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田文镜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得?

历史上的田文镜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26 15:48:52

《清史稿》曰:“卫、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雍正评价田文镜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在清朝观其评价,田文镜的确是位能臣干吏,虽他为官期间因“为政刚方,不为姑息以干宽厚之名”,所以致使地方百姓是颇有怨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治理下,其所辖之地是“庶务俱举,四境肃然”。可以说正是田文镜拥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及卓越的政绩,雍正才会对他如此信赖,才会对他如此恩宠,并最终让他在八年的时间里,就从署理山西布政使一跃坐到了河南山东总督,兼北河总督,加太子太保衔这样的高位,可谓是平步青云,仕途一帆风顺。

当然,田文镜一开始的仕途却并非如同在雍正朝这般的顺利。田文静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监生的身份被委任为正八品的福建长乐县县丞,直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才坐上了从五品的直隶易州知州,这22年的时间里,45岁的他才坐到从五品的官位,可想而知田文镜仕途的艰幸。不过在这20年的时间,田文镜虽一直在地方任州县长官,从未得到太多的升迁机会,但这也并非全是坏事,之后他之所以能得到雍正的恩宠,很大程度就源于他在地方任职20余年所积累的丰富的基层行政工作经验。当然无论如,在康熙朝,田文镜的仕途绝对是坎坷无比的,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这34年的时间里他所任不过是州县官、郎官之职而已。

不过至雍正登基之后,一直不受重用的田文镜仕途开始出现了转机。雍正元年,田文镜就一跃署理了从二品的山西布政使一职,在山西任上他表现出了超强的政务处理能力,一到任就厘清了布政使司长期积累下的公务,剔除官场痼疾,使得山西吏治为之一新,民心大悦。雍正二年,凭借着在山西任上的政绩,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又调任从二品的河南巡抚,河南任上他又采取严厉的为政手段,理清了河南诸州县清查亏空赋税事务,同时严惩河南各府州县长官懒政怠政的情况,在当时只要田文镜交代地方长官的事情没有做好,他就会严惩他们,如此河南的官场上风气是为之一,百姓更是获利不断。

雍正五年,田文镜升任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位列从一品,自此成为一省之最高军政长官,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次年,雍正为褒奖田文镜为官的公正廉明,特意为他专设河南山东总督一职,主管河南、山东两省军政事务,并声明此官职是为田文镜专门设置的,不为定例。雍正七年,田文镜又被加授太子太保衔,同时兼任北河总督,自此已是67岁花甲之年的田文镜步入了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刻。当然作为已经快致仕年纪的田文镜,他显然已是不能应付总督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难免会有松懈或者做不到位事情的出现。雍正九年,山东发生水患,田文静就因治理水患不利而被雍正下诏斥责。如此,雍正十年,田文镜自觉已无力再在朝为官,于是就上疏请求退休,雍正见他意已决也就准许了他。同年田文镜因病去世,享年69岁。死后,雍正帝赐葬泰陵附近,谥号“端肃”,并命河南省城为其设立专祠。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田文镜雍正总督康熙巡抚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从胤禛起用田文镜看他的驭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雍正,田文镜,年羹尧,康熙,知县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禛奉康熙之命,前往江南筹款赈灾,随行人员只有他最亲密的兄弟十三阿哥。虽然胤禛是以钦差的身份去到江南,然而想要完成这样一件大事、难事,单靠一个兄弟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整个江南的官、商,都是九阿哥的门人。这些人上下串通一气,早已经想好了如何让胤禛“吃个闭门羹”。胤禛为了在八爷

  • 《雍正王朝》:漫谈田文镜“羞辱”老状元陈文盛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康熙,知县,田文镜,陈文盛,年羹尧,历史片,古装片,宫廷片,雍正王朝,小说改编片

