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几乎灭其满门,为何幼子薛崇简能幸免于难?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几乎灭其满门,为何幼子薛崇简能幸免于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吴韦谈科技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3/12/12 18:49:00

众所周知,李隆基薛崇简乃表兄弟关系,而且俩人自幼交好,尤其是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能够成功剿灭韦氏集团,逼迫李重茂退位,令父亲李旦继位,自己被立为储君,薛崇简可谓是功不可没,当然,由此也使得太平公主的势力越发强大。

本以为韦氏已灭,今后皆能和平共处,殊不知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唐睿宗李旦虽为太平公主的皇兄,但他对于权利之争毫不在意,即便做了皇帝,朝中大小事务却交由太平公主处理,长此以往,太平公主更加认准了要当武则天第二的想法。

然而事与愿违,途中唐睿宗竟然禅位于太子李隆基,也就从那时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姑侄俩的战争一触即发。在面对母亲与表兄走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时,薛崇简选择站在了李隆基阵营,另外多次力谏其母顺应天意,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这让一向视权势如生命的太平公主对这位儿子大失所望,期间还曾对其进行斥骂与毒打,导致母子俩的关系势同水火。

后来太平公主在这场战争中落败,起初还曾向太上皇哥哥李旦求援,希望他在李隆基面前替自己求情,可李隆基早就对这位姑母怀恨在心,怎会放过。

就在太平一党落网后,李隆基将一干人等不是流放就是赐死,太平公主及其子女大多都被处死,唯有次子薛崇简存活,究其原因或许就是自始至终他都站在李隆基一边的吧。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她儿子薛崇简为何能够独善其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李旦,唐朝,薛崇简,唐玄宗,韦皇后,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太平公主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她儿子薛崇简为何能够独善其身?公元713年夏天,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夺权失败,只好躲到了南山佛寺之中。为了保全性命,她不断哀求自己的哥哥太上皇李旦网开一面。但侄子李隆基并没有因为父亲太上皇李旦的求情而心软。三天后,唐玄宗李隆基以谋反罪逮捕太平公主,四十九岁的太平公主自知

  • 唐玄宗把太平公主一家都杀了,为什么却单独留下了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李旦,薛绍,唐朝,唐玄宗,薛崇简,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

    唐玄宗把太平公主一家都杀了,为什么却单独留下了薛崇简?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人物关系。1.薛崇简他是太平公主和驸马薛绍的小儿子,身世坎坷。父亲薛绍被外婆武则天杖毙的时候,薛崇简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因为种种原因,年少时期的薛崇简和表兄李隆基私交很好。2.太平公主从某种意义上来

  • 叛军平定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都不是唐军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史朝义,史思明,安禄山,唐军,安庆绪,安史之乱

    唐朝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的名字叫四圣庙,庙里供着四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这座庙是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盖的。田承嗣不但改了祭祀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的四圣庙,还伸手向朝廷要官。田承嗣开出的价码是入朝为相,估计是想当曹操。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换了唐代宗李豫

  • 安史之乱的句号,朝廷大军连战连捷,志大才疏的史朝义命丧小树林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史朝义,仆固怀恩,史思明,田承嗣

    三十多岁的太子李豫,登基称帝,唐朝又一次进入了新纪元。朝局稍稳后,李豫把目光投向了尚在战火之中的东方:洛阳。此时,叛军尚且盘踞在洛阳一带,而且,拥有数十个城池,实力不容小觑。李豫掰掰手指头,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显然,仅凭目前的兵力,很难一举荡平史朝义。思来想去,还是得走一次老路:借兵。找谁借呢?不

  • 福祸盛唐(二九)史朝义被逼弑父,只因他威胁到史思明的首领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史朝义,史思明,安庆绪,安禄山,唐军

    安史之乱的两大首脑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结局非常相似,给人一种宿命论的感觉。两人都是在叛军势力最为强大时被杀,而杀死他们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在他们死后叛军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给唐军平乱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从史书上看,安庆绪和史朝义在弑父的出发点上非常相似,都是为了与弟弟争夺继承人的地位,在部下的支持下进行

  • 杨坚为什么能夺得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杨坚,宇文,宇文赟,宇文邕,宇文护,周宣帝

    天下兴亡,朝代更替,史之必然。一代代君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盛世王朝。有的君王通过反叛起义开国,有的君王通过为人臣而篡其位开国,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所说的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众所周知,杨坚就是通过谋朝篡位而建立霸业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轻易地成功拿下了当时

  • 正史上的杨坚,到底是怎么篡夺自己外孙的皇位?没人阻止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杨坚,皇位,皇帝,杨忠,宇文赟,周宣帝,宇文邕

    杨坚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隋朝,主要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南北朝后期,一方面大家对于改朝换代这件事,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谁给的利益大就更愿意拥护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北周的周宣帝实在太过荒唐,失去了人心,最后只留下一个小皇帝在位,这才让杨坚钻了空子。那么杨坚是如何一步步篡夺政权的呢?这就要从杨坚的父亲杨忠开

  • 结束南北朝分裂的隋文帝杨坚,为何在太子的人选上出现了巨大偏差

    历史解密编辑:话情谈心标签:杨坚,皇帝,杨素,隋炀帝,南北朝,隋文帝,独孤伽罗

    作为一个皇帝杨坚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他的政绩不亚于秦皇汉武,大隋王朝虽然历时三代君王30年而亡国,但他给大唐王朝的兴盛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作为帝王,杨坚又极为残忍,他篡位登基,北周宇文一族也被他铲除殆尽。大隋虽然富足。但民间十分贫困。在选择太子问题摇摆不定。但必须说明的是的杨广是合法登基,不存在弑君篡

  • 杨坚是如何走出篡位第一步的?

    历史解密编辑:迷人小千金标签:杨坚,遗诏,宦官,周宣帝

    一般来说,给大领导当秘书的人,在大领导即将离世的时候,都会想办法为自己找一条后路。周宣帝身边,也有两位类似秘书的人物,就是郑译和刘昉。周宣帝临终时,已经说不出话了,于是郑刘二人一合计,决定在遗诏上面做文章,取悦一位大人物,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被郑刘二人相中的大人物,就是国丈杨坚。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说过

  • 相士劝杨坚别出宫,杨坚大怒:若回来便斩杀你!相士:你回不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王朝说历史标签:杨坚,皇帝,出宫,杨忠,武帝,相士,隋炀帝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篡夺了北周的政权,并且为了斩草除根还杀死了年仅八岁的北周后主静帝宇文阐。另一方面,杨坚登基之后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巩固权力,减免赋税,创立科举制度,派杨广南下灭陈,统一南北。不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