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燃烧的天国》(杨秀清卷)

《燃烧的天国》(杨秀清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604 更新时间:2023/12/19 4:46:02

肆 梦中的天国

冯云山与洪秀全重新会面后,他们即将在紫荆山全面铺开自己的传教事业。

此后拜上帝教的会员,将从两千人,迅速扩张到几万人。

一直到今天为止,大量历史文献,对洪秀全传教内容,说得都比较模糊,以致于读者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拜上帝教能传播得这么快,为什么能凝聚这么多人走到太平天国的旗帜下?

所以我必须先解释清楚洪秀全的思想理念,再来谈他们传教过程,否则大家理解不了后面的故事。

了解拜上帝教,要知道的第一个概念,就是这个上帝到底指的是谁?他们到底在拜谁?

洪秀全从《劝世良言》里获得的最大灵感,是找到了一神说的路径。

中国人几千年来拜各种菩萨、神仙、星宿、土地等等,组成了一个十分拥挤的神佛体系,洪秀全从基督教里的一神说获取思想养分,认为天上只有一个先秦古籍所记载的“上帝”,而且这个上帝跟西洋各国崇拜的上帝,就是同一个神,其他各种神仙,全是后面的妖魔鬼怪假扮的。

他联想到自己这么刻苦读书,依然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就是因为他相信文昌星和魁星,这些是妖魔鬼怪,乱了他的心神,也坏了天下大部分读书人的元神,只有信奉真正的上帝,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

世界许多文明都经历过从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的历史,古埃及、古罗马、古波斯曾经都是多神教,后来这些区域都慢慢发展成了一神教,只有中国和印度一直是多神,但中国自古政权力压神权,神仙在中国,更像是心理学情感大师,帮百姓调节情绪用的,百姓也没太把他们当回事,保佑得好就香火不断,保佑得不好就要拆你的庙,中国神话故事里,连龙王都会被扒皮抽筋,神仙也会被猴精打得满天乱跑,实在没什么面子。

神仙在中国,更像是订了契约的精神服务商,不是拿来顶礼膜拜的。

当然从历史经验上来看,一神教能替代多神教,一定有其历史规律,毕竟少拜几个神,平时也能少操几份心。

洪秀全认为社会的陋俗恶习,都是邪魔误导的,人世间的痛苦,都是因为真神没有归位,他可是在梦中见过上帝的人,能证明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1843年第四次考砸后,洪秀全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他认为儒家祖师爷孔子就是邪魔之一,是孔子祸害了天下读书人,要树立真神的绝对权威,在世间必须先掀翻孔子的地位。

其实是借真神打倒孔子,表达内心深处对科举的强烈不满。

为了传教,洪秀全还编造了一个梦中故事,说上帝当着他的面怒斥孔子:“教人糊涂了事,致凡人不认识我”,天兄基督也在一旁帮腔,说孔子编出来的书,害了他的二弟(就是洪秀全自己),上帝要拿鞭子抽孔子,孔子吓得跪下讨饶,还是吃了许多鞭,痛得苦苦哀求。

洪秀全、李敬芳、洪仁玕、冯云山四人都是民办教师,他们都极憎恨这世间无出头之日,打倒孔子这种权威人物,象征着他们对压抑环境的宣泄和反叛。

这里头四人,只有李敬芳没有加入太平天国,他很快就淡出了团队,消失在历史资料中,其他三人都死在后面他们引发的战争里。

紫荆山深处吃尽人生苦难的炭工们,当然乐于见到权威被打倒,从而获取内心的快感,而天下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也赞同洪秀全的观点,所以卢贤拔、曾水源、曾钊扬、何震川等没有功名,或者有一点功名的人,才会陆续汇集到洪秀全的身边。

洪秀全的文化水平应该不算低,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或本科水准,过分低估他的学识、贬低他的认知,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但他的宗教观确实较为贫弱,那是中国神话和西方一神教的浅层次结合,是他用来表达对清末社会不满的表现手法,他早期应该也不是很信自己的理论,要不怎么可能四年后,跑去广州洋人传教士那求职?

堂堂上帝的二儿子,董事长的亲崽,跑去给公司名下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主管打工,这像话吗?

