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红楼梦》:贾政为什么单宠赵姨娘?对正妻王夫人只是表面上的相敬如宾?

读《红楼梦》:贾政为什么单宠赵姨娘?对正妻王夫人只是表面上的相敬如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4/1/22 3:37:50

作者:李大奎

荣国府的当家人贾政有标配的一妻两妾,正妻是大家闺秀王夫人,两妾是"苦瓠子"赵姨娘和周姨娘。

不过,贾政对王夫人只是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对没有存在感的周姨娘也不怎么上心,单单对"家生子"赵姨娘百般宠爱。

这是何故?撇开文本中没怎么提及的周姨娘不谈,只拿王夫人与赵姨娘比对,分析分析个中情由。

一、贾政与王夫人"政治婚姻"失衡之下不可避免的不谐与尴尬

先说贾政"明媒正娶"的正妻王夫人。

因贾政是第二代荣国公的次子,很意外的以二房身份当家,袭得爵产"敕造荣国府",没有再走读书科考之路,又蒙皇上额外加赐钦封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都太尉统置县伯王公的千金小姐,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侄女。

这就是王夫人,与贾政"般配"的正妻,荣国府的当家主母,大女儿贾元春后来还成为扬名天下的贤德妃

王夫人的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随着王夫人的叔叔王子腾从正二品的京营节度使提升为正一品的九省都检点,成为"四大家族"的灵魂人物后,王家的影响力进而超过赫赫贾府。

此消彼涨之下,"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家居首的位置逐渐黯然,贾政与王夫人这对门当户对所谓"般配"的"政治婚姻"也渐趋失衡。

尤其是王夫人的侄女王熙凤后来又入嫁荣国府大房,成了有名的"琏二奶奶",不仅代管"敕造荣国府",还一度"一人托两府",在贾府威风八面,一时无限荣光。

王家主宰贾府内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让贾家掌舵的老封君贾母感受到最高权威已被儿媳王夫人暗中染指,只不过睿智通透的贾母装糊涂,在底线没触碰时不愿道明偶而"指桑骂槐"有意敲打而已。

但这些不谐毕竟尴尬,当家人贾政心里并不痛快,只是无奈其何。盖因自己不耐俗务,又平庸无能,不过是赶鸭子上架"清客式"掌家状态,扭转不了贾家"盛极而衰"之下的没落局面。

虽说他的妹弟林如海曾高度评价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这主要是认可他靠谱,有"谦谦君子"的儒雅风范,并非荒淫无耻的贾赦贾珍之流低俗的作派,把贵族之家弄得乌烟瘴气。

二、贾政与王夫人貌合神离的生活状态,藏着夫妻两人"三观"上早已不可调和的严重分岐

实际上自小渴望诗酒放诞生活的贾政,乃封建社会下正统而又寻常的迂腐之辈,根本没有能力拓展家业,哪能真正光宗耀祖,豪气干云地担当作为?

可命运的安排偏偏阴差阳错,本身力拙的贾政不得不奉旨扛起重担,还得受徒有其表的"政治婚姻"裹胁:正妻王夫人明面上是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其实粗粗笨笨没啥文化,毫无情趣,像个"木头人"一样,一天只在意吃斋念佛。

贾政想要的快意人生在王夫人那里根本得不到一丝助力,还因她的侄女王熙凤如今的侄媳仗着实力了得的娘家背景撑腰,胆大包天胡作非为的管家,自己却无力阻止,只得听之任之。

这些难以言说的苦恼,束手无策的贾政备感压力山大,长此以往,更是陷入身心疲惫的悲戚之中,出任江西粮道时不仅将皇差办得鸡飞狗跳,掌家也掌得一塌糊涂,与正妻王夫人貌合神离之下,彼此反感,在"三观"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儿子宝玉教育问题上的势如水火,这在60回贾政痛打宝玉、王夫人哭诉求情时很鲜明地折射出来:

