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原因只有两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房车阳光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3/12/27 19:52:28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公元前841年,就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荒诞无道的周厉王被愤怒的国人所驱逐,开“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在秦始皇一统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性,从秦末时陈胜吴广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农民起义就未曾断绝过,尤其是到了王朝统治的中后期,越发衰落的王权跟反抗的人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众多农民起义队伍中,最出名的主要有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元末起义、明末起义、以及太平天国。跟之前那些起义不一样的是,太平天国起义已经提出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有别于传统封建社会的纲领、制度、以及政策。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太平天国受到时代的影响,萌生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同时《天朝田亩制度》也是中国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真正体现了平等思想,但在实际落实上却并不甚乐观。

如今我们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除了其本身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上层领导者失去本心开始肆意享受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内部矛盾,还未夺得天下就开始拉帮结派开始内斗,这一点又以杨秀清跟洪秀全的斗争最为突出。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他原本只是个耕山烧炭的普通农民,在参加了拜上帝会后发动了金田起义,很快就被封为东王,身份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之下。到了后期,杨秀清还总揽宗教、政治以及军事权力,俨然已经成了太平天国的真正领袖。

杨秀清如此超然的地位自然引得“天王”洪秀全忌惮不已,因此在1856年,“北王”韦昌辉趁着已经身处权力巅峰的杨秀清在府中安然入睡时,突然闯将进来一刀剁掉了他的头颅,一代枭雄就此殒命,也拉开了太平天国内部倾轧的霍乱开始。有很多人想不通,杨秀清明明手握重兵,为何却斗不过没实权的洪秀全呢?原因很简单,不过区区两个字:“情商”。杨秀清虽然实力地位非常高,但他走到最后人头分家的下场却是注定的,就算韦昌辉不杀他,也会有其他人来杀他。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杨秀清显然不懂这个道理,他成为东王后的一系列行为都在把自己的朋友逼到对立面去。杨秀清是个情商非常低下的人,不然以杨秀清的打仗能力,这天王的位置还真不一定轮得到洪秀全来坐。1847年,太平天国的初期重要领袖冯云山不慎被清政府逮捕,当时的拜上帝教一片人心惶惶,后来冯云山归来,洪秀全干脆自封为天王,封杨秀清为军师。

为了压洪秀全一头,杨秀清灵机一动假冒“天父下凡”,巩固了自己在拜上帝教中的权力地位,但二人矛盾从此时已经初现端倪。太平天国乃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杨秀清作为天父唯一指定代言人,从“身份”上桎梏着洪秀全这个“天王”,在拜上帝教中的权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杨秀清本人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有事没事就来个天父附体,太平天国中的其他诸王几乎都被他责打训斥过。就连洪秀全稍有不如意就会被杨秀清以天父的名义鞭挞。

据说洪秀全有一次惩罚过自家府上的女侍,导致女侍流产。杨秀清一听说立刻觉得是打击洪秀全的好机会,于是以上帝的名义棒打洪秀全三十大板,并且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开处刑。连天王在洪秀全面前都是这个待遇,其他诸王被杨秀清折腾成了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在太平天国诸王中,最恨杨秀清的乃是北王韦昌辉。他曾和杨秀清因为以下两件事发生了矛盾:韦昌辉的兄长与杨秀清的亲戚因为田产房屋的财产分割发生了纠纷;韦昌辉的手下小兵犯错被杨秀清斩首。

在以上两个个事件中,杨秀清每次都会让韦昌辉亲自登门道歉,并且还要杖责韦昌辉三十下,打得韦昌辉几个月下不了床。明明只是一些细小的纠纷,韦昌辉却受到了杨秀清如此狠厉的惩罚,也难怪他恨不得要亲手杀了杨秀清。此外杨秀清还因为燕王的家丁没有给路过的东王府马夫行礼,将燕王秦日纲杖责了三十下,剥了他的爵位。宰相陈承瑢因为帮燕王说情,同样也被拉出去杖责了三十下。可以说此时的杨秀清已然是一副眼高于顶,谁也没放在眼里的样子。

借着诸王之间的矛盾,洪秀全轻易借了韦昌辉这把“刀”,韦昌辉在半路又拉了燕王秦日纲入伙,负责把守天京城大门的陈承瑢则亲自开门,在多方联合绞杀下,杨秀清平日里军功再是显赫也无用,最终一命呜呼。

更多文章

  • 杨秀清实权在握,为何被洪秀全连根拔起?这个细节左右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在这场事变中,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成功除掉了实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夷灭其全家,成为政治斗争最后的胜利者。对此,很多人都纳闷,定都天京后,手握实权的杨秀清为何却斗不过洪秀全呢?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他生于耕读世家

