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惊艳了世人的却月阵,以步兵完克骑兵,为何后世不加效仿?

刘裕惊艳了世人的却月阵,以步兵完克骑兵,为何后世不加效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4/1/2 9:33:42

纵观中国古代史,由南方大规模北伐,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建立了大明朝的朱元璋,另外半个就是建立刘宋政权的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面对北方政权的重骑兵,开创了由步兵、水师组合的却月阵,并以此实现了2000步兵,对30000北魏精锐骑兵的绝地反杀,演绎了全新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争法则。那么刘裕之后,南方政权为无人效仿刘裕的却月阵呢?

东晋缺马,却月而生

冷兵器时代,南方政权北伐往往失利,和北方盛产良马密不可分。迅捷地行进速度,强力地冲阵能力。使骑兵成为了轰鸣战场的大杀器。东晋领土大半处于淮河以南,战马数量稀少不说,质量也堪忧,军中多是瘦小、无力的贵州马。

天才军事家的传奇,在于可以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刘裕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的统帅。面对无法组建成建制骑兵的难题,刘裕没有自怨自艾。那点点闪烁的油灯光亮下,一卷卷古战阵图籍平铺在桌面上,紧蹙着眉头的刘裕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骑兵拥有步兵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一,如排山倒海、气势宏伟,冲阵能力极强;其二,行动迅速,可以实现截粮道、尾随掩杀等操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步兵永远无法对抗骑兵。

刘裕此人,跳出了传统的战阵理念,将水师纳入了却月阵,塑造了步兵战阵的传奇。却月阵由步兵和水师联合组成:步兵依靠战车阻挡骑兵冲击力,背靠河流布阵,利用槊、长矛、大锤等长兵器维持战阵,良弩则是却月阵的攻击手段。战车、良弩、槊等一系列专用器具,实现了全方位的防守反击,骑兵的冲阵能力面对却月阵毫无下手之处。

而水师则是针对骑兵行动迅捷,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在刘裕主张下,东晋铸造了大批楼船,组建了当时最精锐的水师。长江、淮河、泗水、黄河、渭水,有水的地方,就是东晋水师的天堂。其一,水师运输粮草,安全快捷;其二,步兵沿河布阵,“背水一战”之余,可以快速退回战船。水师的引用,使骑兵掩杀、截粮等手段完全失去了作用。

却月之名,一战而定

刘裕借道北魏,远征后秦之际,遭到了大麻烦——北魏骑兵袭扰。长孙嵩和北魏将领阿簿干、娥清等人,驻军黄河北岸。黄河水流平缓,且东晋水师逆流而上,需要众多纤夫拉船西进。阿簿干多次率领骑兵,射杀东晋纤夫,东晋水师无法推进。

刘裕大为恼火,背靠黄河,以2000步兵布置了却月阵。北魏高层见到东晋步兵沿河布阵,不以为然。阿簿干一马当先,冲黄河之畔,身后烟云滚滚之处,30000多北魏骑兵奔袭而来。

令阿簿干意外的是,北魏铁骑并没有摧枯拉朽的冲破却月阵。黄河之畔,这个“残月”状的步兵战阵,挑衅起了骑兵荣耀。一辆辆布置有序的战车,阻挡了铁骑冲阵的步伐,刘裕面色平静,一切就仿佛在预料之中。

随着刘裕手中令旗的挥动,战车后弩箭铺天盖地而来,人喊马嘶声响传遍了战场。战马一匹匹倒下,骑士无力地跌落在黄沙之上,用鲜血勾勒出了一幅铁血的画卷。

“北魏的勇士们,用鲜血捍卫你们的荣誉,冲阵”!阿簿干的咆哮声,使得魏军铁骑精神一振,再次冲向了却月阵。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骨子里的骑兵荣耀,支撑他们冲到了却月阵前。阿簿干得意地笑了,在他看来,破阵只在旦夕。

望着阿簿干肆意地笑容,刘裕再次平静地挥动了手中的令旗。战车有序地重组,缝隙间马槊、长矛、大锤,来回闪烁。一名名骁勇的北魏铁骑,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前赴后继,最终却月阵前尸横遍野。

一匹战马的北返,是全军溃逃的开端,他们怕了,北魏铁骑怕了东晋步兵。小小的却月阵,成了阿簿干永远的梦魇。随着阿簿干的身死,30000北魏骑兵全线崩溃,互相践踏,晋军乘胜追击,魏军损失不计其数。

一战扬名,却月无二

刘裕的却月阵首次登上沙场,就实现了完美的反杀,2000人的步兵击溃30000精锐骑兵。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说法,刘裕和他的却月阵做到了。单纯考虑利用运用步兵击败骑兵,却月阵是独一无二的选择,那为何刘裕之后再无却月?

