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单雄信死于房彦藻四字评语:李勣说话不好使,秦琼也难说服李世民

单雄信死于房彦藻四字评语:李勣说话不好使,秦琼也难说服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1/16 6:40:51

在隋唐英雄或瓦岗英雄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秦琼程咬金,可能就是单通单雄信和王勇王伯当了。

罗成是以罗士信为半个历史原型创造出来的人物,有的小说直接说“罗成,字士信”。历史上真实的罗士信是张须陀部下首席悍将,是秦琼的战友、兄弟,却绝不是罗艺的儿子——罗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属于太子建成嫡系,也是瓦岗群雄的死对头。

罗艺(赐姓后改称李艺)并没有被隋朝谋害,而是在贞观元年被斩杀于叛逃突厥的途中:“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乃图反……帝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击之,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谋诛艺,艺觉,执慈皓。岌居外,即攻之,艺败,弃妻子,从数百骑奔突厥。抵宁州,骑稍亡,左右斩之,传首,枭于都市。”

枭首并不是仅仅是斩首,《辞源》对“枭首”的解释是“斩头而悬挂木上”,头悬木杆称之为枭,很“不孝子鸟”有关:枭的雏鸟会把父母吃掉,剩下一个脑袋挂在树枝上。这个典故,郭德纲好像是讲过。

罗成是不是罗士信且不去管他,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以《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为依据,来看看当年的唐武德天子李渊和天策上将、亲王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单雄信——单雄信跟王世充一起投降,王世充被赦免,单雄信被斩杀,李家父子对俘虏的处理方式不合常理,秦琼和李勣的表现,也令人费解:李勣(徐世勣,当时已经赐姓李)或许说话不好使,秦琼是李渊李世民面前的红人儿,如果他出面讲情,单雄信能否幸免于难?

熟读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读者,都不会认为秦琼会替单雄信说情,因为大家都知道秦琼的老长官张须陀是怎么死的,也知道秦琼是怎么加入的瓦岗军:“秦琼,字叔宝,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归属齐郡通守张须陀后)以前后功擢建节尉(正六品武官),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荥阳大海寺一战,秦琼的老长官张须陀和大部分战友都死于李密、单雄信、李勣等人刀枪之下。

张须陀其实是为营救部下而战死的,《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诚节》记载了张须陀最后一战:“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要没有张须陀舍命相救,秦琼和罗士信可能就冲不出单雄信等人的包围圈了,像张须陀那样的勇将,能打赢并斩杀他瓦岗将领不多,也就是单雄信、王君廓扥寥寥数人而已:“单雄信者,曹州人也。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秦琼在瓦岗军最亲密的战友,是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裴元庆的历史原型)、牛进达(演义小说中的尤俊达),跟单雄信的关系比较疏远:秦琼程咬金等四人为瓦岗内马军骠骑统领,单雄信管的是外马军。

要是仅看正史,我们就会发现秦琼跟单雄信、李勣等瓦岗旧将是有仇的,单雄信和李勣这帮瓦岗旧将,对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这样的“瓦岗新贵”也是有意见的:“李密既杀翟让,颇自骄矜,不恤士众,又厚抚初附之人,众心颇怨。徐世勣尝因宴会刺讥其短,密不怿(生气了),使世勣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唐纪二》”

单雄信和李勣都是翟让的老班底,在瓦岗火并中,翟让被李密的杀手蔡建德“自后斫之,踣于床前,声若牛吼”,李勣和单雄信也差点被李密杀掉:“徐世勣走出,门者斫之伤颈,王伯当遥诃止之。单雄信叩头请命,密释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隋纪八·恭皇帝下》”

李勣有王伯当相救,单雄信只能自救,他这一磕头,就留下了很不好的四字评语:“轻于去就”。

“轻于去就”这四个字,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曾被用来评价吕布刘备,把单雄信比作吕布的,是瓦岗火并的主谋之一、李密的元帅府左长史房彦藻:“彦藻以雄信轻于去就,劝密除之;密爱其才,不忍也。及密失利,雄信遂以所部降世充。”

很多人都说房彦藻有未卜先知之能,预料到了单雄信会反叛。两唐书关于单雄信的记载比较简练,让人误以为是单雄信出卖了瓦岗军,但是细看《资治通鉴·唐纪二》的记载,我们就会发现单雄信其实挺冤枉的,真正出卖瓦岗军的,是一个叫邴元真的小人:“邴元真为县吏,坐赃亡命,从翟让于瓦岗……元真性贪鄙……阴谋叛密……密将入洛口城,元真已遣人潜引世充矣。”

邴元真叛变并出卖瓦岗军的时候,固守营寨不救李密的,不止单雄信一人:“世充军至,密候骑不时觉,比将出战,世充军悉已济矣。单雄信等又勒兵自据,密自度不能支,帅麾下轻骑奔虎牢,元真遂以城降。”

单雄信等人既没有勾结王世充,也没有帮着外人打瓦岗,他是在李密兵败后跟着大家一起投降王世充的。

房彦藻说单雄信“轻于去就”,秦琼、程咬金、罗士信、李勣、魏征如何评说,半壶老酒不敢多嘴,读者诸君想必心中有数:李勣和魏征投唐后还有一段时间替窦建德统兵作战和出谋划策呢。

李勣和魏征投唐后当过窦建德的俘虏,李勣为窦建德抓了瓦岗旧将刘黑闼:“李世勣陷于窦建德,建德使攻新乡,虏黑闼献之,建德用(刘黑闼)为将,封汉东郡公。”

魏征曾经劝窦建德趁着李世民将唐军主力带往洛阳的机会突袭兵力空虚的长安,然后围魏救赵伏击回援的李世民。

跟李勣和魏征相比,单雄信留在王世充的阵营一直不走,似乎还不算“轻于去就”,李世民坚持要杀曾经饶过自己性命的单雄信,可能也是另有隐情:李勣在李家兄弟阋墙时保持中立,魏征已经当了太子洗马,单雄信入唐为将,会成为谁的嫡系?

