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杨秀清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杨秀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蜀南培培 访问量:694 更新时间:2023/12/30 2:55:41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杨秀清出身贫农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不识文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加入上帝会,翌年假托“天父”下凡,逐渐取得了上帝会的主导权。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参与发动金田起义,拜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永安建制之际受封“东王”,称“九千岁”,节制其余五王,其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他在太平军中运筹帷幄,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定都天京便是按照他的意志而决定。定都天京后更是架空洪秀全,成为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太平天国实际领袖。此后他发动北伐和西征之役,并策划击破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保卫了天京的安全,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年,清咸丰六年),杨秀清假托“天父”,逼迫洪秀全答应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加上佐天侯陈承镕告发杨秀清图谋弑杀洪秀全,洪秀全遂密召在外征战的北王韦昌辉入天京诛杀杨秀清,引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全家及僚属均遇害,洪秀全贬其为“东孽”。后洪秀全诛杀韦昌辉等,并为杨秀清平反,累加封号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传天父上主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后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

历史评价:

李秀成:①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②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

曾国藩:且以逆贼杨秀清,不过闾里一偷儿,其羽党亦乌合啸聚,而其官职、营制、人数之多少、旗帜之分寸、号令之森严,尚刊定章程,坚不可改,况吾党奉朝廷之命,兴君子之师,而可参差错乱,彼立一帜,此更一制,不克整齐而划一哉?

毛泽东: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钟文典:杨秀清的聪明才智,说到底,主要是从伟大的斗争实践中造就出来的。他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产和生活磨练。在动员和组织千万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他始终站在第一线,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不愧为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硬汉,杰出的农民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功勋,在太平天国史上是应该大书而特书的。

轶事典故:

称赎病主

杨秀清健康状况糟糕,最严重时曾“耳聋流水、口哑流涎二月余之久”,后来将此说成是“代人赎病”,故而有“赎病主”这一称号。另有野史记载称杨秀清与杨宣娇私通时被捉奸,杨秀清马上伪托天父下凡,称是天父“命秀清卧,为天下兄弟赎病也;命宣娇卧,为天下姊妹赎病也”,于是自号“禾乃师、赎病主”。

不救西王

据说西王萧朝贵攻长沙时,因寡不敌众,请求大本营支援。天王洪秀全准备率军支援,杨秀清说:“西王刚愎自用,不稍微挫挫他的锐气,以后他不会听命,等他自己回来就行了。”洪秀全担心萧朝贵出意外回不来,杨秀清则回答:“西王勇敢彪悍,即使稍有受挫,清妖也不敢逼近他,他肯定能回来。”最终洪秀全没有出兵支援,而萧朝贵亦在长沙败亡。

偶得诗句

杨秀清不识字,但他曾自称在长沙看见某位将士作战英勇,于是口占一诗,内有“看你浑身都是胆,不亚常山赵子龙”之句。

眼疾困扰

杨秀清患有眼疾,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清咸丰三年)七月加剧,后经李俊良等医官医治,到翌年四月以损一目为代价,另一目逐渐没有痛楚。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年,清咸丰四年),北王韦昌辉曾颁布一道招延良医诫谕,内称“眼科为天朝所尤重”,许诺“果能医治见效,即赏给丞相;如不愿为官,即赏银一万两”。可见杨秀清求医之心切。据替杨秀清治疗眼睛的医家事后私下里透露,杨秀清“只缘色欲太重,致肝肾两亏”,所以才有此严重的眼疾。一说杨秀清喜服肉桂、高丽参、鹿茸等温补药物,“因热毒上攻,两目俱昏”。还有说法是杨秀清的失明与儿子夭折、悲痛过度有关。

