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飞将军单雄信:被李世民斩首,只因为这两点

飞将军单雄信:被李世民斩首,只因为这两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236 更新时间:2023/12/13 1:55:53

公元621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决战,最终李世民胜出。一代枭雄王世充万般无奈下,率领2000多名将士投降。

一贯善待俘虏的李世民,将众多降兵降将都宽大处理。仅仅将以王世充为首的十多个人严肃处理。这里包括昔日瓦岗猛将单雄信,被斩首示众。

在正式处决单雄信之前,同为瓦岗出身的徐世勣,多次向李世民求情,说单雄信武艺高强,日后一定会建功立业,而且为人很简单,不过一员武将而已。但是李世民一反常态,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仅仅同意不难为单雄信的家人。

李世民可能也会爱惜单雄信的勇猛,但是单雄信身上的这两点秉性,在李世民心里,自始至终都无法接受。

二次叛主

公元613年,因隋炀帝暴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徐世勣和单雄信一样,也加入到反隋大军中,共同前来投奔瓦岗的翟让

单雄信武艺高强,擅长在马上骑术,所以很快有了“飞将军”的大名。

公元617年,关陇贵族李密前来投奔瓦岗,李密的到来,很快使瓦岗军迅速壮大,紧接着李密和翟让的矛盾也就突显出来。最终李密先下手为强,给翟让及其亲信摆下“鸿门宴”。而单雄信也是李密的目标之一。

在混战中,徐世勣被乱军砍伤,翟让直接被李密斩杀。单雄信一看形势不对,立刻对李密跪地求饶,李密也因单雄信的才干,饶过单雄信一命。

这一次政变中,虽然单雄信性命得以保全,但是名节受损。隋末唐初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命运总是千变万化。单雄信的命运很快又有了转变。

公元618年,李密率领瓦岗大军与宇文化及带领的骁果军大战。李密虽胜尤败,瓦岗军元气严重挫伤。

结果没过几个月,瓦岗和王世充又面临一场大战。这时李密手下大将,裴仁基认为王世充手下兵将骁勇善战,装备精良。应该采取疲敌之战,不与敌人产生正面冲突,而是不断去骚扰相对空虚的洛阳。王世充的部队最大缺陷是粮少,必然耗不起,在耗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一举歼灭。

这本来是不错的主意,但是此时单雄信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单雄信认为王世充的部队兵将没有瓦岗多,而且大丈夫行兵打仗怎么能那么婆婆妈妈,应该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硬仗。况且瓦岗军中有很多刚刚来投奔的新兵,应该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结果本身就很高调的李密,听从了单雄信的建议。

最后的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愚蠢的选择,李密溃败而逃。

轻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兵家大忌。单雄信的眼光没有大局观。这样的人阵前冲锋陷阵可以,但是在运筹帷幄上,还是见识不足。

这一点上跟李世民截然不同,李世民跟王世充最后决战之时,虽然王世充已是日薄西山,但是李世民依然很谨慎,就这样没有半点轻敌的情况下,这一场战役还是打了个跨年,才大功告成。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对单雄信这个既贪生怕死,又有草莽英雄气概的人,自然不屑一顾。

李密战败之后,单雄信又一次叛变。直接投奔了郑王王世充。而其他瓦岗将领,后来大多数都跟随李密投奔李唐。王世充为人巧舌如簧,为人并非善主。但是单雄信就没有看到这一点,一直以为自己投了明主。

但是同样一开始投奔王世充的秦琼和程咬金,却很快发现王世充为人不怎么样。便“弃暗投明”最后投奔李渊。所以单雄信这时显得有些拎不清。

这又次叛主,李世民就更加瞧不起单雄信。

个人恩怨

很快天下最后只剩下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股强大的力量继续角逐。

公元620年,李渊派遣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出兵洛阳。大战之前,李世民为了侦察的准确性,经常亲自去带兵侦察。

有一次,李世民带领小部队侦察时,结果跟单雄信狭路相逢。单雄信非常擅长骑术,而且武功高强。好在李世民剑术高超,让属下先走自己来垫后,边射边退,最终逃离危险。

有时候不仅好事成双,坏事也常常成双。

李世民与单雄信冤家路窄一般,很快又相遇了。李世民带领几十个手下,前去北邙山登高望远,查看敌情。结果王世充这边很快发现北邙山上的唐军,并判断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这一次又是单雄信带领部队,第一个冲过来,单雄信手握马槊,直接刺向李世民。结果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冲杀进来,将塑尖挡了过去,李世民这才逃过一劫。

经过此事,此时只有20出头,血气方刚的李世民。一想到这样一个贪生怕死、草莽英雄的人,竟然使自己两次遇险,就感觉很晦气。

所以李世民对单雄信就是有区别对待,对待其他前来投靠的将领,都可以推心置腹,并且可以赋予绝对的信任。

李世民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之道,表现得淋漓尽致。单雄信是疑人不可用,也就不可留。

