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怎么生育?杨秀清的回答啼笑皆非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怎么生育?杨秀清的回答啼笑皆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172 更新时间:2024/1/20 1:31:10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从古至今,宗教与迷信都仅有一墙之隔,这也是迷信思想至今依然存在的原因,一个人如果不去认真地思考和了解,基本上很难将两者加以区分。

曾让满清政府头疼不已的太平天国运动,便是将宗教转变为自己手中的利器,继而达到了操纵百姓的目的。

作为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吸纳的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是农民,这些人显然不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在成功洗脑之后,他们便只能被动地接受上级发布的一切规章制度,而在太平天国的诸多制度当中不乏泯灭人性的法律,“不准夫妻同宿”便是其中的一条。

对于这样的一种制度,甚至连英国人都觉得难以理解,毕竟长此以往太平天国将后继无人。对于这个问题,杨秀清曾给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话说在屡次科举落败之后,家住在广东的洪秀全对满清政府极其不满,同时对于自己的前途也感到迷茫。

作为当时的读书人,科举是他唯一的出路,但是自己接二连三地在这条路上摔了跟头,未来何去何从成了一个未知数。

就在洪秀全为将来担忧之时,浑浑噩噩的他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梦,在梦里一位满身金光的老者对他说,将来他的使命便是带领人们在世上斩妖除魔。

一次偶然的机会,洪秀全又得到了一本名为《劝世良言》的小册子,这本书是由基督徒梁发根据基督教教义,再结合儒家思想总结的一本适合国人阅读的宣传册。

洪秀全在得到这本小册子后,便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这本书的发之下他开始宣传起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并创立了“拜上帝教”。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这个教派当中洪秀全成了耶稣的弟弟,是上帝在人世当中的代理人,负责拯救万民于苦海之中。就这样,在洪秀全的加工之下,充满迷信色彩的太平天国的雏形就此形成。

作为领袖的洪秀全对信徒的洗脑之后,便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那些愚昧无知的老百姓则对他的命令丝毫不敢违背,好似这一切都是因果轮回、天命所需一般。

当然,老百姓之所以愿意追随洪秀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洪秀全编纂出来的那套理论,另一方面则是太平天国在成立之初,所宣扬的思想也确实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比如,在妇女权益上太平天国便给予了提高与保护,这让当时长期受到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从一开始便对太平天国产生了强烈的好感,第一次在洪秀全的身上找到了归属感。

这些妇女在太平天国的呼召下积极投入到队伍当中,她们无需再像之前那样缠足,也可以与男性一起劳动和战斗,这样的尊重是她们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太平天国迅速扩张,获得了大量的群众支持。

太平军也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两年的时间便打下了半个中国,洪秀全还改南京为天京,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与清政府划江而治。

太平天国关于男女婚姻的政策

定都之后洪秀全对手下的将领们大加封赏,自己则自称天王,权力也凌驾于其他诸王之上。至此,太平天国内部形成了一个以洪秀全为首的政治集团,而他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对百姓进行管理和约束。

或许是受基督教的影响吧,所谓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得以渗透到太平天国每个人的心中。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天国要求百姓们将家中的财产全部拿出来充公,再由洪秀全重新对这些物资进行分配,以达到真正的人人平等。

老百姓对大权在握的统治者的命令丝毫不敢违抗,同时当时的太平天国也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各项法令都能有条不紊地予以执行。

直到一条法令的出现,人们对太平天国的本质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甚至连外国人都充满了“不相信”,这条法令便是有名的“夫妻同宿罪”。

从字面上便不难看出,在太平天国看来男女同宿便是一种罪行,即便二人已经结为夫妻,晚上睡在一起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被允许的,否则就是触犯了法律。

既然已经结为夫妻了,那么二人同宿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为何会成为一种罪行了呢?这样的法令无疑会让人们产生怀疑,关于这条法令洪秀全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是这么说的:“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在洪秀全看来,亦或者是根据上帝的教导,男女有别不应混杂在一起。

“男女有别”不假,但将这一教导推广到夫妻关系,或许是出于他自己的个人理解吧,亦或者是服务于自己的需求。在洪秀全的规定之下,太平天国的子民按照男女性别之分,重新规划了居住地。

