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颢入洛:北魏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政治局面

元颢入洛:北魏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政治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精致情感猪猪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3/12/9 1:45:05

承袭父亲爵位的北海王元颢是北魏献文帝的亲曾孙,本来与帝位无缘,后来却在睢阳称帝,借他国兵力攻入洛阳,以复国之名与洛阳新帝一争高下。

可当时的北魏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政治局面呢?

朝乱纷争起

北魏王朝建立后,先帝就给他们定下了一个很反人性的传统,出生的皇子被立储之后,皇子的生母就会被赐死,借此避免太后干涉皇帝的朝政。

可到宣武帝立储时,因为幼子年幼,皇帝的其他皇子也都夭折,在几位大臣的劝谏下,并未下令处死太子的生母胡氏,反而为她晋升了位份。年仅六岁的元诩即位成为北魏孝明帝时,胡氏就顺利地登上太后之位。

皇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与大臣们一起参议朝政,并代替皇帝参与皇族祭祀。胡太后也因此渐渐掌握朝政大权。

可胡太后掌控大权以后,并没有为百姓谋福利,她废除祭祀,沉迷于酒色,身边近侍宠臣环绕,荒废朝政,祸乱朝纲,日常所为被天下所不齿,也让文武百官对朝廷失去信心。

那些近侍宠臣和宗亲贵族手中掌握实权后,便开始不断地压迫奴役百姓,买卖官职,逼民为奴。朝廷徭役频繁,百姓不堪重负。

他们将田地荒芜,向他乡逃亡流窜,全国多地发生饥荒。可天下虽大,朝廷不作为,整个天下的环境都不好,逃亡解决不了问题。无奈之下,各地的农民开始揭竿起义,想要推翻北魏王朝的统治。

其中,万俟丑奴带领的起义军,对北魏朝廷的打击很大,控制了泾水、渭水一带的大片地区。而葛荣领导的起义军也依次攻破定州、殷州、信都、沧州、邺城等地,一路势如破竹,只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队伍壮大到几十万。528年,元颢受命前往邺城率军抵御葛荣起义军。

这时,朝中年满19岁的孝明帝开始想从胡太后手中夺回皇权,就联络了当时驻守晋阳的将帅尔朱荣

可他的计划还未实施,就被人泄密告知了太后,而他也反被太后先一步毒杀。胡太后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便想继续扶幼子为帝,可孝明帝死前并未留下儿子,于是她便从宗室中选了孝明帝才三岁的皇侄元钊为帝。

可胡太后毒死亲子的行为,让很多人不满。而之前曾被孝明帝选中的契胡部酋长尔朱荣便借此发难,以追查孝明帝死因为由反对胡太后挟幼帝干政,并在洛阳将孝明帝的堂叔元子攸拥立成为新皇帝,即北魏孝庄帝。之后,尔朱荣领兵攻入洛阳,将装入竹笼的胡太后和幼帝元钊扔进了黄河之中。

可尔朱荣的残暴不仅如此,他以迎接新帝为由,将文武百官和两千多名贵族及皇室宗亲骗到河阴之地,借助骑兵将他们全部绞杀。新帝继位后,尔朱荣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新帝为后,朝堂全也被尔朱荣的势力把控。

而另一边去镇压起义军的元颢,实力不敌葛荣起义军,只能镇守于相州。可元颢后来为何会北上杀回洛阳呢?

