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3938 更新时间:2024/3/1 0:50:39

前言: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篇人物,一向被认为是书中的第一大反派。特别是他日后官居大司马之时,对提拔他的贾府落井下石,恩将仇报,更是令人齿冷。其实从他的名字、籍贯来看,作者就已经对贾雨村灌注了极大的恶意。

贾雨村姓贾名化(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假是非),别号雨村(贾雨村言就是假语蠢言),原系胡州人氏(谐音胡诌)。脂砚斋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奸雄。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奸雄也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前期贾雨村最受诟病之事,就是乱判葫芦案,以及对恩人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见死不救。其实说起来这件事还真怪不了贾雨村,可能换成你我之中的任何人,都不见得能比他做得更好。

贾雨村剧照

是否对甄士隐忘恩负义?

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是姑苏城内的一家乡宦,被本地推为望族。在他们家的边上有一座古庙,别名葫芦庙。庙中住着一个“穷儒”,正是落魄之时的贾雨村。凭借着一首中秋好诗,贾雨村得到了甄士隐的赏识,资助了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让他得以进京赶考。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其实这里有一个漏洞,贾雨村既然可以进京赶考,说明他是一个举人。甄士隐在和他交谈的时候,说的也是“春闱一战”。所谓的春闱,指的就是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只有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才有资格参与。

我国古代有“金举人,穷秀才”的说法,只要中了举人,做不做官无所谓,不可能没钱。我们不妨看看《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主动上门赞助的人有多少。为什么呢?首先是举人即使会试落第,同样可以做官。其次举人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这让他们坐在家里也会有人来主动投靠。最后举人是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好处是少不了的。

甄士隐剧照

所以说贾雨村可能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流落在了姑苏城,身上没钱无法进京赶考。甄士隐资助他,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双方心知肚明不予点穿而已。那么贾雨村发达以后,有没有对甄家进行回报呢?

贾雨村在中秋节后第二日进京,次年元宵节甄士隐的独生爱女甄英莲被人拐走,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中炸供,一把大火把甄家烧成了白地。甄士隐无奈之下,只能到大如州投奔岳父封肃。一二年后家财用尽,甄士隐被空空道人点化出家,只剩下娘子封氏还有丫鬟娇杏在封家苦熬日子。

可巧不巧,贾雨村中了进士以后外放的官职就是大如州知府,他在见到娇杏之后,立刻派人来封家找甄老爷。得知甄英莲失踪、甄老爷出家之后,贾雨村感叹一番,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给封氏作为答谢。此外又纳了娇杏作为二房,给了封肃白金,又谢了甄家娘子许多物事。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贾雨村给予甄家的回报,已然远远超出他当年受到的资助。

贾雨村剧照

当然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贾雨村中了进士以后,有没有立刻对甄士隐进行回报呢?这事不好说,一来中了进士不代表马上可以外放为官,有一个熬资历的过程。二来甄家举家迁到了大如州,就算贾雨村派人去姑苏找人,也很难打探到消息。三来他在知府任上看到娇杏,不管是不是有私心,毕竟还是立刻来找甄老爷,显然是打算报恩。

看了这一段情节,我们还能说贾雨村对于甄家忘恩负义吗?不能这样说吧。

是否对甄英莲见死不救?

话说贾雨村升了知府之后有些“恃才侮上”,也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官,还保持着读书人的傲气。结果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参了一本,皇帝御批将其革职。为了谋求起复,贾雨村先是去了江南甄家,做甄宝玉的家庭教师。可惜他搞不定甄宝玉,只能辞了馆另外找门路。这一回贾雨村到了扬州地面,到前科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做西席,成为了林黛玉的开蒙老师。

虽说文人相轻,可是林如海不是一般的文人,他非常赏识贾雨村的才干,一封荐书把他引见给了自己的二舅哥,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贾政。依靠着国公府的深厚底蕴,贾政自身虽然只是个五品官,却轻轻松松为贾雨村谋了一个四品官:应天府知府。

贾政剧照

然而这一次的起复,其实是一次典型的萝卜招聘,贾府让贾雨村来应天府,自然是要他解决困难的。却说贾雨村刚到应天府一下马,就收到了一桩人命官司,说的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死人命。