当时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大量夫妻被迫分离,母子也不得相见,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人伦的,但在洪秀全的嘴里却成了“上帝的旨意”。

既然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洪秀全和其他太平天国领袖又执行得如何呢?根据历史的记载,金田起义爆发仅一个多月之后,洪秀全便已经有了十五位妃子。

定都天京之后,他几乎每个月都要从民间为自己选妃,后宫妃子的数量比同时期大清朝的皇帝还要多,记录于史书中的后妃数量就达到了88人,天王府里的女子高达2000之多。

地位仅次于洪秀全的东王杨秀清,死于天京之变时,妃子已经多达五十四位,由此可见,洪秀全等人所谓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说辞而已,真正的解释权在他们自己手里。

对于这样不公平的做法许多人都表达了不满,因为不肯屈从于这样违背人性的法令而被杀的人也不在少数,原本对太平天国充满幻想的百姓,此时也对这个疯狂的组织彻底地失望了。

杨秀清的解释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展开轰轰烈烈地激战时,西方列强则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隔岸观火。在他们的眼中,太平天国和清政府谁胜谁负并不重要,可以在两者的争斗中获利才是最重要的。

当得知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是基于基督教信仰之上的产物时,西方列强顿时对这个新生的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太平天国的思想能够与西方国家契合,很有可能会被扶植为正式政府,从而取代满清王朝。

这样做对$APPEND对西方国家也大有好处,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就曾主动派出了传教士前往太平天国内部进行考察。

经过短暂的接触,英国传教士惊讶地发现这个政权只是借助了上帝的名号,所作所为与上帝的教导根本毫无关联。

洪秀全自称上帝的儿子的做法更是对上帝的亵渎,因此英国果断地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对太平天国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匪夷所思。

时间来到1854年,英国特使约翰·包令曾前往天京,针对一系列问题向东王杨秀清进行了提问,这其中便包括关于“夫妻同宿罪”的问题。

因为在基督教的教导中,夫妻二人合为一体是上帝的旨意,为何到了太平天国这里却变成了一项罪名呢?很显然两者的思想存在了严重的偏差。

对于这一问题,杨秀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男行、女行不许混杂,此是真道,万国当遵,此例不除。夫妇合婚,皆听天父之命。兄弟聘娶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

也就是说,在太平天国的观念当中,男女有别是首先应当遵守的律例,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全部都是错的,而娶妻生子、妻妾多少这些问题,也应当遵从上帝的安排。

从这句话便能够看出,太平天国已经严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本质,按照这一逻辑人们在没有得到上天的许可之前,就只能忍受妻离子散的生活,只能被迫男女分开居住。

上天指代的是谁呢?自然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以至于这些领袖可以则凭借自己的地位,更早地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享受着他人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太平天国上层与百姓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与分歧,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许多太平军的将士纷纷投靠清军,并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传递给了清军,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灭亡。

没有投靠清军的太平军,在认清了太平天国的本质之后,也不像之前那样愿意为理想中的太平天国而牺牲。

因为满心怨恨而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因为不满太平军开始在战场上变得萎靡不振,最终走向了失败。

看到这样的情况,杨秀清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想要凭借“天父下凡”的方式,迫使洪秀全废除了这条违背人性的法令,并且承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他的这一做法也遭到了洪秀全的忌恨,进而引发了后来的“天京之变”,后来这一条法令尽管被废除了,但想要再恢复到之前的生活状态却没有那么容易,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长期的夫妻分离让夫妻双方对对方感到陌生,被允许一同居住的夫妻也需要时间相互重新适应,同时无法顺利度过磨合期的夫妻也不在少数。

之前分离的生活让许多人脱离了婚姻的束缚,这种近似于两地分居的生活方式在解除之后,让许多人对其他的异性产生了好感,许多新晋的军官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对象。

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百姓从高压控制当中被释放出来之后,迎来的不是幸福安稳的生活,而是所有人的生活都陷入到了更大的混乱当中。

原本太平天国的根基就不稳,如今又在这场混乱当中备受冲击,再也无法与清军相抗衡了,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那条荒唐的法令也成为了埋葬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洪秀全不务正业,是如何扳倒大权在握的杨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韦昌辉,冯云山,石亚达

