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朝以后的南北朝时代,汉族政权被诸多少数民族势力压在了南方,等到最后南北朝时代结束,也是由建立在北方的政权统一了全中国,那么在整个南北朝时代,那些南朝国家难道没有发动过北伐统一战争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南朝政权的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只不过都失败了罢了,而除此之外,也有北伐战果惊人的战争事例存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诗文,说的就是刘裕北伐的典故。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被称为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而在他还未登基为皇帝之前,他就曾作为大将对外北伐,还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刘裕自幼家贫,长大后投身北府军,期间屡立新功逐渐成长了起来,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陆续参与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的战争,在战争中大放异彩,成为大将,并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而自东晋偏安以来,就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并扩大自身的势力,刘裕在晋元兴二年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后,就抓住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激起民众强烈反抗的窗口,兴师北上,迅速对敌人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连续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以步制骑的经典战例),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小贴士:桓玄在篡晋称帝后,对当时已经成长为大将的刘裕多加拉拢,给予大量赏赐和官职,但是刘裕在脱离桓玄掌控,消化完赏赐,将其变成自己的实力后,很快就发兵攻打桓玄,并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其势力连根拔起,重新拥戴晋安帝复位。
却月阵
后来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此时他已是“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唐代史学家朱敬则称赞此次北伐:
“西尽庸蜀,北划大河。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宋朝史学家何去非也对其北伐成果大加赞赏,在书中说道:
“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
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刘裕的北伐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他很快就放弃了北伐,选择回师,新收复的许多土地,又被其他政权所占据,等到刘裕称帝稳定南方基本盘后,还计划再次征伐北魏,计划在永初三年(422年)进行全国总动员出征北魏,结果尚未出师,便因病在同年五月逝世,死在了北伐之前,随后被取消,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