他对基督新教的认知不深,也就读过《劝世良言》后,在广州自费实习期间,又读了两个月的《新约》和《旧约》,学习时间太短,后面太平天国建立的各种教宗理论和规矩,都是把新教的东西抄过来改一改就用,其根基相当肤浅。

他第一篇重要作品《原道觉世训》,就出自这种简朴的世界观,确立了上帝的地位,并塑造出“阎罗妖”的反面形象,这个“阎罗妖”,对应的应该就是基督教里的撒旦。

拜上帝教真正吸引人心的背后,是他们所传达的求平等、求公平、求生存的认知,这种认知尤其对客家人的胃口。

其实任何一个王朝末期,举起旗号造反的人,最重要的都是“求平等”三个字。

前面说过,客家人为了同本土人争夺土地、水源、以及对祖宗的祭祀权,常年械斗使其保持着较高的武力值,而且他们女性不裹脚,行动起来方便,可以做到全家一起入教造反,行李一卷跟着队伍就走,他们是出于反压迫,才会成为后面造反的主力。

不过洪秀全原本没打算造反。

很多宏大的历史事件,在发生时,主事者其实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洪秀全痛恨满清统治,但这时他还没有造反的打算,毕竟这是要掉脑袋的。

他跟冯云山打算先把事业干起来,后面会怎么样,后面再说。

洪秀全开始完善拜上帝教的理论工作,他带来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三篇文章,冯云山则带头,发动本地知识分子,由卢贤拔、曾水源、曾钊扬、何震川等到基层宣传,这四人里头,除了何震川是秀才,其他三人混得最好的,也只是私塾老师,是这些人日夜不停地抄写文章,四处散发,才保证了宣传工作的执行。

谁能想到,动摇满清两百年统治根基的,竟是这一群普普通通,拿着1500元月薪的客家民办教师。

读书人不好惹啊。

洪秀全的宗教宣传文章,深度确实不够,但好就好在粗浅接地气,文盲村夫们都听得懂,经过扎根底层的大力宣传,周边城乡都知道紫荆山来了位奇人洪秀全,人人都敬佩得紧,大批穷苦矿工、农民、烧炭工都入了拜上帝教,甚至像当地地主曾天养、吴如孝,因为听到洪秀全威名,也皈依了教会。

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

多年以后,当时24岁,还只是一名苦力雇工的李秀成回忆说,“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

拜上帝教将除上帝以外的神明都归为邪神,不能立宗祠的客家人对此大为欢迎,这表明当地人搞的神庙都不是好东西,我们不能拜,他们也不能拜。

来到紫荆山两个月后,洪秀全决定和冯云山,跟在广州乡下私塾打翻孔子牌位那样,将本地的神庙砸烂。

以团结信众,打倒神邪,宣扬上帝是唯一的真神。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百里外的象州古车村甘王庙。

选择这么远的一座庙,是因为这次活动具备试验性质,洪仁玕因为打翻孔子牌位,被族人吊起来打的教训没过几年,其实紫荆山雷王庙人气更足,但他们不敢贸然惹翻了身边人,只能挑一个远方的软杮子下手。

1847年10月中旬,洪秀全、冯云山和卢六等五人走了百里地,来到甘王庙前,洪秀全找到一根长竹竿,走进殿堂,将甘王像捅倒在地,他边捅边骂甘王抢了上帝座位,为非作歹,大家上前把甘王像的眼珠挖出,龙袍扯碎,手脚折断。

甘王在传说中是个不好惹的神,但洪秀全这样羞辱他,却没有得到一点神力惩罚,大家更相信洪秀全是天神之子下凡,一时声威大振,名震百里,信徒越来越多。

当地官绅原本想要捉拿洪秀全,但担心拜上帝教信徒太多,事情压不下去,就开始和稀泥,让一个小孩假装甘王上身,说他们其实是诚心之人,就不伤害他们了,你们重修我神像就算了。

这件事就这样蒙混过去了。

这里有两个信息值得注意,一是拜上帝教此时的势力,已经大到当地官绅十分忌惮的水平,轻易不敢动他们,被欺负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二是神鬼上身这种事,在广西荒野乡下,似乎十分流行,没有读过书的底层民众人人都信。

所以后面杨秀清和萧朝贵也开始玩这种把戏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群众相信。

推掉甘王庙后,洪秀全和冯云山的神权实验算是成功了,尝到甜头的洪秀全,当然决定趁热打铁,于是在两个月后,冯云山带着杨秀清和萧朝贵,手持刀棍冲进雷王庙,将本地香火最旺的庙宇也给砸了。