    话说胤禛接下康熙老爷子安排的追比国库欠款差事后,心中着实犯了难。因为拖欠这些银两的人,既有皇亲国戚,也有立过功劳的老臣。还有相当一批官员是因为康熙发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家庭开销,不得已才从国库里借钱养家,此时向他们追讨欠款,无异于是逼他们走上绝路。然而,为了完成康熙交代下来的任务,为了get到康熙许诺

  • 清朝名臣田文镜,康熙冷落雍正重用,乾隆评价:比李卫还要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田文镜,李卫,雍正,康熙,乾隆,巡抚

    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奏报朝廷:(田)文镜在豫(河南),百姓至今怨恨不已。河南地方官员和士绅带头,请愿将田文镜从河南地方贤良祠中迁出去!乾隆皇帝为了照顾雍正帝的颜面,不动声色地压下了这个提议。图|乾隆帝田文镜是雍正的宠臣,是雍正时期的“模范督抚”,对雍正皇帝无比忠诚,是他各项改革决策的坚定

  • 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田文镜之际,为何会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历史解密编辑:张兵谈科技标签:邬思道,田文镜,雍正,年羹尧,巡抚,李卫

    其实当时最真实的处境,就是邬思道所说的这句话,真的等到雍正带着新科探花刘墨林来到河南,微服私访田文镜“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效果的话,那可能邬思道就真的很难脱身了。 总而言之,邬思道堪称是整部剧当中最为聪明绝顶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决定,至少在剧情当中姑且可以看作是“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纵观邬思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田文镜,巡抚,雍正,总督,康熙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

  • 铁腕能臣刻薄酷吏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雍正,巡抚,李卫,总督,田文镜,地方官员,佟佳·隆科多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雍正帝即位后,深受恩宠,青云直上。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河南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励精图治勤劳务实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清查国库亏空,不避权贵,实行耗羡提解

  • 已经死去的田文镜,为何在乾隆登基后被狠批?其实是在为雍正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李卫,清朝,诗人,田文镜,雅尔图,乾隆帝,小说家,已经死去,雍正王朝

    清朝的雍正皇帝执政时,其麾下曾有三大宠臣,分别是鄂尔泰、李卫、田文镜。其中,田文镜在雍正还在位时,就病逝了,死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乾隆登基后,已经死去的田文镜被满朝官员狠批,将其描述为“酷吏”,且“百姓至今怨恨”。攻讦和批评田文镜的主力,是以李绂、史贻直、朱轼(乾隆的老师)等为首的科道出

  • 被遗忘的民族英雄:“白马将军”左宝贵血战沙场,平壤城头留英名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左宝贵,叶志超,清军,平壤,日军

    在朝鲜,有个“白马将军”的传说。据说有个叫林善华的老人,从朋友家赴宴,冒雨夜归。他一踏上平壤通往中国的西门石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骑着白马的清军将领,手中高挥着闪光的钢刀,昂然北行。人们说,这个白马将军,就是当年甲午战争中的抗日英雄左宝贵的英灵。这个传说,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左宝贵的深切怀念。左宝贵,18

  • 清风头条丨寻访胡林翼故居 感悟清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胡林翼,廉洁,廉政,故居,为官,清廉文化

    长益高速泉交河收费站党支部开展“弘扬廉政文化 建设清廉高速”主题党日活动。红网时刻新闻12月9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宋艳)12月8日,长益高速泉交河收费站党支部来到胡林翼故居,开展“弘扬廉政文化 建设清廉高速”主题党日活动。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谥文忠,益阳人。他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影响

  • 赫山区医保局到胡林翼故居遗址参观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胡林翼,故居,赫山区,医保局,益阳

    在泉交河镇胡林翼故居遗址参观学习。红网时刻益阳7月11日讯(通讯员 蔡毅 曹卫华)7月10日,赫山区医保局组织全体干职工、部分退休老干前往泉交河镇胡林翼故居遗址参观学习。干职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现场观看实物、族规家书等图片影像资料,从质朴醇厚的祖训家规到为学育才的《弟子箴言》,切身感受其忧国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