教训天王

定都天京后的某年十一月二十日,杨秀清在会议后突然假托天父下凡,批评“尔主天王性气太烈……主宰天下,皆要从宽。譬如女官,在天朝佐理天事者,多是不明天情,每有不合事宜之处,务要悠扬教导,海量宽容,使其心悦诚服,天事方可周理。若是严性过甚,未免其方寸多乱,不知如何样作法方能称旨。”并下令将天王府的杨长妹、石汀兰、大小朱九妹四名女官调到东王府。这道“口谕”通过韦昌辉传给天王,杨秀清也移驾天王府,问洪秀全是否知错,洪秀全表示知错,杨秀清代天父传令:“尔知有错,即杖四十!”众官要求代受杖责,杨秀清不允,洪秀全只得遵旨,俯身受杖。杨秀清说:“尔已遵旨,我便不杖尔!”其后天父“回天”,杨秀清对洪秀全进行一番谏言,请他管教好幼天王、礼待臣子、慎用死刑等,随后带着四名女官到东王府。

太平天国乙荣五年(1855年,清咸丰五年)七月十九日三更,杨秀清突然假托天父下凡,其时杨秀清生病,韦昌辉和石达开就在东王府(九重天府)守候,因此马上就跟着东王去天王府。其时,“夜静更深,朝门已闭”,洪秀全不得不命女官速开朝门,然后向“天父”请罪,将东王金舆迎至金龙殿。杨秀清除了宣布对曾顶撞过他的黄期升等从轻处分外,还宣召洪秀全之妻赖氏来听吩咐,说:“赖媳,算尔晓得时时虔敬天父,晓得敬夫主。其余众媳,当教则教,当打则打,不可枉打。如有奸草(即“心”)者,当奏则奏,放胆奏,亦不可枉奏。”其后又嘱咐洪秀全要选“老成淑女”为娘娘,当贤内助,接着就“回天”了。

人物争议:

是否祭孔

清人张汉(江夏无锥子)在记录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武汉地区的《鄂城纪事诗》中有“金身神像一时空,偏解衣冠偶圣宫。九叩阶前肃礼拜,可知天性本相同”一诗,附注“城内庙中神像尽毁,惟圣宫牌位不敢毁伤,伪东王具衣冠谒圣,行三跪九叩礼。又将武昌府学用红缎金书‘天朝圣宫’四大字作匾额”,即杨秀清在武昌城破后入城祭孔。1976年,“罗思鼎”撰文据此批判杨秀清为“尊孔倒退的总代表”。后有学者撰文反对此说,认为这是孤证,甚至《鄂城纪事诗》本身就是伪作,不能相信。

逼封万岁

关于天京事变的起因,《金陵杂记》《金陵省难纪略》《李秀成自述》等史料记载的“逼封万岁”说最为常见,有人认为不是事实,而是洪、韦共同谋划杀害杨秀清时所放出来的政治谣言,意在给杨秀清加罪名,作为除掉他的借口。 [71] 也有学者认为,天京事变后洪、韦对外的口径是杨秀清“自居万岁”,可见他们不愿承认杨秀清“逼封万岁”,更无必要制造这种谣言。《天父圣旨》也记载了天京事变前夕洪秀全亲赴东王府之事,与“逼封万岁”的相关情节吻合,只是具体对话内容被洪秀全删除。因此“逼封万岁”之说应属实。

诗作真伪

《天情道理书》中附有杨秀清褒奖太平天国弟妹诗五十首。学者赵慎修认为并非杨秀清本人所作,而是杨秀清幕下文人创作。理由有如果是杨秀清的诗,应放在卷首而非附录,而且也根本没有杨秀清会作诗的记载,这些诗的用词、气象也不符合杨秀清的个人特质,更像是熟读古书的文人所作。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更多文章

  • 天京事变:杨秀清输在“时间”上,洪秀全技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石亚达,太平天国,事变

    1856年9月,杨秀清如往常一样入睡,梦中想着“万岁”称号,露出得意的笑容。此时,北王韦昌辉3000精兵从江西瑞州赶回京师,并联合东王麾下大将许宗扬,准备向杨秀清发难。许宗扬,东王杨秀清亲信,因增援北伐失败被投入大牢(后放出),故而痛恨杨秀清,与韦昌辉联合。许宗扬熟悉东王府情况,为人也勇猛,他率领“