被害人冯渊,本地一个小乡宦之子。凶手薛蟠,本地大族名宦薛家的嫡子。凶手打死人之后若无其事,带着抢来的丫头进京去了。冯家的奴仆在应天府告了一年的状,却始终无人做主。贾雨村正要发下海捕文书,却被衙门里的一个门子拦住。

这个门子正是当年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他给了贾雨村一张护官符,里面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薛蟠之母,正是王家的女儿,而她的姐姐,则是贾政的夫人。贾雨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来应天府,正是要解决贾府外甥的人命官司。

雨村犹未看完,忽闻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薛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薛蟠剧照

贾家和王家盯得很紧,贾雨村刚到任,案子就到了他手上。案子还没判下来,王老爷就来了。这里的王老爷,只能是王家在金陵的族长,王熙凤的父亲。王家这一辈中姐妹四人,大老爷在金陵老家主持家务,二老爷王子腾在京为官,两个姐妹一个是荣国府的当家人,一个是薛家的当家人。荣国府和王家何等势力,岂是贾雨村所能对抗,所以门子才让他做顺水人情将此案了解, “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的面”。

那么贾雨村在门子已经告诉他,本案中双方争夺的那个丫头,正是当年被拐的甄士隐之女甄英莲之时,他为何不出手营救呢?这不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吗?这件事说起来,还真不能怪贾雨村。

其一:如果贾雨村秉公断案该怎么做?那他就应该发下海捕文书对薛蟠进行通缉。可问题是此时的薛蟠已经带着老娘薛姨妈、妹妹薛宝钗和抢来的丫头甄英莲进了京,住到了姨父贾政的家里,也就是住到了荣国府之中。应天府的公差,敢去荣国府抓人吗?

其二:贾雨村补授应天府,显然是贾政和王子腾的共同决定,目的就是让他来解决这桩命案对于薛蟠的影响。如果贾雨村真要坚持初心秉公断案,相信贾家和王家不会介意再换一个新的知府。

甄英莲剧照

其三:自打冯渊被打死到贾雨村到任,已经足足过去了一年时间。薛蟠号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在贾雨村的想象之中,甄英莲应该早就被生米煮成了熟饭。秉公断案抓了薛蟠,然后让他休了甄英莲,再送她回大如州封家?

其四:古代烈女不从二夫,真把甄英莲送回封家,她今后还怎么嫁人。只怕终其一生,都会处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之中,保不齐会像后文中的金钏儿一样跳井自尽。甄英莲从拐子手里脱身进了大富大贵的薛家,至少不用为生活发愁。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贾雨村的恶,也是一步一步慢慢黑化的。他本想做一个能吏,也对昔日资助自己的甄家报了恩。可是官场的现实告诉他,不管你能力有多强,没有根基就会被人轻易干掉。

贾雨村领悟了这一层,这才厚着脸皮去江南甄家,探花林家做家庭教师,就是希望能抱上一只粗腿。等到他如愿以偿起复补授知府之后,才知道自己要缴纳一个投名状。昧良心的案子都断了,还在乎一个没见过两眼的甄英莲?更何况在贾雨村的概念里,现在已经是甄英莲最好的结局了。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此案过后,一个泯灭良心,厚颜无耻的贾雨村诞生了。贾家、王家利用他,不曾想自家今后也会毁在此人手里。

标签: 贾雨村甄英莲甄士隐薛蟠贾政娇杏

更多文章

  • 赵姨娘得的丧葬费比袭人少20两银子,真的是她没有袭人的脸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银子,探春,袭人,黛玉,平儿,丧葬费,赵姨娘

    确实是赵姨娘没有袭人得脸。准确的说是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没有袭人得脸。其实袭人此时的身份比较尴尬。王夫人暗中给了她姨娘身份,贾家其他人按照王夫人的意思也给她姨娘的福利和体面。比如后期很多人开始叫她花大奶奶。但是这个姨娘身份呢,是王夫人偷摸着给的,贾政不知道,贾母装不知道。贾家主子里并没有形成共识。王夫

  • 赵姨娘身边的丫头小鹊,是谁安排的卧底?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宝玉,贾政,凤姐,袭人,小鹊,卧底

    赵姨娘身边有两个丫头。王夫人嫌四个丫头太多没必要,王熙凤回答:“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和王夫人相比的“别人”是谁?当然只能是赵姨娘。如果不相信,再看王熙凤从王夫人屋里出来,站在角门门槛上吹风乘凉,一边指桑骂槐:“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还能说谁?当然,这里说的“丫头”,是指

