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府学堂乱象背后,藏着贾府败落的真相,贾兰成关键人物

贾府学堂乱象背后,藏着贾府败落的真相,贾兰成关键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1/22 20:57:44

2、小学堂,大寓意

与读书相关度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学堂。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仅从风月宝鉴正面看,不过只是不懂事的顽童之间口角之争引起冲突而已,天才的作者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呈现了“燕青打擂台,也不过如此”(脂批)的精彩的世情人相。

但是,“表里皆有喻”(脂批)的文本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难解之处,就在于其“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戚寥生序),在精彩的人情世相之中暗藏着作者无法明说的“甄士隐”,即所谓的风月宝鉴背面之“真”。

该回有如下一条批语:“此岂宝玉所乐为者?然不入家塾则何能有后回“试才”、“结社”文字?作者从不作安逸苟且文字,于此可见。”这一批语仅从学习本身解读该回,马上就有脂批反驳道:“此以俗眼读《石头记》者,作者之意又岂是俗人所能知。余谓《石头记》不得与俗人读。”因此,在风月宝鉴背面,其中大有深意。

前一回回末诗曰:“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其实就是为第九回所作的预告,脂批指出:“这是隐语微词,岂独指此一事哉!余则为读书正为争气,但此争气与彼争气不同。”作者和脂批同样都是意在暗示,看似好像写的只是小孩子在学堂上常有的事,但其中暗藏着深远的寓意。

正确读书与错读书,其实就是文本中的读书正道与非正道,可以区分出正统与非正统,学堂里的孩童因为不同的读书之道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分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其实就是未来成人世界里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预演。

第六十三回,李纨占得梅花花名签,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与此相对应,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金荣挑事,让宝玉、秦钟卷入纷争。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一方砚瓦飞打宝玉的小厮茗烟,却打在了贾菌、贾兰的书桌上,冷眼旁观的贾菌也便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作为宝玉的亲侄儿,贾兰却忙按住砚,极力阻止:“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贾兰阻止了贾菌回打暗助金荣的同伙,表面上,贾兰不偏不倚,正如脂砚斋对其外祖李守中名字所作的批语“妙!盖云人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但实际上对于恶逆的视而不见,甚至阻止他人出手,就是助纣为虐,贾兰不管内心是如何作想,他都已经站在了金荣那一边。

贾环似乎并未出场,但通部书中隐喻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最为明显、最为激烈、也最为重要的莫过于贾环和宝玉的缠斗,宝玉已出场,贾环如何能够真正缺席呢?与第二十五回贾环亲自出手用热油烫伤宝玉不同,天才的文学魔术师用无所不能的文学魔术让一个人成为贾环的代言人,他演绎了自己的故事,同时也扮演了贾环的角色。

此人就是金荣。梦幻文本“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第三回脂批),金荣的姑妈嫁与贾璜,贾璜与贾环的谐音都是假皇,作者显然是刻意如此安排,意在让与宝玉、秦钟作对的贾璜的外甥金荣扮演类似贾环角色,担任学堂纷争的非正统一方代表。

而且,“金”可指代清,因为清的前身就是后金,“金荣”的深意即暗讽隐指雍正的贾环、贾赦之流为了荣华富贵,篡夺清,可以全然不顾礼义廉耻。关于金荣,脂批同样也指出:“妙,盖云有金自荣,廉耻何益哉!”

第九回回前批:“君子爱人以道,不能减牵恋之情;小人图谋以霸,何可逃侮慢之辱。”金荣挑事受辱之后,不仅不反躬自省,反而满腹牢骚,其姑妈璜大奶奶还想恶人先告状,但此时宝玉气势正盛,在“写假则知真”(脂批)的文本中,正如胤礽如“月”[注1]中天之时,璜大奶奶和金荣最终少不得忍气吞声,但是梁子已经结下了。金荣等一定会在“迷失无稿”部分贾环袭“荣国爵位”[注2]前后“大有作为”。

该回回末总批:“此篇写贾氏学中,非亲即族,且学乃大众之规范,人伦之根本,首先悖乱,以至于此极,其贾家之气数,即此可知。挟用袭人之风流,群小之恶逆,一扬一抑,作者自必有所取。”因此,该回看似只谈学堂教育,但其中却“甄士隐”了作者心目中更深远的历史——如同满腹文章却“图谋以霸”的小人雍正篡权夺位,才是文本中的清史终结的最根本原因[注3],也正是因为学堂里培养了“错读书”的金荣、贾兰、贾环之流,已经埋下导致贾家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正统与非正统之争的祸根。因此,正如第八十回脂批所云:“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辞”。

