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6年,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对于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彼时的太平天国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领杨秀清被洪秀全所杀,东王府几千余人被杀。
而杨秀清死后,北王韦昌辉主持太平天国的大局,哪知道这个北王比杨秀清更加的嚣张跋扈,在天京城大开杀戒,直接导致石达开和北王韦昌辉决裂,石达开负气出走,而洪秀全则趁此机会诛杀了韦昌辉和秦日纲,从此太平天国的大权真正握在洪秀全手里了。可是也因为这场浩劫,洪秀全虽然做到了大权独揽,可是实际上太平天国从此刻开始已经是走下坡路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中国就要从当时太平天国的结构说起:
洪秀全和杨秀清?到底谁才是老大?现在的很多人一提起太平天国的首领,很多人都以为是洪秀全,可是大家都错了,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在太平天国前期实际上的领袖是杨秀清,而非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靠着宗教活动才起义成功的,他利用了两点:一个是当时清朝的百姓饱受列强的欺压,所以对列强和清朝的愤恨,所以起义规模会这么庞大;另外一个也是利用了当时百姓对于宗教活动的迷信,所以冯云山就设立让洪秀全成为天王,在金田起义,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起义。
可是事实上,洪秀全只是大家心目之中的精神象征,因为这和太平天国的制度有关,当时按照冯云山的设计太平天国采取的是天王和军师构成的双轨运行制,什么意思呢?就是类似于天王是大家精神意义上的象征,可是天王不得参与任何政务,只需要接受众人朝拜就行了,让大家有一个膜拜的对象,也显示其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而军师则代替天王执行政务,所以洪秀全在当时实际上是临朝却不理政。在金田起义之初,东王杨秀清就被任命为太平天国的军师,所以在当时真正掌握太平天国大权的是实际上是杨秀清而非洪秀全。
平心而论,杨秀清的才干绝非洪秀全可比,就从三件事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就是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当时太平天国的军师冯云山被抓导致军心涣散,是杨秀清多次借“天父下凡”的名义将太平天国涣散的士气凝聚了起来,为之后太平天国坐大打下了基础。第二件事就是当时太平天国的很多人才都是杨秀清一手提拔的,比如太平天国的两大北伐名将,林凤祥和李开芳等等,同时太平天国建立之后的法律也是由杨秀清一手完善的。第三件事就是太平天国的起义战略也是由杨秀清一手策划的,先打哪后打哪,派谁打都是杨秀清指导。
可以说杨秀清就是当时太平天国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杨秀清在前期能够统筹全局,石达开能够多次击败曾国藩,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石达开离开了杨秀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所以天京事变最大的损失就是损失了东王杨秀清,如果杨秀清尚在,那么太平天国在这之后不至于是一盘散沙。杨秀清手握实权?是如何被洪秀全扳倒的?那么既然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主心骨,而且洪秀全只是一个挂牌的,实际上的大权掌握在杨秀清手里,那么杨秀清是因为什么被洪秀全扳倒的呢?
其实在我看来,杨秀清犯了三个大忌,而这三个大忌足以让杨秀清万劫不复:功高震主在金田起义成功之后,杨秀清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按照当时实际上的权力划分太平天国精神领袖是洪秀全,而军师一职则由杨秀清、冯云山以及萧朝贵担任,可是杨秀清除了军师一职之外,还有另一个头衔“天父”,因为当年冯云山被捕入狱之后,就是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迅速安定了义军的心,所以在当时杨秀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然而在1852年,本来三者互相牵制的太平天国的架构突然之间土崩瓦解,冯云山以及萧朝贵先后因伤去世,原来三权分立的军师一职现在转而由杨秀清一人担任,这就让杨秀清开始飘了起来,同时又有“天父下凡”的这一层,杨秀清也是开始有点嚣张跋扈了。比如当年洪秀全因为一个宫女伺候不好就责打了他一顿,杨秀清就因为此事责打了洪秀全,从这一点上来说犯了君王的忌讳,杨秀清的末日也就不远了,而洪秀全虽然手无实权,可是可千万不要低估了他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力。
毕竟是众人精神意义上的象征,只要洪秀全发一句话,肯定有不少人原因为他趋之若鹜,所以洪秀全虽然无实权,可是却有巨大的号召力,这也是为什么无实权却能够扳倒杨秀清的原因之一。东王杨秀清不懂做人,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全得罪了除了功高震主之外,杨秀清还犯了一个忌讳就是情商太低,或者说是不懂做人,他和当时太平天国当中的许多实权派的关系都很不好,而这些人就后来洪秀全扳倒他的最大的助力:比如韦昌辉,韦昌辉和杨秀清等人不同,他在起义之前是一个富豪,可惜的是碰上了一个比他还豪横的富豪,而韦昌辉一直受他欺凌,在加入太平天国之后,韦昌辉就灭了这个富豪全家,由此可以看出韦昌辉这个人是睚眦必报。
而当时韦昌辉的哥哥和杨秀清的小舅子因为家产一事闹得不愉快,杨秀清表面上没说什么,实际上袒护之意很明显,韦昌辉只有杀了自己的哥哥;而同样的韦昌辉手底下有一个士兵因为犯了错,杨秀清把这个小兵给杀了,在杀他的同时还给韦昌辉一个“下马威”,直接导致两人关系急速恶化。而秦日纲也是如此,当时杨秀清的马夫经过秦日纲的府门口,而秦日纲的门卫居然没有向这个马夫行礼,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事后这个马夫就向秦日纲告状。而杨秀清则再次用“天父下凡”的方式打了秦日纲一顿板子,并削其爵位,秦日纲感受到了莫大耻辱,堂堂太平天国燕王居然地位比不上马夫,这也成为了后来秦日纲的导火索。
而不止如此,当时太平天国内部除了石达开之外,杨秀清几乎把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光了,所以当天王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入京居然是一呼百应,可以说杨秀清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作死。所以杨秀清的失败也在于把不好自己的位置,对天王洪秀全他名义上是臣子,可是在洪秀全面前他也照样是嚣张跋扈,从杨秀清的手段来看其实他没有反洪秀全的意思,他只想要更多的权力,然后洪秀全继续当他的天王,可是这可能吗?任何一个君王怎么可能一个大臣骑到自己头上?
而对韦昌辉等人呢?照理来说这几人应该是平级,可是杨秀清动不动就责罚他们,甚至在太平天国只知有东王,不知有天王的地步,最终回到开头所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秦日纲、杨秀清等诸王就在这一年因为内讧自相残杀,洪秀全夺得了大权,石达开负气出走。可是自此之后,太平天国不再是众志成城,而是各自为战了,所以石达开和洪秀全的失败也就从此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