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最器重的大臣田文镜,为何死后却被乾隆推平了墓葬?

雍正最器重的大臣田文镜,为何死后却被乾隆推平了墓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2/25 11:34:12

夹在两个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雍正皇帝显得很悲催,不过,雍正虽然在位仅有13年,他的功绩在清朝诸帝中却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他为清朝开创了一个君清吏廉的时代,而这一切,当然也少不了在雍正新政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镜、李卫鄂尔泰等忠臣良将。

田文镜是雍正时期三大“模范督抚”之一,以铁腕闻名于天下的田文镜,更是雍正最为欣赏和倚重的治世能臣。雍正十年,田文镜退休病逝以后,雍正帝念其功德,将田文镜赐葬于雍正八年所修建的清泰陵附近,雍正帝去世以后也入葬泰陵。

田文镜剧照

由此可见,雍正帝与他的这位模范督抚可谓是君臣情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卓越才能,颇受雍正帝赏识的清朝名臣,乾隆竟然下令让人推平了他的墓葬。乾隆的这一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费解,他与田文镜究竟有何种过节,竟然在先帝老臣入土为安后推平了他的墓葬呢?虽说在多部与雍正帝有关的清朝影视剧中,田文镜都是以一个公正廉明的清官形象出现,但是后人对于雍正时期的这位模范督抚却褒贬不一,就连乾隆都对他有过负面评价。

雍正

对田文镜持肯定和褒扬态度的主要是雍正帝,雍正帝对于他的这位臣子可谓是采取了全面肯定的态度。田文镜是康熙老臣,但是在康熙辞世之时,已经61岁的田文镜只是一个州县官,根本算不上康熙的心腹之臣,甚至康熙皇帝是否知道他麾下有这么个臣子,都很难说。雍正登基以后,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田文镜,积攒了大量的基层行政工作经验,很快就得到了雍正赏识,由于他揭发了山西巡抚密灾不报之事,很快就被雍正提拔为山西布政使。

田文镜画像

这一次的升官契机,彻底改变了田文镜的仕官生涯,短短十年时间田文镜扶摇直上,从河南布政使到河南总督,从正蓝旗被抬入正黄旗,再到逝世以后入葬泰陵,入河南省贤良祠,设立专祠祭祀,相较于前几十年的为官岁月,田文镜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雍正帝对于田文镜也十分欣赏,他曾写下了这样的赞美之词:“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暴,不避嫌怨……”既然雍正帝都已经对这位官员的成绩盖棺定论,为何还有人对田文镜的政绩是否定和贬乏之意呢?

田文镜剧照

田文镜确实是清官不假,但是,他的这个清官在普通百姓的眼里,有些太过“严苛”。就连乾隆都这样评价过田文镜,此人自担任河南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豫民重受其困。”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的这一番话,田文镜更多的是被塑造成了一个“酷吏”而非清官,后世也对他多加指责。不过,虽说乾隆皇帝并没有像雍正帝一样承认田文镜的能力,不过,他也没有厌恶到要推平田文镜墓葬的地步。

田文镜的墓葬之所以会被乾隆下令夷为平地,完全就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原来,乾隆前往泰陵拜谒雍正之时,有一座陵墓侵占了皇家御道,守陵大臣并未乾隆报告这是何人之墓,只是问乾隆是否要将其铲平,乾隆未加思索就答应了守陵大臣的提议,谁知那座被夷为平地的陵墓,正好就是田文镜的墓葬,这让后人误以为是乾隆下令推平田文镜之墓。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田文镜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得?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田文镜,雍正,总督,康熙,巡抚

    《清史稿》曰:“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雍正评价田文镜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在清朝观其评价,田文镜的确是位能臣干吏,虽他为官

  • 《雍正王朝》:从胤禛起用田文镜看他的驭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雍正,田文镜,年羹尧,康熙,知县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禛奉康熙之命,前往江南筹款赈灾,随行人员只有他最亲密的兄弟十三阿哥。虽然胤禛是以钦差的身份去到江南,然而想要完成这样一件大事、难事,单靠一个兄弟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整个江南的官、商,都是九阿哥的门人。这些人上下串通一气,早已经想好了如何让胤禛“吃个闭门羹”。胤禛为了在八爷