第一回脂批指出,“所叹者,三春也”,“三春”代表的是胤礽一方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三个相对美好的阶段,因此,“春”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只与正统有关。贾兰之母李纨的判词中“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已经暗示当李纨的儿子“茂兰”春风得意之时,正统之“三春”[注4]就已经结束了。

错读书的他,为了眼前现实的利益,不再如闹学堂时选择袖手旁观,而是追随着隐喻非正统的贾环一方,似乎风光无限。在非正统一方的挟制下,他更会将“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同样,当大观园成为昨日幻梦,宝玉和诸芳“各自须寻各自门”、颠沛流离之时,不问他人的“废与兴”的李纨却因为儿子功名及身而“风景这边独好”,第七十六回妙玉所作的既不失“闺阁面目”又与“题目有涉”的中秋联诗中“鸡唱稻香村”句,似乎也暗示了这一点,但是,李纨自私冷酷的本性,同样在困境这面照妖镜之下暴露无遗。

但是,文本中非正统一方掌权,意味着灭亡迫在眉睫,贾兰“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但春风得意也不过只是转瞬即逝的幻梦,因为“昏惨惨黄泉路近”。

最终,李纨紧随一度春风得意的儿子“茂兰”,加入非正统之列,彻底背叛了正统之象征——大观园,在非正统掌权的末世里,享受着最后的晚景。因此,李纨虽然作为正统之象征——大观园[注5]园中人,却必将与正统渐行渐远,将吝啬自私冷酷的本色肆无忌惮地暴露无遗,除了她本性之外,她唯一的儿子贾兰就是最后关键的临门一脚。

第五十一回,薛宝琴新编怀古诗,宝钗质疑《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于史鉴上无考,李纨在黛玉和探春缓颊之后,提到关夫子的坟,而关夫子是忠义的象征,相信这是作者对李纨的又一次讽刺。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后续《“月”满红楼》

注2、第七十五回赏中秋,贾环作诗,贾赦激赏:"这方是咱们的口气,将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在“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的文本中,庶子贾环最终小人得志,掌握荣国府大权,而康熙皇子之争最终的结局也是嫡子胤礽一败涂地,庶子胤禛大获全胜。

注3、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 二《秦可卿待解的谜底》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1 《林黛玉神奇的前世今生——末世哀歌、“九十春光”寓言》 22《“三春”何解?》

注5、详见《“行”走红楼》 15《大观园——正统之象征》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更多文章

  • 读《红楼梦》:贾兰和宝玉的地位,到底哪个高?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政,黛玉,贾环,罗玉凤,嫡长孙,红楼梦,贾宝玉,贾兰,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论身份,贾兰是侄子,宝玉是叔叔,宝玉的辈分高,如果到了贾政这一房,贾兰是什么,是长子长孙,宝二爷只是个嫡次子,可是吧,因为没了珠大爷,这宝玉的身份,就有了变化,贾兰这个嫡长孙的地位,也有了微妙的不一样。1、凤凰是宝玉荣国府里的凤凰是宝玉,有人说,那是因为贾母宠爱宝玉,其实不只是贾母的原因

  • 宝玉和贾兰断奶之后,用一种奇特的方式食用人乳,透露出贾家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家,李纨,贾宝玉,人乳,王熙凤

    《红楼梦》第六十回,大观园小厨房时的柳家嫂子给侄儿送去玫瑰露后,临走之际,他的嫂子从抽屉内取出一包茯苓霜送给她,原来他的哥哥值班时,粤东的官儿给贾家送了两小篓子茯苓霜,给门上人一篓作门礼,大家见者有份。茯苓是多孔菌科植物的菌核,其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目》中载:“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

  • 在贾府当家人眼里,贾环就是墙角的苔藓,贾兰为何更愿意亲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贾环,贾宝玉,宝玉,李纨,贾家

