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即将被凌迟,僧格林沁:先刮他的儿子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即将被凌迟,僧格林沁:先刮他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朝夕搞笑官方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3/12/12 18:54:25

1864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正要凌迟受刑,僧格林沁却说,先把他的儿子张憙刮了。刽子手一边用利刃行刑,一边将割掉的肉强行塞到张乐行的嘴里。张憙哀嚎之后,是张乐行的妻子,最后才轮到了张乐行自己。

看到自己的亲人惨死在自己面前,那种痛并不足以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来形容。张乐行破口大骂,刽子手用铁钩子将他的舌头勾出,然后一边割一边撒盐水,这样划拉了一千多刀,持续了一整天,张乐行才气绝身亡。

张乐行原为捻军的首领之一,一度控制了淮北和安徽、河南的广大地区。清政府屡次招降,均遭到拒绝。

在拒绝清军的同时,张乐行却与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了太平天国领导,受封为“征北主将”,后被封为“沃王”。

张乐行的行为激起了清军的仇恨。所以,当他被俘时,僧格林沁要求先拿他的儿子开刀。

在太平军众多被俘人员中,遭受非人折磨的并非张乐行一人。

翼王石达开在成都就义时,有3个刽子手行刑。刽子手表演了高超的“剔骨肉”技术,当割完上身时,肋骨原形毕露,血、黄水、大小便流了一地,接下来下体,旋去裆中之物……一切完毕之后,石达开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堆碎肉。

石达开死时32岁。他的血肉埋在府河边的下莲池,头颅在送往京师的过程中扔进长江。

石达开有个儿子叫石定忠,被抓时才5岁。根据《大清律例》,谋逆大罪是要凌迟极刑的,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了,他的儿子自然也应该受刑。

石定忠年龄太小,不可能挨到上千刀,清政府于是就将他监禁,等到了成年再处理。石定忠最终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

洪秀全的儿子,也就是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南昌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他的下场似乎更为惨烈。

在执行凌迟之前,洪天贵福浑身赤裸,四肢被钉子钉在牛车上面游街示众。行刑开始后,洪天贵福被割了一刀又一刀,总共有1516刀。

据说,刽子手每割完一托肉片,就在台上叫卖,台下齐声叫好,最后百姓哄抢。百姓之所以哄抢,是因为他们深信肉片用瓦片烘干后作为疥疮药使用。

鲁迅先生在《药》中有写,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这些都是当时民众麻木和愚昧的表现。

主犯都已经受刑了,就不能放孩子一马吗?

肯定不能,在清廷看来,他们是遗孽,如不及时铲除,万一有人再打着他们的旗号造反怎么办?

就如沈葆桢说的那样:“洪福瑱(洪天贵福名字的误传)黄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

其实,在对待太平军的问题上,清朝从来就没有手软过。除了凌迟示众之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虐杀。

咸丰四年,清军围攻连镇,擒获“活长毛老贼二名,倶系江西人,僧王立将二贼扒皮处死”。僧格林沁在祭奠战死清军时,“就擒贼匪从犯八十人并二贼童,齐捆缚挖心活祭之”,类似的虐杀事件不胜其数。

有人说,以上属于僧王的个人行为,其中的剥皮、剖腹等处死方式在《大清律例》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但联想到他们之间的对抗,清政府一般采取了的纵容态度。如果清廷要追究,一句震慑敌人就可以搪塞过去。

太平天国在短短数年内,就形成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极大地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对于造反,清政府是非常恐惧的,而虐杀战俘、凌迟处死正是这种恐惧心理的反向表现。

更多文章

  • 清末蒙古王公有多穷?僧格林沁领地里佃户闹事,他都跪求清廷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蒙古,清廷,亲王,贝勒,清朝

    清朝有多少蒙古王公呢?清朝爵位制度分为宗室爵、蒙古爵以及民爵。蒙古爵就是清政府专门为蒙古王公设立的爵位制度,蒙古王公在清朝统一归属于理藩院管理。蒙古爵一共有十一个爵位,最高爵位是“汗”、第二等是亲王、第三等是郡王,剩下的依次是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一等到四等扎萨克台吉;再配以固伦额驸,和硕

  • 蒙古人僧格林沁,对于晚清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清廷,蒙古人,林凤祥,太平天国,努尔哈赤,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同治四年(1865年),蒙古人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高楼寨中了捻军的埋伏,最终遇害,时年五十五岁。同治帝与两宫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图形于紫光阁。僧格林沁的死,对于大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甚至有人认为僧格林沁的死,是大清的转折点。蒙古人僧格林沁,对于晚清到底有多重要?僧格林沁是博尔济吉特氏

