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朝风云(二四)萧鸾由士族推上皇位,其子萧宝卷为何屠杀士族?

两朝风云(二四)萧鸾由士族推上皇位,其子萧宝卷为何屠杀士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4/1/25 22:56:19

前文见过萧鸾之所以能够废杀萧昭业,夺取南齐皇帝的宝座,是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完成的。可是在萧鸾去世后,他的次子萧宝卷即位,却开始了大肆屠杀门阀士族官员的操作。萧宝卷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暴君,他在位期间残暴地屠杀朝廷重臣,引发了南齐元勋重臣们接连不断的叛乱,最终导致了南齐亡国。而被他屠杀的这些重臣绝大多数都是门阀士族出身,或者是兰陵萧氏的外戚,这些都是原来将他的父亲推上皇位的大功臣。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萧宝卷与功勋大臣们产生矛盾,引发了这样残酷的斗争?

对于这个问题,在很多讲解南齐史的历史著作都有涉及。有的学者认为是萧宝卷生活奢靡,贪图享乐,不愿意听大臣的反对意见,最终激化了双方矛盾。也有人认为萧宝卷听信奸佞的谗言,对以六位辅政大臣为首的朝廷重臣产生了敌视,所以引发了双发的政治斗争。这些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比较肤浅的认知,是直接从史料记载中得出的。从更深层次上看,萧宝卷和士族大臣的矛盾不是个人矛盾,而是两个族群斗争。可以说萧宝卷和士族大臣斗争是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背景的延续,是寒门庶族挑战门阀士族统治权的斗争。

从史料总结中可以看出,萧宝卷信任和重用的都是寒门庶族的大臣和将领,显然他代表了寒门庶族的利益。而以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等人为首的六大辅政大臣,以及后来掀起叛乱的江夏王萧宝玄、护军将军崔慧景等人都是门阀士族的官员。由于萧鸾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上位,使得门阀士族继续掌控着南齐国家的资源和权力,而寒门庶族则在朝廷内外呈现出被全面打压的态势。实际上这种态势在萧道成建立南齐时就存在了,前文讲过的萧昭业与萧鸾的斗争,就是寒门庶族挑战门阀士族的开始,而这个斗争又延续到了萧宝卷身上。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父亲萧鸾是靠着门阀士族称帝的,可儿子萧宝卷却和门阀士族结下如此大的仇恨,从情理上很难站得住脚。实际上要解答这个疑问,得从萧宝卷本人的经历说起。萧宝卷是萧鸾的次子,也是嫡子,由于长子萧宝义庶出且残疾,所以他成了皇太子。萧宝卷的母亲刘惠瑞早逝,当时他只有六岁,所以被交给萧鸾的妾室潘氏抚养长大。由于萧宝卷有些口吃,又不喜欢读书,所以不怎么被看得起。而当时萧鸾正处于与萧昭业争夺皇权的关键时期,根本没有时间管他,所以养成了乖张狠戾的性格。

萧宝卷即位后,封了潘氏的侄女潘玉儿为贵妃,对她非常宠爱。潘玉儿原名叫俞尼子,是小商贩俞宝庆之女。她曾给大司马王敬则做过乐伎,由于长得国色天香,所以被入选东宫。从潘氏到潘玉儿,再到俞宝庆,萧宝卷身边都充斥着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人。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于底层的人有种天生的信任,而对于歧视他口吃的门阀士族子弟这是天然的排斥。因此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于寒门庶族的官员,其中以茹法珍、梅虫儿最为得宠。由于这些人来自于寒门庶族,受到出身于门阀士族的六大辅政大臣排斥,于是双方矛盾加深。

从史料中记载的萧宝卷来看,他是非常渴望市井生活的,愿意与市井之中贩夫走卒打成一片,这在历代皇帝中是非常少见的。他还在皇宫中仿照修建了市场,让宦官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潘玉儿充当市令,自己担任潘玉儿的副手,遇有急执,即交付潘玉儿裁决。从这些行为看,他宁愿与市井中的下等人待在一起,也不愿意搭理门阀士族的高官。而门阀士族出生的朝廷大员自然不允许皇帝和寒门庶族走得太近,一方面是防止出现宋孝武帝刘骏时期以寒门庶族治国的政治格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和朝廷的体面。