这次要惹的是本土本地势力,洪秀全不敢去现场,找个理由去了赐谷村。

洪秀全每次都有办法,在面临巨大危险或巨大困难时选择回避,而让旁人去承担痛苦和解决问题。

这次替他承担压力的,又是冯云山。

雷王庙的后台比甘王庙强大多了,因为这座庙的主人,叫王东城。

王家也是广东过来的客家人,不过他们早已转型成当地乡绅权贵。

王东城是举人,有功名,他兄弟王德钦也是举人,那年头,能考上举人极难极难,能在广西这种穷地方考上,更是难上加难,说明王家是有几把刷子的,而王东城的几个儿子也都是秀才,算是本地功名世家,是洪秀全他们在考场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所以王家被拥为当地族长,手里头还有一支团练。

冯云山在他们头上动土,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此时王家的话事人,是王东城的儿子王作新,他跟叔叔王德钦,早就认识冯云山,冯云山在本地闯出好大的名头,附近读书人都过来拜会,王作新和王德钦也常来他书馆吟诗应酬。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熟人,一桌子吃过饭的。

熟人你还搞我?熟人你还拆我的庙?那更不能忍了。

当然拆庙这种罪太小,要找冯云山麻烦,就得往死里整,王作新就以冯云山书馆对联“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为依据,说他诗里头有造反的意思,带团练把他给绑了抓走。

对冯云山忠心耿耿的卢六听到,便带着教众半路上又把他给抢了回来。

王作新气得直奔桂平县衙,告他“结盟聚会、践踏神明”,知县王烈便差人将冯云山捉来。

这次是官府派人来抓,不是民间团练,卢六等人不敢阻止。

事情发展到这里时,地方政府这个角色才出现,那之前拜上帝教闹得这么凶,清政府不管吗?

清政府管的,而且管得很严。

可以说为了巩固统治,满清几百年来一直在钻研驭民术,为了防止汉人知识分子和宗教分子带头搞事,这两类人是满清重点防范对象,一直是严防死守的态度。

洪秀全和冯云山能搞起来,确实有一点侥幸的意思,但又有其必然性。

翻开中国历史,像洪秀全这样以宗教为名造反的人,其实数不胜数,宗教是凝聚底层百姓的粘合剂,造反初期时,装神弄鬼是吸引文盲百姓的最好工具。

清政府当然懂这个道理,谁想搞这套就先在早期扑灭,干净利落一脚踩死。

洪秀全和冯云山能搞起来,有几大特殊性,一是他们所在的地方,实在太贫穷太偏僻,政府执法人员下去办个案得走好几天,这种地方一般交给地方乡绅自治。就像美国没有铁路延伸到西部时,就到处是杀人抢劫,铁路一到,执法人员就到,美国西部才从1900年代步入法治社会。

二是这两个人从广东过来,碰到的是在广西吃尽苦头的客家人,本宗本族,语言相通,相互好说话,再加上出了个奇才冯云山,传教工作才得以开展。

但清政府对民众压迫之深,罄竹难书,全国起义连绵不断,总有一处火焰它是扑不灭的,所以起义成功又有其必然性。

桂平县衙不是不想管拜上帝教,而是紫荆山太远,执法成本太高,他们难以干预。

开篇时我写冯云山来这里传教,看中的就是“山深地僻”,当地官府难以深入基层。

要是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别说传教几万人,传到二十个人,就会被抓去吃牢饭了。

冯云山被抓到县里后,曾槐英和曾玉珍前来作保,知县见冯云山书生模样,也不像个造反头子,就把他放了。

王作新不罢手,行贿大湟江江口司巡检司(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派出所)王基,又将冯云山和卢六关进大牢,并且在牢里,把卢六活活折磨致死。

卢六便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第一位牺牲者。

也开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约两千万人的死亡。(这里采用容闳和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的数据估算)

伍 杨秀清的决定

当冯云山被捕入狱的时候,洪秀全在做什么呢?

洪秀全因为在贵县龙山侄子家做客,躲过这一劫,听到消息赶回紫荆山了解详情后,他决定回到广州去找罗孝全,再请罗孝全出面,向两广总督耆英求情,释放冯云山。

在反复对比好几处历史资料,确定洪秀全这个计划后,我是非常非常失望的。

这个计划充满了幼稚和无知。

洪秀全和罗孝全的关系十分不好,他离开广州教会,是被罗孝全嫌弃走的,罗孝全连洗礼都不给他做,两人感情生疏,他凭什么请罗孝全出面去找耆英说情?

