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汗国在隋文帝之时一分为二,即东突厥和西突厥。究其原因,在内因为突厥东西两部争夺“大可汗”之位,在外则是宇文晟的“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分化瓦解。
公元603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兵败漠北,而东突厥启民可汗则臣服于隋朝,隋朝在北方的威胁至此解除,这也是后来隋炀帝杨广能够三征高丽的背景。
然而,中原王朝与大漠草原的实力对比往往瞬息万变,随着杨广征高丽的失败,天下大乱,而东突厥也随之成为东亚霸主。
1,东突厥总统中国
隋末乱世的东突厥有多强大?据《隋书·北狄传》记载:
“(东突厥)于是分置官司,总统中国,子女玉帛,相继于道,使者之车,往来结辙。自古蕃夷骄僭,未有若斯之盛也!”
当是时,东突厥是北方群雄的太上皇,隋唐之际的各路“英雄”皆对突厥北面称臣。
比如,突厥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郭子和为平杨可汗,梁师都为大度毗伽可汗等等,此时的李渊父子也不例外,同样对东突厥始毕可汗称臣,只不过史书喜欢用“结援”粉饰罢了。
2,李渊与薛举争夺关中
唐朝建国之时的局势,远比隋朝立国要凶险。隋初接手的天下已由北周宇文邕统一北方,且突厥陷入内乱;而唐朝开国之时,只不过是北方臣服于东突厥的众多割据政权之一。
当时的中原割据政权主要有:
河西李轨的西凉、金城薛举的西秦、朔方梁师都的梁国、雁门关一带的刘武周、河北窦建德、河南王世充、山东李密等。
其中,第一个对唐朝形成威胁的是西秦薛举。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随后西进长安。与此同时,西秦的薛举在称帝后也从金城(今甘肃兰州)向长安进军。
于是,李唐与西秦开始争霸关中。这一战对于初生的大唐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最终,公元618年,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中大胜西秦,生俘薛举之子薛仁果(薛举已死),之后押送长安斩首。
这一战的胜利,固然是因为李世民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更重要的是东突厥的态度。
薛举的东征长安,本是与东突厥联手。而为了瓦解西秦,李渊向东突厥割让“五原、榆林”二郡,以此换取了东突厥的转向。
当东突厥决定出兵助李世民之时,西秦的败局便注定了。
击败西秦,使唐朝后来东向逐鹿中原之时不再有后顾之忧。
3,唐朝的迅速壮大使东突厥转向
东突厥最初并无入主中原之心,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北方群雄之间的平衡。
但唐朝在攻灭西秦之后势力迅速发展,李孝恭定巴蜀,李靖破潼关屈突通,不久李密败于王世充之后也降唐,唐朝已然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一个政权。
东突厥显然不想看到唐朝一家独大,于是,便助兵刘武周这个“定杨可汗”,使其南下围攻太原。
此战,李元吉弃城逃回长安,唐朝河东之地尽失。
公元619年,李世民大败刘武周部将宋金刚,而刘武周则率百骑逃奔突厥,唐朝收复太原。
刘武周之败,除了李世民军事指挥能力出众外,还有就是东突厥国策的转向,东突厥从维持中原平衡转为想要复隋,战败的刘武周遂变成了“弃子”。
4,东突厥复隋
公元619年,东突厥始毕可汗去世。之后,早年出嫁突厥的隋朝义成公主开始左右东突厥的国策和政局。
公元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义成公主和亲突厥,嫁给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去世之后,义成公主又嫁给其子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开始大权在握,立始毕的弟弟为处罗可汗,并从窦建德那里迎回了隋炀帝的萧皇后。
之后,处罗可汗在义成公主的影响下,册立杨广的孙子杨政道为隋王,依隋制置百官,居于定襄(内蒙古和林格尔)史称“后隋”。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突厥开始试图在复隋的旗帜下将北方群雄联合起来,以对抗唐朝。
5,李世民东征和东突厥南下
公元620年,是唐朝一统天下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李世民东出潼关,与王世充决战于洛阳。
与此同时,东突厥意图四路大军南下,剑指长安,并与王世充往来频繁:
西线原州、延州两路分取长安;
东线并州、幽州两路会合于河东,最后与西线大军合兵。
试想,假如这次突厥人真的南下,那么围攻洛阳十个月后的唐军,在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同时还能击败突厥大军吗?我想很难,这是突厥最好的时机。
不过,处罗可汗的突然去世,使这次突厥大军的南下之战没能实现,可以说是天佑大唐。
不过,处罗可汗之死,有一种说法是被唐朝使节郑元璹所毒杀。但不管怎样,处罗可汗的死确实使突厥南侵的计划搁浅。
公元621年,在唐朝攻灭王世充、窦建德之后,中原再无可以抗衡唐朝的力量,突厥扶植隋朝后裔也随之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也就是说,唐朝和突厥之间已经没有了缓冲。
处罗可汗去世之后,义成公主再立其弟弟颉利可汗。
在颉利可汗之前,唐朝的国策是一面向突厥称臣,一面东出潼关与群雄逐鹿天下;
而从颉利可汗开始,随着北方割据势力的平定,唐朝对突厥也从称臣正式转为军事对抗。
尾声
十年之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以李靖为行军大总管北上攻灭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和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自始至终认为李唐是叛逆,其心心念念的便是复隋,就像当年在雁门关救了隋炀帝杨广一命一样。
最终,嫁了四任东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被杀,而颉利可汗降唐,并在大唐宴会上翩翩起舞。
至于义成公主所立的杨政道,和颉利可汗一样降唐,活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
而当年隋炀帝的萧皇后,则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至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李世民将其与杨广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