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太祖、高祖、太宗、高宗的区别在哪里?

详解:太祖、高祖、太宗、高宗的区别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3/12/30 5:59:58

中国古代帝王庙号起源于商代,但周朝没有实行,真正开始实行庙号制度其实是从汉朝开始的——换言之,实质上刘邦是我们所能真正了解的第一个拥有庙号的人。

首先,说说“祖”和“宗”有什么不同。

孔子家语》曰:“祖有功而宗有德”,这就是“祖”和“宗”的区别,即有功曰祖,有德曰宗。这里的功,指开创之功,这里的德,指守成之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开国皇帝多称祖,而守成皇帝为什么多称宗。

下面再来说说高祖和太祖。

《史记》、《汉书》都记述了给刘邦确定庙号和谥号的过程:“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显然,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但是,包括司马迁在内的所有人,都把刘邦叫“汉高祖”,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刘邦是第一个被上庙号的人(在此之前,只有八百年前的商朝有过庙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庙号制度非常不完善,所以也没人在乎太祖到底是什么鬼玩意,所以当时人就直接用谥号“高”来指代刘邦的宗庙了,称之为“高祖庙”。——你看,两个称号简化成了一个,多方便。

在宗庙制度里,“太祖”是有特殊含义的,所谓天子七庙,最流行的学说就是“一祖二宗四亲庙”。这个“一祖”,指的是始祖,即所谓始受封者,即第一个接受分封的人,在商为契,在周为后稷。所谓“二宗”,即指太祖和太宗,其中太祖是始受命者,即第一个接受天命的人,在周即为周文王。对汉朝而言,刘邦既是始受封者,又是始受命者,所以按照宗庙制度,他被称为太祖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

但是,“高祖”是个什么玩意?这东西在以前的宗庙系统中没有,正是由于汉朝初年宗庙制度不完善,只能瞎想乱叫,把刘邦的谥号和庙号叫混了,才搞出了个“高祖”这个东西。——但既然已经搞出来了,那自然也就成了庙号的一种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汉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码是宋辽之前),太祖和高祖是基本没有区别的,两个地位、功业差不多的皇帝,往往这个叫太祖,那个叫高祖,混着来。

比如汉朝之后就是魏,曹操(始受封)是太祖,曹丕(始受命)是高祖。晋朝,司马懿(始受封)为高祖,司马昭为太祖。正好相反。十六国时,后赵石勒(始受封+始受命)为高祖,石虎为太祖;前秦符洪(始受封)为太祖,符健为高祖,又正好相反。南北朝时,刘裕(始受封+始受命)为高祖,刘义隆为太祖。萧衍爸爸为太祖,他自己(始受封+始受命)为高祖,陈朝也是一样,陈霸先他爸爸是太祖,他自己是高祖。隋朝杨忠(始受封)为太祖,杨坚(始受命)为高祖。唐朝李虎(始受封)为太祖,李渊(始受命)为高祖。到五代时,大家都是草头王,也没个始受封和始受命啥的,但朱温、李克用、郭威等为太祖,而石敬瑭、刘知远等为高祖。

这种混乱的局面,正好说明了当时高祖和太祖没有什么区别,两者是等价的,有时高祖在上,有时太祖在上。

而从宋辽开始,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都是始受封+始受命,全部为太祖,再没“高祖”这个称号出来捣乱了。

最后再来说一下“为何清朝顺治是宗,而康熙却是祖”的问题。

先指出一点,顺治也是祖,世祖。

前面说了,有功曰祖,有德曰宗。那些开国皇帝都有开创之功,因此都是祖。但如果后世继承者中也有开创之功的,自然也是祖。比如刘秀中兴汉室,有开创之功,是为汉世祖。不过呢,从曹魏开始,一下子就搞了三个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睿),一下子就把祖的这个严肃性给打破了,后世就有许多朝代学曹魏,搞许多的祖出来,因此有人认为祖号之滥,实肇于此。

不过康熙和顺治这个,倒不是瞎搞,顺治入关,厥有大统,自然是开创之功。至于康熙,《清史稿·圣祖本纪》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所以为“圣祖”。

标签: 太祖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那么讨厌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络罗氏,清朝,野史秘闻

    关于八阿哥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的父系,由于史料缺失没有查到具体直系,她的父亲明尚娶的是安亲王岳乐第七女郡主,可见这位明尚的家世也很不一般,推测极有可能出自满洲正蓝旗郭络罗氏,是杨舒(清朝建国四大功臣之一)的后代。郭络罗氏(胤禩之妻)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就在其出生不久,父亲额驸明尚便因赌博而

  • 拓跋绍是怎么死的?凶残杀父泄愤,在大街上被割死吃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拓跋绍,南北朝,风云人物

    清河王拓跋绍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琏的儿子,其母贺氏,是贺兰部东部大人之女,拓跋琏献明皇后之妹,容貌艳丽,楚楚动人,拓跋琏见后甚爱,便对其姐献明皇后说,要将她纳为妃嫔。皇后说:“不可。我妹过于美貌,恐将来于陛下不利,况且我妹已嫁他人,夺之不义。”拓跋建为美色所动,哪里肯听,硬是派人暗害了人家的丈夫

  • 三国时期孙吴文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详解孙吴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孙吴文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历史上吴国在书法、绘画、文史、建筑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法孙吴的书法文化繁荣,书家层出不穷,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皇象。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孙吴书法家。工书,尤善章草、八分书,著有《论草书》,代表作

  • 鄱阳湖水战中,朱元璋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这次战役中朱元璋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先说一下双方势力的主将。胜方主帅朱元璋,对于他不用多介绍相比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后来在小时琥好友汤和的介绍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的义军就是北

  • 古人在铸剑需要活人献祭 古人这么做有科学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铸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铸剑用“活人献祭”,并不全是迷信,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实,古代神兵利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当时黄帝和蚩尤大战,就是以剑为兵,所以剑也被称为短兵之祖。只不过远古时代的剑并没有人真正见过,更无从考究,所以大多时候靠的是想象。

  • 顺治帝的废后孟古青生下一子,这事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清朝,野史秘闻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位皇后被废,这位废后,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据史书记载,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统非常高贵。自满

  •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殷开山,唐朝,风云人物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清楚,唐僧的生母是当朝宰相殷峤之女,叫殷温娇。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西游记

  •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乃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

  • 明朝灭元的战争经过如何?朱元璋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

  • 二里头文化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和夏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夏代的经济生产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反映在物质文化上更加丰富。豫西(洛阳)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是夏代中心区域的代表性文化。从二里头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看出夏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由于夏文化是许多地区不同氏族交融的产物,在这广阔的地域内,各地的二里头文化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晋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