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最遗憾的一次北伐-刘裕北伐

历史最遗憾的一次北伐-刘裕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803 更新时间:2023/12/22 20:49:15

“拨开历史迷雾、静看风云变幻”,一家之谈,欢迎探讨。

公元317年—公元589年,起于西晋亡国,止于隋灭南陈,堪称华夏大地上最动荡的三百年,一条长江分两岸,南北打、各自内部也是厮杀无休,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走马灯一样轮换,北方则是五胡乱华,十六国、北魏北齐北魏烽烟四起,但总体态势是:南弱北强,最终的结果也是北方霸主隋朝渡长江,灭南陈,统一全国。

这期间,南方政权也有几次失败的北伐,以刘裕的北伐,最为可惜,千古遗憾。

一、公元407年的南北局势

刘裕这个人啊,是一个从贫民、士兵一路血拼逆袭的成功典范,前事不表,公元407年的节点上,刘裕已是东晋朝廷的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主宰了东晋朝政大权。内政已平,下一步目标,就是北伐、收复旧河山的梦想了!

此时的北方,曾短暂统一北方的前秦早已崩溃,一度最强的地方小霸主后燕在战神慕容垂死后,也日落西山,新兴的北魏主要还在长城以北发展,后燕,北魏、后秦、西燕、南燕、后凉、夏等这些割据势力,实力都不强,且乱作一团,此时不北伐,更待何时呢?刘裕是这么想的,也切实的去做了。

历史也给了刘裕一统中国,最好的机会。

二、刘裕辉煌的北伐:灭燕破秦

公元409年,刘裕首先向邻近东晋的南燕政权开刀,当时南燕主要盘桓在如今的山东一带。

刘裕灭南燕,整体是比较顺利的,最惊险的一战:临朐(今山东潍坊市西南)决战。大平原上,南燕的9万鲜卑骑兵和刘裕的10万北伐军对战,曾经的鲜卑骑兵天下无敌、战绩辉煌,南方军队历来不善于步骑兵作战,因此,南燕皇帝慕容超有恃无恐,极其轻敌。

刘裕也是从战场死人堆中滚打出来的,深知鲜卑铁骑在平原上的威力,晋军在骑兵方面的劣势只能通过极高的战术素养来弥补,因此刘裕在此战中祭出了已经淡出了中国古代战场的兵种——战车,战车、步兵、骑兵相结合,充分运用庞大的战车来抵御鲜卑的铁骑的冲击和掩护晋军的步骑兵,有效减弱了鲜卑骑兵的威力。

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东晋汉族军队第一次在平原上对战鲜卑骑兵,未落下风。同时,善用计谋的刘裕派骑兵迂回到敌后,侧击南燕后方,南燕大败。

公元410年2月,刘裕攻克广固,俘获南燕皇帝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南燕被灭。

公元413年2月,刘裕筹备北伐期间,还派兵西伐后蜀,不要小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蜀政权,其范围可是易守难攻的四川盆地,历史上极少有能从江东之地正面攻入四川盆地的先例,但这次刘裕做到了,一鼓作气,从水路攻入四川,生擒后蜀皇帝谯纵

公元416年8月,刘裕掀开了声势浩大的最后一次北伐:目标是后秦,东晋百姓心心念念的故都长安、洛阳均在后秦范围内,后秦也是北方势力较强的一个胡人政权。

刘裕兵分五路,分别从水路、陆路齐头并进,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就合力攻下了洛阳,华夏为之大振,西晋亡国百年之后,汉人政权又回来了……,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提着酒壶、拿着鸡蛋,涌上街头慰问晋军。