虽然历史并没有假设,但是也许李世民的选择是正确的。假如李世民没有斩杀单雄信,那么日后的“玄武门事变”会不会有意外的插曲?跟李世民有过恩怨的单雄信,会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时光飞逝到近200年后,此时单雄信和李世民已然都盖棺定论,但是属于他们之间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

单雄信的第11世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参加了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人称“黄军四杰”,虽然最终起义失败,但是整个起义军,辗转于唐朝半壁江山,导致唐朝后期国力大衰。

对于李世民来说,有的人是天生就是福将,比如说尉迟敬德数次救李世民的性命。而单雄信天生就是宿敌,数次险些要李世民性命。

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从来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也许一切都是宿命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更多文章

  • 单雄信死于房彦藻四字评语:李勣说话不好使,秦琼也难说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勣,秦琼,李世民,单雄信,房彦藻

    在隋唐英雄或瓦岗英雄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秦琼程咬金,可能就是单通单雄信和王勇王伯当了。罗成是以罗士信为半个历史原型创造出来的人物,有的小说直接说“罗成,字士信”。历史上真实的罗士信是张须陀部下首席悍将,是秦琼的战友、兄弟,却绝不是罗艺的儿子——罗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属于太子建成嫡系,也是瓦岗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继罗成惨死后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刘黑闼,秦琼,罗成(虚构人物),南唐,隋朝

    《隋唐演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里面的塑造了很多英雄形象。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经历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其中以瓦岗英雄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真正的瓦岗英雄们结果各不相同,有的高官厚禄,有的凄凉惨死,这其中要数单雄信最为可惜。在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单雄信被俘,秦琼和程咬金等人都在为他求情,并规劝他投靠大唐,

  • 飞将单雄信,义薄云天or反复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墨天下人标签:李密,秦琼,罗成,单雄信,程咬金,王世充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他多而杂乱的文学作品数量上就能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经过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定位都有所转变,其中在性格和人品上反差最大的,个人认为就是瓦岗军大将——单雄信。演义中的单雄信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单雄信是七省绿林总瓢把子,使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

  • 单雄信在处死前,很多的兄弟为他送行,为什么他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锦一麻麻标签:程咬金,单雄信,李渊,王世充,李世民,秦琼

    中国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各路的英雄豪杰。最让我们羡慕的就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这些英雄豪杰们飞檐走壁的武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隋唐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今天咱们的主人公叫单雄信,单雄信姓善,名通,字雄信。因为家里有一个哥哥,所以人们都称单雄信为单二哥,

  • 单雄信被杀时,大骂结拜的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单雄信,程咬金,秦琼,李世民,王世充,结拜

    文|飞鱼说史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就在单雄信要杀死李世民的时候,徐茂公出现并制止了单雄信,于是单雄信退走,李世民侥幸捡了一条性命。公元621年,李世民大败王世充攻破洛阳,举城投降,单雄信也成为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候徐茂公又出现了,他求李

  • 隐忍250年的复仇?单雄信惨遭李世民冤杀,后世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大分享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黄巢起义,徐茂公

    前言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一辈子都求贤若渴,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君,却亲手杀害了堪称“小关羽”的猛将单雄信。对于这件事,单雄信的子孙隐忍了两百多年,最后亲手灭掉了大唐,那么这两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过节呢,为什么李世民要杀害单雄信呢?猛将单雄信提到隋唐时期,就不得不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单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罗成惨死、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南唐,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程咬金,罗成(虚构人物)

    世人盛赞大唐,连带着隋朝也一并被传颂了起来,如此隋唐交替之间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瓦岗寨的故事。当年,瓦岗寨起义的豪杰们,历经坎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犹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一样,看得让人荡气回肠。可惜的是,随着李密的到来,瓦岗寨逐渐解体,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投靠李世民。然而,在这其中却有

  • 唐朝名将单雄信情义无双如关羽,为何200年后其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关羽,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窦建德,李世民

    他是影视剧中情义无双的关羽,是历史中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是李世民最想要纳入帐下的人,他就是唐初名将单雄信,老家山东菏泽曹县。▲你知道李世民既然想得到他,为什么最后要处死单雄信?▲历史中的单雄信又有什么要命的缺点令后人病垢?▲李世民不顾别人的反对处死单雄信,导致了数名将领战死无数士兵阵亡,甚至断送了唐朝

  • 李世民非要单雄信死,不是因为李世民不爱才,而是因为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秦琼,李渊

    点击下方关注 旧闻有新说 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尤其是乱世时期,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胆

  • 千古明君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明君,王世充,李密,秦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治,并不轻易杀人,如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不过29人。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却要坚持杀单雄信,甚至连徐茂公都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