再说耆英所担任的两广总督,那是满清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相当于广东广西两省的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洪秀全这种民办教师,居然想托一个传教士找两省书记办事,没有通天的手段,能请得动两省书记出面解决问题?人家的时间成本有多高不知道吗?

简直是脑子有病。

他要么就是一身的书呆子气,要么就是内心滑头,找个理由再次避开锋芒。

连续几次读到洪秀全为人处事的方法后,我就确定,这是一个对理想有一定热情、但没有实力和技巧的人。

这个人最多搞搞理论工作,让他去实操,一定把公司搞得乱七八糟。

果然他于1848年4月赶到广州,在罗孝全这边呆了三个月,罗孝全根本没处理他的事。

我相信罗孝全也没这个本事去求耆英,他哪有这么大能量?能约到耆英吃饭都不太可能。

而且我偏向于洪秀全耍滑头,三个月时间就在原地干等,事情推进不下去,没有人给他做出任何承诺,他也不做任何实际工作,他真心安理得呆得下去?

他要真心办事,半个月推进不下去,就会马上想其他办法的。

但他没有,他就一直安安静静等到三个月后,才“发现他到达广州前十多天,耆英就离开广州了。”

三个月时间,他才发现耆英不在广州?这三个月他到底在干什么?天天忙着去喝早茶吗?

总之洪秀全一定有问题,要么心态不好,要么能力不行。

三个月后,可能觉得风头过了,洪秀全才决定回广西看一看。

但是这三个月时间,拜上帝教内部风云突变,内部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造成了太平天国后期无法解决的权力分配问题。

而这背后的逻辑,都是洪秀全的软弱和逃避造成的。

在这三个月里,杨秀清完全掌握了大局,拯救了拜上帝教,树立起了个人不可抵抗的权威,使他成为拜上帝教的实际掌控人。

这一切都得从杨秀清的个人脱口秀开始说起。

在冯云山入狱,洪秀全出走之后,拜上帝教突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洪秀全是真的渣)

当时拜上帝教面临着内忧外患,内忧是两个老大不在了,组织架构还没建成,内部一盘散沙,随时要分家吃饭,外患是还有个竞争对手天地会,正趁机跑过来挖人,不少信徒开始流失。

最要紧的是两个核心领导还不知道几时回来,说不定一个要死在牢里,一个跑广东就不回来了。

面对这危难时刻,1848年春天,杨秀清忽然生了哑病,在大家面前不吃不睡,两个月不能说话。

杨秀清奇怪的病情引起了群众的注意,正当大家都感到好奇时,铺垫了许久的杨秀清,突然也玩起了神灵附体,假装天父下凡到他身上,一边抽风一边讲脱口秀。

在广西客家人当中,神鬼附体讲脱口秀是有传统的,当地人叫“降僮”,所以前面甘王庙被砸,当地官绅为了平息事端,就叫一个小孩假装甘王上身,那年头,谁鬼上身谁就占理。

杨秀清一边翻白眼一边扭来扭去,开始了他的脱口秀专场,他说:

自己就是天父,大家不要慌,世人连天父都不知道,仍然叛逆天父,本来要降下大瘟疫,让天下人都病死的,但天父大发慈悲,不忍心世人都遭病死,所以差杨秀清下凡,代大家赎罪。

他又说:

洪秀全是万国真主,大家要信服他,不要为妖言所惑,我们要齐心协力救冯云山出来,继续拥戴洪秀全。

说完口吐白沫,晕了过去。

杨秀清这场半恐吓半拉拢的神鬼附体模式,在当地文盲百姓间深得人心,他又将自己得哑病的经历,说成是“替天下百姓赎罪”,群众深受感动,继续团结在以杨秀清为核心的教会当中。

之后杨秀清又屡次扮演天父下凡,靠一场场脱口秀专场,彻底降服了人心。

杨秀清的脱口秀专场除了改变后期太平天国的权力格局,还迫使洪秀全走上了反清的道路,因为在这之前,洪秀全本人只想“蓄财致富,无反叛之心”(《粤寇起事纪实》),但杨秀清宣布他为“万国真主”,给他这么大一个标签,那真走向了满清皇帝的反面,不得不反了。

杨秀清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他根本不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他不想一直待在紫荆山,做贫苦烧炭工的话事人,他要的是满清整片江山。

洪秀全和冯云山最多想传教,真正推动拜上帝教走向反清道路的,是杨秀清。

搞定公关危机的杨秀清,下一步是想办法赶紧营救董事会成员冯云山。

要救冯云山,最好的办法是贿赂官员,但大伙都是穷鬼,哪里来的钱跑业务?