    公元1856年,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对于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主宰清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彼时的太平天国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就在这一年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首领杨秀清被洪秀全所杀,东王府几千余人被杀。而杨秀清死后,北王韦昌辉主持太平天国的大局,哪知道这个北王比杨秀清更加的嚣张跋扈,在天京

  • 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房车阳光标签:燕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冯云山,太平天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公元前841年,就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荒诞无道的周厉王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开启“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性,从秦末时陈胜吴广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农民起义就未曾断绝过,尤其是到了王朝统治

  • 杨秀清实权在握,为何被洪秀全连根拔起?这个细节左右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在这场事变中,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成功除掉了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夷灭其全家,成为政治斗争最后的胜利者。对此,很多人都纳闷,定都天京后,手握实权的杨秀清为何却斗不过洪秀全呢?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他生于耕读世家

  • 洪秀全亲笔信现身英国后,杨秀清死因曝光,学者:竟是一桩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太平天国,石亚达,太平军

    “东王蓄意谋反,尔等随我诛杀逆贼!”1856年9月5日凌晨,天边刚透出一丝曙光,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里,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北王府中院传来了这一声呐喊。随后,北王韦昌辉一马当先,率领3000精兵,与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会和,一同突袭东王杨秀清府邸。东王府中人头滚滚,数千仆从皆被斩杀殆尽,

  •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之所以对杨秀清余党赶尽杀绝,实际上是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事变

    太平天国的历史,其实是比较曲折的,尤其是他们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更是充满坎坷,在大多数人看来,太平天国的灭亡,和当年洪秀全以及韦昌辉等人发起的天京事变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天京事变绝对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当时洪秀全授命韦昌辉对东王杨秀清展开铲除行动,韦昌辉行动十分迅速,立即响应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 英国人, 如何生育! 杨秀清的回答让人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段坤说体育标签:清朝,清廷,宣扬,杨秀清,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大清王朝,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清朝后期,洪秀全假借上帝的名义搞了个“拜上帝教”,忽悠了一大帮民众,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反抗腐朽的清王朝上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落后性。太平天国里有一项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看起来,都非常匪夷所思的一项规定,那就是夫妻不准同宿。太平天国为什么要推行这项违反人

  • 哪有什么神通广大明察秋毫,杨秀清有的只是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东王,北王,秋毫,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太平天国

    1847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出逃的拜上帝会面临着崩溃解散的风险,关键时刻烧炭工杨秀清和萧朝贵先后以“天父”、“天兄”下凡为名晓谕信徒力挽狂澜。因萧朝贵早早战死,杨秀清便每每借“天父”之名严惩叛徒部署军事,众人无不惊叹其策略之准,东王威信遂与日俱增。其实哪有什么通天神迹洞若观火,有的只是杨秀清掌控的密

  • 杨秀清正在睡觉,韦昌辉闯进来,12个侍寝美女当场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党羽,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

    清咸丰六年,1856年9月2日凌晨,东王府卧室欢声不断,杨秀清正搂着美人睡觉。韦昌辉带着100精兵怒气冲冲了进来,外堂12个侍寝的美女想要阻拦,瞬间就被喀嚓,身首异处了。杨秀清看大事不妙,便假装拿剑自尽。没想到,韦昌辉的手下夺了剑,直接拿刀砍了上去。东王府也随之迎来了一场血灾。当天夜里,杨秀清的27

  • 曹振镛 『楷书立轴』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乾隆,尚书,道光,进士,曹振镛,大学士,楷书立轴,地方官员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号怿嘉,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读学士。嘉庆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道光初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

  • 清朝官场笑面虎曹振镛的整人秘诀:明处不争,暗处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曹振镛,道光帝,清朝,嘉庆,宰相,阮元

    文/雾隐残云做官五十余载,历三朝,二帝,生极恩宠,死亦哀荣——揭秘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清朝有个叫曹振镛的奇人,26岁中举,80岁致仕退休,足足当了53年的官,更厉害的是他不仅当得久而且当得好,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位性格迥异的皇帝,他始终圣眷在身,没遭遇过贬黜,官运亨通到极点,从正七品编修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