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高话事人杨秀清,为何没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高话事人杨秀清,为何没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3/12/19 4:43:06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晚清朝廷曾一度面临崩盘的边缘。在天京之变之前,太平天国存在二元制模式:名义上,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洪秀全,但实际上,掌权的是杨秀清。

这种模式和元朝后期,韩宋朝廷的情况很相似:韩宋朝廷名义上的君主是韩林儿,但实际上,实力最强的是韩宋旗下的吴王朱元璋

换句话说,大致来说:韩林儿可以对应洪秀全的生态位,而朱元璋可以对应杨秀清的生态位。但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韩林儿被朱元璋铲除,朱元璋成为了新王朝的创始人。而杨秀清却没能铲除洪秀全,并且,太平天国也被晚清朝廷消灭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杨秀清没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个人认为:

1、差异化

其实严格来看,杨秀清和朱元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权力来源不同。

杨秀清属于太平天国的僭主。即:太平天国是基于拜上帝会的基础上,搞出来的团队。而拜上帝会掌门人洪秀全,具备搞一个秘密教门的能力,但不具备领导一个军政集团的能力。因此,太平天国建立以后,太平天国的大部分事务,都是由具备一定能力的杨秀清,进行发号施令。所以,这才导致太平天国的大权,落在了杨秀清手里。不过,杨秀清权力再大,终究还是个僭主。所以,只要天王洪秀全考虑对杨秀清发难,那么,自然会有打算和杨秀清夺权的野心家,以响应洪秀全的名义对付杨秀清——事实上,天京之变的执行者、北王韦昌辉,就是典型的代表。

朱元璋和杨秀清不一样。

朱元璋属于军阀类型:韩宋朝廷旗下,名义上的军阀。朱元璋平日不参与韩宋朝廷的运作情况,同时,朱元璋一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吴王集团”(可以视为明朝洪武朝廷的前身),吴王集团虽然名义上臣服韩宋朝廷,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团队,朱元璋则是吴王集团名副其实的最高话事人。

因此,当洪秀全和杨秀清处于一个团队整体的时候,两者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可避免,而杨秀清因为法理缺失,最终被洪秀全利用韦昌辉害死。反倒是朱元璋,始终茁壮成长,并得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消灭毫无势力的韩林儿,彻底结束韩宋朝廷的存在。

2、能力问题

此外就是能力问题。

虽然杨秀清属于僭主而非军阀,但是,这不代表杨秀清不具备上位的可能。杨秀清其实最该做这两件事:

第一,是最大化在太平天国内部笼络人心。其实在天京之变之前,韦昌辉的势力不足以对抗杨秀清,秦日纲等人也对洪秀全、杨秀清的争斗保持观望态势。但是,杨秀清的格局有限,做了太平天国实际上的老大以后,往往有了暴发户心态,他时常因为一丁点小事儿羞辱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甚至当众侮辱洪秀全。不管怎么说,洪秀全毕竟在名义上还是太平天国的首脑,杨秀清的如此行为,自然会引起众怒。但是杨秀清丝毫没意识到这一点。

反倒是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很好:即便韩林儿已经是一个符号化人物,朱元璋也没有直接杀害韩林儿,而是伪造了一场事故,害死了韩林儿。朱元璋称帝后,得知元顺帝死于塞北,还专门派人出使北元吊唁元顺帝,表示自己不管咋说,也曾是元顺帝的百姓,所以,吊唁一下元朝天子,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朱元璋骨子里压根不会念及韩林儿和元顺帝的好,但是面子工作还是要做好。

第二,是笼络儒家知识分子参与太平天国建设。其实韩宋朝廷起初也是白莲教基础上搞出来的朝廷,但却不影响朱元璋的吴王集团逐渐消除白莲教的影响,从而收获儒家精英阶层的支持。同样道理,杨秀清也该考虑改造太平天国,去除拜上帝会对太平天国的影响,进而获得儒家精英阶层的支持,为取代清朝做准备。

