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杀晋安帝,再杀晋恭帝,刘裕为何要连杀两位东晋皇帝?

先杀晋安帝,再杀晋恭帝,刘裕为何要连杀两位东晋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邮寄雪兔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3/12/25 9:02:16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勒死晋安帝司马德宗。因为时机还不合适,刘裕立其弟司马德文为恭帝。两年后,刘裕接受司马德文的禅让,又派人将他用被子给活活闷死。由此,对于东晋的末代皇帝,刘裕可以说是赶尽杀绝了。

但是,在刘裕以前,历代新朝都遵守着一个规矩,叫作“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新兴朝代,一般会把前代帝王好好安置,延续前朝皇室的命脉。特别是在晋朝之前的三国时期,亡国之君都获得了善待。比如,曹丕受禅后,将汉献帝降为山阳公,可以继续使用天子的礼仪。

后来,蜀汉、曹魏、东吴的亡国之君,也都没有遭到杀身之祸,不仅都保全了性命,而且还得到了较好待遇的安置。那么,问题来了,先杀晋安帝,再杀晋恭帝,刘裕为何要连杀两位东晋皇帝?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刘裕年事已高,继承人却很年幼

首先,刘裕生于公元363年,公元419年,刘裕杀害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时候,自己已经56岁了。两年后,除掉晋恭帝司马德文的时候,刘裕更是接近60岁了。在古代历史上,60岁无疑是高龄了。

更为关键的是,刘裕的长子刘义符于公元406年出生,当时刘裕已经43岁了,这属于老来得子的情况。等待刘裕大开杀戒的时候,长子刘义符不过10多岁。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去世的时候,曹丕已经40多岁了,具备执掌大权,控制局面的能力,这促使曹操没有必要除掉汉献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刘裕如果对东晋后两位皇帝心慈手软,刘义符即位后面对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后来,刘裕在公元422年就病逝了,享年60岁,而当时即位的刘义符只有16岁。从这一角度分析,显然能够理解刘裕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意图。

二、东晋树大根深,而刘裕则缺乏根基

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东晋,如果要从司马炎建立西晋算起,东晋的历史则更加长久了。因此,尽管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是傀儡皇帝,但是,晋朝宗室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可以说是树大根深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刘裕则是白手起家,不像司马炎拥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打下的深厚基础。进一步来说,正是因为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司马师废掉曹芳,司马昭弑杀曹髦,司马炎即位后,面对的曹魏宗室已经衰落到极点了。所以,司马炎可以不杀毫无威胁的魏元帝曹奂,乃至于将其册封为陈留王。

由此,正是因为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刘裕为了取代东晋,确保自己建立的南朝宋长期延续,必须要快刀斩乱麻,否则司马氏完全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三、刘裕之前已经连杀多位皇帝

在杀晋安帝和晋恭帝之前,刘裕已经杀过两位皇帝了,这促使刘裕在弑杀两位东晋皇帝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负担。根据《晋书》、《南史》等史料的记载,公元410年,刘裕第一次北伐。在这场战役中,刘裕消灭南燕,南燕末代皇帝慕容超被押送到建康,在街市被斩首。到了公元417年,刘裕第二次北伐,此战消灭了后秦,后秦末代皇帝姚泓同样在建康闹市中被斩首。

综上,虽然刘裕确实有自己的理由,不过,他弑杀多位皇帝的行为,无疑影响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末代皇帝,也即刘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因此,南朝宋的最后两位皇帝,同样落下了被杀的结局,这可以说是自食恶果了。

标签: 刘裕晋安帝皇帝司马炎汉献帝曹魏

更多文章

  • 刘穆之的死,让刘裕不得不放弃进攻北魏的大好时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穆之,刘裕,北魏,徐羡之,豫州,建康

    如果说刘裕北伐仅仅是为了自己篡位,也有失公允。此时的刘裕及其所率领的晋军已经威震整个北中国,刘裕本人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十月,晋安帝司马德宗下诏进刘裕为宋王,将徐州的海陵、东安、北琅邪、北东莞、北东海、北谯、北梁和豫州的汝南、北颍川、北南顿共十个郡,划归宋国所有刘