贾政希望唯一的寄托贾宝玉能读书成材,可以光宗耀祖,将来很好的接班,把贾家的兴旺传承下去进而发扬光大。但教育方式却十分简单粗暴,只知道对宝玉一味苛责,不懂得因材施教温情以待。

看似"佛系"的王夫人,又百般纵容溺爱嫡子贾宝玉,含在嘴里怕化了,哪管他读书是否精进,厮混于内帷是否妥当,只希望他安度尊荣不被带坏长大成人即可。

类似这些家庭问题导致的分岐越来越多后,贾政王夫人共同生活的夫妻空间也就越来越窄,引起共鸣的话题便可有可无了,只囿于贵族之家挣脱不了的礼教束缚,不得不表面上维持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平淡无味地共处一个屋檐下生活罢了。

原来正妻王夫人不过是装成菩萨心肠的"木头人",她纵恶家务,明里暗里与贾母较劲,用尽冷酷手段支持"金玉良缘",贾政早已苦不堪言,只是既其事实的荣国府大家长身份逼使他不得不足表面文章,变成自己原本最讨厌最不喜欢的样子:

于国,干着低效的皇差;于家,与王夫人表面上相敬如宾地撑起荣国府门楣,刻板迂腐地孝老抚小。

久而久之,贾政渴望的清贵生活也就成了一地鸡毛,哪有"举案齐眉"这等幸福人生的传奇佳话?极端失落之下,贾政就更加反感长相一般的正妻王夫人。

三、妾室赵姨娘的美貌漂亮、有心机和共同品位、当得了贴心耳目等等优势迎得了贾政的青睐

恰好"正青春"的婢女赵姨娘走进了主子贾政的视野,这位在外人看来"倒三不着两"的粗俗下人,带来的惊喜却意外地几乎完全符合贾政的内心需求,自然一下迎得贾政认可。

贾政便不顾一切亲选赵姨娘为心爱的小妾,让贾府上下顿时大跌眼镜,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丫头片子,赵姨娘倒底有哪些优势?竟让贾政这个封建大家长如此下脸青睐?

我们就接下来说说"苦瓠子"赵姨娘。

首先,赵姨娘远比王夫人年轻漂亮,这顶呱呱的颜值可是最直接的先天优势。正所谓"妻贤妾美",赵姨娘若不美貌,贾母这一关就过不了,哪会同意儿子贾政纳为妾室?

可见漂亮便是资本。

赵姨娘先天拥有的姿色,便是最大的底牌,当然让并不"一本正经"的贾政折服拜倒,何况王夫人哪有"贤"名?还是那样的年老色衰不给力。

所以,年轻漂亮的赵姨娘,第一印象就给负重前行的贾政留下了好感。

其次,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还是很有心机的。

她虽说庸俗不堪,不懂得怎样尊重别人,日常生活又总是争强好胜爱搬弄是非,显得极不得体还轻浮市侩,以致宝玉的丫环芳官打脸说她是"梅香拜把子",女儿探春也因她不顾规矩多要赵国基的丧银下不了台而不惜翻脸,说王子腾才是她的亲舅舅……。

但如此作妖让人瞧不起的赵姨娘,在贾政那里却是另类表现,完全美仑美奂的样子。

她泼辣大胆,懂得红袖添香的情趣,还自带鲜活的青春气息,知道如何撒娇使小性儿,讨贾政高兴喜欢。使得原本渴望恣意人生的贾政在她那里可以如愿放飞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

同时,赵姨娘还拥有与贾政愉悦生活的共同品味。

贾府中秋之夜,贾政讲的老婆舔脚趾这样的笑话,反衬出他其实有低俗恶趣味的一面,这正好与骂街似的泼妇赵姨娘合拍。

所以,粗鄙的赵姨娘才更加有底气,以市井女子的妩媚,加上烟火气息的似水柔情,便让贾政"乐不思蜀"。

自然,贾政在赵姨娘那里可以得到情绪上的舒解,真正愈合内伤,恢复自己堂堂大家长的尊严。

其四,赵姨娘虽是"家生子"这样卑微的奴才身份,在贾府还是根基深厚,毕竟一直在那里生活,后来又当上"半个主子",熟悉贾府了解贾府,对下人们的情况也是一清二楚。这就为她"包打听"了解到内部很多八卦之类有用的信息带来了绝佳优势。