但是实际上,杨秀清的格局,自然意识不到这一点。

更多文章

  • 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历史往往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天王洪秀全似乎是被架空的,而东王杨秀清才是手握实权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曾对太平天国的政体做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 罗老前辈认为: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是“农民民主传统”的集大成者。在这一体制下身为天王的洪秀全本就该是虚君,而

  • 《燃烧的天国》(杨秀清卷)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燃烧的天国,太平天国

    肆 梦中的天国当冯云山与洪秀全重新会面后,他们即将在紫荆山全面铺开自己的传教事业。此后拜上帝教的会员,将从两千人,迅速扩张到几万人。一直到今天为止,大量历史文献,对洪秀全传教内容,说得都比较模糊,以致于读者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拜上帝教能传播得这么快,为什么能凝聚这么多人走到太平天国的旗帜下?所以我必须

  •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圣旨,东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1856年6月,太平军通过西征和北伐,兵锋席卷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军事上的极盛阶段。然而在这大好形势之下,太平天国内部突发变乱,北王韦昌辉在天王洪秀全的支持下,突袭东王杨秀清。由于猝不及防,杨秀清被乱兵当场格杀,而东王派系的2万余人也都惨遭

  • 杨秀清之死影响多大?这4场战役,太平军输得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太平军,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成为第一个死于“内讧”诸侯,王府上下五千余人被杀,惨不忍睹。杨秀清,手握政权、教权、军权,是太平天国实际主持者,位高权重,连天王洪秀全都要畏惧三分。那么,杨秀清为何会被轻易诛杀呢?很简单,就是人际关系太糟糕,得罪了各路诸侯;“虚君”洪秀全借助韦昌辉、石达开、秦

  • 杨秀清才是太平军的实权人物,为何会被洪秀全给灭了?他不懂权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石亚达,韦昌辉

    杨秀清是战略上的天才,但却是权谋上的蠢材。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杨秀清,压根就走不到南京,更别提维持14年的国祚了。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杨秀清,才使得太平天国内耗严重,最终只存在了14年时间,就被清朝给灭了。很难想象,这位几乎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居然是个文盲。不过从杨秀清的结局,我们似乎也能理解这一点,读

  • 一次教科书式审案:杨秀清手腕高超,也为日后被杀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冯云山,太平天国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册封“首义五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之王,悉受东王节制。如此,杨秀清在名义上取得了政权、教权、军权,成为太平天国实际掌舵者和领航员。21日,杨秀清连续三次“天父下凡”,审理周锡能叛变案件,让其承认事实,后将其处死。审理

  • 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6岁高龄,吐露杨秀清之死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赖汉英,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清军

    1986年,随着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病逝,这起清末最大的农民运动。终于还是宣告失败。清军很快杀进天王府,对于太平天国的叛军们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除此之外,对洪秀全恨之入骨的曾国藩,还特地命人将其尸体剁碎烧成灰,然后将其尸灰混入火药当中,用大炮将其轰得粉身碎骨。太平天国的陷落就连洪秀全那尚在妻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怎么生育?杨秀清的回答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清军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古至今,宗教与迷信都仅有一墙之隔,这也是迷信思想至今依然存在的原因,一个人如果不去认真地思考和了解,基本上很难将两者加以区分。曾让满清政府头疼不已的太平天国运动,便是将宗教转变为自己手中的利器,继而达到了操纵百姓的目的。作为一场规模

  • 洪秀全不务正业,是如何扳倒大权在握的杨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冯云山,石亚达

    公元1856年,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对于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彼时的太平天国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领杨秀清被洪秀全所杀,东王府几千余人被杀。而杨秀清死后,北王韦昌辉主持太平天国的大局,哪知道这个北王比杨秀清更加的嚣张跋扈,在天京

  • 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房车阳光标签:燕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冯云山,太平天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公元前841年,就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荒诞无道的周厉王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开启“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性,从秦末时陈胜吴广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农民起义就未曾断绝过,尤其是到了王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