史书上说他奢靡耗费无度,修建各种豪华园林,大量给小人巨额赏赐,并在园林中扮演骑马打仗的游戏。这实际上就是矛盾激化后萧宝卷利用钱财招兵买马,聚集了大量寒门庶族的官吏,建立和训练了自己的私兵。史书上说他喜欢带着人出宫游玩,经常在城里闹得鸡飞狗跳。其实这就是在深入民间后与别的门阀士族子弟产生冲突,一言不合便大开杀戒。随着双方矛盾的激化,这种斗争也发展到废立皇帝的程度。最后萧宝卷先下手为强,先后杀死了始安王萧遥光等六位顾命大臣,将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在这样的政治态势下,双方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只能血战到底。崔慧景和萧宝玄的叛乱,尚书仆射萧懿被杀,都是这种激烈矛盾冲突下的产物。史书上说萧宝卷导致了众叛亲离,实际上是他被所有的门阀士族所抛弃。而在另一面,他则聚集了大量的寒门庶族的武将和官员,形成了与门阀士族势力对抗的态势。在双方的战争中年轻的萧宝卷终究不是老道的萧衍的对手,最后被围困在建康宫城之中,被叛乱的守城军队和宦官杀死。他死后被废为东昏侯,不久后萧衍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梁,南齐正式灭亡。

从整个过程来看,萧宝卷和门阀士族大臣的矛盾,既是皇权之争,也是寒门庶族挑战门阀士族斗争的延续。由于萧宝卷是在宫廷中底层官吏的群体中长大的,他天然就排斥对他歧视的门阀士族官员,所以这种矛盾是极难调和的。他即位时才十五岁,本来就处于主少国疑的局面。六位辅政大臣不是他的长辈,就是开国元勋,谁都看不起他。在这种局面下,他想要夺回皇权只能依靠从小待在一起的寒门庶族官吏。而寒门庶族官吏又长期受到门阀士族的打压,自然对皇帝的操作非常支持,于是将宫廷内斗变成了国家内乱。

萧宝卷的败亡和南齐的被灭,再度说明了门阀政治必然导致短命王朝的历史周期律。由于在国家和朝廷中存在巨大的派系和阶层矛盾,这种矛盾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激化,最终演变了成导致国家灭亡的内乱。为了夺取皇权,各派系的门阀士族和寒门庶族都不甘心失败,会用尽各种阴谋手段进行政治斗争,也就使得国家内乱无限扩大化。这个周期律从魏晋开始,延续到南北朝的数百年时间内,一直到隋朝都没有解决。因此这段时间内短命王朝频繁出现,国家内斗非常激烈,各种乱局重生,社会发展也陷入了停滞之中。

更多文章

  • 北魏英主孝文帝与齐明帝萧鸾的对峙:南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明帝,北魏孝文帝,萧鸾,北魏,冯太后,萧衍

    前言乱世之中割据政权频繁发生,你争我夺,相互攻伐,但是不得不说,乱世之中建立的政权其实没有多少长寿的,大部分都是短命王朝,就算能传四五代,国祚之和其实也不长,更有很多二代,三代而亡的政权比比皆是,开国之君往往都是经历了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战场厮杀,所以驭人之术相当厉害,而二代之后很容易断档,这个时代有个

  • 齐明帝萧鸾的第六子萧宝夤,作为家族唯一的希望,为何混迹于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萧鸾,北魏,萧衍,齐明帝,萧宝夤,萧宝卷,萧道成,南北朝

    很多人会觉得南北朝里的南朝,有两个王朝关系十分亲密,那就是萧齐王朝和萧梁王朝。因为这两个王朝的皇帝都姓萧,所以有人会觉得他们系出一脉。其实他们两家,虽说系出一脉,明面上都是汉初丞相萧何的后裔。可到了萧道成和萧衍这一代的时候,几乎已经出了五服,说实话,压根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你还能记得你爷爷的爷

  • 齐明帝萧鸾:皇家刽子手,亲戚终结者,杀人杀到不给自己留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齐明帝,萧鸾,宋明帝,皇位,萧道成,皇帝