    作者:韩雪丽在贾政眼中两个儿子是鲜明的对比,一个神采飘逸,一个猥琐灰暗,贾环就是宝玉的绿叶,衬得宝玉更加耀眼生辉,难怪贾母宠爱宝玉,冷落贾环,对于贾母来讲,可都是她的孙子。(一)贾环就是墙角的苔藓贾环的人生,可能因为是庶子,就成了陪衬,出生决定了他的地位,决定了他不被亲祖母关爱。这可能是他不能理解的

  • 红楼梦:贾兰已经13岁了,李纨为何还要给他请一个漂亮的奶妈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李纨,贾琏,贾政,贾蓉,奶妈,贾兰,贾宝玉,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大凡富贵人家,都会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给孩子请一个奶妈。这个奶妈,就成为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仅次于他(她)的母亲。在贾府中,这些奶妈的地位也非常高,不能等同于普通下人看待。贾琏的奶妈是赵嬷嬷,因为贾琏两口子掌管着贾府中的所有事务,赵嬷嬷便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元春省亲的时候,请王熙凤给两个亲儿

  • 荣国府继承人是贾宝玉,不是贾琏或贾兰?只因贾环都比他们有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琏,贾环,贾政,贾赦,贾兰,贾宝玉,荣国府,中国古文献

    荣国府的继承到了第三代出了大问题,以至于颠覆了常识的认知。贾代善死前上遗本,导致皇帝插手贾家第三代继承,造成《红楼梦》荣国府的不同寻常。一,贾赦袭爵,却住进敕造荣国府旧园改造独立门户的院落中,不插手荣国府当家事,并失去敕造荣国府继承。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本贾赦应该像贾珍继承宁国府那样,既袭爵,又当家,

  • 贾元春为什么不照顾贾兰?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环,贾政,贵妃,贾兰,贾元春,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我们看书里,兄弟家人们,贵妃贾元春,其实真正放在心上的只有个宝玉。这是她的兄弟。1、冷落打压贾环全书里最打压贾环的,就是元春了。王夫人也打压,可是面上不显,还要做嫡母贤良状,可是贾元春的打压,就非常有力度。首先,贾环干脆就没有在省亲盛会上出现,而宝玉大大的出了风头,贾政也没给贾环在园子里

  • 为何王夫人提起贾珠之死讳莫如深?贾兰的妖俏奶娘,揭开贾家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贾珠,贾政,贾家,贾宝玉,宝玉,晴雯

    王夫人为何如此密切地提及贾珠之死?贾兰的迷人保姆,揭开贾家丑闻在贾宝玉家里,有一个人避不开,也不敢提起——贾宝玉的哥哥,早夭的贾珠,每每提起贾珠,王夫人都泪流满面,甚至直言: “你(贾珠)活着,死一百个,我不管。”贾珠是王夫人心心念念的孩子,但奇怪的是,王夫人虽然很疼贾珠,但对贾兰这个他留下的孩子却

  • 贾宝玉为何不愿出仕当官?少年贾兰的一个游戏,看明白的人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垄疯堂主标签:李纨,贾兰,贾宝玉,柳湘莲,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贾宝玉为何不愿出仕当官?少年贾兰的一个游戏,看明白的人不多贾宝玉骂天下读书人“禄蠹”,青梗峰下的补天遗石不愿入世做官。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是一块“玉有小瑕”的真玉,能文能武的柳湘莲最终沦落为绿林好汉。红楼梦中为数不多,被作者推崇的男子,他们活得为啥都那么别扭?曹翁在风月故事后,到底蕴含着怎样不能直说的时

  • 贾珠、李纨、贾兰一家三口的真实隐喻,曹公真事隐得太深了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李纨,宝玉,贾环,贾珠,黛玉,曹操,贾兰,东汉,秦可卿

    《红楼梦》的文本,是“表里皆有喻”(第十二回脂批)的双面风月鉴,文本因而意蕴丰富,正如戚寥生所云,“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活在特定的时代里,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虽然也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往往都只是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在独特的

  • 贾兰:被忽略的孩子,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环,贾赦,李纨,贾敬,贾雨村,宝玉

    1、错读书的贾兰宁荣二府,同一级别,在文本中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宁国府在通部书中是配角,拥有贾敬(雍正,非正统)和秦可卿(胤礽,正统),就是简史版的皇家,同时配合演绎曹家,更像是一个背景[注1]。荣国府才是通部书的中心舞台,荣国府的故事是曹家的“真故事”和作者创造的“假故事”的融合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