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让甄士隐彻悟而悬崖撒手

白话红楼|一曲《好了歌》,让甄士隐彻悟而悬崖撒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3759 更新时间:2023/12/24 5:44:13

贫病交加、已有垂死之象的甄士隐,并没有躺在床上等死,而是拄着拐杖,挣扎着到街上散心,可见内心极度郁闷。

这天,正散着心呢,忽然看到远远地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穿得破破烂烂,行为疯疯癫癫,边走边念: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也许是吸取了上次错失僧道的教训,士隐这次主动上前询问:“你说的是什么呀?我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那道人笑道:“你如果真听见‘好’‘了’,还算你是个明白人。世上万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就一定要了。我念的正是《好了歌》”。

士隐本是有慧根的人,一听这话,马上彻悟了,于是笑道:“不需要解释太多,我已经懂了,就让我把这《好了歌》注释出来吧。”

道人笑道:“好,就让你解。”

于是士隐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道人听完,拍手称赞:“解得太好了,非贴切!”

士隐不再多说什么,只说了两个字:“走罢!”伸手将道人肩上的包袱抢过来自己背着,跟前道人走了。

因这件事就发生在繁华的街上,街坊邻居们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当成一件新闻议论。甄妻封氏听说后,哭得死去活来,打发人去寻找,一点消息都没有。

甄士隐就这样彻底从世间消失了。

漫读君简评:

书中说甄士隐是有宿慧的,他的前世,应该是神瑛一样,“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为神仙依然往盛世凡尘,说明修行不够,需要补修。于是,他成为了僧道二仙“度脱”的对象。

道人度脱士隐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他贫病交加、找不到出路之时,对着他念了一首《好了歌》,士隐一听就彻悟了。

彻悟这么容易吗?其实只是看起来容易,真要彻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历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强烈反差,二是有慧根。二者缺一不可。

正因为士隐有过从天堂跌落地狱的经历,他才能把抽象的《好了歌》进行具象的解读;正因为士隐有慧根,他才能头也不回地跟道人走了。

作者对士隐的经历做了那么多铺垫,其目的就在这里:体现他因彻悟而悬崖撒手。

士隐“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时,街上有很多他认识的街坊,他既没有回家和妻子打招呼,也没有交代街坊们传个信息,而是自行离去了。

这才符合“悬崖撒手”的设定:彻悟之时,什么荣华富贵、父母妻儿全都放下了,再无俗世凡尘的概念,也无凡人的情义。

由此可知,以后宝玉出家也是这样,不会和谁打招呼,也不会有任何的告别仪式,续书中在雪地里对着贾政“倒身下拜”,就是个不伦不类的笑话。正如脂砚斋所批:“宝玉之无情之心,不能不流于无情之地。”

士隐和宝玉,都经历了从天堂跌落地狱,他们的心性,也都是从有情转向无情。因此,他们的结局也一样:因彻悟而悬崖撒手,无情地飘飘而去。

更多文章

  • 从甄士隐到贾宝玉,说说古代读书人的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宝玉,甄士隐,陶渊明,贾府

    东晋末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归园田居》,写的是他隐居山林后的生活,其中有这样几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有意境,很惬意很舒适?可如果你出自农村,做过农活,再来读陶潜这首诗,就不由得会笑出声来。为什么?因为陶渊明根本就不会种地啊,他种的豆子还没有草多,

  • 甄士隐的岳父封肃,到底有多势利?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封肃,甄士隐,贾雨村,红楼梦,红楼

    封肃是红楼梦里的小人物,但这个小人物身上却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封肃是甄士隐的岳父,甄士隐是隐居的乡宦,神仙一流人品,且是当地望族,可以想象,这对封肃来说,自然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的好女婿。但曹公在原文里并没有提到这些,封肃出场时,甄士隐已经无路可走,只能变卖了田庄家产,去投奔岳父。这时候的封肃,眼见

  • 甄士隐落难投奔岳父,封肃却无情算计女婿,贾宝玉未来比这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宝玉,甄士隐,薛宝钗,林黛玉,曹雪芹,封肃

