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擒虎带500骑,虐敌10万,灭陈国。可他却骂同僚:你哪能与我比

韩擒虎带500骑,虐敌10万,灭陈国。可他却骂同僚:你哪能与我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杰哥侃史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3/12/23 2:56:11

580年,韩擒虎带500骑兵,暴虐陈朝10万部队,战灭陈国,活捉陈后主。然而,擒韩虎却骂灭陈功臣贺若弼:你哪能与我比!

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大将军,手握重兵。

从小,韩擒虎便练得一身好武艺。少年时,他以胆大有谋出名。此外,韩擒虎还爱好读书,几乎所·有的书他都有涉及。

长大后,韩擒虎进入军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北周伐北齐时,韩擒虎与皇上一起出战。结果,他说服了北齐大将独孤永业投降,立了大战功。

在陈·军进犯时,韩擒虎作为行军总管,又将其击败。

可以说,韩擒虎是一位猛·将,在后来的灭陈之战中,韩擒虎更是在战争中,率领500骑兵,暴虐陈朝10万部队,一战封S!

隋文帝登基后,打算吞并陈朝,统一全国。

因为韩擒虎文韬武略,啥都懂,所以,自然而然地,平定陈朝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正式进攻陈朝时,韩擒虎担任了先锋。

韩擒虎是个猛人,接到命令后,他二话不说,马·上率领500骑兵,乘着天黑,渡过长江,对采石发动了突袭。

本来,在兵力上,陈·军是占优势的。然而那天,却出现了意外,陈朝的守军,竟然全喝醉了。

结果,守军还没醒来,城池便被韩擒虎攻破了。

攻破采石后,韩擒虎又对姑苏城发动了进攻。

由于隋陈两国的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只一阵冲锋,韩擒虎便把姑苏城,拿了下来。

令韩擒虎没想到的是,江南的百姓一听说是他来了,竟没有一点敌意,还纷纷到韩擒虎那里去拜见他。就连陈·军中的许多人,也偷偷跑去韩擒虎那里去投降。

当时,杨广是军中名义上的统帅,他看到隋军这样的盛况,便把情况上报给了朝廷。

杨广又派行军总管杜彦,与韩擒虎一起,联合出击,向陈的都城攻去。陈则派出领军蔡征,在朱雀航进行守卫。

可是,区区一个蔡征,哪可能是韩擒虎的对手。结果,蔡征率领的守军,一听说是韩擒虎来了,还没攻击,便吓得四散而逃。

在后来的战斗中,陈朝的老将任蛮奴,率兵投降了韩擒虎。

当韩擒虎带领500骑兵攻击朱雀门时,降将任蛮奴向守军挥了挥手,说:“连老夫都投降了,你们又何bi再抵抗呢?”

守兵一听,便一哄而散。因此,不费吹灰之力,隋军便占领了整个金陵城。

韩擒虎人如其名,战斗时,他犹如一头猛虎。

在屡战屡胜中,韩擒虎不单击败了陈兵,更是把陈后主,生擒了。

可是,在隋朝之内,韩擒虎却在隋文帝面前,与另一名灭陈功臣贺若弼,发生了口舌之争。

韩擒虎与贺若弼两人都是灭陈功臣,他们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的功劳Z大。于是,一场纷争在所难免。

甚至,韩擒虎还当着隋文帝的面,骂贺若弼说:“你的功劳,哪能与我相比!”

虽然,韩擒虎是隋朝的支柱、栋梁之臣。但很可惜,55岁那年,他,因病身亡。

在其身故后多年,甚至到了今天。民间中还流传着韩擒虎S后为阎·王的传说,令人津津乐道。

一个凭着500骑兵,便能冲锋陷阵,击败10万敌军的将军,世所未闻!

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出,陈朝的实力,实在是弱不禁风!

文学家陈永正曾说过:“若得猛·将贤士佐,兵指率土令天明。”

是的,隋朝正是因为有猛·将的相助,才顺利地一统天·下。但,能有猛·将相助的前提,是得先有贤明的君主啊!

否则,谁愿意搭你那条船呢?

