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秀全不务正业,是如何扳倒大权在握的杨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洪秀全不务正业,是如何扳倒大权在握的杨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1/20 15:44:09

公元1856年,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对于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彼时的太平天国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领杨秀清被洪秀全所杀,东王府几千余人被杀。

杨秀清死后,北王韦昌辉主持太平天国的大局,哪知道这个北王比杨秀清更加的嚣张跋扈,在天京城大开杀戒,直接导致石达开和北王韦昌辉决裂,石达开负气出走,而洪秀全则趁此机会诛杀了韦昌辉和秦日纲,从此太平天国的大权真正握在洪秀全手里了。可是也因为这场浩劫,洪秀全虽然做到了大权独揽,可是实际上太平天国从此刻开始已经是走下坡路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中国就要从当时太平天国的结构说起:

洪秀全和杨秀清?到底谁才是老大?现在的很多人一提起太平天国的首领,很多人都以为是洪秀全,可是大家都错了,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在太平天国前期实际上的领袖是杨秀清,而非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靠着宗教活动才起义成功的,他利用了两点:一个是当时清朝的百姓饱受列强的欺压,所以对列强和清朝的愤恨,所以起义规模会这么庞大;另外一个也是利用了当时百姓对于宗教活动的迷信,所以冯云山就设立让洪秀全成为天王,在金田起义,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起义。

可是事实上,洪秀全只是大家心目之中的精神象征,因为这和太平天国的制度有关,当时按照冯云山的设计太平天国采取的是天王和军师构成的双轨运行制,什么意思呢?就是类似于天王是大家精神意义上的象征,可是天王不得参与任何政务,只需要接受众人朝拜就行了,让大家有一个膜拜的对象,也显示其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而军师则代替天王执行政务,所以洪秀全在当时实际上是临朝却不理政。在金田起义之初,东王杨秀清就被任命为太平天国的军师,所以在当时真正掌握太平天国大权的是实际上是杨秀清而非洪秀全。

平心而论,杨秀清的才干绝非洪秀全可比,就从三件事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就是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当时太平天国的军师冯云山被抓导致军心涣散,是杨秀清多次借“天父下凡”的名义将太平天国涣散的士气凝聚了起来,为之后太平天国坐大打下了基础。第二件事就是当时太平天国的很多人才都是杨秀清一手提拔的,比如太平天国的两大北伐名将,林凤祥和李开芳等等,同时太平天国建立之后的法律也是由杨秀清一手完善的。第三件事就是太平天国的起义战略也是由杨秀清一手策划的,先打哪后打哪,派谁打都是杨秀清指导。

可以说杨秀清就是当时太平天国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杨秀清在前期能够统筹全局,石达开能够多次击败曾国藩,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石达开离开了杨秀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所以天京事变最大的损失就是损失了东王杨秀清,如果杨秀清尚在,那么太平天国在这之后不至于是一盘散沙。杨秀清手握实权?是如何被洪秀全扳倒的?那么既然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主心骨,而且洪秀全只是一个挂牌的,实际上的大权掌握在杨秀清手里,那么杨秀清是因为什么被洪秀全扳倒的呢?

其实在我看来,杨秀清犯了三个大忌,而这三个大忌足以让杨秀清万劫不复:功高震主在金田起义成功之后,杨秀清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按照当时实际上的权力划分太平天国精神领袖是洪秀全,而军师一职则由杨秀清、冯云山以及萧朝贵担任,可是杨秀清除了军师一职之外,还有另一个头衔“天父”,因为当年冯云山被捕入狱之后,就是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迅速安定了义军的心,所以在当时杨秀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然而在1852年,本来三者互相牵制的太平天国的架构突然之间土崩瓦解,冯云山以及萧朝贵先后因伤去世,原来三权分立的军师一职现在转而由杨秀清一人担任,这就让杨秀清开始飘了起来,同时又有“天父下凡”的这一层,杨秀清也是开始有点嚣张跋扈了。比如当年洪秀全因为一个宫女伺候不好就责打了他一顿,杨秀清就因为此事责打了洪秀全,从这一点上来说犯了君王的忌讳,杨秀清的末日也就不远了,而洪秀全虽然手无实权,可是可千万不要低估了他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力。

毕竟是众人精神意义上的象征,只要洪秀全发一句话,肯定有不少人原因为他趋之若鹜,所以洪秀全虽然无实权,可是却有巨大的号召力,这也是为什么无实权却能够扳倒杨秀清的原因之一。东王杨秀清不懂做人,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全得罪了除了功高震主之外,杨秀清还犯了一个忌讳就是情商太低,或者说是不懂做人,他和当时太平天国当中的许多实权派的关系都很不好,而这些人就后来洪秀全扳倒他的最大的助力:比如韦昌辉,韦昌辉和杨秀清等人不同,他在起义之前是一个富豪,可惜的是碰上了一个比他还豪横的富豪,而韦昌辉一直受他欺凌,在加入太平天国之后,韦昌辉就灭了这个富豪全家,由此可以看出韦昌辉这个人是睚眦必报。

而当时韦昌辉的哥哥和杨秀清的小舅子因为家产一事闹得不愉快,杨秀清表面上没说什么,实际上袒护之意很明显,韦昌辉只有杀了自己的哥哥;而同样的韦昌辉手底下有一个士兵因为犯了错,杨秀清把这个小兵给杀了,在杀他的同时还给韦昌辉一个“下马威”,直接导致两人关系急速恶化。而秦日纲也是如此,当时杨秀清的马夫经过秦日纲的府门口,而秦日纲的门卫居然没有向这个马夫行礼,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事后这个马夫就向秦日纲告状。而杨秀清则再次用“天父下凡”的方式打了秦日纲一顿板子,并削其爵位,秦日纲感受到了莫大耻辱,堂堂太平天国燕王居然地位比不上马夫,这也成为了后来秦日纲的导火索。

而不止如此,当时太平天国内部除了石达开之外,杨秀清几乎把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光了,所以当天王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入京居然是一呼百应,可以说杨秀清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作死。所以杨秀清的失败也在于把不好自己的位置,对天王洪秀全他名义上是臣子,可是在洪秀全面前他也照样是嚣张跋扈,从杨秀清的手段来看其实他没有反洪秀全的意思,他只想要更多的权力,然后洪秀全继续当他的天王,可是这可能吗?任何一个君王怎么可能一个大臣骑到自己头上?