  • 刘裕北伐南燕之战,战略进攻与政治攻心结合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南燕,桓玄,孟昶,北魏,慕容超

    刘裕打败桓玄后,在朝中势力大增。但他在朝内立足未久,除了灭桓玄之外并没有什么功劳。和桓温一样,刘裕也把北伐作为增强自己政治威望的手段。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二月,慕容超竟因为嫌乐伎太少,发兵攻击晋朝北境,掳去大量人口,挑选了男女2500百人作乐伎。一个月后,刘裕借此正式上书晋安帝司马德宗,请求

  • 刘裕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在下毛毛雨标签:刘裕,桓玄,刘宋,桓温,平定,刘穆之,宣昭皇帝

    刘裕,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420年-422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刘宋王朝的故事,就是从刘裕的出生开始的。刘裕出生的时候,正是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当时东晋这边,世家大族林立,几个大世家几乎架空了皇帝。东晋名义上虽然是由司马家统治,但实际上却是有下面的各大世家自治。而且就在刘裕出生的

  • 在北伐后秦之前,刘裕做了哪些准备以及防止建康的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建康,刘穆之,司马氏,徐羡之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四月,刘裕讨灭了司马休之,同月,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下诏重申先前的任命∶加封刘裕为太傅、扬州牧,拥有佩带宝剑上殿、入朝不用小跑、拜谒皇上不必称自己名讳的特权;另外,授予刘裕前部鼓吹、羽葆,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共计四人;加封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任命中军将军刘道怜

  • 古代“屠龙专业户”刘裕,杀死5个皇帝,一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裕,皇帝,皇位,王朝,屠龙

    在历史上有多少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只是为了一个皇位,但最后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也是寥寥,谋权篡位的最终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他被人称之为南北朝最强君主,屠龙专业户,干掉五个皇帝,并且有个皇帝被他当众了断生命,这个人就是刘裕。不屈服命运,勇闯天下纵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 刘裕在称帝后,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全都消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裕,司马懿,司马氏,皇帝,司马家,三国,汉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估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我们中学时代所学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讲的就是宋武帝刘裕的故事。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他出身贫寒,但最终却走向了高位,建立了宋国,成为了皇帝,还差点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

  • 刘裕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裕,刘宋,刘邦,宋太祖,刘备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但北宋并非历史上第一个以宋为国号的王朝,500多年前便早已有之,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又称刘宋,刘裕便是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啥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宥沐说史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司马炎,汉献帝

    刘裕是刘宋王朝的缔造者,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他是一个好皇帝。但对司马懿的后人来说,他就是一个魔鬼,明明大权尽在手里,可还是灭了司马懿后人满门。尤其是东晋的最后一个帝王明明已经写了禅让文书,但还是遭到了杀身之祸,要说,一个开国帝王,心胸应该非常开阔,为何刘裕就这么不愿意放过司马家族呢?难道真的就是因

  • 从“卖鞋郎”到开国皇帝,刘裕的一生为何能够如此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刘裕,皇帝,桓玄,刘备,萧道成,司马元显

    同样是刘姓皇帝,刘裕与刘备的经历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汉室宗亲,年轻的时候都曾卖鞋过日子,并且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大块的地盘。当然了,刘裕取得的成就似乎要高于刘备许多,相较于刘备的三分天下,刘裕则是占据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一、从“卖鞋郎”到猛将刘裕出生在东晋时代,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先祖是刘邦的弟弟

  • 草根出身的刘裕,为了应对门阀巩固刘宋,实施了哪些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刘宋,刘穆之,桓玄,刘邦

    公元420年六月十四日,刘裕废黜司马德文,正式登基,开创了刘宋王朝,史称宋武帝。刘裕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 年)随刘牢之与孙恩交战崭露头角开始,到元兴三年(公元404年)起义、推翻桓玄,之后又西征北伐,以武功攒足了威望,最终使平民出身的刘裕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也正因为平民出身,刘裕对帝国的未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