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良妾”?恕我短见少识,我在清朝及以前的小说、文献里,都没见过这个说法。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专门在读书软件上,在《三言》《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明清小说里搜索“良妾”这个词,毫无结果。我只在网络穿越小说里见过——你别笑我,说不定你连那部小说也没读过,只是在电视剧里听过呢。
现代穿越小说与电视剧都不足为凭。赵姨娘是不是什么“良妾”,我不知道。她是姨娘,客气地称为“姨奶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她只是辈份高于袭人,而月钱待遇并没有区别——“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袭人的待遇,根本是比照赵姨娘来的。
如果从名分角度来说,赵姨娘是多年姨娘,袭人却是有实无名、有待遇没公布红头文件,袭人是比不上赵姨娘的。
说赵姨娘比不上袭人,直接地说,是赵姨娘自己说的:“我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但是赵姨娘的说法是错的,这是个误会。
赵姨娘说自己不如袭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赵姨娘兄弟死了,赏二十两;袭人母亲死了,却赏了四十两。这个问题,探春给她解释得很清楚:因为袭人是“外头的”,而赵姨娘是“家生子儿”。
在探春的眼里、心内、口中,袭人当然不能与赵姨娘相比,所以她特别申明:“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袭人是宝玉的屋里人,只能跟贾环的屋里人相比。
但是,我们读《红楼梦》,的确有个感觉,赵姨娘到处受人排挤斥骂,袭人却非常有脸有面。这是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个细节:坠儿偷盗被发现,平儿叮嘱麝月:“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安排、打发屋里的丫头,当然是主子主妇的责任与权力,为什么平儿要让“等袭人回来”?难道袭人竟不是妾,而是怡红院里的女主人吗?难道袭人这女主人当的,竟然可以越过宝玉,直接处置下人了吗?
宝玉性格软弱,连婆子都“恐劳叨误事”,平儿这样精明又细致,岂能不考虑到这一点?若他心软,留下坠儿,将来是大的隐患。所以她要背着宝玉、瞒着宝玉。
不让晴雯参与,因为晴雯生病,而且性格暴躁,怕她一时忍不住气,仍旧张扬起来,对宝玉的名声不利。
告诉了麝月,却没有让麝月做主,因为要“等袭人回来”,也就是说,平儿心中,或者在平儿和王熙凤的默契之中,她们根本是把袭人当成怡红院的主妇来看待的。
袭人是怡红院事实上的主妇,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地位的确是比赵姨娘高。不过这并不是赵姨娘不中用,而是外部环境不一样。
贾政与王夫人是原配夫妻。赵姨娘虽然生了探春和贾环,从年纪来看,她来到贾政身边应该比王夫人晚得多。既是侍妾,又是晚来,怎么可能当家做主?
而宝玉未娶,怡红院并没有女主人。宝玉又心软耳软,又不好俗务,怡红院根本没有做主的人。奶娘已经“告老”退休,一个没过明路、只享受待遇的屋里人,就成了宝玉之下的第一人,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管理责任来。
袭人的确是地位很高。当然并不会长期如此。等到宝玉将来娶亲,就像薛蟠娶回夏金桂一样,香菱“自己身上分去责任”一样,恢复到屋里人这“半个主子”兼半个仆人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