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登基后,为何要将司马家后人灭族?到底有什么隐情?

刘裕登基后,为何要将司马家后人灭族?到底有什么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4574 更新时间:2024/1/21 6:28:36

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家的后人,赶尽杀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稳固刘宋政权的统治,为子孙后代消除隐患。

作为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的开创者,刘裕绝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猛人。刘裕出身底层,小时候靠着砍柴和编草鞋,好不容易才活下来。当时正是东晋末年,士族完全把持了上升通道。底层百姓想要通过努力,去升官发财,基本不现实。所以,刘裕长大之后,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只能去参军打仗。

刘裕参军的时候,东晋已经衰败得不成样子了。一百多年以前,司马家的老祖宗司马懿,靠着一场高平陵政变,夺了曹魏的大权,开创了司马家的基业。此后,到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这一代,司马炎彻底取代了曹魏,并且统一了三国,建立了西晋王朝。

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仅仅过了十年,便去世了。司马炎死后,下一位皇帝晋惠帝,是一个出了名的痴呆儿,先天智力不足,根本坐不稳皇位。所以,接下来司马家的几个王爷,就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这场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最后导致北方游牧民族,趁势而起,开始南下入侵,建立了多个政权。公元317年,西晋灭亡。残存的司马家皇族,逃往南方,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再次建立了东晋朝廷。至于北方,则是陷入了长时间的混战状态。

这就是历史上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东晋开国之后,也不是没想过北伐。但因为之前的内战,导致司马家的力量极具衰弱,而南方又是江南士族的地盘。所以,司马家虽然是东晋的皇族,但却无法完全控制皇权,只能与王家、桓家等江南士族,共同处理朝政。

因为内部不团结,东晋的几次北伐,最后都无疾而终。反倒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司马家持续的衰落。到了东晋末年,东晋内部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外部又有北方政权虎视眈眈。与此同时,东晋高层掌权的几个大世家,又在明争暗斗。

这就是刘裕参军时,东晋的时代背景。

刘裕参军之后,没过多久,东晋内部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此后,刘裕靠着镇压农民起义,赚到了第一桶政治资本,逐渐身居高位。

与此同时,因为这场农民起义的爆发,司马家的力量进一步衰落。此后,权臣桓玄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了桓楚政权。不过,桓玄篡位之后,刘裕却并没有选择称臣,反倒是带着旧部在京口起义,打着扶持司马家的旗号,开始进攻桓玄。

因为刘裕比较强,再加上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支持司马家。所以仅仅不到一年之后,刘裕便带兵杀进京城,干掉桓玄,重新迎回晋安帝。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东晋的大权,已经完全落到了刘裕的手里。那位晋安帝,此时其实也就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裕开始大力清除异己,逐步掌握了所有的权力。

此时的刘裕,其实已经有了篡位的能力。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在大义上差了点意思,缺乏大家的认可。所以,公元409年,刘裕开始带兵北伐,很快灭掉了南燕。灭了南燕之后,刘裕又带兵扫平江南,西征巴蜀。将原本内部已经彻底分裂的东晋,再次统一起来。同时,刘裕还开始进行改革,削弱士族,提拔寒门官员,缓和国内矛盾。

此后,刘裕又挺进关中,灭了后秦政权,重新收回了长安。

按照刘裕原本的打算,刘裕是想统一全国,然后再进行称帝。但就在刘裕刚刚灭了后秦的时候,他最可靠的帮手刘穆之,却忽然病死了。

刘穆之是刘裕的左膀右臂,每次刘裕率兵出征,都是刘穆之帮忙坐镇中枢,这才使得刘裕的后方可以不出问题。但刘穆之死后,刘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够和刘穆之一样帮他守家。

所以,为了老巢的安稳,刘裕只能迅速撤兵。而刘裕撤兵之后,长安很快又被再次攻破,得而复失。但经过这两次北伐之后,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已经完全被刘裕收复。

因为缺少刘穆之这样的人,帮忙守家。所以接下来,刘裕再也不敢独自率军北伐,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篡位再说。