书中71回是这样认定赵姨娘的:"原是好察听这些事的,且素日对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

赵姨娘将贾府这些零零碎碎的情况哪怕是一古脑儿当作枕头风吹给贾政,贾政其实还是蛮受用的。

毕竟贾政是荣国府一家之主,纵然只是甩手掌柜,也不能啥事都不操心,任由王夫人颐指气使与威风八面的王熙凤捆绑在一起一手遮天。

可见,称得上贾政贴心耳目的赵姨娘,作用还是蛮大的,自然成了他的"香饽饽",这也是赵姨娘得到贾政宠爱的重要方面。

以上优势,使得上不了台面的赵姨娘入了贾政的法眼,成了他真爱的不二人选。"情人眼里出西施"之下,赵姨娘那些惹众怒的不堪往事,在贾政看来,都不是事,不过是不值一提的鸡毛蒜皮。

所以,贾政对赵姨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备加疼爱包容。在25回,赵姨娘受马道婆挑唆陷害宝玉凤姐,惹得贾母雷霆震怒,骂她是"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贾政也仅是喝退赵姨娘支开了事。在72回,贾政又去赵姨娘屋里与她尽情唠嗑,赵姨娘提出为儿子贾环纳丫环彩霞为小妾,贾政当即说自己早有考虑"再大一些就放人。"

综上而言:贾政之所以单宠赵姨娘,是因他在赵姨娘那里,真正放下了伪装,放心的活出了自己原本庸俗的普通人生。赵姨娘才是他真心喜欢的爱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贾政之所以与王夫人维持表面上的相敬如宾,只因王夫人是正妻,贾政在她那里,可以得到时时刻刻都得端着的所谓上流社会的冠冕堂皇罢了。

【作者简介】 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与历史爱好者。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文章

  • 赵姨娘的结局大跌眼镜,不但没死还得诰命,王夫人更落入她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环,王熙凤,贾宝玉,贾琏

    《红楼梦》续书写了赵姨娘的死,运用因果报应之说。说她在贾母死后被冤孽纠缠,主动交代了当初与马道婆勾结,残害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事实,结局死得很惨。当时贾政带着众人都在铁槛寺给贾母送灵,众人磕头起来后,只有赵姨娘没起来,“及扶起,见其口吐白沫,眼睛外鼓,舌头外伸,口中胡言疯话……”当时婆子们就汇报贾政说赵

  • 黛玉为何不正眼看赵姨娘?不要低估贾环的朋友圈,各个层次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贾环,宝钗,宝玉,贾政,莺儿,林黛玉,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黛玉为何不正眼看赵姨娘?不要低估贾环的朋友圈,各个层次不低《红楼梦》两大女主,读者的普遍印象是,林黛玉眼中无人,宝钗却是打破阶层壁垒,怜贫惜老的好姑娘。这种看法对不对呢?笔者要明告诉你,全是错觉。钗粉看到要跳脚,书中明明白白写着黛玉“目无下尘”,宝钗“大得下人之心”呀,螃蟹宴宝钗请了丫头、仆妇呀!赵

  •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为什么活成了人人讨厌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兆睿文说动物标签:贾政,贾环,芳官,贾府,贾探春,红楼梦,赵姨娘

    赵姨娘《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特殊人物。她原是贾政的服侍丫鬟,后来被贾政看上,收入房中成了妾。赵姨娘可以说很幸运,这样摇身一变成了主子。可以看到贾政很爱赵姨娘,否则的话也不会跟她生两个孩子:老大贾探春,老二贾环。平常日子,贾政常常在赵姨娘那里歇宿。这难免让王夫人感到嫉妒,但又无法说出口,因此经常借机

