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万太平军就想北伐清朝! 杨秀清这步棋未免太冒险, 可惜了林凤祥

2万太平军就想北伐清朝! 杨秀清这步棋未免太冒险, 可惜了林凤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陌陌谈游戏 访问量:2092 更新时间:2023/12/7 19:53:49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杨秀清妄图凭借两万人的北伐力量,就想彻底击败清朝政府,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在南方尚未完全落入太平天国之手前,杨秀清就忙着让林凤祥和李开芳领着两万人前去北伐,结果导致北伐彻底失败,而南方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所以我认为,从战略角度上来说,急忙着北伐是一种错误的试探,试探的代价就是两万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和林凤祥两位大将双双毙命。

01五虎上将,一次北伐就毙命了两位。

三国蜀汉有五虎上将之说,其实太平天国前期也是有五虎上将的,他们分别是

李开芳,林凤祥,胡以晃,黄文金和罗大纲。

这五个人的地位仅次于前期所封的几个王,是太平天国的骨干力量。这次北伐的三位主帅当中,就有两位是五虎上将的成员,他们分别是林凤祥和李开芳。

在杨秀清的战略部署下,太平天国成功拿下了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在这里建国。此后杨秀清安排林凤祥、李开芳和吉文元带领两万多人从浦口出发北伐。

北伐军是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从安徽到河南,直奔直隶,最后止步于天津静海。期间吉文元战死,李开芳与林凤祥分兵两路。

林凤祥在前线抵挡,李开芳则前去接应援军。哪曾想援军还没到前线就被清军给击溃了。此后李开芳和林凤祥的两支军队就没有再会合过。

本来人马就不多,他们还分兵两路。李开芳退入高唐州以后,虽多次击败清军,却无法挽回败局。

他派人请林凤祥前来会合,打算一起南归的时候,林凤祥大军已经全军覆没,林凤祥本人也被清军抓获。

失去南方援军和林凤祥大军的李开芳,一下子变得孤立无援。他只能想办法突围,结果清军主帅僧格林沁已经带领大军前来。

令总兵花里雅逊布屯延津防河,双禄守彰德为后继,而贼酋林凤祥、李开芳已自汜水渡河,陷温县,犯怀庆。讷尔经额檄总兵董占元赴援,自驻临洺关,请增调盛京、吉林步骑。诏授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节制河南、北诸军。---《清史稿》

李开芳在诈降失败后,也被僧格林沁给抓获,三位主帅全部在北伐途中遇难,其中两位还是五虎上将,可见这次北伐的损失有多大。

02南方尚未平息,忙着北伐不是什么好兆头。

太平天国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他们并没有占据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在湖南遭遇到左宗棠的抵挡后,太平军是改变了行军路线,才会直奔南京而去。

僧格林沁围林凤祥、李开芳於连镇,久未下,命胜保回军会剿。开芳突出,分股窜山东,胜保亲率轻骑追之,贼陷高唐踞守,围之数月不能克。迭诏诘责,褫职逮京治罪,遣戍新疆。直隶、山东贼既平,予蓝翎侍卫,充伊犁领队大臣。---《清史稿》

其实湖南他们就没啃下来,此后到了南京建都后,敌人居然能在他们的都城旁建立起两座军事大营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这也是千古奇闻。

当时太平军勉强控制的范围只有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湖北东部以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是清朝的赋税中地,才会显得很棘手。

对于湖南,其实太平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问题就来了,只占据了一个东南沿海,太平军哪来的胆子就敢北伐呢?

当年朱元璋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以后,这才想到了北伐。在这些对手还在的时候,朱元璋完全不敢想,甚至称王都不敢。

为什么?因为身边的对手,永远比远处的对手要可怕的多。太平军占据的南京看似固若金汤,实际上也是危机四伏。这个时候杨秀清不想着占领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却想着要先北伐,这本身就是战略上的一个错误。

他应该先部署大军灭了湖南的曾国藩和左宗棠,再考虑北伐的事情。毕竟北伐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物资、粮草、兵马器械、车船等等都需要准备好。

03孤军深入,物资供给完全不够。

在这次北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具体的细节,立刻就能明白这次的北伐到底有多么的荒唐。

细节一:林凤祥大军打下商丘后,没船渡过黄河。林凤祥一路北上,从安徽直奔河南,打下了河南重镇商丘以后,击败了清军5000多守军,缴获的器械更是不计其数。

眼看着就要渡过黄河了,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北伐军忘记准备船只了!上万人马,在黄河南岸一路朝着西边走着,一直到了巩义以后,这才渡过了黄河。

期间耽误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这也给了清军足够的时间调集人马,前来镇压太平军的主力部队。既然想要北伐,为什么不准备船只?难道不想打过黄河吗?

细节二:林凤祥大军在天津受阻后,杨秀清才想着调集援军支援。北伐军主力只有两万多人,想要消灭清朝大军谈何容易?杨秀奇在部署这次北伐的时候,当然要考虑什么时候派遣多人马合适。

可是从现实状况来看,杨秀清在派遣援军方面显得十分被动,甚至有点赌博的成分在里面。

他似乎认为这两万多人马就是碰碰运气的,赢了他们就可以直接灭了清朝,输了他们也只是输了两万人马罢了。

所以当林凤祥的人马直奔天津而来的时候,在这里遭到了清军强烈的阻击。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隔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杨秀清这边才派遣了7500名援军北上支援。

这是干嘛?玩呢啊?林凤祥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援军。最后只能从天津撤军。也正是这一撤军的行动,让他彻底输了。

