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鄱阳湖水战中,朱元璋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

鄱阳湖水战中,朱元璋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11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5:24

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陈友谅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这次战役中朱元璋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先说一下双方势力的主将。

胜方主帅朱元璋,对于他不用多介绍相比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后来在小时琥好友汤和的介绍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的义军就是北方起义军的一支。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上了首领的位置。一直到后来自己单干,以及收编郭子兴的义军,成为了北方起义军的新任领头人。然后率军南下,争夺江南地方

败方主帅陈友谅,这个人可能大家就没这么熟悉了,这个人比朱元璋的出身好点,家里原来是打渔的,后来响应南方起义军首领徐寿辉的号召,在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后来的晋升过程就和朱元璋大同小异了,1357年时候徐寿辉的丞相倪文俊意图谋害徐寿辉,但是并未成功,陈友谅就以勤王的名义吞并了倪文俊的部队,成为了南方起义军政权的实际领导人。

那这两个人为什么要打啊?其实就是为了能够一统天下。陈友谅的地盘位于朱元璋的上方,朱元璋想发展就只能打他。如此一来,陈友谅为了能够安心发展也就只能消灭朱元璋。来人本无仇,时代驱使之。

再说一下双方决战时的兵力对比

陈友谅一方:号称60万大军倾巢而出,并且各种重型战舰多达上千艘,其余小船更是不计其数。而反观朱元璋这边:总兵力只有二十万,并且没有什么像样的重型战舰,多以轻快小船为主。在兵力各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朱元璋还是硬生生的打赢了,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1363年二月,张士诚的势力攻打位于安丰的小明王,这个小明王就是朱元璋名义上的领导。情况紧急,加上安丰是应天的门户,万万丢不得,朱元璋不得不救。于是陈友谅就趁朱元璋内部空虚之际,率兵60万进攻军事重镇洪都。洪都位于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洪都一旦被破,朱元璋的势力等于大门敞开,任由人掠夺。

在这个关键时刻,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站了出来,发动全城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攻城的大军,在几十倍于己的敌军前坚守了一个多月,等到了朱元璋回来。朱元璋回到奉天后意识到这是个和陈友谅一决雌雄的好时机,但是大军在徐达的带领下还在围攻庐州。不得已朱元璋只得命令洪都再坚守一个月,并且急调徐达大军回师。不得不说朱文正这个人确实不一般,这一个月又守下来了,其中艰辛不做详表。

七月初六,徐达大军成功回师,朱元璋集结全部兵力20水军直奔洪都救援。十六日的时候,大军抵达江西湖口,然后分兵驻守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南湖嘴(今江西湖口西北)切断了陈友谅军队的退路。有派兵守住武阳渡(今江西南昌县东),防止陈军逃跑,主力部队则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于陈军作战。关门打狗之势已经形成,接下来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

陈友谅在知道朱元璋率大军救援洪都时,就放弃了对洪都的围困,转而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军队。他的心思和朱元璋一样,都是想一举消灭对方。

二十日的时候,交战双方在鄱阳湖康郎山湖面遭遇,爆发激烈交战,双方各有损失,不想上下。二十一日,大将徐达身先士卒,带领舰队冲锋,击败陈军前锋,杀敌1500,缴获敌巨舰一艘,击沉其余敌舰20余艘。但是朱军同样伤亡惨重,双方从早晨打到了傍晚才鸣金收兵。此日朱元璋旗舰搁浅被围,幸亏大将常遇春用战船把朱元璋的旗舰撞了出来,才幸免于难。

二十二日,朱元璋采用火攻,利用己方船小而快的优势,趁黄昏是东北风的时候顺风放火。赤壁一战经典剧目重现,一时间烈焰升腾、湖水尽赤。陈军死伤大半,朱元璋趁势发起猛攻,又歼灭敌人2000余人。二十三日,虽然接连失败但是实力依然有优势的陈军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朱元璋的旗舰为白色,且独一无二。

于是陈军就打算实施斩首行动,命令舰队向白色舰船发起猛攻。可是这个行动被朱元璋洞察,他在前一日夜间把所有的舰船都刷成了白色,并且自己离开旗舰去了别的船。所以在陈军猛攻的时候方寸大乱,不知道该打那个,最后误打误撞下摧毁了朱元璋的旗舰,但是并没有找到朱元璋。