  • 洪秀全亲笔信现身英国后,杨秀清死因曝光,学者:竟是一桩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太平天国,石亚达,太平军

    “东王蓄意谋反,尔等随我诛杀逆贼!”1856年9月5日凌晨,天边刚透出一丝曙光,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里,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北王府中院传来了这一声呐喊。随后,北王韦昌辉一马当先,率领3000精兵,与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会和,一同突袭东王杨秀清府邸。东王府中人头滚滚,数千仆从皆被斩杀殆尽,

  •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之所以对杨秀清余党赶尽杀绝,实际上是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事变

    太平天国的历史,其实是比较曲折的,尤其是他们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更是充满坎坷,在大多数人看来,太平天国的灭亡,和当年洪秀全以及韦昌辉等人发起的天京事变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天京事变绝对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当时洪秀全授命韦昌辉对东王杨秀清展开铲除行动,韦昌辉行动十分迅速,立即响应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 英国人, 如何生育! 杨秀清的回答让人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段坤说体育标签:清朝,清廷,宣扬,杨秀清,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大清王朝,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清朝后期,洪秀全假借上帝的名义搞了个“拜上帝教”,忽悠了一大帮民众,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反抗腐朽的清王朝上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落后性。太平天国里有一项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看起来,都非常匪夷所思的一项规定,那就是夫妻不准同宿。太平天国为什么要推行这项违反人

  • 哪有什么神通广大明察秋毫,杨秀清有的只是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东王,北王,秋毫,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萧朝贵,太平天国

    1847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出逃的拜上帝会面临着崩溃解散的风险,关键时刻烧炭工杨秀清和萧朝贵先后以“天父”、“天兄”下凡为名晓谕信徒力挽狂澜。因萧朝贵早早战死,杨秀清便每每借“天父”之名严惩叛徒部署军事,众人无不惊叹其策略之准,东王威信遂与日俱增。其实哪有什么通天神迹洞若观火,有的只是杨秀清掌控的密

  • 杨秀清正在睡觉,韦昌辉闯进来,12个侍寝美女当场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党羽,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

    清咸丰六年,1856年9月2日凌晨,东王府卧室欢声不断,杨秀清正搂着美人睡觉。韦昌辉带着100精兵怒气冲冲了进来,外堂12个侍寝的美女想要阻拦,瞬间就被喀嚓,身首异处了。杨秀清看大事不妙,便假装拿剑自尽。没想到,韦昌辉的手下夺了剑,直接拿刀砍了上去。东王府也随之迎来了一场血灾。当天夜里,杨秀清的27

  • 曹振镛 『楷书立轴』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乾隆,尚书,道光,进士,曹振镛,大学士,楷书立轴,地方官员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曹振镛(1755—1835年),字俪生,号怿嘉,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读学士。嘉庆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道光初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

  • 清朝官场笑面虎曹振镛的整人秘诀:明处不争,暗处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曹振镛,道光帝,清朝,嘉庆,宰相,阮元

    文/雾隐残云做官五十余载,历三朝,二帝,生极恩宠,死亦哀荣——揭秘官场不倒翁曹振镛的从政秘诀清朝有个叫曹振镛的奇人,26岁中举,80岁致仕退休,足足当了53年的官,更厉害的是他不仅当得久而且当得好,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位性格迥异的皇帝,他始终圣眷在身,没遭遇过贬黜,官运亨通到极点,从正七品编修一路

  • 曹振镛辅佐三代帝王,当官52年从未犯错,后人却称他大清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曹振镛,道光帝,乾隆,嘉庆,雍正,皇帝

    清朝历经十二帝,提起大清的名臣,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清初的索尼父子、明珠,清中期有张廷玉、和珅、刘墉,清末期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要么是身处朝廷中枢的肱骨之臣,要么是霸居一方的封疆大吏,都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这些经邦纬国支撑清廷这棵参天大树矗立不倒的能臣相

  • 曹操后人为宰相,执政道光朝15年,曹振镛是清朝衰退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曹操,清朝,乾隆,曹魏,三国,东汉,诗人,曹振镛,道光帝,地方官员

    《鸦片战争演义》中的道光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最早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时正值道光皇帝当政,所以在一般印象中,道光就是个昏君。但历史上道光也许并不那么昏庸,在鸦片战争发生前,道光信任的人是“宰相”(首席军机大臣)曹振镛,他主导了平叛回疆和盐政改革,成了大清帝国黄昏下最后的亮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