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中单雄信不是瓦岗叛徒,那个叛徒也是上柱国,长得很像关云长

正史中单雄信不是瓦岗叛徒,那个叛徒也是上柱国,长得很像关云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3/12/25 9:37:56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句话其实也未必准确,在历史上能像秦琼程咬金相伴到永远的亲密战友,还真没有多少,徐茂功割肉喂单雄信,更是古往今来独此一人,王伯当对穷途末路的李密不离不弃,算得上义薄云天。扪心自问:如果换个位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贾家楼四十六友那样义字当先?

当然,贾家楼四十六友中有许多虚构人物,但是结拜兄弟的前八位确实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起码原型存在),这八个人里出了三个上柱国、五个国公一个郡公,当然,这其中也确实出了一个叛国投敌者,但这个叛徒却不是单通单雄信。

首先开列一下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的名单和他们的官职爵位

大哥魏征魏玄成,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参谋,进十策而李密不用,最后投奔唐军。贞观五年,魏征就任检校侍中,爵封郡公,后加官至侍中、特进、知门下省事,进爵郑国公,贞观十七年卒,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四。

二哥秦琼秦叔宝,瓦岗军内马军(也称帐内骠骑)四统领之一,归唐后历任马军总管、秦王右三统军、左武卫大将军,授上柱国勋位,爵封翼国公,薨逝后改封胡国公,贞观十二年卒,追赠为徐州都督,谥曰“壮”,陪葬昭陵,墓前树立石人石马,此待遇独一无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二十四。

三哥徐世勣(李勣),字懋功(茂公),瓦岗军主将之一,十七岁时追随翟让,李密篡权后,徐世勣独领一军镇守黎阳。归唐后,徐世勣受封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这是来自瓦岗军的第二个上柱国。徐世勣历任大唐右武候大将军、太子左卫率、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知政事、司空。总章二年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二十三。

四哥程咬金,没卖过私盐也没卖过耙子,他娶了当地县令之女,成为县保安司令,进入瓦岗军后与秦琼并为内马军统领。归唐后,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左一马军总管,爵封宿国公。李世民继位,程咬金升任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麟德二年卒,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十九。

五哥单通单雄信,瓦岗军首任首领翟让同乡故交,李密篡位后受到排挤,倒戈王世充后就任大郑国大将军,击溃李密为故主兼故主翟让复仇。

六哥王轩字君可, 史书名字为王君廓,在瓦岗军不受重视而率先投唐,受封上柱国、常山郡公、右武卫将军,后任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

七哥尤通尤俊达,史书名字为牛进达,一直追随秦琼程咬金的脚步,阵前随秦程一起投唐(叔宝薄世充之多诈,因其出抗官军,至于九曲,与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等数十骑西驰百许步……世充不敢逼,于是来降《旧唐书·列传第十八》)。牛进达最后官拜右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永徽二年卒,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陪葬昭陵,未入凌烟阁。

八弟王勇王伯当,瓦岗军第二任首领李密弟子,李密投唐复叛而兵败被杀,王伯当以身相殉。

综上所述,贾家楼四十六友的前八位,出了三个上柱国、四个国公一个郡公,由此可见瓦岗军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翟让李密不会用人:一个太过粗线条,一个心胸过于狭隘,这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否则以魏征之智、秦琼单通之勇、王伯当之忠、徐世勣之智勇双全,是完全可以问鼎中原的。

接下来再看看他们的人品和结局:单雄信绝对不是叛徒

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说单雄信是叛徒。但是我们细看史料我们才明白,跟其他瓦岗英雄比起来,单雄信可以算得上是忠贞不渝了。

秦琼程咬金原先都是大隋将校,在瓦岗军呆了一段时间又进入了唐营。魏征更是换阵营就像喝凉水:隋朝武阳郡丞元宝藏秘书、瓦岗军李密参谋、唐朝秘书丞、窦建德起居舍人、李建成太子洗马、李世民尚书仆射。

生逢乱世,择明主而事,无可厚非。单雄信与徐世勣一样,都是翟让的起家班底,而且单雄信跟翟让还是老乡,所以翟让被杀后,单雄信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侍机报仇,是很值得尊敬的。

