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宗棠教授到访李端棻研究院

刘宗棠教授到访李端棻研究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商界要点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6 21:08:34

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下午,贵阳学院退休教授宗棠老师到访端棻研究院。刘老师1950年毕业于贵阳第一中学。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贵阳第一中学北京大学的优秀校友,刘宗棠老师对李端棻先生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情感,刘宗棠老师一直关注着李端棻化的研究与推广。自2017年以来,刘老师积极参加与李端棻文化研究有关的各类研讨会,而且还积极撰写研究文章,发表颇有独到见解的看法,为李端棻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李端棻研究院,院长周术槐教授与刘宗棠老师就今年李端棻文化论坛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刘老师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于李端棻先生诞辰纪念的问题。今年是贵阳文化名人李端棻先生诞辰190周年的年份。借此机会,应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纪念李端棻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卓越贡献。二是关于李端棻古墓的修缮问题。刘老师指出,李端棻古墓是纪念李端棻先生的重要载体。但在李端棻墓碑的文字材料表述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这需要以今年纪念李端棻先生诞辰190周年为契机,做好墓碑文字材料的整改工作。三是关于李端棻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问题。刘老师指出,李端棻文化的深入推进,不仅要加强李端棻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贵州校友会的联系,同时也要加强与贵阳第一中学、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贵阳南明端棻学校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社会资源,深入推进李端棻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交流结束时,周术槐院长代表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刘宗棠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刘老师不顾九十二岁高龄,亲临李端棻研究院,为李端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衷心祝愿刘宗棠老师健康快乐,为李端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交流结束后,刘宗棠老师与周术槐院长在贵阳学院李端棻塑像前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更多文章

  • 唐朝才子李益与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益,歌妓,才子,薄幸,唐朝,霍小玉,刘禹锡,艺术家

    初识李益,源自一出京剧《霍小玉》,一个才子佳人的悲剧故事,唱腔婉转动人。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记住了剧中始乱群终弃的男人,叫做李十郎。后来年纪渐长,才终于把写诗的才子李益,同薄情汉李十郎画上了等号儿。(《紫钗奇缘》中的李益)(一)陇西才子李益名冠天下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及

  • 李益中新作|感受清风拂面,静听雨水飘零!

    历史解密编辑:设计与生活标签:李益中,富春江,杭州,富春,庭院

    李益中新作|感受清风拂面,静听雨水飘零李益中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集杭州富阳,古称“富春”,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流贯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山光水色,足以使人陶醉。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

  • 上下五千年 | 第13集-竟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李亨,太子,唐朝,王忠嗣,国防部门,五代十国,上下五千年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 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 唐玄宗自断手足,焉能不败!唐朝名将王忠嗣获罪原由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皇帝,唐朝,唐玄宗,王忠嗣,李光弼,哥舒翰,国防部门,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唐朝名将王忠嗣手下有两员大将,分别是哥舒翰和李光弼,后来这两个人因为选择不同,都成为了历史拐点上的关键人物,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两个人今后选择的道路,与王忠嗣得罪原由不无关系。大唐与吐蕃边境上有一个重要的要塞——石堡城,而且石城堡占尽了地利优势,易守难攻,当年唐军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

  • 从某方面来说,卫青和霍去病,确实比李靖等王忠嗣强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卫青,霍去病,李靖,王忠嗣,匈奴

    从某方面来说,卫青和霍去病,确实比李靖等王忠嗣强军事能力不好对比,毕竟不是一个时代,但是就政治意义来说,卫青和霍去病确实比李靖,李绩,王忠嗣强,虽说卫青和霍去病北战匈奴是文景两代人奠定的强大国力并且影响了后来十几年,但是也因为他们两个,汉朝自武帝才配和唐朝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两大王朝。汉武帝时候对西

  • 唐玄宗为什么要罢免身兼四镇的王忠嗣?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唐玄宗,王忠嗣,安禄山,节度使,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可谓是大唐最深重的一场劫难,无数美好的画面最终只能成为脑海中的回忆,而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也成为大唐盛世的终结者。安禄山能够有足够的实力起兵反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手下兵马几乎快占到唐朝的一半,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精兵,所以才会造成这场劫难。安禄山身兼三镇节

  • 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简介王忠嗣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王忠嗣,中唐,唐玄宗,安禄山,五代十国,国防部长,军事制度,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荣耀王朝,它繁荣昌盛、开放并举,经济、文化、军事都得到高速发展,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度之一。可惜的是,王朝发展到中期,由盛转衰,几经战乱,不复往日辉煌。唐朝中期外敌内鬼都对唐朝虎视眈眈,而在这个时间段出现,镇压牛鬼蛇神,预言安史野心的,便是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王忠嗣是丰

  • 如果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和史思明还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王忠嗣,安禄山,史思明,节度使,李光弼,哥舒翰

    王忠嗣死后第六年,安史之乱爆发。倘若王忠嗣没死,有可能阻止安史之乱吗?我的看法是:有可能。但有一个前提条件:王忠嗣没有被解除兵权。两个理由:第一,王忠嗣兵权之重,无人可与之相比。大唐帝国总共设九大节度使,而王忠嗣一个人就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独占了将近一半的名额,于是乎 “控制万里,

  • 历史上有哪些死得比较憋屈的将军?明朝袁崇焕和唐朝王忠嗣都在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袁崇焕,王忠嗣,毛文龙,唐朝,安禄山,明朝

    自从人类有了历史以来,很多事情就是相互依存的,人们都渴望和平,可是在面对一些利益以及别人的欺辱时,还是少不了战争,于是从古至今, 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太多太多战争。正所谓乱世造英雄,在战争中总会出现一些优秀的军事领导人才,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大将军,在古代历史上,拥有很多名垂青史的大将

  • 猛将王忠嗣:使百斤大弓,任四镇节度使,若非早逝,世无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王忠嗣,节度使,安史之乱,李光弼,安禄山

    提起唐朝名将,人们首先会想起的是李靖、李世勣、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这几位。但是,唐玄宗朝有一位名将,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帅才将略绝不上以上几位之下。之所以名气不扬,主要是生长于承平之年,而其本人又忠厚低调,悲天悯人,心怀苍生,不忍建功而轻动兵刀而已。他,就是曾手掌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