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满门,原因很现实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满门,原因很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忆丹说文史 访问量:1909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1:45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或许在史书上记载的就寥寥数字,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充满血腥与杀戮,“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要成就比将领更大功业的皇帝,他们手上的鲜血更是不用多说,平民百姓的、对方士兵的,以及一个特殊的群体——政敌家的皇室子弟。

但通常来说,他们不会赶尽杀绝,因为古代十分重视忠君的名声,起兵反叛是大逆不道的罪名,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所以想要成为新的皇帝,敌人家的皇室之人自然要杀,但只杀主要的,剩余的很多人都会留着,以此彰显自己的仁厚之德。但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刘裕却在掌握大权后,还对司马懿家的所有人赶尽杀绝。那么,他究竟是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他不要仁厚名声了吗?

形象负面,臭名昭著

虽然在古代的王朝历史中,和平是主流,但战争时刻存在。而一旦发生战争,那么死亡就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和一段简短的文字历史。不过,普通人只能是众多数字中的一个,而一段简短的历史则是指的一些前朝的王侯将相们如何死去的。

根据很多文字记载来看,一般都有很多皇室中人能够活着,因为新的皇帝为了留得好名声,都会留几个没有威胁的人。甚至宽容大度点的,还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空有爵位和俸禄的职位,让他们一辈子无忧。但运气不好的,可能就是死,但鲜有做绝的皇帝。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皇帝却做出了屠戮满族的举动。

这个人就是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刘裕,而他刀下的倒霉蛋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晋朝司马家族。那么刘裕为何要做的如此“过分”呢?难道他都不担心做的太过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吗?其实,他还真的不怕,主要是这三点原因让他有恃无恐。

第一个原因是司马家族的人臭名昭著,他反抗斩杀属于师出有名。司马懿作为谋士的品质先不多说,但他的后人作为皇帝是明显不合格的,各个吃喝玩乐就算了,还能力不足守不住国。当时的“五胡乱华”可是一笔血泪史,中原的汉族几乎被屠戮殆尽。

而当时皇宫的皇帝根本不知道民生的疾苦。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就是当时皇帝们的典型代表,大臣在朝堂上说民间的百姓已经疾苦到没有米饭吃了,但他却十分“天真”地问大臣“没米吃,何不食肉糜”。完全不知道当时的民众连米都吃不起,又何来吃肉的机会。那个纷乱的时代,吃肉可能也是易子而食的悲剧。

有了这样的名声和行径,百姓自然是恨之入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奋起反抗,完全就是在解救百姓,所以他掌握大权后,即便是对司马懿后人屠杀殆尽,对百姓来说也没什么。毕竟,他们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自然想换一片新天。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第二个原因就是刘裕不相信司马懿的后人,因为他家有前车之鉴。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魏国政权在曹叡死后就散乱一团,当时的曹芳继位之后,司马懿趁着他出城祭祖之际,率领三千死士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政变。

也就是从这以后,后面的司马昭司马师两人要么杀曹魏的皇帝,要么“让他们禅位”,自己做了皇帝。祖上都做过反君主的叛贼,那么刘裕自然是不会相信司马懿的后人会完全诚服于自己,因为出身草根,一路上来有多不容易,他自己是知道的,所以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后路交给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发动叛乱的人。

如此情况下,他有了斩杀昏庸之人的名头,自然就可以好好利用这个名头为自己除去政敌,因为只有斩草除根,才能防止春风吹又生。而司马懿家族的后人,只要屠杀干净,自己才能安心的坐在帝王之位上。

命定之说,不可不信

第三个就是当时的命定之说。虽然历朝历代反叛的人,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都会找个由头,比如秦末的大泽乡起义,陈胜为了师出有名就有了鱼肚里“陈胜王”的“上天示意”。而后来的安禄山为了自己反叛有名,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而刘裕不需要出师的“名”,但他相信天命。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们即便是信奉儒家之学,但孔子强调的“尽人事,远鬼神”,他们却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因此十分看重“上天的旨意”,然后还会采取所谓的跟上天“通信”的方法,来让自己江山永固。但刘裕却是从命定的角度承袭“上天的旨意”。

当时他还未称帝之前,上天之命是“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因此,当时的司马德宗虽然已经被他杀了,但他自己还是不放心,因为这才一帝。虽然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掌握了兵权,完全可以杀了全部的司马家族的人,但他始终相信还有一帝,即便是自己杀了,将来指不定在某个角落会突然起来反叛自己,成为皇帝。

为此,他决定践行这个天命,那就是先推举一位皇帝出来,即司马德文。他当了皇帝之后,得到了史官的记载,自己杀了也不算违背天命之说。于是,他在司马德文上位之后立刻斩杀,然后称帝,这个时候再斩杀他们,就能斩杀殆尽,也能让宋国王朝永固。