后秦政权岌岌可危,这时候另外一个北方胡人政权北魏,有点坐不住了,毕竟唇亡齿寒,若后秦被灭,下一个不就是北魏自己吗?北魏出兵救援后秦,武力阻止刘裕的进军。

面对北魏的干涉,刘裕起初是低调处理,一再向北魏方表示,东晋无意与北魏开战,然而北魏不听,于是乎,北魏大军和刘裕军队,在河南的黄河岸边,展开一场决战。

在此战中,刘裕祭出了一种全新的水、步、车三种兵种组成的新颖战阵——却月阵,经此一役,大败北魏兵,北魏乖乖地不再干涉东晋和后秦之战了。

没了北魏的干涉,刘裕于公元417年,攻入长安,后秦灭国。

此时此刻,东晋在刘裕的带领下,领土已经扩展到东晋的领土扩展到四川、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其他的胡人政权都在瑟瑟发抖中,东晋汉人政权,再次统一华夏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刘裕的政治声望达到巅峰!

三、谜一样的南撤

刘裕,是一位百年不遇的战将、悍将、统帅,战场出招从不走寻常路,常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出手,更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收手。

当世人都以为刘裕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挥师北伐,灭北魏、吞胡夏,再造中华,千古第一功就在眼前之时,刘裕居然收兵了,不顾关中父老的挽留,留下一些将领驻守关中,自己却南撤回家了……,晕,这是什么操作?

关于刘裕攻占关中之后,为什么匆匆南撤,历史上素来有2个猜测:

猜测1:攘外必先安内,刘裕留守在后方的最重要心腹和谋臣,坐镇京城的前将军刘穆之突然去世,刘裕后院起火,顿感后路无托的危险,于是匆忙南撤,急于整顿后方。

猜测2:刘裕北伐只为篡位获取政治资本,因此刘裕回建康是为急于篡位。但是刘裕回建康是过了两年之后才称帝,并没有急于篡位,这也存在矛盾。

刘裕为什么急促南撤,我个人意见,更倾向于:岁月不等人,刘裕已然50多岁,急于篡位称帝,至于北伐,来日可重新再来,只是刘裕不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公元422年,待刘裕做好一切准备,计划再度北伐之时,因病逝世。

历史就是这么充满的神奇、充满了迷幻,英明神武的刘裕堪称南北朝时代,最伟大、功勋卓著的一位帝王,历史也给了他一统天下的机会,可惜刘裕只看到了江南的半壁江山,只是急于篡位称帝,等一切落地之后,再想北伐,岁月已老,生命无常,怅然离世……

可惜了,这最遗憾的一次北伐,历史上能超越刘裕北伐的,只有千年后的朱元璋北伐了。

您觉得呢?

标签: 刘裕北魏皇帝大军南燕北伐

更多文章

  • 寒门刘裕缘何能够打破门阀垄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的特邀函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刘牢之,司马元显,史说三国

    刘裕出生没多久,他母亲赵安宗就因为产后感染,不久就去世了,他爹没有多余的钱给他请奶娘,襁褓中的刘寄奴面临人生第一个危机——断奶危机。虽然各类史书里都说刘裕自幼家贫, 但是这个穷只是相对而言的。咱就不说他是刘邦弟弟楚王刘交之后这事了, 毕竟另一个中山靖王之后也曾落魄到编草鞋的地步。但爹刘翘,在当时还是

  • 南北朝时期,刘裕是如何一步步掌控荆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二侃世界标签:刘裕,荆州,桓玄,太守,刘毅,豫州,刘宋,南北朝,史说三国

    以江州内地,治民为职,不宜置军府。——刘毅自古以来,长江都是南方政权抵御北方政权的天堑,而在长江天堑上荆州之地又是重中之重,控制荆州之地者就可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转折点,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东晋时期,刘裕是朝廷最大的权臣之一,先后发动了对刘毅、司马休之与桓玄等多方的战争,最终彻底掌控了荆州之地,对那里

  • 《绣春刀》丁修步斩十三骑,历史上以步克骑当属刘裕的“却月阵”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刘裕,骑兵,军队,匈奴,晋军

    如果要说影视剧中的以步战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绣春刀》的结尾,“加钱居士”丁修手持斩马刀,一人对战十三女真骑兵,战果全歼,堪称剧中的战力天花板。影视剧中或许有艺术的成分,但历史上也的确有以步胜骑的经典战役,比如大破金兀术“拐子马”的岳飞,昙花一现的“却月阵”等等。我们后人谈论那些以步制骑的战法,必

