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他多而杂乱的文学作品数量上就能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经过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定位都有所转变,其中在性格和人品上反差最大的,个人认为就是瓦岗军大将——单雄信。
演义中的单雄信
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单雄信是七省绿林总瓢把子,使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条好汉。因哥哥单道被李渊误杀,所以与李家结下不解之仇。
在秦琼穷困潦倒时,单雄信倾囊相助,雪中送炭;大反山东单骑断后,全家被杀。程咬金称王后封其为五虎大将之首。
后期李密昏庸,单雄信独自出走,在洛阳,被王世充招为驸马,拜为元帅。
秦琼、罗成、程咬金途经洛阳,单雄信推心置腹,极尽地主之谊,结果秦琼和程咬金留下重病的罗成,欺瞒单雄信投唐。
单雄信不计前嫌(两人在贾家楼受程咬金挑拨大打出手,单雄信被罗成一顿痛打),好生照顾罗成至病愈,并奏请王世充封其为一字齐肩王。
结果罗成临阵倒戈。单雄信心灰意冷,辞别妻子,单骑踹营被擒。李世民不惜下跪请其归降,单雄信不为所动,誓死不降,死前大骂徐茂公、秦琼和罗成忘恩负义,被愤怒的罗成一剑劈为两段(修订版改成尉迟恭监斩,并取消了骂秦琼和罗成)。
因此,民间流传出一句“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单雄信悲情英雄的形象也让人无比嗟吁,悲哉,壮哉。
历史上的瓦岗飞将
如果习惯了那样的单雄信,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恐怕会让人颠覆三观。
单雄信和同乡挚友徐世勣,一齐投奔了昔日好友,瓦岗的大当家翟让。随着队伍的发展,翟让深感能力的不足,经王伯当和徐世勣劝说,将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单雄信第一次本质大暴露出现在瓦岗内部的“鸿门宴”上,李密以摆宴为名送给翟让一张好弓,趁其看弓之际派人将其斩杀。翟让的故友徐世勣奋起反抗被乱军砍成重伤,险些身死。而翟让的另一个好友,瓦岗军的元老,头号大将单雄信伏地叩头求饶。当时李密的心腹谋士劝李密杀掉单雄信,李密拒绝。
之后,瓦岗内部暂时平定,徐世勣也认命继续追随李密。结果过了不到一年,单雄信就迎来第二次本质大暴露。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精兵猛将都占优势的李密拒绝了魏征等人的战略,选择了单雄信的方案,结果在军事进展不利的情况下,单雄信始终不肯发兵,作壁上观。
李密最终兵败投唐,而单雄信则带着本部兵马直接投降了王世充,除此之外,瓦岗大将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等俱兵败被俘。
单雄信在当时名声很大,世人称其为“飞将”,在瓦岗中的地位是仅次于李密的存在,王世充在得到单雄信及其部曲后声威大震,对单雄信大加恩赏,其地位与昔日在瓦岗相比不遑多让。
单雄信靠着自己的反复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地位,可惜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在与李唐的战斗中被俘。昔日好友,今为李唐大将的徐世勣先是上书李渊请求赦免单雄信,被拒。于是又向掌兵的秦王李世民求情,再度被拒。
徐世勣万般无奈,去狱中探视单雄信,将经过告诉了他。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结果一向自私自利的单雄信居然对徐世勣极为怨恨,大骂徐世勣,大致就是说,早就知道你办不成事。徐世勣十分委屈,哭着将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给单雄信吃,告诉他,自己从来没有忘记过去的交情和誓言。
最终,一代飞将单雄信授首,没了小说中的悲壮,剩下的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