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雨村,曾是落魄文人的榜样,却活成天下读书人的反面典型

贾雨村,曾是落魄文人的榜样,却活成天下读书人的反面典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少读红楼 访问量:1896 更新时间:2024/3/1 0:51:39

说说贾雨村这个人。

一提到贾雨村,估计很多人都会给他贴上“奸雄”“小人”“忘恩负义”这些标签。

这也难怪,谁让这厮那么快就黑化了呢?为了攀附贾府,竟然对恩人之女见死不救。为了向贾府表忠心,竟然讹石呆子拖欠官银,夺了扇子打了人……

贾雨村的种种行径,可以说是个十足的小人,脂砚斋都说他有莽、操遗容,是末世奸雄。可见他的人品有多卑劣。

但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贾雨村也不可能天生就是个奸雄,他变坏有很多现实和环境的因素影响导致的。

其实很多人在完全黑化之前,甚至是个礼貌谦逊博学多才的谦谦君子。

而红楼梦里的人,跟生活中的我们是一样的,都是复杂多面的,没有绝对的坏和完美的好,这原本就是真实的人性。

曹雪芹对其笔下人物的描写,大多真实可感,就像我们身边的人物一般,它并不是一句扁平化的好或坏就能概括的。

比如,贾琏是个好色风流的纨绔子弟吧?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但他也是个有良知的公子哥儿,从彩霞婚事,石呆子一事中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薛蟠是个言语傲慢型轻奢侈的呆霸王吧?甚至身上还背着人命官司,殴打虐待香菱……但他后来与柳湘莲的相交,也看得出他并非十恶不赦之徒。

比如,贾雨村是个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小人吧?但黑化之前的他,也算是个比较上进且有才学的读书人吧?否则他怎么可能考得上进士?

红楼梦里一共有三个进士,贾雨村、林如海和贾敬,他们都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的,但后两者的出身明显高于贾雨村。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林如海和贾敬考不上进士,那也没关系,人家有丰厚的家底呢,吃喝不愁。而贾雨村呢,他其实没有退路的。

原文这么说的: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微,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也就是说,如果贾雨村考不中,他的人生其实就是一败涂地一无所有的,他甚至连老家都没脸回去了。出来混,就是准备衣锦还乡的,没混好,怎么好意思回去呢?

刚出场的贾雨村,其实是很落魄的一个文人,一家人就剩他自己了。但即便是这样,贾雨村也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慢慢的攒路费进京赶考。

我们今天的孩子读书考学,常常有家长陪考,各种伺候,给足了衣食营养和良好环境,可你看贾雨村,就一个人,一边要挣钱生活,一边还得准备考试,这是典型的半工半读。

那个时代,讲究的是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贾雨村这样的穷小子来说,通过读书光宗耀祖,改变命运,大约也是唯一且最廉价的一种出路。

因为,他没有退路啊。

摆在贾雨村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而且,他必须要成功。因为一旦失败,则意味着他又一个三年的落魄,或者从此意志消沉,客死他乡。

不得不说,贾雨村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对于自己能否考中,也十分自信且有把握。应该说,贾雨村对自己的认知是清醒而理智的。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备考的那些年,贾雨村一直没闲着,他没有因为贫穷而放弃读书,因为他深知,要想彻底摆脱贫穷,对当时的他来说,大约也只有读书。

甄士隐是个隐居的乡宦,神仙一流人品,大家可以细想下,如果贾雨村没有真才实学,甄士隐会那么看重他吗?如果贾雨村没有理想抱负,他会成为甄士隐的座上宾吗?如果贾雨村就是个书呆子没有什么谈吐,甄士隐会常常与他交接吗?

贾雨村无论是相貌、才学、谈吐、举止,都给人一种穷则穷矣但不卑不亢的感觉,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有底气呀。过去的读书人大多如此,即便再穷,也不会自觉矮人一截,因为他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首。

贾雨村虽然是个敝巾旧服衣衫褴褛的落魄文人,就连甄家丫鬟都觉得他十分贫窘,可这样的贾雨村,不仅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常受邀去甄士隐书斋长谈,可见,读书给了他多大的底气和自信。

贾雨村后来能考中进士,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家道中落的那些年,他没有放弃读书,即便神京路远,没有盘缠,也便早早上路了,就为了春闱一战,一展抱负。这是一个读书人最该有的样子。

当然,后来黑化的事儿咱就不说了,因为写的太多了,大家也都能说上几句。毕竟,谁都不是神仙,我们都无法预料以后的人生,更不要说他人的了。

贾雨村的黑化,既有自身因素,也有时代和环境因素,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都是后来的事,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无法预判,对于与他交接之人,更无法判断。

你看甄士隐、林如海、贾政等人对贾雨村的态度便知,那时的贾雨村,尚未真正发迹,他能得到几位贵人的扶持,凭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才学啊。然而,他黑化之后,就连平儿这样善良的丫鬟,都能骂出不好的话来。

因此,贾雨村这个人,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得分阶段来看。他的黑化,其实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阶层跨越,有了大好前途,千万别忘了初心。因为只有时刻铭记初心,才能走得更远啊。

贾雨村有理想抱负,读书上进,是好的一面,这也给他带来了考中进士的喜讯。而他的黑化,固然有一时的飞黄腾达,可终究难逃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结局。

有因必有果,没有守住初心的贾雨村,这个也曾满怀抱负,也曾读书上进的文学青年,终于没能抵住利益和诱惑,自食了恶果。我们生活中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有能力有才干却忘记了本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是可悲又可恨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贾府贾敬