  • 家里穷、生子晚的影响:刘裕七个儿子七个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裕,刘宋,高祖,徐羡之,刘义康,檀道济

    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为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乃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他还有另一个更早的小名“奇奴”。从这两个小名上也能看出来刘裕出身在贫苦人家,辛弃疾这句话的意思正是感叹刘裕能咸鱼翻身,建功立业,

  • 南朝第一帝刘裕刚死,他所托孤的四大辅臣,转身将小皇子给宰了

    历史解密编辑:搁浅的北风标签:刘裕,北魏,皇帝,桓玄,桓温,曹叡,南朝,檀道济

    引言:托孤之举在古代并不少见,成功者如刘备托孤诸葛亮,失败者亦如曹叡托孤司马懿,直接被人夺了曹家江山。但若要说托孤最失败的,还要属南宋皇帝刘裕,他去世不久后,他的托孤大臣将他亲选的太子人选刘义符斩杀于行宫当中。图|刘裕图刘裕文韬武略,有勇有谋,是南朝第一帝。在位期间,他事农业,利生产,虽居于庙堂之上

  • 宋武帝刘裕:如果不篡位,能否早日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威言晓史标签:刘裕,桓玄,北魏,宋武帝,王镇恶,檀道济,刘穆之,南北朝

    整个南朝时期,唯有刘宋是最受后世崇敬的,不仅因为这一朝是最强大的,而且开国君主刘裕完全是凭实力上位,既不靠祖业,又不靠虚名,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看到刘裕时期的汉人版图,光复中原似乎也是指日可待,在讨论刘裕怎么做才能完成攻破北魏、统一中国前,我们先看看当时的环境。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西晋虽然结束了三

  • 东晋刘裕平灭南燕,真的是慕容燕国无法逆转的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威言晓史标签:刘裕,桓温,吴国,慕容垂,宋武帝,南北朝,慕容燕国,南燕(十六国)

    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汉人南迁长江以图存,胡人入据黄河求立国,淝水之战后,本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庞然大物前秦,轰然坍塌,曾被符坚留存的五胡贵胄相继复国,这些后起政权中,以慕容垂的后燕,以及姚苌建立的后秦最为强大,然而两位雄主逝世后,两国也逐渐衰落,其中后燕范阳王慕容德于广固自立为帝,建国南燕,此处为春秋

  • 奇葩皇帝萧衍:在位48年40年不碰女子,活了86岁,结果却成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蒙面小鸟哥标签:萧衍,皇帝,侯景,史书,梁武帝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皇帝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满足了男人所有的幻想,醉卧美人膝,醒着掌管天下。不过,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享受。许多皇帝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甚至过着禁欲的生活。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传奇皇帝,他当了48年君主,却40年没有碰过女人,堪称英明君主的典范。但更可悲的

  • 南北朝简史-梁武帝萧衍的协调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梁武帝,萧衍,沈约,萧道成,尚书

    梁武帝萧衍,是南齐的皇室。其父萧顺之在萧道成代宋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在南齐明帝大杀宗室的过程中,顺之的一家没有被杀。萧衍是萧顺之的第三子。史称他“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南史o梁本纪》)。他与萧子良结交,是“八友”之中的佼佼者,在仕人中颇有影响。东昏侯统治时,“内难九兴,外寇三作”(

  • 北魏爆发“六镇起义”和内乱时,南朝的萧衍为什么不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萧衍,北魏,南梁,内乱,宗室,六镇起义,梁武帝,南北朝,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正光五年(524年),南北朝的北魏爆发有名的“六镇起义”。北魏此后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混乱和内战之中,直到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有意思的是,在北魏陷入内乱期间,南朝正在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统治下的稳定期,那么北魏大规模内乱的时候,萧衍为什么不北伐呢?如果将两晋南北朝比喻为漫漫长夜,那么“六镇起义”到东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