公元419年,刘裕获封宋王。整个东晋的军队,全都在刘裕的控制之下。东晋的朝政,也完全由刘裕控制。此后不久,刘裕派人勒死了晋安帝,改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皇帝,史称晋恭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司马德文这个人,胆小如鼠,毫无原则。立他为皇帝,更有利于接下来刘裕的禅位流程。

公元420年,司马德文正式禅位,刘裕登基,东晋自此灭亡。

而随着刘裕登基,接下来如何处理司马家,就成了刘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按照以往的惯例,前朝皇帝禅位之后,一般都会得到厚待。比如当年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或者司马家取代曹魏,都是如此。但是,此时的刘裕,却没办法继续遵循这个惯例。

因为此时刘裕面对的局面,和以往那些时代不同。

以往的时代,从夏朝一直到三国,皇帝就算禅位,也一定会禅位给一个高级贵族。比如司马家,在东汉的时候就很牛。再比如曹家,祖上同样十分显赫。至于春秋战国时代,不管国家之间怎么打仗怎么灭国,往根上追溯,大家其实都是一家人,多少都有点亲戚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皇帝禅位之后,新上来的皇帝,还是大家的亲戚,和大家还是很熟的。除了皇帝的姓氏变了一下之外,其他基本没变化。下面的贵族,还是贵族。

但是刘裕当时的时代,截然不同。

刘裕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解决内部矛盾,对江南士族极力打压。最重要的是,刘裕出身底层,在那些贵族看来,刘裕这种底层出身的人,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这也就意味着,就算他们暂时迫于压力,臣服于刘裕,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刘裕。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刘裕去世,下一任刘宋皇帝,镇不住场子,而司马家又依然势大的话,就很容易会出现其他世家再次拥立司马家,推翻刘宋政权的情况。

如果刘裕能够年轻一些,或许还不怕这个。给他二十年,绝对可以将那些士族彻底打压下去,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刘裕篡位的时候,已经57岁了。就连刘裕自己,都觉得自己身体很差,命不久矣。而他的长子刘义符,当时只有15岁而已,根本压不住下面的那些骄兵悍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裕忽然去世,接下来刘宋政权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宋开国之后,刘裕开始疯狂清理司马家的人。那位禅位给刘裕的司马德文,最后被刘裕以毒酒毒死。此后,刘裕又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捕杀司马家的人。

除了司马家之外,对于整个东晋时代留下来的几大门阀世家,刘裕也是如此。

不过,大概是因为刘裕面对的情况,比较特殊,再加上司马家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太好。所以,虽然刘裕开了先例,对前朝皇族大下杀手。但在这件事上,刘裕在后世却并没有多少骂名。

标签: 刘裕司马家桓玄司马炎刘宋曹魏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刘裕终结了东晋皇帝与士族门阀“共天下”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刘裕,士族,皇帝,王敦,谢安,东晋,门阀,共天下

    东晋从建立之日起就是皇帝与士族门阀代表“共天下”的格局,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先后执政。不过很多人都认为,随着刘裕在东晋后期崛起,东晋皇帝与士族门阀“共天下”的局面也被刘裕终结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根据史书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

  • “南朝第一帝”刘裕,为什么不能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刘裕,王镇恶,沈田子,刘穆之,长安,桓玄

    来源:头条号历史大学堂,文:九鱼亭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秦汉、隋唐都以此地为都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也是关中地区的核心城市,自古帝王的必争之地。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宣告灭亡,长安城落入胡人手中。东晋成为偏安政权,再也无力称霸中原,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刘裕。刘裕(363年-42

  • 刘裕为什么要灭司马家族满门,是怕他们造反么?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刘裕,桓玄,司马元显,刘备,大臣

    不过传到刘裕这一代时,刘氏家属曾经沦为了通俗老庶民,刘裕身上的皇室血脉也稀释得差未几了。但就像刘备同样,刘裕孤芳自赏,他刻意要重振刘氏家属。刘裕成年后便抉择了入伍。刘裕进入了谢玄的队列。这是一支勇猛善战的戎行,汗青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这支戎行实现的。刘裕靠着本人的一股拼劲,渐渐在戎行中闯出了名望,几