细节三:林凤祥困守连镇,没吃没喝。撤军以后,林凤祥和李开芳就兵分两路了。林凤祥在连镇继续支撑着,而李开芳则带着一部分人南下高唐州去寻找援军的下落。

结果好了,林凤祥到了高唐州才发现,原来只有7500人的援军,而且还被清军给击溃了。

此后林凤祥就一直呆在连镇,没吃的没喝的,物资供应完全跟不上他们的行军步伐。

结果林凤祥的大军,就是在这种状况之下,坚守了足足9个月。我很难想象,这9个月杨秀清和洪秀全在搞什么鬼,难道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北伐军?显然是这样的。

总结:这次北伐,是杨秀清的一场豪赌。

从后期杨秀清对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支援态度来看,杨秀清对这次北伐并没有抱有太大的信心。

我甚至觉得这就是一场豪赌,拿两万人的性命,赌能否灭亡清朝。如果北伐军能够一路北上灭了清政府,那杨秀清可就赚大发了。

但是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在物资供应不上,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北伐军被清军围追堵截,根本就不堪重负。

最终北伐军全军覆没,我认为杨秀清或许也不会很伤心。因为他只是觉得这一场赌博失败了而已,证明了两万多人孤军深入的确不适合北伐。

更多文章

  • 太平军攻克南京, 杨秀清下令善待旗人女眷, 让她们家庭团聚

    历史解密编辑:陌陌说游戏标签:八旗,旗人,清军,杨秀清,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

    1854年,杨秀清下令:“护送八旗女子出城,让她们回家团聚”。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对八旗家属、女眷照顾有加,没有所谓的杀戮,这点值得肯定。林凤祥、李开芳踹门而入,南京外城陷落,太平军乘势围攻满城,这是清朝驻防八旗及其家属居住的地方,里面没有汉人。10个小时结束战斗,太平军攻克满城,八旗兵丁大多战死、累

  • 太平军北伐:明知获胜概率小,杨秀清也是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秀清,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洪秀全,李秀成

    忠王李秀成在监狱中,洋洋洒洒写下了数万言《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对重要诸侯王进行一番点评,还总结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李秀成认为,太平天国灭亡,主要原因有“十点”,其中北伐占了“三点”。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伐;曾立昌率兵增援北伐;秦日纲再次增援北伐,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对于太平军北

  • 拿下南京后,杨秀清为何急着部署北伐?2万北伐军是否成了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秀清,太平军,清军,清廷,石亚达

    杨秀清虽然不识字,是砍柴烧炭出身,可这家伙绝对是天才型的战略家。就说太平军拿下南京以后的战略部署,绝对堪称战略史上的经典之作。杨秀清将20万水陆大军,兵分三路:第一路,由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大军进行北伐。这支人马一路打到了天津府静海县,差点儿就进了北京城!第二路,由赖汉英、曾天养等人,带领1

  • 她是太平天国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却沦为东王杨秀清的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杨秀清,东王,太平天国,洪秀全,傅善祥,韦昌辉

    中国的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结束(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历时1300多年,是世界上最悠久也是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很自豪地说道: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傅善祥那么产生了多少状元呢?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

  • 同庚叔一次“无理取闹”,成为压垮杨秀清第二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韦昌辉,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东王

    1854年2月,北王麾下大将张子朋来到水师大营,准备调部队西征,增援两湖战场。谁知,张继庚散布谣言:“东王厚待两广人,鄙视两湖人”,以两湖籍为主的水师不愿意西征。对此,张子朋怒不可遏,直接殴打挑头闹事水兵,激起了兵变。为安抚两湖籍士兵,东王杨秀清让湖南道州人唐正才出任水师统领,并以“上帝下凡”形式杖

  • 杭州市民自称杨秀清遗孤,抓着专家的手请求:请给我的祖宗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东王,市民,遗孤,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

    杭州市民自称杨秀清遗孤,抓着专家的手请求:请给我的祖宗平反1856年,洪秀全联合北王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将太平天国的实际执掌者——东王杨秀清杀害。同时被杀的,还有杨秀清的全家以及2万多名优秀的战士。杨秀清被杀之前,太平天国的事业蒸蒸日上,打得清军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日后飞黄腾达的曾国藩,也被打得三次

  • 太平天国“地产纠纷”事件:压垮杨秀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北王韦昌辉率3000兵马从江西前线赶回勤王,诛杀东王杨秀清。接着,大肆屠杀东王余党,6000放下武器的东殿士兵被杀害,城内血雨腥风,秦淮河畔为之染红。此次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信仰崩溃,从此走向衰败。都知道,诛杀杨秀清乃是“北王、翼王密谋,且只杀三人”。结果呢?同样接

  • 洪秀全在后宫享乐,遭杨秀清逼宫要求晋封万岁,导致2万多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东王,北王

    导读: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在之后,洪秀全自称天王,开始整日躲在后宫之中享乐,完全不理朝政。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渐渐都被东王杨秀清所把持,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1856年,终于爆发了天京事变。一百多年以来,天京事变都被当做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天京事变中,权倾朝野的东王杨秀清全族被杀,多年来太平

  • 杨秀清成太平天国人物后,向洪秀全提一要求,结果酒宴上惨遭横死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东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军,古装剧,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最重要的领袖之一。1846年可以说是杨秀清改变自己命

  • 英国公开洪秀全的亲笔信,内容改写历史,学者:我们冤枉杨秀清了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军事,英国,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非常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在充满剥削的社会中产生与发展。这场活动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洪秀全与杨秀清是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他们之间发生过很多故事,从他们两人关系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组织的兴衰过程。从古代的历史资料来看,杨秀清曾经在内部有过叛变的举动,正因为如此命运从此改变,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