    南朝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有儿子,而且儿子还不少,但这位皇帝最为疼爱的,不是儿孙,而是自己的侄子,萧鸾。皇帝虽然不能把皇位传给萧鸾,但高官厚禄安排一波,问题还是不大的。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皇帝拜萧鸾为征虏将军,地位十分显赫。萧道成一死,儿子萧赜即位,对自己的这位叔伯兄弟更是礼遇有加,不仅福利待遇安排

  • 南北风云——萧鸾图谋不轨,萧衍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衍,萧鸾,霍光,太守,刘宋,宦官,诗人,齐明帝,梁武帝,南北朝

    萧昭业的胡作非为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事实上问题也很快开始显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隆昌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正月,萧昭业的七叔,雍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首先看到了潜在的问题,便开始暗中筹措,以便发生不测之事时能自我保全。他在打造兵器的同时又想拉拢当时驻扎在襄阳的陈显达。陈显达也不傻,自

  • 南北风云——野心尽现,萧鸾篡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鸾,皇帝,萧锋,皇位,萧道成,萧昭文

    延兴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在清除掉几位颇具实力的壮年藩王后,萧鸾的野心已经越发膨胀,皇位已经成为了他的最终目标。可是旁支出身的他的自知自己威望不足,于是就想到了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萧鸾肩胛处有一颗红色的痣,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萧鸾手下却对他建议以此做文章给别人看。晋寿太守王洪范

  • 南北风云——萧道成子孙成事不足,萧鸾清楚实力派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鸾,皇帝,萧赜,萧道成,齐明帝,南北朝,书法家

    隆昌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七月丁酉日(二十五日),在萧鸾的一手策划下,萧赜孙子、萧长懋次子、萧昭业之弟新安王萧昭文成为了南齐的新皇帝,在大赦天下后改年号为延兴。谁都明白15岁的萧昭文不过是萧鸾的一个傀儡,大权都掌握在了萧鸾手中,他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萧鸾

  • 南朝齐废帝萧昭业的故事,风华外美却喜淫乱,登基仅一年就被废杀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萧昭业,武帝,文帝,萧赜,太子,南朝,齐废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南北朝,军事制度

    南朝齐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小名法身,父亲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母亲是王宝明,萧昭业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孙。萧昭业10岁时,因祖父武帝萧赜继位,被封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14岁时冠于东宫崇政殿,赐扶二人。两年后有司奏给班剑二十人,鼓吹一部,高选友、学,礼绝群王。20岁时,父亲文惠太子萧

  • 南齐权力斗争,萧鸾废帝,紧张地鞋子掉了三次,萧昭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青家東山标签:萧鸾,萧衍,皇帝,南齐,萧昭业,萧道成,何皇后,齐明帝,南北朝,权力斗争

    萧昭业登上帝位,成为齐国皇帝,改元隆昌。从萧昭业登基开始,南齐步入刘宋后尘,大肆屠杀宗室,内乱不止。萧昭业继位之后,寻欢取乐,为所欲为,每天在后宫厮混,不论尊卑长幼,都恣意笑谑。因见世祖的妃嫔都年华已逝,便把心思放在父亲生前的几个宠姬身上,这些妃嫔有的正值妙龄之年,有的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其中有一霍

  • 两朝风云(二三)萧昭业并非因贪图享乐被废,而是士族与庶族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士族,皇帝,昏君,门阀,萧昭业,南北朝,两朝风云

    在南朝史上被废的皇帝不少,很多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刘宋时期就先后有刘义符、刘子业和刘昱因各种原因被废杀,成为史书中昏君的代名词。南齐第一位被废杀的皇帝叫萧昭业,他是齐武帝萧赜的孙子,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子。他在登基一年后被西昌侯萧鸾废杀,成为南齐史上第一位昏君。史书上说萧昭业被废杀的原因是贪图享

  • “齐玩帝”萧昭业:不吹不黑,他也许是历史上最能玩的奇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萧昭业,皇帝,萧道成,皇位,乾隆,萧鸾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这一年,一生勤政有为的齐武帝萧赜大行而去,龙驭上宾,领了便当。南朝齐自建立之初,到这一茬儿,一共两位皇帝。开国皇帝萧道成,在南朝宋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筹谋策划,一步一步地蚕食了刘宋政权,终于开天辟地,再造乾坤,建立了南齐。半生权谋场上的尔虞我诈,让萧道成心神俱疲,所以他在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