  • 芳官只是个戏子,赵姨娘好歹是贾府姨娘,她为何看不上赵姨娘?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芳官,贾府,贾环,贾宝玉,贾探春,宝玉

    芳官本是梨香院的小戏子之一,后来宫里的一位老太妃薨逝,贾府按制解散了戏班,这些小戏子去的去,但大部分都留了下来,被分派到各房里侍候。芳官是正旦出身,长得美,性情跳脱,条件数一数二,自然被优先分配到了怡红院。而自从芳官来到怡红院,宝玉对其另眼相看,两人正好脾气相投,每日换着花样玩乐。芳官虽然只是一个不

  • 探春和赵姨娘对待王夫人的态度,完全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探春,薛宝钗,探春,贾府,妾室

    赵姨娘和贾探春是一对比较特殊的母女,用相爱相杀来形容她们,都还觉得不够全面。她们好像都不喜欢对方,但是又不能摆脱彼此,虽为母女,却又总是鸡声鹅斗,没有半点儿亲情的温馨。贾府所有人都觉得,赵姨娘不配做探春的母亲,探春有这样的亲娘,完全是一种拖累,是她的不幸。赵姨娘只是一个妾室,是身份尴尬的半奴半主,而

  • 赵姨娘的存在,是贾政对这世界所剩无几的热情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政,贾宝玉,晴雯,薛宝钗,林黛玉,宝玉

    读书时代,很不理解,像贾政这样的人,怎么有赵姨娘这样的妾室呢?他们实在太不相配了!贾政,谐音“假正经”,不管他的正经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一个不苟言笑,古板严肃的中年男人形象。这样的人,脑门上似乎凿着几个大字:生人勿近!贾政堪称贾府的清流,踏踏实实地做官,没事时看看书,和那些所

  • 赵姨娘的情商有多高?3件事表明,只有秦可卿才能和她有一拼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环,贾政,贾赦,情商,秦可卿,贾元春,王熙凤,赵姨娘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6分钟荣国府里的赵姨娘是一个神奇般的存在。她平时做人做事不着调,却培养出一个好女儿贾探春。虽然荣国府内很多人都烦她,却深贾政的喜爱。所以,人见人烦的赵姨娘,一定有着特殊的本领。事实上,从赵姨娘自身来看,似乎一无是处,但是从她的儿子贾环来看,她却是情商极高之人

  • 《红楼梦》|不要把晴雯和赵姨娘比,她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贾环,贾宝玉,宝玉,王熙凤

    荣国府的后院,有两个经常闹得鸡犬不宁的人,一个是赵姨娘,一个是晴雯。于是有人说,如果晴雯做了宝玉的姨娘,她将会是第二个赵姨娘。没错,从表面上看,她们确有相似之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便不难发现,她们的本质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晴雯根本不配和赵姨娘相提并论。赵姨娘的主要问题是愚,晴雯的主要问题是狂。“

  • 差点同侍一夫的女人,鸳鸯师承贾母邢夫人拜生活为师,孰高孰低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鸳鸯,侍一夫,贾赦,贾琏,贾母,邢夫人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读红楼梦,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年龄看红楼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红楼梦中有一对女人,年龄地位相差悬殊,但却差点嫁给同一个男人,这两个女人就是邢夫人和鸳鸯。贾赦要娶贾母的一等丫头鸳鸯做姨娘,这事不出意外地打了水漂。也因此事,让鸳鸯和邢夫人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

  • 薛姨妈给薛蝌订亲,邢夫人答应岫烟的婚事,黛玉的婚事谁做主?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薛蝌,贾政,探春,订亲,岫烟,薛虬,薛姨妈,林黛玉,中国古文献,邢夫人(红楼梦)

    黛玉的婚事,只能由贾母做主。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当父母去世,就要由监护人做主。在没有明确监护人的情况下,则由家族的长辈做主。柳湘莲要向尤三姐退婚,给的理由是:“家姑母于四月间订了弟妇,使弟无言可回。若从了老兄背了姑母,似非合理”。当然是托辞,但他仍旧认为,姑母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本人订亲,仍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