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雨村落魄时,究竟有多惨?

贾雨村落魄时,究竟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1/28 14:19:41

贾雨村是红楼梦里的奸雄,他自从抱上了贾府这棵大树,仕途可谓青云直上,从知府直接做到了补授大司马的高位。

当然,贾雨村也没少干缺德事,比如乱判葫芦案,比如抢夺石呆子的扇子……其实,发迹之前的贾雨村,是个十分落魄的穷书生,那时的他,可以说要多惨有多惨。

原文说: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微,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也就是说,贾雨村的家族到了他这一代,不仅完全没落下去了,而且人丁冷落,就剩他自己一个人了。

这样的现实,对于贾雨村来说,即便在老家生活,又能干什么呢?估计他也是个不惯生理稼穑的读书人,如果再不出去求取功名,可能活下去都成问题了。

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一个人父母兄弟皆无,自己在世上没有任何亲人了,完全就是个无人帮衬的孤儿。最可怜的是,父母没给他留什么家产,而他自己也不懂得怎么生活。

除了肚子里的诗书才学,贾雨村身边空无一物。因此,思前想后,贾雨村除了走仕途这条路,他没有别的选择。

幸亏贾雨村读了书,如果他像薛蟠那样,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家里又只剩他自己,可以想象,不是沦为乞丐花子,就是到处被欺负打骂。

贾府的富贵闲人,贾宝玉的结局,不正是“展眼乞丐人皆谤”吗?因为贾府败落前,他除了在內帏厮混,每天诗酒年华,别的一概不关心,正是“潦倒不通世务”。

但,贾雨村想进京赶考,也没那么容易,从家到京城可不近,没有盘缠怎么上路呢?贾雨村只能像化斋的僧人一般,边走边卖字作文为生。

所以,原文说贾雨村: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贾雨村为什么要在庙里安身?因为他根本没钱去住旅店,只能住在广结善缘的僧房之中,而卖字作文不是为了卖弄学问,是为了生活。

但对贾雨村来说,此时的他,还只是个没有任何功名的穷书生,所以即便他的诗书文字写得再好,估计也卖不了几个钱,能果腹就不错了。

可他的目的是要进京赶考,眼下在葫芦庙已经滞留了两三年了,如果再挣不够路上用的盘缠,他可能就要错过明春的大考了。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贾雨村这样的奸雄也不例外,再有才华抱负有什么用?自己没钱,还不是一样要寄住在小小的葫芦庙里寸步难行?

可以想象,贾雨村在葫芦庙的那两三年是怎么过来的,他不只是物质生活穷苦,精神生活更是贫乏。

除了隔壁的甄老先生,贾雨村平时也许找不到一个可以畅谈理想抱负的朋友,他在精神上也是孤独和寂寞的。

因此,那年中秋,贾雨村想到自己生不逢时,又因没有行囊路费而长期滞留在葫芦庙中,不免感怀长叹,大有壮志难酬之感。

也因此,在甄家的丫鬟娇杏,无意间多回头看了他两眼之后,贾雨村就感动的不行,将娇杏引为风尘知己,将她看作巨眼英雄。

因为此时的他,正是生活落魄人生失意时,处于人生的低谷期,物质贫苦,精神寂寞的他,对任何主动投射过来的关怀的目光,都会无限放大,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看重。

原文也从娇杏眼中,写出了贾雨村当时的窘迫,说他是蔽巾旧服,衣衫褴褛,生活贫窘。这与后来穿上了官服,乌帽猩袍,坐着轿子威风凛凛招摇过市的贾雨村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甄士隐也考虑到贾雨村此时生活的贫苦,器重雨村才学的他,那年中秋一家人团圆之后,他另外单备了一桌酒席,专门邀请贾雨村过府小聚。

贾雨村也丝毫不拒绝,欣然应约前往。他不拒绝,既是写贾雨村的为人豁达豪爽,也写出了他寄住在葫芦庙的凄惨。住在庙里,一日三餐都吃什么可想而知,自然都是斋饭。

正所谓,贫贱不能移。虽然贾雨村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困窘生活,但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他都扛了过来,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就是进京赶考,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至少,在贾雨村考中进士变坏之前,作为读书人的他,落魄时如此凄凄惨惨的生活,他都咬牙挺过来了,尤其滞留葫芦庙那几年,这一点,还是令人佩服的。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更多文章

  • 甄士隐、林如海、贾政都是正经读书人,为什么会帮助小人贾雨村?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政,黛玉,贾府,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在曹公笔下,是个忘恩负义,以权谋私,甚至最后落井下石的奸险小人,是末世奸雄,但奇怪的是,这么个反派人物,竟然许多正经的读书人都帮过他。比如最早器重他的隐居乡宦甄士隐,比如亲自给他写荐书的前科探花林如海,比如为贾雨村起复谋缺的工部员外郎贾政。这几个人,都是公认的读书人,是正经的文人,而贾雨村虽然