二十四日,朱军发动猛烈攻势,突入陈军舰队,陈军不敌撤退。随后开始转攻为守,不敢再轻易作战,双方对峙三天。陈友谅两员大将意识到大势已去,投降了朱军,陈友谅一怒之下把俘虏全杀了。而朱元璋这边却把俘虏全都放了回去,两相对比之下,陈军军心瓦解,士气更加低落。

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间,双方都在对峙。但是陈军因为不是本土作战,而且被四面围困,粮草用尽,不得不实施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遭到了朱元璋军队的伏击,陈友谅中箭身亡。此战拉下帷幕。

战后,朱元璋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陈友谅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矧(何况)用兵连年,数败无功”,而我“以时动之师,威不振之虏,将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鸟鸷搏击”,所以取胜。

朱元璋取胜的另一个原因是,部署得当,指挥正确。朱元璋在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湖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守,一则切断陈军归路,二则限制陈军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兵多舰大的优势。然后,集中兵力,逐次打击陈军。陈军战船高大,稳性好,载兵多,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朱军。但其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差,加之又联舟布阵,这就更加“不利进退”了。朱军船小,机动性好,便于灵活地打击陈军,但有仰攻困难,不耐冲击,难于正面突防等弱点。

针对这一情况,朱军采取扬长避短,以长击短的战法,先是以分队多路进攻,充分发挥火器作用,连续突击陈军,后又火攻破敌。在康郎山水域一战,毁陈军大舰数十艘,首战告捷;湖口一战又毁陈军大舰数百艘,使陈军大部就歼。成为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其统一江南,进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因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陈友谅的失败,首先是由战略上的错误造成的。本来,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小明王,造成应天空虚,这是战略上的失著。如果陈友谅乘机以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朱元璋便会处于陈(友谅)、张(士诚)夹击,进退失据的境地,形势将发生有利于陈友谅的变化。可是,陈友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进攻矛头指向小而坚的洪都城,致使数十万水陆大军被置于狭小地域,难以展开;且又没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后路于不顾,结果被朱元璋堵歼于鄱阳湖内。此外,陈友谅刚愎自用,暴躁多疑,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指挥笨拙,战法单一,联舟布阵,机动困难等等,也都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标签: 明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人在铸剑需要活人献祭 古人这么做有科学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铸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铸剑用“活人献祭”,并不全是迷信,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其实,古代神兵利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当时黄帝和蚩尤大战,就是以剑为兵,所以剑也被称为短兵之祖。只不过远古时代的剑并没有人真正见过,更无从考究,所以大多时候靠的是想象。

  • 顺治帝的废后孟古青生下一子,这事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清朝,野史秘闻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位皇后被废,这位废后,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据史书记载,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统非常高贵。自满

  • 西游记中的殷开山历史原型是谁?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殷开山,唐朝,风云人物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清楚,唐僧的生母是当朝宰相殷峤之女,叫殷温娇。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西游记

  •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具体是干什么的?“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乃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

  • 明朝灭元的战争经过如何?朱元璋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

  • 二里头文化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和夏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夏代的经济生产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反映在物质文化上更加丰富。豫西(洛阳)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是夏代中心区域的代表性文化。从二里头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看出夏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由于夏文化是许多地区不同氏族交融的产物,在这广阔的地域内,各地的二里头文化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晋南地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古代的女人没有什么地位,即使是那些身份尊贵的公主,也只不过是在成年之前,能够享受到一些荣华富贵而已。因为只要她们到了13、14岁的样子,很多都会被父皇利用,被迫成为和亲的对象,被送到陌生的地方,与陌生人的结为妻子。那里无论是生活还是风俗,都与公主此前的生活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主

  • 康熙做的这两件事,让人们怒火中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很多人在提及清朝的康熙帝时,都会认为他是“千古一帝”,给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由于康熙少年杀鳌拜,后来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重用汉臣,还使得国力日渐富强。所以,很多人认为康熙就是一代明君。可是,当你真正了解历史后,就会发现,在另一个方面,康熙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昏君,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源头

  •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真是因对楚王的承诺才命令撤退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揭秘五虎上将的最后一战,箕谷之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五虎上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夷陵惨败,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白帝城。刘禅继位以后,政事上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花了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治理蜀汉,发展蜀汉的国力。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诸葛亮先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