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綦原型:从小兵到皇帝,1600多年前刘裕的人生哲学值得深思

萧綦原型:从小兵到皇帝,1600多年前刘裕的人生哲学值得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3/12/6 14:34:49

《上阳赋》萧綦是谁?

出身寒微、东晋历史第一个异姓王、获封豫章公、匡扶晋室……

诸多标签下的萧綦,正是宋武帝刘裕

在电视剧中,萧綦已经获封豫章王,他此前的努力剧里并没有交代,但在历史上,恰恰是刘裕之前的付出,才让他获得了丰厚回报。

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小兵,到最后开创刘宋王朝的帝王,刘裕的时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虽然时间遥远,但他的人生哲学却散发着光芒。

凡人出头靠打拼

刘裕出身寒微,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30岁的刘裕经过社会的毒打,已经饱含风霜。

他体验过农民砍柴的辛苦,也曾和三教九流一同在赌桌豪赌,他虽然没读过正经书,但他却读懂了社会这个大学堂。

当时战乱频发,刘裕这样的官吏家庭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可想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想要活下去,唯有竭尽全力。

于是在应招北府军后,每一次的冲锋陷阵,刘裕都首当其冲,不要命地冲。

刚从军那阵,刘裕曾经带着几百骑兵探路,中途突然遇到了孙恩的几千起义军。如果不是他奋力厮杀,如果不是那天夜黑风高,他找机会纵身跳河,恐怕刘裕早和许多无名小卒一样,死了都没人知道你是谁。

刘裕在北府军的威名,就是这么一次次用命换出来的,这是一个平凡人做出成绩的唯一出路。

顺应时代洪流

但是,敢于拼命,说好听点叫勇猛,说难听点叫莽夫。刘裕绝不是一介莽夫,因为他懂得顺应时代的洪流。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趋势,现代人常说,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那么刘裕生活的时代趋势是什么?

那就是世家门阀和司马皇权即将覆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现在我们回看历史,觉得这句话没什么,但在当时,这是靠无数人的献血实践出来的,而最先看懂的,就是刘裕。

我为什么说只有刘裕看懂了,这并不是夸他,而是事实。比如对比刘裕的上级刘牢之,他就是因为思想禁锢丢掉了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

刘牢之是北府军的领袖,北府军的威名在历史上都能排得上号,掌握这样一支军队,可以说就掌握了半个天下。

但是刘牢之却在三番五次的折腾中,不但失去了兵权,还丢掉了性命,这是为什么?

刘牢之武将出身,曾经大败苻坚和慕容氏的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占头功。他虽然打仗很厉害,但却总看不清局势。这里的局势,不是战场上的局势,而是没有硝烟的朝局。

刘牢之掌握北府军后,先是拥立门阀王恭对抗皇族司马元显;王恭死后,他又拥立司马元显对抗世家桓玄;等到桓玄诏安刘牢之后,他又想反叛桓玄投靠朝廷,结果被桓玄杀掉了。

刘牢之三次叛变,不但被他手下人耻笑,也成为了天下人笑柄,但刘牢之本身并不好笑,因为他的选择就是千万个你我的选择。

东晋世家和司马氏轮番掌权的时代已经持续了100多年,刘牢之之所以多次叛变,正是在他们两者中摇摆不定。

当他沉浸在如何二选一时,殊不知上天给了他第三种选择,而这就是历史的转折点。

可惜,刘牢之致死也没能参透,但刘裕却参透了“天机”。

刘裕看到司马氏和世家门阀的衰落,看到了新时代的希望,他的目标是取代旧朝,而刘牢之还在想如何在旧朝中选择,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决定高度。

戒骄戒躁戒贪

公元404年,裕彻底掌握北府军后,成功推翻了第一个绊脚石——门阀桓玄,这标志着东晋历史上门阀政治的终结。

不过,刘裕并未着急称帝,而是又用了6年多的时间平定外患。当他获得的功勋越多,司马氏的威望就越低,最终彻底瓦解。

在刘裕掌权当太尉期间,司马氏对他进行了十分隐秘的进攻。

比如他出兵在外,建康城就会无故发生动乱;司马氏还另外捧出了一个马休之,让其担任荆州刺史,用来对抗刘裕的势力。

种种迹象表面,司马氏一直在阻碍刘裕,这就不难怪刘裕为什么要在最后杀光司马氏,因为他们总在背地搞小动作。

不过,这一切都发生在刘裕登基后,在此之前他的手段都十分温和,充分展现了戒骄、戒躁、戒贪的良好品格。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这是刘裕超人的智慧。