李世民根本就没有把单雄信跟王世充一起押送到长安交由李渊处理,而是直接在洛阳就杀了,李勣怎么说情都没用:“平洛阳,得单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贷死,必有以报,请纳官爵以赎。’不许。乃号恸,割股肉啗。”

单雄信之死,《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秦琼沉默不语,李勣哭着要用自己的官爵换取单雄信的性命,这件事足以证明,单雄信在李勣的心目中分量很重——如果单雄信真是一个轻于去就的反复小人,李勣又怎么会为他舍弃一切?

秦琼不救单雄信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原本就没有太深的交情,甚至可能还有点宿怨;李勣拼命营救单雄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都是瓦岗军的创始人,也都是翟让的老朋友。我们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都以襟怀宽广著称,为什么偏偏容不下单雄信?

李世民必杀单雄信,是因为单雄信“轻于去就”还是另有隐情,自有读者诸君慧眼明鉴,半壶老酒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三个:其一,李世民不饶单雄信,是不是还记得洛阳城外差点死于单雄信长枪之下的险情?其二,单雄信的忠诚和义气,跟秦琼、李勣、魏征相比,谁更值得称道?其三,如果秦琼拿自己上柱国、翼国公的勋位和爵位来换单雄信一条生路,李渊和李世民会不会给他这个面子?

标签: 李勣秦琼李世民单雄信房彦藻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继罗成惨死后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刘黑闼,秦琼,罗成(虚构人物),南唐,隋朝

    《隋唐演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里面的塑造了很多英雄形象。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经历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其中以瓦岗英雄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真正的瓦岗英雄们结果各不相同,有的高官厚禄,有的凄凉惨死,这其中要数单雄信最为可惜。在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单雄信被俘,秦琼和程咬金等人都在为他求情,并规劝他投靠大唐,

  • 飞将单雄信,义薄云天or反复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墨天下人标签:李密,秦琼,罗成,单雄信,程咬金,王世充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他多而杂乱的文学作品数量上就能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经过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定位都有所转变,其中在性格和人品上反差最大的,个人认为就是瓦岗军大将——单雄信。演义中的单雄信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单雄信是七省绿林总瓢把子,使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

  • 单雄信在处死前,很多的兄弟为他送行,为什么他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锦一麻麻标签:程咬金,单雄信,李渊,王世充,李世民,秦琼

    中国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各路的英雄豪杰。最让我们羡慕的就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这些英雄豪杰们飞檐走壁的武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隋唐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今天咱们的主人公叫单雄信,单雄信姓善,名通,字雄信。因为家里有一个哥哥,所以人们都称单雄信为单二哥,

  • 单雄信被杀时,大骂结拜的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单雄信,程咬金,秦琼,李世民,王世充,结拜

    文|飞鱼说史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就在单雄信要杀死李世民的时候,徐茂公出现并制止了单雄信,于是单雄信退走,李世民侥幸捡了一条性命。公元621年,李世民大败王世充攻破洛阳,举城投降,单雄信也成为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候徐茂公又出现了,他求李

  • 隐忍250年的复仇?单雄信惨遭李世民冤杀,后世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大分享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黄巢起义,徐茂公

    前言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一辈子都求贤若渴,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君,却亲手杀害了堪称“小关羽”的猛将单雄信。对于这件事,单雄信的子孙隐忍了两百多年,最后亲手灭掉了大唐,那么这两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过节呢,为什么李世民要杀害单雄信呢?猛将单雄信提到隋唐时期,就不得不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单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罗成惨死、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南唐,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程咬金,罗成(虚构人物)

    世人盛赞大唐,连带着隋朝也一并被传颂了起来,如此隋唐交替之间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瓦岗寨的故事。当年,瓦岗寨起义的豪杰们,历经坎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犹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一样,看得让人荡气回肠。可惜的是,随着李密的到来,瓦岗寨逐渐解体,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投靠李世民。然而,在这其中却有

  • 唐朝名将单雄信情义无双如关羽,为何200年后其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关羽,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窦建德,李世民

    他是影视剧中情义无双的关羽,是历史中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是李世民最想要纳入帐下的人,他就是唐初名将单雄信,老家山东菏泽曹县。▲你知道李世民既然想得到他,为什么最后要处死单雄信?▲历史中的单雄信又有什么要命的缺点令后人病垢?▲李世民不顾别人的反对处死单雄信,导致了数名将领战死无数士兵阵亡,甚至断送了唐朝

  • 李世民非要单雄信死,不是因为李世民不爱才,而是因为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秦琼,李渊

    点击下方关注 旧闻有新说 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尤其是乱世时期,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胆

  • 千古明君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明君,王世充,李密,秦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治,并不轻易杀人,如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不过29人。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却要坚持杀单雄信,甚至连徐茂公都救不了

  • 为何七省绿林会总瓢把子单雄信一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王伯当,罗成,李世民,绿林,隋朝

    很多人都可怜单雄信一生赤诚待人,最终还悲哀地发现自己相交遍天下,知己才一个半。但想想单雄信当时所处的环境,在他站在众兄弟的对立面,死不降唐,而他的兄弟们追随的人极有可能成为皇帝,自己也将享有从龙之功,荣华宝贵指日可待的时候,仍然有一个半人愿意对他付出真心,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