“单雄信,曹州济阴人,与翟让友善。”与徐世勣不同,单雄信并没有对李密表示出足够的尊敬——徐世勣虽然也是翟让故旧,但却曾劝翟让把首领之位让给李密:“勣与浚仪王伯当共说让,推密为主。”

比较执着的单雄信因为不会见风使舵,所以连内马军统领都没当上,被李密打发到前线当炮灰,这才给了单雄信反戈一击的机会。杀吾君者吾仇也,杀吾仇者吾君也。王世充击败李密,实际是变现帮单雄信报了仇,所以尽管知道王世充难成大器,单雄信还是没有跟秦琼程咬金一样弃郑投唐——如果单雄信不讲义气,早就跑了。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抹黑单雄信,是因为这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做得不地道,单雄信饶他一命,他却不肯放单雄信一马:“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东都平,斩于洛阳。”

李世民的做法,属于典型的恩将仇报,弄得徐世勣也很愧疚和后悔。李世民做了亏心事,自然要抹黑单雄信,于是义气英雄变成了反复小人——要论转换阵营次数之多,谁能比得上李世民的“镜子”魏征?

单雄信不是叛徒,但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当中,还真有一个叛徒,而且是个叛国投敌者,更搞笑的是,这个叛徒在演义小说中居然还长了一副关公相貌:红面长髯,手使青龙偃月刀,人称绿袍帅美髯公。

正史中这位王君廓确实很能打,否则也就不会跟秦琼一样,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了。但是王君廓的人品,却跟秦琼差了十万八千里。来护儿称赞秦琼“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而王君廓却是“少孤贫,为驵侩,无行,善盗。”

秦琼阵前单挑天下无双:“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王君廓也不差,李渊曾经夸奖王君廓“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

如果王君廓能像秦琼一样守大义知进退,未尝不能善终,但是这位王大刀偏偏要走歪门邪道: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就是王君廓忽悠的(君廓本绐瑗使乱为己功)。

王君廓先动员李瑗叛乱,然后自己平叛建功,而且也真如愿以偿了:“以功授幽州都督,瑗家口悉赐之,进左光禄大夫,赐帛千段。”

王君廓能忽悠瘸李瑗,却骗不了李道玄,结果只好畏罪潜逃叛国投敌而身首异处:“杀驿史,亡奔突厥,野人斩之。”

这些瓦岗英雄谁最讲义气?秦琼可能排不进前三名

在正史中,秦琼是以武功绝伦道德高尚闻名的,关于他讲义气的记载,还真没有。但是正史中却记载了三位瓦岗英雄的云天之义,除了单通单雄信为故主翟让报仇,对王世充感恩戴德不离不弃之外,还有两个人也很讲义气,那就是王勇王伯当和徐世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徐茂功。

徐世勣要是一点义气都不讲,单雄信也不会给他面子而放过李世民。在单雄信和李世民之间,徐世勣很难做:“平洛阳,得单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贷死,必有以报,请纳官爵以赎。’不许。乃号恸,割股肉啗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徐世勣没少替单雄信说好话,而且愿意用自己的官爵来替单雄信赎命,被无情拒绝后放声大哭——徐世勣之哭,肯定有后悔和愧疚的成分:如果让单雄信杀了李老二,哪有今天的悲惨结局?

徐世勣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能为单雄信做的,就是抚养遗孤:“为收养其子焉。”

徐世勣对朋友讲义气,王伯当在这方面做的也不差,甚至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密反复无常,但是王伯当顾念师生之谊,该劝谏的时候劝谏,劝谏不从,他就只好以身相殉:“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只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王伯当为李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在正史中的形象展示完毕,现在该轮到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在您看来,单雄信到底是义薄云天的悲情英雄,还是轻于去就的瓦岗叛徒?要是根据正史记载来评选瓦岗义气英雄,谁能进入前三甲?

笔者个人认为,王伯当应该是要占有一个席位的,至于他是位居第一还是第二,那就要看我们如何评价单雄信了:他是为了保全性命背叛瓦岗军,还是要借王世充之手,为故主翟让报仇?