  • 陈继志没宣判是他请错了律师:请曹操贾雨村出面,此事早摆平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曹操,贾雨村,陈继志,雷横,朱仝,吴用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以古度今,古今同概。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根据史料来聊一聊陈继志的案子:在汉朝和宋朝,陈继志在烧烤店打人之后,是会被判为正当防卫,还是会被官府处以极刑?如果他遇到梁山好汉,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案发已经过了一百天,庭审已经过了一周,唐山烧烤打人案迟迟不见判决,是不是陈继志请错了律师?如

  • 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贾雨村,甄英莲,甄士隐,薛蟠,贾政,娇杏

    前言: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篇人物,一向被认为是书中的第一大反派。特别是他日后官居大司马之时,对提拔他的贾府落井下石,恩将仇报,更是令人齿冷。其实从他的名字、籍贯来看,作者就已经对贾雨村灌注了极大的恶意。贾雨村姓贾名化(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假是非),别号雨村(贾雨村言就是假语蠢言),原系胡州

  • 赵姨娘得的丧葬费比袭人少20两银子,真的是她没有袭人的脸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银子,探春,袭人,黛玉,平儿,丧葬费,赵姨娘

    确实是赵姨娘没有袭人得脸。准确的说是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没有袭人得脸。其实袭人此时的身份比较尴尬。王夫人暗中给了她姨娘身份,贾家其他人按照王夫人的意思也给她姨娘的福利和体面。比如后期很多人开始叫她花大奶奶。但是这个姨娘身份呢,是王夫人偷摸着给的,贾政不知道,贾母装不知道。贾家主子里并没有形成共识。王夫

  • 赵姨娘身边的丫头小鹊,是谁安排的卧底?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宝玉,贾政,凤姐,袭人,小鹊,卧底

    赵姨娘身边有两个丫头。王夫人嫌四个丫头太多没必要,王熙凤回答:“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和王夫人相比的“别人”是谁?当然只能是赵姨娘。如果不相信,再看王熙凤从王夫人屋里出来,站在角门门槛上吹风乘凉,一边指桑骂槐:“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还能说谁?当然,这里说的“丫头”,是指

  • 赵姨娘作为小娘,为何要花500两银子害死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宝玉,贾政,贾环,芳官,贾府

    就身份而言,赵姨娘是宝玉父亲贾政的小妾,是宝玉的小娘,她怎么会要害死丈夫的亲生儿子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怨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贾府尤其是荣国府的所谓的主子中间,赵姨娘应该是活得最憋屈、最窝囊、最下贱、最没有尊严、最不受人待见的一个。不过,即便是姨娘,她也是贾政的老婆呀?在王爷那儿,那叫侧福

  • 赵姨娘是良妾吗?为什么在贾府的地位还没袭人高?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袭人,宝玉,平儿,贾政,晴雯,探春,良妾,贾府,赵姨娘

    什么叫“良妾”?恕我短见少识,我在清朝及以前的小说、文献里,都没见过这个说法。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专门在读书软件上,在《三言》《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明清小说里搜索“良妾”这个词,毫无结果。我只在网络穿越小说里见过——你别笑我,说不定你连那部小说也没读过,只是在电视剧里听过呢。现代穿越小说与电视剧

  • 红楼梦:曹雪芹为何用8个字否定赵姨娘是美女?原因主要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曹雪芹,贾政,贾环,红楼梦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之所以能成为贾政的宠妾,是因为她漂亮。换句话说,赵姨娘是一个美女贾政才喜欢她。那么,赵姨娘到底是不是美女呢?曹雪芹用八个字给出了答案。原文如下: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又看看贾环人物猥琐,举止粗糙,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

  • 赵姨娘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困窘,还是随性?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贾环,探春,宝玉,贾政,芳官,凤姐

    赵姨娘有兄弟赵国基和“内亲” 钱槐(有的版本写作“内侄”)同是贾府奴才,可见她从前是贾府的“家生子儿”,世代奴仆。现在她是贾政的姨娘,在丈夫面前颇为得宠,有一儿一女,女儿还颇争气,儿子虽然委琐了点,但正常情况之下,“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可以说,赵姨娘是的确“有了结果了”——不考虑获罪抄

  • 赵姨娘指使彩云偷了玫瑰露,为啥宝玉担责?黛玉之死的真凶是赵家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赵家,芳官,宝玉,黛玉,贾环,贾宝玉

    题:赵姨娘指使彩云偷了玫瑰露,为啥宝玉担责?黛玉之死的真凶是赵家!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