  • 《雍正王朝》:漫谈田文镜“羞辱”老状元陈文盛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康熙,知县,田文镜,陈文盛,年羹尧,历史片,古装片,宫廷片,雍正王朝,小说改编片

    话说胤禛接下康熙老爷子安排的追比国库欠款差事后,心中着实犯了难。因为拖欠这些银两的人,既有皇亲国戚,也有立过功劳的老臣。还有相当一批官员是因为康熙发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家庭开销,不得已才从国库里借钱养家,此时向他们追讨欠款,无异于是逼他们走上绝路。然而,为了完成康熙交代下来的任务,为了get到康熙许诺

  • 清朝名臣田文镜,康熙冷落雍正重用,乾隆评价:比李卫还要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田文镜,李卫,雍正,康熙,乾隆,巡抚

    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奏报朝廷:(田)文镜在豫(河南),百姓至今怨恨不已。河南地方官员和士绅带头,请愿将田文镜从河南地方贤良祠中迁出去!乾隆皇帝为了照顾雍正帝的颜面,不动声色地压下了这个提议。图|乾隆帝田文镜是雍正的宠臣,是雍正时期的“模范督抚”,对雍正皇帝无比忠诚,是他各项改革决策的坚定

  • 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田文镜之际,为何会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历史解密编辑:张兵谈科技标签:邬思道,田文镜,雍正,年羹尧,巡抚,李卫

    其实当时最真实的处境,就是邬思道所说的这句话,真的等到雍正带着新科探花刘墨林来到河南,微服私访田文镜“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效果的话,那可能邬思道就真的很难脱身了。 总而言之,邬思道堪称是整部剧当中最为聪明绝顶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决定,至少在剧情当中姑且可以看作是“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纵观邬思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田文镜,巡抚,雍正,总督,康熙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

  • 铁腕能臣刻薄酷吏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雍正,巡抚,李卫,总督,田文镜,地方官员,佟佳·隆科多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雍正帝即位后,深受恩宠,青云直上。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河南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励精图治勤劳务实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清查国库亏空,不避权贵,实行耗羡提解

  • 已经死去的田文镜,为何在乾隆登基后被狠批?其实是在为雍正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李卫,清朝,诗人,田文镜,雅尔图,乾隆帝,小说家,已经死去,雍正王朝

    清朝的雍正皇帝执政时,其麾下曾有三大宠臣,分别是鄂尔泰、李卫、田文镜。其中,田文镜在雍正还在位时,就病逝了,死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乾隆登基后,已经死去的田文镜被满朝官员狠批,将其描述为“酷吏”,且“百姓至今怨恨”。攻讦和批评田文镜的主力,是以李绂、史贻直、朱轼(乾隆的老师)等为首的科道出

  • 被遗忘的民族英雄:“白马将军”左宝贵血战沙场,平壤城头留英名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左宝贵,叶志超,清军,平壤,日军

    在朝鲜,有个“白马将军”的传说。据说有个叫林善华的老人,从朋友家赴宴,冒雨夜归。他一踏上平壤通往中国的西门石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骑着白马的清军将领,手中高挥着闪光的钢刀,昂然北行。人们说,这个白马将军,就是当年甲午战争中的抗日英雄左宝贵的英灵。这个传说,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左宝贵的深切怀念。左宝贵,18

  • 清风头条丨寻访胡林翼故居 感悟清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胡林翼,廉洁,廉政,故居,为官,清廉文化

    长益高速泉交河收费站党支部开展“弘扬廉政文化 建设清廉高速”主题党日活动。红网时刻新闻12月9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宋艳)12月8日,长益高速泉交河收费站党支部来到胡林翼故居,开展“弘扬廉政文化 建设清廉高速”主题党日活动。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谥文忠,益阳人。他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