更多文章

  • 读《红楼梦》:林如海为什么不遗余力帮助贾雨村复出,有何警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政,贾雨村,林如海,林黛玉,甄士隐,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李大奎《红楼梦》第三回写林如海托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去京都外婆家生活,实则不遗余力帮他复出,这是为什么?前文交代,贾夫人"一病去了",6岁的女儿林黛玉只得"守制读书",她的家庭教师贾雨村便欲"辞馆别图"。可刚当上扬州巡盐御史的父亲林如海却极力将贾雨村挽留下来,要他继续教女儿林黛玉念书。第三回便

  • 贾雨村用一副对联,还原黛死钗嫁,林黛玉是发妻,薛宝钗只是续弦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薛宝钗,贾雨村,贾宝玉,贾探春,甄士隐

    贾雨村没中举前,于中秋夜作了一首诗和一副对联向甄士隐明志,表达求助之心。甄士隐因此慷慨解囊,资助他五十两银子,并两件棉衣进京赶考,才有日后金榜题名的仕途。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号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他自诩为匣中美玉只等识货之人出嫁,好像梳妆盒中的宝钗,只待时机飞黄腾达。读书人说的

  • 《红楼梦》里的绝妙讽刺:绛珠仙子林黛玉,给伪君子贾雨村当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林黛玉,贾雨村,甄士隐,曹雪芹,红楼梦

    贾雨村、林黛玉的师生关系,从《红楼梦》情节推进来看,仅仅充当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垫脚石。贾雨村进京打通关节,意欲谋职,林黛玉则应外祖母史老太君的再三要求,不得不“抛父进京都”,师生两人合为一处,贾雨村沾了林黛玉的光,林黛玉得了贾雨村的安保之便,一路平安进京。这对师生的关系,似乎止步于此,曹雪芹并

  • 贾雨村落魄时,究竟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府,娇杏,贾雨村,甄士隐,贾宝玉,穷书生,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是红楼梦里的奸雄,他自从抱上了贾府这棵大树,仕途可谓青云直上,从知府直接做到了补授大司马的高位。当然,贾雨村也没少干缺德事,比如乱判葫芦案,比如抢夺石呆子的扇子……其实,发迹之前的贾雨村,是个十分落魄的穷书生,那时的他,可以说要多惨有多惨。原文说: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

  • 甄士隐、林如海、贾政都是正经读书人,为什么会帮助小人贾雨村?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政,黛玉,贾府,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在曹公笔下,是个忘恩负义,以权谋私,甚至最后落井下石的奸险小人,是末世奸雄,但奇怪的是,这么个反派人物,竟然许多正经的读书人都帮过他。比如最早器重他的隐居乡宦甄士隐,比如亲自给他写荐书的前科探花林如海,比如为贾雨村起复谋缺的工部员外郎贾政。这几个人,都是公认的读书人,是正经的文人,而贾雨村虽然

  • 陈继志没宣判是他请错了律师:请曹操贾雨村出面,此事早摆平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曹操,贾雨村,陈继志,雷横,朱仝,吴用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以古度今,古今同概。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根据史料来聊一聊陈继志的案子:在汉朝和宋朝,陈继志在烧烤店打人之后,是会被判为正当防卫,还是会被官府处以极刑?如果他遇到梁山好汉,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案发已经过了一百天,庭审已经过了一周,唐山烧烤打人案迟迟不见判决,是不是陈继志请错了律师?如

  • 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恩将仇报不肯救甄英莲?其实是他想救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贾雨村,甄英莲,甄士隐,薛蟠,贾政,娇杏

    前言: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开篇人物,一向被认为是书中的第一大反派。特别是他日后官居大司马之时,对提拔他的贾府落井下石,恩将仇报,更是令人齿冷。其实从他的名字、籍贯来看,作者就已经对贾雨村灌注了极大的恶意。贾雨村姓贾名化(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假是非),别号雨村(贾雨村言就是假语蠢言),原系胡州

  • 赵姨娘得的丧葬费比袭人少20两银子,真的是她没有袭人的脸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银子,探春,袭人,黛玉,平儿,丧葬费,赵姨娘

    确实是赵姨娘没有袭人得脸。准确的说是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没有袭人得脸。其实袭人此时的身份比较尴尬。王夫人暗中给了她姨娘身份,贾家其他人按照王夫人的意思也给她姨娘的福利和体面。比如后期很多人开始叫她花大奶奶。但是这个姨娘身份呢,是王夫人偷摸着给的,贾政不知道,贾母装不知道。贾家主子里并没有形成共识。王夫

  • 赵姨娘身边的丫头小鹊,是谁安排的卧底?

    历史解密编辑:逍遥史贵族标签:宝玉,贾政,凤姐,袭人,小鹊,卧底

    赵姨娘身边有两个丫头。王夫人嫌四个丫头太多没必要,王熙凤回答:“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和王夫人相比的“别人”是谁?当然只能是赵姨娘。如果不相信,再看王熙凤从王夫人屋里出来,站在角门门槛上吹风乘凉,一边指桑骂槐:“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还能说谁?当然,这里说的“丫头”,是指

  • 赵姨娘作为小娘,为何要花500两银子害死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宝玉,贾政,贾环,芳官,贾府

    就身份而言,赵姨娘是宝玉父亲贾政的小妾,是宝玉的小娘,她怎么会要害死丈夫的亲生儿子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怨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贾府尤其是荣国府的所谓的主子中间,赵姨娘应该是活得最憋屈、最窝囊、最下贱、最没有尊严、最不受人待见的一个。不过,即便是姨娘,她也是贾政的老婆呀?在王爷那儿,那叫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