  • 赵姨娘作为小娘,为何要花500两银子害死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宝玉,贾政,贾环,芳官,贾府

    就身份而言,赵姨娘是宝玉父亲贾政的小妾,是宝玉的小娘,她怎么会要害死丈夫的亲生儿子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怨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贾府尤其是荣国府的所谓的主子中间,赵姨娘应该是活得最憋屈、最窝囊、最下贱、最没有尊严、最不受人待见的一个。不过,即便是姨娘,她也是贾政的老婆呀?在王爷那儿,那叫侧福

  • 赵姨娘是良妾吗?为什么在贾府的地位还没袭人高?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袭人,宝玉,平儿,贾政,晴雯,探春,良妾,贾府,赵姨娘

    什么叫“良妾”?恕我短见少识,我在清朝及以前的小说、文献里,都没见过这个说法。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专门在读书软件上,在《三言》《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明清小说里搜索“良妾”这个词,毫无结果。我只在网络穿越小说里见过——你别笑我,说不定你连那部小说也没读过,只是在电视剧里听过呢。现代穿越小说与电视剧

  • 红楼梦:曹雪芹为何用8个字否定赵姨娘是美女?原因主要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曹雪芹,贾政,贾环,红楼梦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之所以能成为贾政的宠妾,是因为她漂亮。换句话说,赵姨娘是一个美女贾政才喜欢她。那么,赵姨娘到底是不是美女呢?曹雪芹用八个字给出了答案。原文如下: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又看看贾环人物猥琐,举止粗糙,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

  • 赵姨娘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困窘,还是随性?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贾环,探春,宝玉,贾政,芳官,凤姐

    赵姨娘有兄弟赵国基和“内亲” 钱槐(有的版本写作“内侄”)同是贾府奴才,可见她从前是贾府的“家生子儿”,世代奴仆。现在她是贾政的姨娘,在丈夫面前颇为得宠,有一儿一女,女儿还颇争气,儿子虽然委琐了点,但正常情况之下,“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可以说,赵姨娘是的确“有了结果了”——不考虑获罪抄

  • 赵姨娘指使彩云偷了玫瑰露,为啥宝玉担责?黛玉之死的真凶是赵家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赵家,芳官,宝玉,黛玉,贾环,贾宝玉

    题:赵姨娘指使彩云偷了玫瑰露,为啥宝玉担责?黛玉之死的真凶是赵家!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

  • 只知赵姨娘是妾,不知古代妾分十多种?她与王夫人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政,贾探春,邢夫人,陪房,贾环

    贾政有一妻二妾,王夫人是嫡妻,周姨娘和赵姨娘是侍妾。周姨娘很是边缘,没有存在感。赵姨娘却仗着贾政宠爱,生下一儿一女,而存在感拉满,一面被碰得头破血流,一面还折腾不休。现代人对侍妾与主母的差距,大多是“道听途说”。以赵姨娘和王夫人为例,二人的身份地位差距极大。王夫人是贾政发妻,与嫡妻稍有不同。嫡妻代表

  • 贾政喜欢的赵姨娘,为什么人人都讨厌?她怎么会混得这样惨?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贾政,宝玉,探春,贾环,平儿,贾府,赵姨娘,中国古文献

    读《红楼梦》,的确有个印象,赵姨娘是人人讨厌的。但是这印象是因为叙述的角度问题,并不是客观事实。《红楼梦》的叙事,大而言之,是以贾家为主;贾家之中,又以荣国府为主;荣国府则以二房贾政一支为主;在这一支中,又以宝玉等少男少女为主。以宝玉为主的叙事视角,就决定了宝玉自带主角光环。不,我不是说肥皂剧里主角

  • 作为一个戏子、下等丫鬟,芳官怎么敢跟“半个主子”赵姨娘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芳官,宝玉,探春,贾府,戏子,怡红院,赵姨娘

    因为除了身份,她们还有最基本的平等点,她们都是人。当然,人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阶级、地位、身份,而仅以“人”的资格独立存在。这就要用另一句话了:“人必自侮,而后他人侮之”。赵姨娘是半个主子,芳官是最下等的奴才。二人的身份即使不能说天壤之别,也是大有悬殊的。如果各自恪守身份,赵姨娘不屑,芳官不敢,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