  •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秀清莅景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杨秀清,畲族,景宁,副主任,林业

    10月12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秀清带队到景宁调研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秀慧,副县长曹刚毅陪同或参加座谈。杨秀清一行首先来到景宁立勤香榧产业园有限公司的香榧基地,实地查看香榧树的长势,深入了解香榧种植、加工和销售情况。座谈会上,杨秀清详细听取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 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高话事人杨秀清,为何没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杨秀清,朱元璋,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元顺帝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晚清朝廷曾一度面临崩盘的边缘。在天京之变之前,太平天国存在二元制模式:名义上,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洪秀全,但实际上,掌权的是杨秀清。这种模式和元朝后期,韩宋朝廷的情况很相似:韩宋朝廷名义上的君主是韩林儿,但实际上,实力最强的是韩宋旗下的吴王朱元璋。换句话说,大致来说:韩林儿可以对应

  • 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冯云山,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历史往往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天王洪秀全似乎是被架空的,而东王杨秀清才是手握实权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曾对太平天国的政体做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 罗老前辈认为:太平天国的军师负责制是“农民民主传统”的集大成者。在这一体制下身为天王的洪秀全本就该是虚君,而

  • 《燃烧的天国》(杨秀清卷)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燃烧的天国,太平天国

    肆 梦中的天国当冯云山与洪秀全重新会面后,他们即将在紫荆山全面铺开自己的传教事业。此后拜上帝教的会员,将从两千人,迅速扩张到几万人。一直到今天为止,大量历史文献,对洪秀全传教内容,说得都比较模糊,以致于读者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拜上帝教能传播得这么快,为什么能凝聚这么多人走到太平天国的旗帜下?所以我必须

  •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圣旨,东王,杨秀清,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

    英国发现20封圣旨,解开一历史奇谜,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1856年6月,太平军通过西征和北伐,兵锋席卷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军事上的极盛阶段。然而在这大好形势之下,太平天国内部突发变乱,北王韦昌辉在天王洪秀全的支持下,突袭东王杨秀清。由于猝不及防,杨秀清被乱兵当场格杀,而东王派系的2万余人也都惨遭

  • 杨秀清之死影响多大?这4场战役,太平军输得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太平军,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成为第一个死于“内讧”诸侯,王府上下五千余人被杀,惨不忍睹。杨秀清,手握政权、教权、军权,是太平天国实际主持者,位高权重,连天王洪秀全都要畏惧三分。那么,杨秀清为何会被轻易诛杀呢?很简单,就是人际关系太糟糕,得罪了各路诸侯;“虚君”洪秀全借助韦昌辉、石达开、秦

  • 杨秀清才是太平军的实权人物,为何会被洪秀全给灭了?他不懂权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石亚达,韦昌辉

    杨秀清是战略上的天才,但却是权谋上的蠢材。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杨秀清,压根就走不到南京,更别提维持14年的国祚了。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杨秀清,才使得太平天国内耗严重,最终只存在了14年时间,就被清朝给灭了。很难想象,这位几乎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居然是个文盲。不过从杨秀清的结局,我们似乎也能理解这一点,读

  • 一次教科书式审案:杨秀清手腕高超,也为日后被杀埋下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杨秀清,韦昌辉,洪秀全,石亚达,冯云山,太平天国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册封“首义五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之王,悉受东王节制。如此,杨秀清在名义上取得了政权、教权、军权,成为太平天国实际掌舵者和领航员。21日,杨秀清连续三次“天父下凡”,审理周锡能叛变案件,让其承认事实,后将其处死。审理

  • 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活到96岁高龄,吐露杨秀清之死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赖汉英,杨秀清,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清军

    1986年,随着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病逝,这起清末最大的农民运动。终于还是宣告失败。清军很快杀进天王府,对于太平天国的叛军们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除此之外,对洪秀全恨之入骨的曾国藩,还特地命人将其尸体剁碎烧成灰,然后将其尸灰混入火药当中,用大炮将其轰得粉身碎骨。太平天国的陷落就连洪秀全那尚在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