地区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国家——南诏国,它从崛起到灭亡伴随了整个唐王朝的始终。南诏国虽然最鼎盛时人口也不过一百万左右,但要论其军事实力,却堪称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南诏国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也许是由于少数民族天生好斗的性格,别看它小,却是一个穷

  • 从唐入宋之殇64:高骈真应该向曾国藩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高骈,曾国藩,黄巢,节度使,大将

    广明元年(880年)的初夏,黄巢草军还在江西信州(今上饶)一带徘徊,怎么看都像那树上的蝉一样,活不过这个夏天。此时的黄巢,带着尚让等难兄难弟,像一群伤痕累累的野狗,远远地盯着淮南节度使高骈,那分明是一头猛虎。虎为百兽之王,对野狗野狼,天生就有压倒性优势。是的,至少在这个夏天,高骈是咄咄逼人的,现在他

  • 887年,高骈囚禁道院、全家被杀而亡,唐僖宗:他骂我是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唐僖宗,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

    887年9月,66岁的高骈被囚于扬州道院。得知消息后,杨行密随即点兵,包围扬州,征讨毕师铎。在说到大军围城,接连失利时,毕师铎却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高骈身上,他咬牙切齿道:“高骈惯用厌胜之术,此战杨行密大获全胜,定然是他在背后施法所致,若不除他,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不久后,高骈及其妻妾、子侄和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