借兵入洛阳

从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之后,北魏大宗皇室就没有了正统的子嗣,所以才有尔朱荣拥立元子攸为帝。

而元颢与元子攸都是献文帝的亲曾孙,从皇位继承的正统上来说,两人是具有同等地位的。那时元颢在相州镇守,实力不错,手中握有兵权,元子攸继承帝位的事,让他心中也有了想要为帝的想法。

当时洛阳的政权控制在尔朱荣手中,尔朱荣为了安抚元颢,就给元颢安排了太傅的官职,已经算是高位了。

可对于已有帝王之心的元颢来说,再高的臣子之位都满足不了他的野心。可没过多久他暴露出的野心,就被相州的行台甄宓所察觉,在甄宓强势的武力打击下,元颢的计划便胎死腹中,只能带着妻儿逃亡到南梁保命。

元颢投靠南梁后,对南梁国皇帝萧衍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痛诉自己身为北魏皇室之后,同样具有正统继承皇位的权力,却遭受到不公的待遇。

萧衍听后心中也有盘算,便下令封元颢为魏王,对他以礼相待。之后萧衍还将符节给元颢,让南梁大将陈庆之统军护送元颢北上回洛阳。

而元子攸登基后,河北起义军在葛荣的带领下,很快发展到30多万人,势力庞大,已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尔朱荣、元子穆等所率领的大部分皇室兵力,急于镇压河北境内的起义军。可没想到,邢杲又在山东境内发动了流民起义,反抗北魏政权。

那些流氓早就不堪当地豪强的欺压,听到号召自然纷纷响应。不到一个月,邢杲领导的起义军都已超过十万人。针对邢杲在山东领导的起义军,朝廷虽派出征东大将军李叔仁前去镇压,可双方交战多次,都未能分出胜负。

在两军僵持了几个月后,原本在山东境内任职的北魏太守羊侃也趁势起兵反魏,使山东起义军的势力更加壮大,山东境内的局势逐渐失控。

可此时的北魏朝廷根本无暇顾及,便派出使者对羊侃、邢杲许以高官厚禄,进行安抚。可两人不但拒绝了朝廷的示好,还斩杀了前来安抚的使者。朝廷一怒之下派出武将韩子熙带兵前往,去对两人进行招降。

可邢杲竟然采用诈降的战术,重创北魏军队,让李树仁带领的魏军大败,起义军也赢得了暂时的胜利。因为邢杲一路走来发展都很顺利,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要尽快增强实力,以便抵抗魏军的镇压。于是,当危险悄然来袭时,邢杲依旧毫无所觉。

就在邢杲诈降时,尔朱荣带领的魏军也完成了对河北起义军葛荣的镇压,并将葛荣带回洛阳斩杀。得知李树仁在山东大败后,北魏朝廷便派出数十万大军,前往山东镇压。

羊侃在魏军的包围中,因粮食用尽,只能大败而逃。而邢杲却乘机攻占了济南,朝廷又急忙派元天穆领军讨伐邢杲。

而在另一边元颢在陈庆之的护送下,正在往洛阳逼近,可由于他们兵力薄弱,北魏朝廷并没有对他们太过在意,所以在派兵抵挡陈庆之和讨伐邢杲之间,朝廷大臣商议后一致决定,先讨伐邢杲。

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陈庆之如此骁勇善战,只带着万余人的兵力,刚好乘着朝廷大部分兵力被派往济南时,成功地护送元颢攻入洛阳。一路走来,陈庆之带领的军队,与魏军交战47次,大大小小攻克了32座城池,可谓所向披靡,让敌人胆寒。

元颢入洛阳后又是如何失败出逃的呢?

两帝皇权之争

当初,陈庆之攻占荥阳后,直逼虎牢。可虎牢守将是贪生怕死、十分胆小的尔朱世隆,陈庆之还未攻打,尔朱世隆就弃城而逃。而元子攸不想与元颢正面冲突,便从洛阳撤到了河北境内。元颢在梁军的帮助下,才得以进入洛阳。而黄河以南的很多州郡也顺应局势,纷纷向元颢投诚。

元颢进入洛阳时,南梁的兵力已不到一万。元颢在洛阳称帝后,却拒绝了陈庆之从南梁增兵的提议。

而撤到河北的孝庄帝却不忘部署夺回北魏政权,他拉拢了一些宗室姻亲和有实力的大臣,给他们加官进爵,还下令派兵攻打元颢留在梁国的后援军侯暄部,以此来切断元颢与南梁之间的联系,也能断了元颢的退路。