参考资料:《隋唐演义》《旧唐书》《新唐书》

更多文章

  • 飞将军单雄信:被李世民斩首,只因为这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单雄信,李世民,王世充,李密,李渊,尉迟敬德

    公元621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决战,最终李世民胜出。一代枭雄王世充万般无奈下,率领2000多名将士投降。一贯善待俘虏的李世民,将众多降兵降将都宽大处理。仅仅将以王世充为首的十多个人严肃处理。这里包括昔日瓦岗猛将单雄信,被斩首示众。在正式处决单雄信之前,同为瓦岗出身的徐世勣,多次向李世民求情,说单

  • 单雄信死于房彦藻四字评语:李勣说话不好使,秦琼也难说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勣,秦琼,李世民,单雄信,房彦藻

    在隋唐英雄或瓦岗英雄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秦琼程咬金,可能就是单通单雄信和王勇王伯当了。罗成是以罗士信为半个历史原型创造出来的人物,有的小说直接说“罗成,字士信”。历史上真实的罗士信是张须陀部下首席悍将,是秦琼的战友、兄弟,却绝不是罗艺的儿子——罗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属于太子建成嫡系,也是瓦岗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继罗成惨死后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刘黑闼,秦琼,罗成(虚构人物),南唐,隋朝

    《隋唐演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里面的塑造了很多英雄形象。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经历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其中以瓦岗英雄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真正的瓦岗英雄们结果各不相同,有的高官厚禄,有的凄凉惨死,这其中要数单雄信最为可惜。在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单雄信被俘,秦琼和程咬金等人都在为他求情,并规劝他投靠大唐,

  • 飞将单雄信,义薄云天or反复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墨天下人标签:李密,秦琼,罗成,单雄信,程咬金,王世充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他多而杂乱的文学作品数量上就能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经过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定位都有所转变,其中在性格和人品上反差最大的,个人认为就是瓦岗军大将——单雄信。演义中的单雄信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单雄信是七省绿林总瓢把子,使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

  • 单雄信在处死前,很多的兄弟为他送行,为什么他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锦一麻麻标签:程咬金,单雄信,李渊,王世充,李世民,秦琼

    中国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各路的英雄豪杰。最让我们羡慕的就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这些英雄豪杰们飞檐走壁的武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隋唐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今天咱们的主人公叫单雄信,单雄信姓善,名通,字雄信。因为家里有一个哥哥,所以人们都称单雄信为单二哥,

  • 单雄信被杀时,大骂结拜的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单雄信,程咬金,秦琼,李世民,王世充,结拜

    文|飞鱼说史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就在单雄信要杀死李世民的时候,徐茂公出现并制止了单雄信,于是单雄信退走,李世民侥幸捡了一条性命。公元621年,李世民大败王世充攻破洛阳,举城投降,单雄信也成为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候徐茂公又出现了,他求李

  • 隐忍250年的复仇?单雄信惨遭李世民冤杀,后世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大分享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黄巢起义,徐茂公

    前言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一辈子都求贤若渴,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君,却亲手杀害了堪称“小关羽”的猛将单雄信。对于这件事,单雄信的子孙隐忍了两百多年,最后亲手灭掉了大唐,那么这两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过节呢,为什么李世民要杀害单雄信呢?猛将单雄信提到隋唐时期,就不得不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单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罗成惨死、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南唐,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程咬金,罗成(虚构人物)

    世人盛赞大唐,连带着隋朝也一并被传颂了起来,如此隋唐交替之间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瓦岗寨的故事。当年,瓦岗寨起义的豪杰们,历经坎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犹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一样,看得让人荡气回肠。可惜的是,随着李密的到来,瓦岗寨逐渐解体,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投靠李世民。然而,在这其中却有

  • 唐朝名将单雄信情义无双如关羽,为何200年后其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关羽,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窦建德,李世民

    他是影视剧中情义无双的关羽,是历史中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是李世民最想要纳入帐下的人,他就是唐初名将单雄信,老家山东菏泽曹县。▲你知道李世民既然想得到他,为什么最后要处死单雄信?▲历史中的单雄信又有什么要命的缺点令后人病垢?▲李世民不顾别人的反对处死单雄信,导致了数名将领战死无数士兵阵亡,甚至断送了唐朝

  • 李世民非要单雄信死,不是因为李世民不爱才,而是因为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秦琼,李渊

    点击下方关注 旧闻有新说 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尤其是乱世时期,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