杨秀清和萧朝贵便组织平在山炭工,将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捐出来救人,他们管这笔钱叫“科炭钱”,再由一个懂官场规则,名叫黄玉昆的信徒去上下打点,终于将冯云山从轻发落,押解回广州花县原籍。

几年后,当炭工们在南京城享受荣华富贵之时,常常谈及当年的科炭往事,聊起创业艰辛,个个都对杨秀清十分服气。

冯云山本应该被两个差役押解回老家的,但走到藤县时,冯云山凭借自己的口才,对两名差役讲起百姓苦难、衙门腐败,说要求一个同衣同食的好日子,两名差役竟大受感动,工作也不要了,释放了冯云山,并跟他一起回到了紫荆山入教。

冯云山带着两名差役回来时,洪秀全已回到紫荆山几天,他在广州休养了三个月,公司危机刚好全部化解时,他恰巧又回来了。

两人都知道了杨秀清装天父下凡的事情,考虑到杨秀清功劳巨大,二人默默地接受这个设定,有点像是一家快要倒闭的公司,给救公司的功臣多分了些股份。

太平天国早期领导人的地位,便排创始人洪秀全第一,有天父下凡BUFF的杨秀清第二,冯云山第三,萧朝贵第四。

旁边萧朝贵一看,觉得杨秀清行,他也行,他不想做老四了,他想做老三。

1848年农历九月初九,萧朝贵突然也口吐白沫、手脚抽筋,翻起白眼开始当众讲起了脱口秀。

不过天父的名额已经被用过了,他这一次扮演的是“天兄”基督。

萧朝贵的灵感不仅来源于杨秀清,也来源于自己的妻子杨云娇。

一年前洪秀全来萧朝贵家,又跟众人吹牛逼,讲起自己的梦境,杨云娇为了附和他,说自己做过一模一样的梦,梦中有位神仙告诉她,“十年后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汝当遵从。”洪秀全见有人给自己捧哏,大喜,以后就叫杨云娇“天妹”,说她是上帝的第六女,杨云娇便常常引以为傲,说自己是天仙下凡,在家里对萧朝贵指手划脚,萧朝贵忍她好久了。

萧朝贵为了夺权,平均每个月表演天兄下凡脱口秀六次,他也是边拉边打,一边盛赞大伙要听洪秀全的话,说他是太阳再世,一边对洪秀全进行生活指导,不过他比杨秀清表现得更有服从性,跳大神纯粹是为了多拿点股份,没有打董事长位置的主意,洪秀全对他十分满意,刚巧也需要他来扮演天兄,来对冲杨秀清天父的权威性,是以在萧朝贵战死后,对其后代一直照顾有加。

有意思的是,萧朝贵不仅在公司里要地位,在家里也要地位,扮演天兄成功后,他就当众借天兄附体,说妻子杨云娇爱逞强、不遵天听,打了她数十大板。

杨秀清和萧朝贵关系不错,偶尔天父下凡,也帮着教训杨云娇几句,杨云娇得势时,可能没太给家里男人面子,才会被这样屡屡针对,从此这个天妹角色,在教徒里也没什么地位了。

平时夫妻关系要搞好,在外面还是要多让丈夫几分的。

洪秀全最终又接受了一位天兄,但声明从此不会有其他亲戚下凡了,省得后面又莫名其妙冒出来各种弟弟妹妹。

冯云山这位真正的开创者,到这时候只能被迫再退一位,在太平天国里只能排第四。

天父下凡后的第二年,拜上帝教在犀牛岭设立了指挥部,开始准备起义。

从1845年冯云山入紫荆山,到1849年为动手做准备,短短五年时间,紫荆山发展出教徒两万人,静悄悄地埋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的种子。

这年35岁的洪秀全,虽然还是名义上的话事人,但实权已经落在了26岁的杨秀清,和23岁的萧朝贵手里,而34岁的冯云山,开始退居到调和者的角色。

两个中年人还是没玩过两位年青人,心机沉重的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内部,已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天国从成立这天起,就是“洪秀全+杨秀清”神权加军权双核联动,而且杨秀清还具备神权的反击性,早期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使队伍一直没有绝对的核心。