结语

不得不说,刘裕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皇帝。他杀了司马懿家的人,既不会恶名昭彰,还给自己的政权带来了很大的稳定性。因为他完全是算准了当时每一个群体的人心。天下百姓有大逆不道反新君的说辞,但在他这里,可能就成了赞美。因为司马懿家族的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名声,其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哪里还会说刘裕的不是。

这种名声上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那么他就算是师出有名了,所以杀尽司马懿家族的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这铲除之下的心思却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不相信司马家出了一个反叛的司马懿,后来的人会甘心称臣,所以直接杀掉。再者就是他本人的一些命定之说,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为了让自己安心,也未尝不可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刘裕司马懿司马师魏国曹叡安禄山

更多文章

  • 一山不容二虎,刘毅不甘刘裕之下,最后落得个自缢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裕,晋朝,山不容,王镇恶,宋武帝,南北朝,军事制度,史说三国,刘毅(东晋)

    刘裕跟刘毅都是北府军中成长起来的厉害人物,他们两个是老乡,刚开始两人关系还不错,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刘毅开始妒忌刘裕,在征讨孙恩的时候,刘裕打的是胜仗,立了很大的功劳,他逐渐成为军中核心人物,刘毅跟刘裕相比就差那么一点,这也是刘毅嫉妒他的原因。公元412年四月,东晋大权逐渐被刘裕掌握,刘裕进入朝堂,分兵

  • 宋武帝刘裕,从草根逆袭成皇帝,一生杀了6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宋武帝,刘裕,皇帝,刘邦,谯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自公元42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一直持续了近170年。而开启南北朝历史的便是有南朝第一帝的宋武帝刘裕,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刘裕的故事。1、皇族后裔却是草根出身刘裕,公元363年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他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

  • 诛灭刘毅、“拉杀”诸葛长民,在刘裕北伐之前,还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毅,刘裕,诸葛长民,桓玄,刘穆之,王敦

    永嘉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其兄东海王司马越旧部的拥戴下过江,登上帝位,在琅琊王氏兄弟的支持下在江东站稳脚跟,从而开始了东晋门阀世族控制东晋朝政的局面,历东晋一世,皇权衰弱,不为世族所挟持,即为强将之威逼,如前有王敦苏竣之乱,后有桓温桓玄之变,内有门阀分权,外有胡虏窥江,内外交困,皇权无法集中。淝水之

  • 刘裕斌已任威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滨州网标签:刘裕斌,统战部,常委,威海市委,中共

    据威海日报消息,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11月15日,威海市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班,市委书记闫剑波作动员讲话并为学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裕斌主持。10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刘裕斌,男,汉族,1975年11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

  • 宋武帝刘裕:一生杀了6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宋武帝,刘裕,皇帝,武帝,桓玄,谯纵

    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朝廷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永

  • 刘裕惊艳了世人的却月阵,以步兵完克骑兵,为何后世不加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裕,骑兵,水师,月阵,铁骑

    纵观中国古代史,由南方大规模北伐,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建立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另外半个就是建立刘宋政权的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面对北方政权的重骑兵,开创了由步兵、水师组合的却月阵,并以此实现了2000步兵,对30000北魏精锐骑兵的绝地反杀,演绎了全新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争法则。那么刘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跟司马家族的人品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裕,司马懿,曹爽,皇位,刘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对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中国历史如此漫长,为什么说刘裕就是个划时代的人物,难道就因为他是开国的君主?这个肯定不是,刘裕之所以能成为划时代的人物,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贱民的身份晋身皇帝

  • 皖北纪事之南朝宋国皇帝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刘裕,皇帝,南朝宋,北魏,桓玄,高祖

    南朝宋国皇帝刘裕赵汗青·刘欣华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有史载:刘裕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白土镇绥舆里)。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京口。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 光复两都后刘裕全军上下均无斗志,南北方政治集团也难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刘裕,北魏,江南,刘穆之,帝国

    历史上,因为刘裕在光复两都后,就停止了继续扩张的步伐。所以后世很多人就喜欢说,如果刘裕继续征讨河北,可能早就统一天下。但其实呢,刘裕能征服后秦,但与他能征服夏国、北魏,那是两个概念。因为,北魏帝国的军政中心一直都在长城一线,当时它最主要的威胁是北方的柔然和夏国,所以北魏对南方一直都采取守势。北魏早在

  • 《真英雄》游戏君主包围网剧本 武将定位分析 曹操刘裕成领军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曹操,刘裕,真英雄,司马懿,刘备,陈霸先

    今天的文章将继续给大家带来关于《真英雄》君主包围网剧本中,关于由 41 位君主及其家属等武将构成的本剧本挑战势力中一些武将的定位和分析。此前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 成吉思汗、完颜旻、郭威、刘秀、陈霸先和伊利可汗等 6 名武将,以及他们互相搭配出来的部队战斗力等内容;而今天在这里将主要围绕曹操、赵匡胤、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