而元颢接手洛阳政权之后,不但没有采取一些安定人心的措施,还对属下臣子无端猜忌,甚至滥杀无辜,让群臣人心惶惶,不敢多言。一直护送元颢北上的陈庆之,也曾被元颢猜忌,两人之间还因此生出嫌隙。

元颢称帝后,不但背弃南梁,没有增兵部署,还荒废政事,沉迷于后宫享乐,甚至还纵容宠妃干扰朝政。他的一番行为很快就让朝野众人对他失去信心,而元颢本人却我行我素丝毫不改。

同在争夺皇权的孝庄帝,在河北境内与尔朱荣大军会合后,瞬间实力大增。

在孝庄帝的一番部署下,尔朱荣的军队将元颢的太守元袭斩杀,扫除了他们攻占洛阳的障碍。之后,孝庄帝又派出尔朱兆和贺拔胜击杀了元颢的儿子元冠,大败元颢主力军,逼得元颢不得不逃出洛阳。

而孝庄帝在撤离洛阳五十四天后,终于重新夺回洛阳政权。之后,元颢在逃亡途中,被魏军斩杀。

当时,南梁军队不到一万,面对魏军数十万的大军,纵使陈庆之有天纵之才,勇猛异常,也无法改变梁军兵败的结局。最后陈庆之剃光头发,伪装成和尚才成功回到梁国。

元颢入洛夺权之事,至此告一段落。孝庄帝元子攸与元颢两人的皇位之争,实际是元颢背后的南梁国与孝庄帝的支持者北方契胡尔朱氏之间的较量,最后以尔朱氏支持的孝庄帝成功得到皇权而结束。

可北方契胡尔朱氏势力过于庞大,北魏王朝根本不受孝庄帝掌控,君臣之间的冲突也会日益加深,因而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也不会终止。

笔名:夏日青梧

更多文章

  • 魏武怀帝元子攸:一个复杂的,传奇的,悲壮的,却又普通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元子,尔朱荣,太后,冯太后,北魏,胡太后

    对北魏宣武灵胡太后来说,能侥幸捡回一条命实在是不容易。北魏王朝一直奉行十分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如果皇子被确立为太子,那么就要处死太子的生母,以防止外戚干政。这套制度由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实在是一条任何人都无法更改的铁律,因此诸多后妃都曾经死于这套政策之下。而胡太后在还是胡皇后的时候,她

  • 萧梁庙制:萧衍自愿当高祖,萧绎用太宗内涵萧纲,萧詧靠西魏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萧衍,萧绎,萧詧,高祖,诗人,隋朝,萧道成,梁武帝,唐太宗,萧梁庙制,梁简文帝

    公元502年二月,大齐王朝的相国、总百揆、扬州牧、梁公萧衍,进爵为梁王,增封十郡。萧衍在东城立梁国四亲庙,并把去世的妻子梁妃郗徽奉入宗庙,即诸侯王五庙。同年三月,大齐末帝萧宝融禅位给梁王萧衍,四月,萧衍即皇帝位于南郊,建立大梁天子七庙,取代短命的大齐天子七庙。01,齐、梁本是一家亲萧齐王朝和萧梁王朝

  • 两朝风云(四六)侯景为何不守诺拥立萧正德,而是继续尊萧衍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侯景,萧正德,萧衍,陈霸先,北魏,梁武帝

    在侯景之乱中南梁由盛转衰,南朝国力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在这场波及整个南朝国土的动乱之中,几乎所有的南梁萧氏宗族和门阀士族都被牵扯其中。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各种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得南梁国力大损,达到了濒临崩溃的程度。尤其是侯景攻入建康皇城之后,更是控制了整个南梁朝廷,兵力也高达十万之众,成为了南梁