大家觉得,我说得对吗?欢迎评论哦~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单雄信:义薄云天的隋唐豪杰,为何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义薄云天,李渊,罗成,程咬金,王世充

    和真实历史中的单雄信不同,不同版本的隋唐演义类小说中都将单雄信塑造成了一个义薄云天,忠胆义胆,豪爽仗义、威武不屈的大英雄,大豪杰,单雄信的惨烈可以说是隋唐演义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情节。只因为兄长曾误伤于李渊之手,单雄信拒绝投降李唐,最终被罗成所杀。单雄信:义薄云天的北地绿林之王单雄信在隋唐演义类小说中

  • 如果秦琼没有去押送粮草,他会为单雄信求情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单雄信,秦琼,李世民,尉迟恭,程咬金,王世充,徐茂公,唐朝,黄易小说人物,隋朝

    在隋唐的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是特别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其中之一就是秦琼,这个人有很多传奇故事,尤其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更是对秦琼进行了美化,将其刻画成了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物。然而真实历史上的秦琼,也许与我们影视剧中的形象是有所出入的,虽然他也是大英雄,但是秦琼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很多。有人好奇

  • 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与家族仇恨无关,或是在掩盖一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恭,王世充,李渊,仇恨

    公元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其中就包括单雄信。然而,即便徐世勣(即 李勣,李世民赐姓,与单雄信是结拜兄弟)极力求情,希望能免除单雄信一命,但李世民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处死了单雄信。《资治通鉴》:世勣(对李世民)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徐世勣)乃割股肉

  • 李世民坚持要杀单雄信另有隐情:这其中有没有杀人灭口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伯当,秦琼,罗士信,李渊

    关于瓦岗五虎将的组成人员,在演义小说中至少有四个版本十个人,咱们今天刨去在历史中不存在的,并且采用比较流行的版本,那么瓦岗五虎将也就剩下五个人了:单通单雄信、秦琼秦叔宝、王玄王君可、王勇王伯当、程咬金程知节也叫程义贞。根据正史记载,这五位虎将中有两人忠义堪比秦琼但结局却很悲壮,虽然结局悲壮,却也义薄

  • 大战凤凰山唐军二十六将血染疆场,青龙星单雄信转世寻仇怒斩群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单雄信,唐军,青龙星,秦琼,程咬金,罗成,李世民,凤凰山,青龙

    济南府中的贾家楼最初叫作贾柳楼,是按照两位掌柜的名字所取,因为秦琼经常喜欢带着江湖朋友聚会在此,酒店生意变得越来越红火,而秦琼与大掌柜贾润甫是非常好的朋友,二掌柜柳周臣索性将招牌改成了贾家楼,秦母六十大寿的寿宴酒席选择在这里。以单雄信为首的绿林道二十二位豪杰赶到了,罗成带着十三位北平府军官来到贾家楼

  • 秦琼为何惹上人命官司被发配充军?看看单雄信背地里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单雄信,秦琼,王伯当,李渊,说唐

    在各种隋唐时期的演义小说中,秦琼和单雄信的关系都是比较好的,只是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这也算是一个悲剧,不过两人有这样的结局其实在刚开始就有伏笔,两人最开始的相遇实在算不上愉快。甚至两人在还没有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另一种接触。临潼山,杨广和宇文述及其子设下埋伏,准备杀死从这里经过的李渊一家,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醉轻弦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王伯当

    古代时期对待战俘的方式一般都是赶尽杀绝、铲草除根的,原因也是害怕他们的后代会做出报复的行为,因此不如一开始就把他们彻底清除,这样永绝后患。但也有人尚存慈悲之心,不忍心杀掉敌人的后代,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好报的。当年李世民放过了单雄信的妻儿之后,也没想到会在几百年后给大唐埋下亡国的祸根。正是“天道好轮回

  • 王世充战败后,单雄信想投降,为何李世民不要,真是因为私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世充,李世民,单雄信,李密,尉迟敬德

    单雄信这个人,在评书里和历史上完全是两个形象。评书里的单雄信义薄云天,武艺高强,但是因为兄长被李渊所杀,所以就是李世民倾心招降,他也誓不降唐,以至于最后被杀。用一句戏曲里的词,就是“他劝我降唐我不爱,情愿一死赴阳台!”但是历史上的单雄信,却是一个实力和人品成反比的人。所谓反复无常,不过是他的缺点之一

  • 妄言隋唐(番外四)瓦岗兄弟本无义气,无人为单雄信求情很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单雄信,李密,王伯当,王世充,秦琼,瓦岗

    相声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从评书和小说故事的层面来看,《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充满了兄弟情谊,而隋唐故事中的瓦岗寨结义的背后则是各怀鬼胎。在隋唐故事的后半段,曾经强大一时的瓦岗军冰消瓦解,瓦岗英雄也各奔东西。从其中主要任务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王伯当等人的结局

  • 秦叔宝和单雄信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好吗?程咬金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山东“小孟尝”秦叔宝和潞州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一个忠义无双,一个义薄云天,在各种演义和评书中,他们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好兄弟,只不过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让人扼腕。实际上,就《说唐》来说,两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兄弟,关系并不算很好。临潼山上,捕快秦叔宝救了李渊一家子,是李渊的救命恩人,而李渊却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