  • 少年斩杀名将僧格林沁,归隐后因说错话被凌迟,他影响了晚清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三娃家的彩虹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廷,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藩

    晚清,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僧格林沁,他一生波澜壮阔,曾大胜太平天国,督办天津防务,打败英法联军,旋即又被英法联军打至全军覆没,后来帮助慈禧搞政变成功,最后在剿灭捻军时,竟被16岁少年一刀斩杀。斩杀僧格林沁的少年也很传奇,在杀了僧王后,毅然回乡归隐,后来因为说错话被认出,惨遭凌迟,这段清末传奇堪称一

  • 1905年,高大英俊的科尔沁亲王和妻子的照片,名将僧格林沁的曾孙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战场chang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高大英俊,科尔沁,亲王,爵位,阿穆尔

    1905年,高大英俊的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和他落落大方的妻子,留下的一张罕见的老照片。阿穆尔灵圭在哲里木盟科左后旗出生,是清代名将僧格林沁的曾孙,靠着祖先在朝中的影响力,世袭了祖上的爵位,一度很风光。但是从他的父亲去世之后,阿穆尔灵圭就彻底没落了,平时为了打发时间,就在王府中养了很多的花鸟虫草和宠物

  • 杀死晚清蒙古大将僧格林沁,16岁少年张皮绠,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张皮绠,晚清,曾国藩,太平天国,蒙古,僧格林沁

    战场中的局势与变数,永远是未知数,因为人永远不知道,意外会降临于哪个时期。生活中如若出现了意外,那么对于各方面的影响与打击也并不小,然而意外席卷战场后,对于整个局面的影响就会极大。实战无彩排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战争永远是强国立威的最佳手段,一个国家若是想要立足威信,以保证国内安稳。那么就必须通过军事

  • 叱诧风云的僧格林沁,面对一个十五岁孩子的大刀,竟没有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大刀,清兵,同治,捻军,娃娃兵

    同治四年,山东曹州高楼寨,冲出来数十名狼狈的亲清兵清将。其中一人骑着马,被众人围着,头戴三眼花翎帽子,虽然神色慌张,但是从眉宇之间,仍然能够看出一丝威严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爷僧格林沁。十年前,这位王爷还在大沽口向洋人开炮,好不威风,现在为何会身边只剩下十几人,而狼狈出逃?原来僧格林沁围剿捻军,急

  • 僧格林沁的打法很不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蒙古,清军,太平军,骑兵,法军,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晚晴名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与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的嗣子。正是因为这种关系,道光帝基本上把他当外甥对待,因此他的起点很高。咸丰帝继位,内忧外患,咸丰三年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两万人攻入京畿重地,京城乱成了一锅粥,京城防卫不足,咸丰急调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

  •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天国,八旗,道光帝,曾国藩,咸丰

    因为僧格林沁死后,清朝廷就没有人能够牵制以湘军为首的汉人武装了。僧格林沁的人生很有趣,他虽然出身于一个普通的蒙古家庭,但身上流淌着的“黄金血脉”,却让僧格林沁成为了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看似八杆子打不着边的关系,总能在恰当的时候让人改变命运,僧格林沁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索特纳木多布济乃是科尔沁第

  • 晚清猛将僧格林沁,勇猛异常,最后却被一少年砍死在麦田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麦田,清廷,咸丰,曾国藩,太平天国,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有些时候,厉害的人物,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好的结局,而勇猛之人,也不一定是毫无对手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勇猛无比的将领。此人是战场上的神话,但是最终却被一个少年砍死在了麦田之中,令人哀叹不已,此人便是僧格林沁,是晚清时期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八旗将领。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庄太后

  • 僧格林沁真狠!抓住太平军就去皮凌迟活祭,无一例外,结果遭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军,清军,报应,捻军

    僧格林沁是晚清铁帽子王,这位真叫狠,抓住太平军就去皮凌迟活祭,无一例外,结果遭报应了。僧格林沁在镇压太平军时,只要抓到太平军战俘,必然凌迟处死,如果清军阵亡很多,抓住太平军后还要活祭清军亡灵。最多一次,僧格林沁把80多名太平军都活祭了。僧格林沁凌迟处死太平军还不过瘾,有时还去皮开膛。僧格林沁攻打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