  • 宋武帝刘裕以一当千,大破敌军的记载,是否史官在吹牛?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裕,宋武帝,高祖,北府军

    东晋末年,北府军将领刘裕,通过多次内战,铲除了桓玄、刘毅、司马休之等政敌,平定卢循、徐道覆的天师道军队,夺取国家大权后,又对北方失地发动了多次北伐。刘裕的北府军,连续攻灭山东的前燕,四川的谯蜀,关中的后秦,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全部领土,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十分天下已得其七,进而称帝建国,是为南

  • 刘裕在关中地区留守人选的失误,内乱使得赫连勃勃占据关中

    历史解密编辑:潍水仙儿标签:刘裕,赫连,王镇恶,关中,沈田子,晋军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十二月三日,刘裕在长安停留三个月以后,不得不率领大军离开长安,开始了东归之路。闰十二月,刘裕大军从洛河进入黄河,开凿汴渠一路东下。第二年一月二十六日,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跋涉,刘裕来到了彭城,他下令解除戒严,并将琅邪王司马德文先行放归建康。刘裕尚未到达彭城,关中的形势就已经开始

  • 为何宋武帝刘裕北伐会失败?因为他只想做皇帝,没想着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宋武帝,刘裕,北魏,王镇恶,崔浩,沈田子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和历次北伐一样,义熙北伐最终也草草收场,功败垂成。对此,历来人们都觉得非常遗憾和惋惜,不过当时的“国

  • 宋怀恩原型:刘裕版“桃园三结义”,真实结局比剧还敢演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裕,宋怀恩,桓玄,刘毅,桃园三结义,中书令

    在《上阳赋》中,有个隐藏幕后就是宋怀恩。他是萧綦的得力干将,却因为暗恋王儇背叛了萧綦。在历史上,宋怀恩的原型是宋武帝刘裕的朋友刘毅,萧綦的原型就是刘裕。刘裕有两个打江山的好兄弟,但他们都死于非命。刘裕版“桃园三结义”三国有刘备版本的桃园三结义,刘裕也有他的两个好兄弟,他们就是何无忌和刘毅,三人出名前

  • 5分钟读懂南北朝史: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刘裕开启南朝

    历史解密编辑:发光的历史标签:刘裕,拓跋焘,北魏,刘宋,萧衍,尔朱荣

    南北朝的开端,应该从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王朝开始。但是这一年,北方还处于战乱之中。北方当时还有北魏、大夏、北凉、西凉、北燕、西秦等政权。一直到公元439年,拓跋焘先后灭了北凉、北燕、大夏等政权后,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北魏和刘宋形成南北对峙的状态,正儿八经地进入到了南北朝时期。

  • 作为一代战神,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刘裕,司马懿,桓玄,司马昭,曹爽,司马炎

    公元363年,一位母亲刚刚生完孩子就咽了气。父亲穷得没钱请奶妈,左思右想,他决定将孩子扔掉。一个亲戚看他可怜,说:“孩子交给我吧。”亲戚家恰好也刚刚生了孩子,顺便匀出一口给孩子吃。父亲只好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因此他有了个小名叫做“寄奴”,大名是“刘裕”。刘裕成年后,靠在街上摆地摊卖草鞋养家糊口。原来

  • 从赌徒无赖到开国皇帝:草根皇帝刘裕的开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裕,皇帝,无赖,桓玄,刘邦,刘宋,王镇恶

    如果说历史上的开国皇帝起点最低的,自然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大一统的朱元璋了,但是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一些出身低微的草根皇帝,这其中就有老刘家的两个人,一个是开创汉朝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刘邦,一个就是刘邦兄弟刘交的后人开创南朝的宋武帝刘裕。宋武帝刘裕不过对比自己的老祖宗,刘邦好歹还是一个泗水亭长,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