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除夕夜,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一下子惊呆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就劝:“皇上,愉妃娘娘已经78岁了,不如选个年轻的?”
要知道乾隆是一个既风流又会享受的皇上,他的后宫嫔妃多达43位,在他88岁时,还纳十五六岁的女人做妃子。
谁知太监好心一句提醒,竟惹乾隆怒斥:今晚只要愉妃,吓得太监急忙去传召。
愉妃,祖上是珂里叶特氏,珂里叶特氏原为蒙古姓,后来满族引为姓,之后又改姓海。
愉妃的父亲叫额尔吉图,是雍正朝的五品员外郎,虽然家境殷实,但比起皇宫王府里的金枝玉叶,愉妃显得再普通不过。
在雍正时期,愉妃被选入还是宝亲王的弘历府里,因为家世不够显赫,她最初只是个格格。
清朝亲王的妻妾称谓有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和格格之分。
至于容貌,愉妃从小相貌平平,好在她喜欢读书,又性格平和,与世无争。
愉妃一入王府便知,弘历并不喜欢自己,她的直觉很准,男女的情分在第一次见面时通过眼神便可猜到八九分。
她发现在王府里,除了奴婢与下人,都比她家世尊贵,如:嫡福晋富察氏出身于高官世家,宝亲王对她钟爱异常;侧福晋高氏父亲是正二品总督;侧福晋那拉氏是雍正亲赐,深受宝亲王母亲钮钴禄氏喜爱...
她知道皇家的婚姻,没有普通人的儿女情长,而是交织着政治与家世、容貌与宠爱,这些关系千丝万缕,有些时候甚至会影响朝局的稳定。
所以她不去争,不去抢,随遇而安,倒也落得个自在。即便不受乾隆宠爱,她也不会暗自伤神。
乾隆登基后,原宝亲王府里的侍妾皆有晋升,嫡福晋富察氏被封为皇后,侧福晋高氏被封为贵妃,侧福晋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册封各个苏氏为纯嫔......而愉妃被封为倒数第二等的常在,第二年才晋升为海贵人。
清宫后妃分八个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在热播的清朝后宫剧中,大家经常看到皇后和众多妃子为了得到皇上一人宠幸,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勾心斗角的宫斗剧,真实的后宫生活只能是更加血腥和残酷。
可这些事都和愉妃挨不上边,因为她不争不抢又不受宠爱,自然也不会与人为敌。
如果就此下去,出身和容貌并不出众的愉妃,似乎在幽幽深宫里平凡的度过此生,然而乾隆的一次宠幸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1740年的一天,乾隆无意间经过愉妃的永和宫,经太监提醒,乾隆回忆起这位自己做亲王时就娶过门的海贵人。
乾隆举步跨过永和宫门槛,坐在石凳上,待太监传出愉妃,乾隆这才把海贵人和眼前的人对上号。
也许是愉妃的性格平和,乾隆在永和宫里,心里得到片刻的安宁,他十分享受。
当晚,乾隆翻了愉妃的绿头牌,愉妃很是吃惊,自从进了王府,已经七八年了,仅有数次宠幸。为什么皇上会翻自己的牌子?她来不及猜皇上的想法,经过梳洗打扮后,她带着欣喜和惶恐的心情,由太监抬进了养心殿。
没成想一个月之后,愉妃怀孕了。
她得到了所有怀孕妃子都会得到的待遇:怀孕6个月后,御医上夜轮班;怀孕8个月后,母亲进内宫照料。
愉妃母亲说:“这是你的福分,如果能为皇上诞生龙子,就是全家人的荣耀。”
愉妃浅浅一笑,她抚摸着肚子里的孩子,心想:不管是阿哥还是格格,都心满意足了,对于我更是一种寄托。
1741年,愉妃生下乾隆的第五子,就是《还珠格格》里五阿哥的原型永琪。
正是后宫中的“母凭子贵”,在永琪刚出生时,愉妃被册封为愉嫔,儿子5岁时,她又被册封为愉妃。
愉妃的“愉”,是她生下永琪后,被赐予的。“愉”在满语中意思是温柔、温和的意思,这与愉妃的个性如此契合,足见乾隆的体贴。
愉妃生下永琪后,她把心思全放在儿子身上,对永琪悉心培养,每日陪伴他读书。
永琪自小就十分懂事,他知道自己母亲并不受父亲宠爱,因此更加勤学自勉。等永琪长大后,更是精通满汉蒙藏4种语言,骑马射箭也十分擅长,每次考试都会得到乾隆大加赞赏。
在父亲乾隆眼里,永琪出众的文治武功正是继承人拥有的必备才能。
而之后的一次意外事件,让乾隆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1763年,乾隆在圆明园的寝宫突然失火,大家纷纷各自奔命,只有永琪第一时间冲入殿中,“父皇,儿臣来迟了。”说完就背起乾隆不要命地往外跑。
永琪不顾个人安危把乾隆从大火里救出来,让乾隆特别感动,他深信永琪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两年后,乾隆封24岁的永琪为和硕荣亲王。
在乾隆17个儿子中,被封为亲王的只有三个,分别是:五阿哥永琪荣亲王,十阿哥永瑆成亲王,十五阿哥永琰嘉亲王,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永琪是乾隆时期被封的第一个亲王,可见永琪在乾隆眼里有多重要。
“永琪,你是娘最大的荣耀。”愉妃对着优秀的儿子说道。
永琪望着日渐老去的母亲,宽慰道:“额娘放心,有朝一日,儿臣会让额娘成为后宫真正的主人。”
“额娘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不再有他求。在额娘心中,儿子的健康多福远比皇位更重要。”愉妃对永琪说。
然而命运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最好的东西一件件送给你,然后再无情地把一件件拿走。
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就因患病去世。
永琪的早逝让乾隆十分悲痛,而打击最大的则是愉妃,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愉妃万念俱灰,她一夜间生出白发,从此再无光华。
乾隆痛失爱子,为避免见物思人,再也没有踏入愉妃宫门半步。
从此,愉妃在对爱子无尽的思念中,独自度过一年又一年,好像所有人都把她遗忘了一般。
转眼间,几十年一溜烟过去了。
1791年的除夕夜,81岁的乾隆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想起了爱子永琪,又想到了仍在世的愉妃。
于是有开头一幕,两个老人活了大半辈子,再次见面时,不免感慨万千,他们一起开心地聊着永琪,聊着从前的往事,画面既温暖又有些心酸。
愉妃可能是在风烛残年的时候,还能与自己丈夫叙叙旧,一起追忆优秀的儿子永琪,也算了却了多年独守空房的不甘。
第二年,79岁的愉妃,带着一丝满足安详地走了。
愉妃去世后,乾隆追赠她为贵妃,还命人将她的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可以看出,乾隆对愉妃并不是那么薄情的。
尾声:
在勾心斗角的清朝后宫里,愉妃与世无争,活得像一朵莲花。她是一个容易知足的人,当年与她一起进宫的人,早已离世多年,而她临终前感受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刚哥侃历史
,给你讲更多有趣、有料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