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兴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在清除掉几位颇具实力的壮年藩王后,萧鸾的野心已经越发膨胀,皇位已经成为了他的最终目标。
可是旁支出身的他的自知自己威望不足,于是就想到了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萧鸾肩胛处有一颗红色的痣,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萧鸾手下却对他建议以此做文章给别人看。晋寿太守王洪范就成为了第一个见证者,萧鸾还假模假样的说自己这个痣是日月之相,叮嘱王洪范一定不要往外泄露。结果王洪范很识时务,表示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才对,萧鸾自然十分高兴。
可这样的方法只能欺骗那些无知者,清除异己才是最关键。于是萧鸾再次拿起屠刀伸向了萧道成的子嗣们。萧道成第八子桂阳王萧铄擅长文学玄理,平常十分小心谨慎,可在箫锵和萧子隆被杀后他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果不其然不久后就被萧鸾派人杀害。
萧道成的儿子也不一定都是软柿子,其第十二子江夏王萧锋,德才兼备,很早就看出了萧鸾的野心。等到萧鸾对藩王大开杀戒之时,萧锋又命人给萧鸾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对萧鸾满是嘲讽、责斥。萧鸾虽然十分生气,却十分忌惮萧锋,不敢直接派人去他府邸捉拿。只得调任萧锋在太庙中兼任祠官之职,然后趁着夜色派兵去庙中捉拿他。即便如此萧锋也没有束手就擒,凭借着过人的力气,他一度让追杀自己的士兵望而止步。可惜萧锋终究势单力薄,又是手无寸铁,最终悲壮被杀。
在诛杀各藩王的过程中,萧鸾得到了各位藩王身边典签的帮助。萧赜第九子建安王萧子真就被典签柯令孙杀害,萧赜第十三子巴陵王萧子伦的死也与其典签华伯茂有关。颇为讽刺的是,在典签们帮助萧鸾完成大业后,萧鸾竟然过河拆桥。针对典签制度的所谓弊端,萧鸾借天子之名发布诏令,规定从今往后各州有紧急事情,直接秘密地奏告朝廷,不要再派遣典签进都,于是乎典签这一职务的作用就被逐渐削弱了。
诸藩王被清洗殆尽后,最可怜的当属傀儡皇帝萧昭文了。虽然只是个傀儡,可好歹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可是他最基本的起居饮食等事项自己也无法决定,统统要由下人向萧鸾请示,经过萧鸾准许后才可以安排。有一次,萧昭文想要吃蒸鱼,太官令说没有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皇帝做到这个地步,已然是比普通百姓都不如。
这年十月辛亥日(初十),萧鸾终于走出了最后一步,他以皇太后的名义发出诏令,以萧昭文年幼多病,体质羸弱,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又说他不明政事,昧于朝政,难当重任,决定废黜其皇帝之位降封为海陵王。至于皇位当然是给到了萧鸾,颇为讽刺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名正言顺,萧鸾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萧道成第三子。
十月癸亥(二十二日),萧鸾正式即位并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建武。王敬则、陈显达、王晏、徐孝嗣、萧谌等人都得到了加官进爵。至于萧昭文,萧鸾还假模假样下诏依照东汉东海王刘彊的旧例,赏赐给萧昭文各种精美器物,供奉所需物品,每样都要从优丰厚。可是到了当年十一月,就派人将其杀害。南齐自此进入萧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