更多文章

  • 刘裕与北魏的第一仗,北魏阻止晋军灭秦,刘裕却月阵以少胜多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晋军,北魏,王镇恶,崔浩,北魏军

    当晋军先头部队在潼关附近死中求生,与后秦军反复缠斗之时,刘裕率领的水军从彭城出发,沿着泗水北上,然后折入清河,一直向西。途中,他路过张良庙,下令整修庙宇,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冠军将军、吴兴太守向靖率军在泗水拐弯处离开大军北上,驻军黄河渡口碻磝城。碻磝城,是古黄河在青兖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起到屏护

  • 从“卖鞋郎”到开国皇帝,曾想统一天下,刘裕为何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畅敏风云标签:刘裕,皇帝,万里如虎,桓玄,刘宋,平定

    公元420年,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下诏退位,时年58岁的宋王刘裕受禅称帝,建立刘宋,公元422年,刘裕计划讨伐北魏,希望能就此统一天下,然而未及出发,刘裕的生命戛然而止。他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两度挥师北伐,收复故土,气吞万里如虎,为汉人再次带来了统一天下的曙光。但同时,刘裕也开创了屠杀前朝王公贵族的

  • 打了一辈子胜仗的刘裕,最终也在立储上难逃儿子的教育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裕,檀道济,徐羡之,刘穆之,皇帝,刘宋,刘义隆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人在十六七岁时就已经有了子女。而作为南北朝名人的刘裕,在这一点上却有些另类。刘裕刚刚参军时,已年满三十五,而他那个时候才刚刚有了第一个女儿刘兴弟。虽然晚是晚了点,但在这些年刘裕为国家政治、军事殚精竭虑之余,刘裕的老婆们还是没有闲着,她们想尽办法给刘裕生育了七个儿子。由于刘裕的儿子们

  •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裕的孙子却为何叛变,投奔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刘宋,北魏,太守,刘子业,宋武帝,南北朝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刘宋尚未建立,刘裕就与北魏交恶,当年刘裕率军北伐,遭到了北魏军队的袭扰,他通过却月阵大破魏军。刘裕死后,北魏趁机南下,夺取了黄河流域。到了宋文帝时期,他先后三次进行北伐,但都遭到了失败。北魏还趁机南下,饮马长江。然而,宋武帝刘裕的孙子却叛逃北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天潢贵胄此人名

  • 刘宋诸帝:如愿以偿的武帝刘裕(下)

    历史解密编辑:悦儿谈情感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刘备,平定

    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来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虽说他的祖父刘靖和父亲刘翘都在晋朝当过太守、功曹等职,可是到了刘裕时家境已颇贫寒。刘裕的母亲赵安宗在生下刘裕的当天就因“产疾”去世,年仅21岁。刘翘因为贫穷,请不起奶娘,养不活这个没娘的儿子,打算将他抛弃。幸亏刘裕的姨母刚刚生下儿子不满一年,就

  • 滨州市副市长刘裕斌同志带队拜访中国东盟中心、全国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解密编辑:鲁中晨报滨州新闻标签:刘裕斌,对外友好协会,滨州市,中国东盟中心,副主任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形成与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格局,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协定落地生效机遇,助推多边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2022年7月20-21日,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裕斌率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苏涛,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

  • 刘裕的秘密武器:只用两千步兵,大破北魏的三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裕,骑兵,北魏,朱超石,军队

    刘裕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最会打仗的皇帝了,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颇有智谋,特别是在以步制骑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经验!在中国古代,骑兵算是最厉害的兵种了,在平地作战时更是无坚不摧,成为步兵的噩梦。然而,刘裕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却以少胜多,仅用两千多的步兵,就击败了北魏的三万骑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

  •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裕,司马家族,司马炎,司马昭

    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有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

  • 南朝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刘裕,桓玄,桓温,王敦,陶侃,南朝,东晋,门阀政治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

  •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到底有多牛?他要是多活十年就没南北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裕,刘宋,皇帝,桓玄,宣昭皇帝,刘穆之

    公元363年,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内,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说起来,这户人家虽然很穷,但家世却很显赫。这家人的祖上名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在汉朝的时候,这家人祖上也是很显赫的。可惜汉朝灭亡之后,天下先后经历了混乱的三国时代,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和东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