  • 两朝风云(二四)萧鸾由士族推上皇位,其子萧宝卷为何屠杀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萧鸾,士族,皇帝,萧宝卷,齐明帝,南北朝,两朝风云

    前文见过萧鸾之所以能够废杀萧昭业,夺取南齐皇帝的宝座,是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完成的。可是在萧鸾去世后,他的次子萧宝卷即位,却开始了大肆屠杀门阀士族官员的操作。萧宝卷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暴君,他在位期间残暴地屠杀朝廷重臣,引发了南齐元勋重臣们接连不断的叛乱,最终导致了南齐亡国。而被他屠杀的这些重臣

  • 北魏英主孝文帝与齐明帝萧鸾的对峙:南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明帝,北魏孝文帝,萧鸾,北魏,冯太后,萧衍

    前言乱世之中割据政权频繁发生,你争我夺,相互攻伐,但是不得不说,乱世之中建立的政权其实没有多少长寿的,大部分都是短命王朝,就算能传四五代,国祚之和其实也不长,更有很多二代,三代而亡的政权比比皆是,开国之君往往都是经历了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战场厮杀,所以驭人之术相当厉害,而二代之后很容易断档,这个时代有个

  • 齐明帝萧鸾的第六子萧宝夤,作为家族唯一的希望,为何混迹于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萧鸾,北魏,萧衍,齐明帝,萧宝夤,萧宝卷,萧道成,南北朝

    很多人会觉得南北朝里的南朝,有两个王朝关系十分亲密,那就是萧齐王朝和萧梁王朝。因为这两个王朝的皇帝都姓萧,所以有人会觉得他们系出一脉。其实他们两家,虽说系出一脉,明面上都是汉初丞相萧何的后裔。可到了萧道成和萧衍这一代的时候,几乎已经出了五服,说实话,压根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你还能记得你爷爷的爷

  • 齐明帝萧鸾:皇家刽子手,亲戚终结者,杀人杀到不给自己留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齐明帝,萧鸾,宋明帝,皇位,萧道成,皇帝

    南朝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有儿子,而且儿子还不少,但这位皇帝最为疼爱的,不是儿孙,而是自己的侄子,萧鸾。皇帝虽然不能把皇位传给萧鸾,但高官厚禄安排一波,问题还是不大的。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皇帝拜萧鸾为征虏将军,地位十分显赫。萧道成一死,儿子萧赜即位,对自己的这位叔伯兄弟更是礼遇有加,不仅福利待遇安排

  • 南北风云——萧鸾图谋不轨,萧衍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衍,萧鸾,霍光,太守,刘宋,宦官,诗人,齐明帝,梁武帝,南北朝

    萧昭业的胡作非为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事实上问题也很快开始显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隆昌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正月,萧昭业的七叔,雍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首先看到了潜在的问题,便开始暗中筹措,以便发生不测之事时能自我保全。他在打造兵器的同时又想拉拢当时驻扎在襄阳的陈显达。陈显达也不傻,自

  • 南北风云——野心尽现,萧鸾篡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鸾,皇帝,萧锋,皇位,萧道成,萧昭文

    延兴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在清除掉几位颇具实力的壮年藩王后,萧鸾的野心已经越发膨胀,皇位已经成为了他的最终目标。可是旁支出身的他的自知自己威望不足,于是就想到了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萧鸾肩胛处有一颗红色的痣,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萧鸾手下却对他建议以此做文章给别人看。晋寿太守王洪范

  • 南北风云——萧道成子孙成事不足,萧鸾清楚实力派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鸾,皇帝,萧赜,萧道成,齐明帝,南北朝,书法家

    隆昌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七月丁酉日(二十五日),在萧鸾的一手策划下,萧赜孙子、萧长懋次子、萧昭业之弟新安王萧昭文成为了南齐的新皇帝,在大赦天下后改年号为延兴。谁都明白15岁的萧昭文不过是萧鸾的一个傀儡,大权都掌握在了萧鸾手中,他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萧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