其一,却月阵是纯粹的防御战阵,几乎没有主动攻击的性能。背水结阵,战车、马槊、长矛、铁锤、弓弩,组成了却月阵的全部。但却月阵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敌方骑兵必须主动冲阵,否则却月阵没有任何攻击手段。

其二,却月阵无论布阵难度、购置器具,还是选择军士,条件都很苛刻。却月阵非常讲究战车、弓弩兵、近战兵的配合,战阵演变之间,各个军种相机而动。依靠有序的反击、阻击、攻击,实现战略打击。却月阵不仅需要指挥者高超的阵道造诣,也需要挑选精明、善战、善射的精锐士卒,以及相关军械器具,花费颇多。

其三,却月阵需要足够的布阵时间,期间很可能被骑兵攻破。这也是却月阵最大的弊端,组建困难,许多人愿意克服;只能被动防御,许多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求之不得。但布阵时间过长一条,极大地限制了却月阵的实用性。

种种条件约束下,却月阵由刘裕研发,也成了刘裕的绝唱。“步兵以少胜多,战胜骑兵”,刘裕赢得了“气吞万里如虎”的赞叹,却月阵成了古战阵中的绝唱。

却月阵和它的主人刘裕一样,如彗星般崛起,一闪而逝间,留下了传诵万世的光彩。自晋之后,懂阵道之人,无不研却月者;读史册之人,无不仰慕刘裕风采。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宋书.本纪第一》、《魏书.刘裕传》

标签: 刘裕骑兵水师月阵铁骑

更多文章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跟司马家族的人品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裕,司马懿,曹爽,皇位,刘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对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中国历史如此漫长,为什么说刘裕就是个划时代的人物,难道就因为他是开国的君主?这个肯定不是,刘裕之所以能成为划时代的人物,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贱民的身份晋身皇帝

  • 皖北纪事之南朝宋国皇帝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刘裕,皇帝,南朝宋,北魏,桓玄,高祖

    南朝宋国皇帝刘裕赵汗青·刘欣华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有史载:刘裕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白土镇绥舆里)。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京口。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 光复两都后刘裕全军上下均无斗志,南北方政治集团也难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刘裕,北魏,江南,刘穆之,帝国

    历史上,因为刘裕在光复两都后,就停止了继续扩张的步伐。所以后世很多人就喜欢说,如果刘裕继续征讨河北,可能早就统一天下。但其实呢,刘裕能征服后秦,但与他能征服夏国、北魏,那是两个概念。因为,北魏帝国的军政中心一直都在长城一线,当时它最主要的威胁是北方的柔然和夏国,所以北魏对南方一直都采取守势。北魏早在

  • 《真英雄》游戏君主包围网剧本 武将定位分析 曹操刘裕成领军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曹操,刘裕,真英雄,司马懿,刘备,陈霸先

    今天的文章将继续给大家带来关于《真英雄》君主包围网剧本中,关于由 41 位君主及其家属等武将构成的本剧本挑战势力中一些武将的定位和分析。此前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 成吉思汗、完颜旻、郭威、刘秀、陈霸先和伊利可汗等 6 名武将,以及他们互相搭配出来的部队战斗力等内容;而今天在这里将主要围绕曹操、赵匡胤、司

  • 《风林火山》游戏顶级君主评价 铁木真输出能力至臻 刘裕有些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刘裕,铁木真,风林火山,刘秀,李世民,骑兵

    今天我们聊一下《风林火山》中非常强力的五位君主。所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会围绕铁木真、李世民、刘秀、刘裕和完颜旻等人来展开讨论。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输出至臻在五位君主当中,论输出能力李世民和刘裕都不俗,但铁木真、刘秀和完颜旻等人更是游戏中的顶尖好手。有着位面之子称号的刘秀,在游戏中是除了哪个传说中

  • 卢循最后的反击,反攻荆州失败,刘裕最终平定卢循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卢循,刘裕,平定,沈田子,荆州

    卢循本有苟安岭南之心,只是在徐道覆的坚决要求下,才勉强起兵。卢、徐起兵以后,兵分两路,沿湘江、赣江顺流而下,很快就取得了长沙、豫章等地的胜利,尤其是在击败何无忌、刘毅军以后,兵威甚盛。然而,在桑落洲之战后,卢循得知刘裕已回师建康,他又开始犹豫不定,在浔阳滞留数日,大军才决定继续东下建康。即便此时,建

  • 刘裕究竟有多猛?却月阵说明了一切,以步制骑只是小菜一碟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刘裕,北魏,刘宋,平定,檀道济,王镇恶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个猛人,辛弃疾曾经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他,表达了对他的神往,辛弃疾处于两宋变革之际,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北伐,然而当时朝中要么是畏敌如虎的主和派,要么是庸碌无为的主战派,竟然没有一个人具有军事眼光,他更多的是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碰见如同刘裕一样的明主来一展其所长。奈

  • 刘裕最后的军事对手,层层布局分化刘毅实力,派兵突袭一举歼灭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刘毅,王镇恶,豫州,太守

    卢循之乱被平定后,东晋朝廷暂时度过了一次灭顶之灾,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又再次凸显了出来,而这场斗争主要来自刘毅与刘裕之间。刘毅性格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本来,他与刘裕一起在京口起兵,同为兴复晋室的功臣,虽然暂时推举刘裕为主,但一直以来,对刘裕心存不服。然而,桑落洲惨败却让他名望大损,相反,刘裕接连取得了灭

  • 刘裕北伐后秦:详细的战略部署与兵力,晋军月余便完成收复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晋军,王镇恶,檀道济,洛阳

    东晋实施的数次北伐,主要从三个方向展开∶一个是从荆州北上,另一个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第三个是从淮河向西北攻击前进,进入河南的东南部,夺占许昌、项城、开封等地。桓温北伐前秦就是从荆州入武关,进入关中;他北伐前燕则是从淮泗北上,进入黄河;而祖逖北伐则大致走的是第三条进军路线。就打击后秦来说,最捷径的路

  •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首开恶例,为何将司马家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刘宋,皇帝,曹魏,刘邦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的做法比较奇特,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称帝后对待没落的汉室子孙依旧是高规格。而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后,子孙后代对待曹氏也算是仁义为主,然而到了刘裕,他登上皇位之后,直接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有失民心,那么刘裕为何还要这样做?报复心理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