而对韦昌辉等人呢?照理来说这几人应该是平级,可是杨秀清动不动就责罚他们,甚至在太平天国只知有东王,不知有天王的地步,最终回到开头所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秦日纲、杨秀清等诸王就在这一年因为内讧自相残杀,洪秀全夺得了大权,石达开负气出走。可是自此之后,太平天国不再是众志成城,而是各自为战了,所以石达开和洪秀全的失败也就从此注定了。

更多文章

  • 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房车阳光标签:燕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冯云山,太平天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公元前841年,就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荒诞无道的周厉王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开启“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性,从秦末时陈胜吴广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农民起义就未曾断绝过,尤其是到了王朝统治

  • 杨秀清实权在握,为何被洪秀全连根拔起?这个细节左右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在这场事变中,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成功除掉了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夷灭其全家,成为政治斗争最后的胜利者。对此,很多人都纳闷,定都天京后,手握实权的杨秀清为何却斗不过洪秀全呢?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他生于耕读世家

  • 洪秀全亲笔信现身英国后,杨秀清死因曝光,学者:竟是一桩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太平天国,石亚达,太平军

    “东王蓄意谋反,尔等随我诛杀逆贼!”1856年9月5日凌晨,天边刚透出一丝曙光,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里,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北王府中院传来了这一声呐喊。随后,北王韦昌辉一马当先,率领3000精兵,与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会和,一同突袭东王杨秀清府邸。东王府中人头滚滚,数千仆从皆被斩杀殆尽,

  •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之所以对杨秀清余党赶尽杀绝,实际上是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事变

    太平天国的历史,其实是比较曲折的,尤其是他们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更是充满坎坷,在大多数人看来,太平天国的灭亡,和当年洪秀全以及韦昌辉等人发起的天京事变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天京事变绝对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当时洪秀全授命韦昌辉对东王杨秀清展开铲除行动,韦昌辉行动十分迅速,立即响应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 英国人, 如何生育! 杨秀清的回答让人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段坤说体育标签:清朝,清廷,宣扬,杨秀清,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大清王朝,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清朝后期,洪秀全假借上帝的名义搞了个“拜上帝教”,忽悠了一大帮民众,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反抗腐朽的清王朝上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落后性。太平天国里有一项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看起来,都非常匪夷所思的一项规定,那就是夫妻不准同宿。太平天国为什么要推行这项违反人

  • 哪有什么神通广大明察秋毫,杨秀清有的只是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东王,北王,秋毫,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太平天国

    1847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出逃的拜上帝会面临着崩溃解散的风险,关键时刻烧炭工杨秀清和萧朝贵先后以“天父”、“天兄”下凡为名晓谕信徒力挽狂澜。因萧朝贵早早战死,杨秀清便每每借“天父”之名严惩叛徒部署军事,众人无不惊叹其策略之准,东王威信遂与日俱增。其实哪有什么通天神迹洞若观火,有的只是杨秀清掌控的密

  • 杨秀清正在睡觉,韦昌辉闯进来,12个侍寝美女当场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党羽,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

    清咸丰六年,1856年9月2日凌晨,东王府卧室欢声不断,杨秀清正搂着美人睡觉。韦昌辉带着100精兵怒气冲冲了进来,外堂12个侍寝的美女想要阻拦,瞬间就被喀嚓,身首异处了。杨秀清看大事不妙,便假装拿剑自尽。没想到,韦昌辉的手下夺了剑,直接拿刀砍了上去。东王府也随之迎来了一场血灾。当天夜里,杨秀清的27

  • 曹振镛 『楷书立轴』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乾隆,尚书,道光,进士,曹振镛,大学士,楷书立轴,地方官员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号怿嘉,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读学士。嘉庆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道光初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

  • 清朝官场笑面虎曹振镛的整人秘诀:明处不争,暗处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曹振镛,道光帝,清朝,嘉庆,宰相,阮元

    文/雾隐残云做官五十余载,历三朝,二帝,生极恩宠,死亦哀荣——揭秘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清朝有个叫曹振镛的奇人,26岁中举,80岁致仕退休,足足当了53年的官,更厉害的是他不仅当得久而且当得好,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位性格迥异的皇帝,他始终圣眷在身,没遭遇过贬黜,官运亨通到极点,从正七品编修一路

  • 曹振镛辅佐三代帝王,当官52年从未犯错,后人却称他大清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曹振镛,道光帝,乾隆,嘉庆,雍正,皇帝

    清朝历经十二帝,提起大清的名臣,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清初的索尼父子、明珠,清中期有张廷玉、和珅、刘墉,清末期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要么是身处朝廷中枢的肱骨之臣,要么是霸居一方的封疆大吏,都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这些经邦纬国支撑清廷这棵参天大树矗立不倒的能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