    《红楼梦》第一回留下了很多谜团,最让人不解的有一个,就是甄士隐的老丈人封肃,竟然对落难的女婿坑蒙拐骗又落井下石,让人齿冷又觉得不可思议。(第一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

  • 红楼梦:甄士隐帮助贾雨村,不只是好心资助,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林如海,贾家

    甄士隐只有一个女儿甄英莲,当时只有三岁。也没有过继养子延续香火。甄家注定要断绝了。在此情形下,甄士隐还资助贾雨村科举,慷慨拿钱又送棉衣,很是有点奇怪。虽说古人君子之交,财帛是身外之物。甄士隐有钱,贾雨村有才。两人相交于贾雨村微末之时,甄士隐资助朋友义薄云天,是常有之事。然而细看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的过程

  • 甄士隐的人生,厄运接二连三,真的是太悲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甄士隐,出家,红楼梦,英莲,家业,田庄

    甄士隐是红楼梦里最早出场的男性角色,然而,他出场没多久,很快就下线了。他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顿悟出家。甄士隐的人生,到底有多悲催呢?他本是隐居的乡宦,神仙一流人品,每日不过是酌酒吟诗,观花修竹,又有贤妻爱女在身边,可以说真的是神仙般的日子。但很快,甄士隐的人生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

  • 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真的会一直侥幸下去吗?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娇杏,贾府,小妾,娘子

    娇杏是甄家的丫鬟,因为一次偶然回首,后来被中了进士做了官的贾雨村纳为小妾,从此一步登天,逆转了人生。她人如其名,娇杏者,侥幸也,命运两济的她,不只是做了知府小妾,很快她母凭子贵,又被贾雨村扶为正室,成了正儿八经的正头娘子。这样的人生,别说娇杏,估计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主家落魄后不得不

  • 甄士隐有解开《红楼梦》的密码,看懂他的一生,就看透了贾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宝玉,甄士隐,林黛玉,香菱,薛宝钗,贾探春

    甄士隐和贾雨村前后出场,却都与《红楼梦》主要的贾家没有直接关系。曹雪芹设计二人最早出场,有点类似“总纲领”,在他们身上埋伏下具体结果。其他后文故事不过是添枝加叶而已。不同于贾雨村影射贾家败亡的具体原因,甄士隐则是概论贾家必然败亡的结局。更兼宝黛钗三人故事,就应在了甄士隐一家三口身上。一,甄士隐姓甄,

  • 甄士隐何以一夜之间就坎坷不断?最后反转落魄到出家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甄士隐,贾雨村,出家,贾宝玉,岳丈

    《红楼梦》之甄士隐:为何落魄到出家的地步?作者:李大奎甄士隐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的乡宦绅士,虽说是个普通人,但也算是家底殷实的小地主,平时过着神仙一样的自在生活。哪知,幸福日子并没有过多久,随着幼小的宝贝女儿在元宵节被人贩子拐走,不过几年光景,甄士隐畅快的生活便一落千丈,后来在顿悟《好了歌》之后,

  • 甄士隐和香菱:早年失散的父女,骨子里有太多相似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甄士隐,香菱,贾雨村,林黛玉,贾府

    香菱原名甄英莲,是姑苏城内一位乡宦——甄士隐的独女。甄士隐夫妇老来得女,爱若珍宝,一家人也过得平淡幸福。然而,意外却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三岁那年,香菱落到了拐子的手里,甄家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好好一个家破裂了,而香菱也再也没有见过父母,开始了坎坷艰难的生涯,受尽拐子虐待,黑暗之中,看不到一丝光亮

  • 红楼梦中,甄士隐行善积德,为何最后结局穷困潦倒?男人要有担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甄士隐,贾雨村,香菱,书生,银子,红楼梦,甄士,中国古文献

    前几天提到了香菱,提到了她本该拥有绚烂人生,最终却被命运辜负。她本是乡绅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小康之家的千金小姐,后来却沦落到被人买卖,最后惨死的下场,着实让人叹息。除了香菱外,甄士隐的生活,也让人感慨颇多。他本是地方乡绅,有土地有家宅,闲暇之余喝喝酒,资助资助如贾雨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