这是太平军底层逻辑上的大失误。

当七年后,太平军志得意满之时,杨秀清在天京面对韦昌辉的屠刀时,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年在紫荆山,坚持要把天父脱口秀,讲到自己命丧黄泉,才停得下来的决定。

更多文章

  •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圣旨,东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1856年6月,太平军通过西征和北伐,兵锋席卷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军事上的极盛阶段。然而在这大好形势之下,太平天国内部突发变乱,北王韦昌辉在天王洪秀全的支持下,突袭东王杨秀清。由于猝不及防,杨秀清被乱兵当场格杀,而东王派系的2万余人也都惨遭

  • 杨秀清之死影响多大?这4场战役,太平军输得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太平军,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成为第一个死于“内讧”诸侯,王府上下五千余人被杀,惨不忍睹。杨秀清,手握政权、教权、军权,是太平天国实际主持者,位高权重,连天王洪秀全都要畏惧三分。那么,杨秀清为何会被轻易诛杀呢?很简单,就是人际关系太糟糕,得罪了各路诸侯;“虚君”洪秀全借助韦昌辉、石达开、秦

  • 杨秀清才是太平军的实权人物,为何会被洪秀全给灭了?他不懂权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石亚达,韦昌辉

    杨秀清是战略上的天才,但却是权谋上的蠢材。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杨秀清,压根就走不到南京,更别提维持14年的国祚了。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杨秀清,才使得太平天国内耗严重,最终只存在了14年时间,就被清朝给灭了。很难想象,这位几乎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居然是个文盲。不过从杨秀清的结局,我们似乎也能理解这一点,读

  • 一次教科书式审案:杨秀清手腕高超,也为日后被杀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冯云山,太平天国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册封“首义五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之王,悉受东王节制。如此,杨秀清在名义上取得了政权、教权、军权,成为太平天国实际掌舵者和领航员。21日,杨秀清连续三次“天父下凡”,审理周锡能叛变案件,让其承认事实,后将其处死。审理

  • 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6岁高龄,吐露杨秀清之死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赖汉英,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清军

    1986年,随着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病逝,这起清末最大的农民运动。终于还是宣告失败。清军很快杀进天王府,对于太平天国的叛军们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除此之外,对洪秀全恨之入骨的曾国藩,还特地命人将其尸体剁碎烧成灰,然后将其尸灰混入火药当中,用大炮将其轰得粉身碎骨。太平天国的陷落就连洪秀全那尚在妻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怎么生育?杨秀清的回答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清军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古至今,宗教与迷信都仅有一墙之隔,这也是迷信思想至今依然存在的原因,一个人如果不去认真地思考和了解,基本上很难将两者加以区分。曾让满清政府头疼不已的太平天国运动,便是将宗教转变为自己手中的利器,继而达到了操纵百姓的目的。作为一场规模

  • 洪秀全不务正业,是如何扳倒大权在握的杨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冯云山,石亚达

    公元1856年,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对于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彼时的太平天国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领杨秀清被洪秀全所杀,东王府几千余人被杀。而杨秀清死后,北王韦昌辉主持太平天国的大局,哪知道这个北王比杨秀清更加的嚣张跋扈,在天京

  • 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房车阳光标签:燕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冯云山,太平天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公元前841年,就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荒诞无道的周厉王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开启“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性,从秦末时陈胜吴广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农民起义就未曾断绝过,尤其是到了王朝统治

  • 杨秀清实权在握,为何被洪秀全连根拔起?这个细节左右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在这场事变中,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成功除掉了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夷灭其全家,成为政治斗争最后的胜利者。对此,很多人都纳闷,定都天京后,手握实权的杨秀清为何却斗不过洪秀全呢?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他生于耕读世家

  • 洪秀全亲笔信现身英国后,杨秀清死因曝光,学者:竟是一桩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太平天国,石亚达,太平军

    “东王蓄意谋反,尔等随我诛杀逆贼!”1856年9月5日凌晨,天边刚透出一丝曙光,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里,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北王府中院传来了这一声呐喊。随后,北王韦昌辉一马当先,率领3000精兵,与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会和,一同突袭东王杨秀清府邸。东王府中人头滚滚,数千仆从皆被斩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