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说南朝不尚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了解一下?

谁说南朝不尚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了解一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虫欲饮冰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3/12/26 19:30:56

在晋朝以后的南北朝时代,汉族政权被诸多少数民族势力压在了南方,等到最后南北朝时代结束,也是由建立在北方的政权统一了全中国,那么在整个南北朝时代,那些南朝国家难道没有发动过北伐统一战争吗?

答案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南朝政权的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只不过都失败了罢了,而除此之外,也有北伐战果惊人的战争事例存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诗文,说的就是刘裕北伐的典故。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被称为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而在他还未登基为皇帝之前,他就曾作为大将对外北伐,还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刘裕自幼家贫,长大后投身北府军,期间屡立新功逐渐成长了起来,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陆续参与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的战争,在战争中大放异彩,成为大将,并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而自东晋偏安以来,就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并扩大自身的势力,刘裕在晋元兴二年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后,就抓住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激起民众强烈反抗的窗口,兴师北上,迅速对敌人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连续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以步制骑的经典战例),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小贴士:桓玄在篡晋称帝后,对当时已经成长为大将的刘裕多加拉拢,给予大量赏赐和官职,但是刘裕在脱离桓玄掌控,消化完赏赐,将其变成自己的实力后,很快就发兵攻打桓玄,并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其势力连根拔起,重新拥戴晋安帝复位。

却月阵

后来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此时他已是“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唐代史学家朱敬则称赞此次北伐:

“西尽庸蜀,北划大河。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宋朝史学家何去非也对其北伐成果大加赞赏,在书中说道:

“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

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刘裕的北伐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他很快就放弃了北伐,选择回师,新收复的许多土地,又被其他政权所占据,等到刘裕称帝稳定南方基本盘后,还计划再次征伐北魏,计划在永初三年(422年)进行全国总动员出征北魏,结果尚未出师,便因病在同年五月逝世,死在了北伐之前,随后被取消,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标签: 刘裕桓玄北魏大将平定

更多文章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满门,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忆丹说文史标签:刘裕,司马懿,司马师,魏国,曹叡,安禄山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或许在史书上记载的就寥寥数字,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充满血腥与杀戮,“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要成就比将领更大功业的皇帝,他们手上的鲜血更是不用多说,平民百姓的、对方士兵的,以及一个特殊的群体——政敌家的皇室子弟。但通常来说,他们不会赶尽杀绝,因为古代十分重视忠君的名声,起兵反

  • 一山不容二虎,刘毅不甘刘裕之下,最后落得个自缢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裕,晋朝,山不容,王镇恶,宋武帝,南北朝,军事制度,史说三国,刘毅(东晋)

    刘裕跟刘毅都是北府军中成长起来的厉害人物,他们两个是老乡,刚开始两人关系还不错,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刘毅开始妒忌刘裕,在征讨孙恩的时候,刘裕打的是胜仗,立了很大的功劳,他逐渐成为军中核心人物,刘毅跟刘裕相比就差那么一点,这也是刘毅嫉妒他的原因。公元412年四月,东晋大权逐渐被刘裕掌握,刘裕进入朝堂,分兵

  • 宋武帝刘裕,从草根逆袭成皇帝,一生杀了6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宋武帝,刘裕,皇帝,刘邦,谯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自公元42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一直持续了近170年。而开启南北朝历史的便是有南朝第一帝的宋武帝刘裕,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刘裕的故事。1、皇族后裔却是草根出身刘裕,公元363年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他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

  • 诛灭刘毅、“拉杀”诸葛长民,在刘裕北伐之前,还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毅,刘裕,诸葛长民,桓玄,刘穆之,王敦

    永嘉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其兄东海王司马越旧部的拥戴下过江,登上帝位,在琅琊王氏兄弟的支持下在江东站稳脚跟,从而开始了东晋门阀世族控制东晋朝政的局面,历东晋一世,皇权衰弱,不为世族所挟持,即为强将之威逼,如前有王敦苏竣之乱,后有桓温桓玄之变,内有门阀分权,外有胡虏窥江,内外交困,皇权无法集中。淝水之

  • 刘裕斌已任威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滨州网标签:刘裕斌,统战部,常委,威海市委,中共

    据威海日报消息,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11月15日,威海市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班,市委书记闫剑波作动员讲话并为学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裕斌主持。10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刘裕斌,男,汉族,1975年11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

  • 宋武帝刘裕:一生杀了6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宋武帝,刘裕,皇帝,武帝,桓玄,谯纵

    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朝廷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永

  • 刘裕惊艳了世人的却月阵,以步兵完克骑兵,为何后世不加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裕,骑兵,水师,月阵,铁骑

    纵观中国古代史,由南方大规模北伐,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建立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另外半个就是建立刘宋政权的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面对北方政权的重骑兵,开创了由步兵、水师组合的却月阵,并以此实现了2000步兵,对30000北魏精锐骑兵的绝地反杀,演绎了全新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争法则。那么刘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跟司马家族的人品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裕,司马懿,曹爽,皇位,刘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对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中国历史如此漫长,为什么说刘裕就是个划时代的人物,难道就因为他是开国的君主?这个肯定不是,刘裕之所以能成为划时代的人物,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贱民的身份晋身皇帝

  • 皖北纪事之南朝宋国皇帝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刘裕,皇帝,南朝宋,北魏,桓玄,高祖

    南朝宋国皇帝刘裕赵汗青·刘欣华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有史载:刘裕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白土镇绥舆里)。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京口。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 光复两都后刘裕全军上下均无斗志,南北方政治集团也难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刘裕,北魏,江南,刘穆之,帝国

    历史上,因为刘裕在光复两都后,就停止了继续扩张的步伐。所以后世很多人就喜欢说,如果刘裕继续征讨河北,可能早就统一天下。但其实呢,刘裕能征服后秦,但与他能征服夏国、北魏,那是两个概念。因为,北魏帝国的军政中心一直都在长城一线,当时它最主要的威胁是北方的柔然和夏国,所以北魏对南方一直都采取守势。北魏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