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
玉米、花生、辣椒、南瓜、西红柿都是因为所谓的1492年“哥伦布大航海”发现美洲、然后由西方殖民者给旧中国带来的农作物,从而在明清广泛种植,救活了日益缺粮的大量中国人,并促使清朝中期产生人口大爆炸。
西方学界将此称为“哥伦布物种大交换”,还诞生了许多相关的论文。国内学界对此鲜有怀疑,一些扯着科普大旗的平台也混淆视听,基本上沿用了西方设定的这种说法。
然而,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发现令人感到疑惑。
1、玉米、花生
玉米古称为“黍”。《三字经》有云:“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与父亲汉文帝刘恒一起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景帝阳陵于1990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被发现,虽然盗墓贼光顾多次,但经过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还是有所收获,发现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物,从陶俑、金属制品到丝织用品等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