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顶级高手赛诗,刘禹锡率先写了一首后,白居易元稹都不敢提笔

唐代顶级高手赛诗,刘禹锡率先写了一首后,白居易元稹都不敢提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小探长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8 1:03:05

提起古代人之间的赛诗会,总有不少朋友会把它们与现在很多歌唱比赛相提并论,毕竟古代很多诗就是写来给大家唱的。但事实上,这两种比赛又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古代的赛诗一般是没有评委的,谁胜谁负,诗人们自己一看便知。这就有点儿像古龙小说中,两位高手决斗,只是拿着长剑挥了两下,其中一人便自己承认:“我输了!”其次,古代的赛诗拼的是硬实力,上演煽情戏码之类的是没意义的。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唐代的一场顶级高手间的赛诗。千年前的一天,已名满天下的诗魔白居易办了一桌酒宴,约了刘禹锡元稹、韦楚客等诗人来家里一聚。都是顶级才子,聚会时自然要吟诗作赋。于是大家便想到每人写一首《金陵怀古》,一较高下。

偏偏选这样一个题材?因为这是一个很能体现水准的题目。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是6朝古都。唐代的咏史怀古诗是一绝,显然金陵是最适合怀古的地方。在此之前,很多高手都以此为题材写过咏史诗,要想在一个快写烂了的题材中超越前辈们,自然很考验笔力。

本以为这场赛诗会,将会诞生几首千古名作,结果却令人挺没想到。刘禹锡是个急脾气,他率先写了一首后,白居易和元稹都不敢提笔,直接弃权了,这就很尴尬了。那么到底老刘写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便知:

《金 陵 怀 古》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一开篇就是大手笔,写了早晨和傍晚两个场景:早晨潮水淹没了冶城的沙洲,傍晚夕阳斜照在征虏亭上。这一联提到的两个地名,都是金陵城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它们象征着那些风云人物的霸业。

次联,同样是写景,但字间又充满了一股悲凉。昔日风光无限的蔡洲上长满了新的嫩草,堪称金陵门户的幕府上却依旧是青烟阵阵。这两句要说的其实就是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感,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山河还是依旧,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们当初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空而已。

诗的后两联是议论,为何6朝都无法长久?原因就在于“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兴衰与是否有险峻的地形保护无关,它取决于人。当年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曲,现在想来是那么幽怨,让人不忍卒听。陈后主在敌军都打过来了时,仍不思进取,只顾享乐,写了这首诗。这短短的20个字,刘禹锡其实已经找出了千古兴衰之因:兴废由人事。

仔细品读这首诗,确实是很有水平的。前4句都在写景,潮打冶城、夕阳斜照、蔡洲长草,幕府旧烟,一句一景,多个意象并列,不拖沓也不繁复,其实都在突出一个“废”字。而且这些景,都不是随意选的,写的都是与6朝有关的特定地点的特定场景,这就很高明了。后4句议论,则是一笔道出,典故和比喻都用上了,用曲子落笔,让这首诗更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在结构上的精湛手法,确实非一般文人所能企及,这就是诗豪刘禹锡的笔力。

既然是酒宴赛诗,那就是即兴之作,短时间内能写出这样的诗作,唐代诗坛没几人能做到。元稹当时看完这首诗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这个意思是说:“咱们4个人比诗,就像一起探骊龙,你一下子就把龙珠给夺了,剩下了麟角,我们再写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其他3人直接就都不敢提笔,直接弃权了。

能让白居易和元稹都如此服气,可见刘禹锡这首诗的水准。但事实上,这也并非是刘禹锡怀古诗的最高水平。《乌衣巷》中千古名句“旧时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西塞山怀古》中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金陵五题》中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才是他怀古诗中的绝唱。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把这些诗也找来读一读,都是唐诗中经典中的经典。对于这场赛诗会,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讨论。

更多文章

  • 刘禹锡被贬十年后返回国都,才一个月又被贬,导火索竟是一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王叔文,白居易,唐宪宗,杜牧

    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史为唐顺宗,年号永贞。德宗朝遗留下来的弊政很多,于是顺宗以曾经的太子侍读王伾、王叔文两人为先锋,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除宫市(白居易的《卖碳翁》就是记录宫市制度的黑暗)、削弱藩镇即为其中一二。为使革新推行下去,“二王”(王伾、王叔

  • 中韩关系如何发展?中方告诫别反华,韩用刘禹锡名句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梁子谦说标签:刘禹锡,中韩,朝核问题,王毅

    中韩关系如何发展?中方告诫别反华,韩用刘禹锡名句回应。在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正式履职之后,中韩两国的关系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尹锡悦在竞选时期就毫不掩饰其亲美的政治立场,同时也作出过很多激进的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担心中韩关系是否会迅速恶化。为了稳定当前的局势,中韩两国外长进行了会面并交换了

  • 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却从民歌中得到灵感,作出千古绝唱竹枝词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民歌,诗歌,诗人,巴山,唐朝,竹枝词,刘禹锡,千古名句

    有人说,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离开社会生活,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话可谓一语中的,不管是自然景观、天象四季、花鸟鱼虫,竹石树木,还是乡村风光、都市风物、人文景观、登临游览,或者是离愁别绪、异域边塞、讽怨爱情、酬答唱和,都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文学创作不是闭门造

  • 13岁小孩说《陋室铭》有错,父母也觉得在理,难道刘禹锡真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禹锡,陋室铭,孔子,诸葛亮,骆宾王,诗作,唐朝,艺术家

    很多有名人从小就被发现拥有超出常人的天赋,别人几岁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们几岁就已经开始写诗作文章,这些孩子在中国有一个统一的词汇叫作神童,而中国历史之中从古代到今天,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一点都不少。比如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知道了音律之美,今天我们小学生课本之中所学的《咏鹅》是唐朝初年

  • 刘禹锡:是诗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让他饱受贬谪,一生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李白,李绅,唐朝,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艺术家

    刘禹锡:引杯添酒饮,把箸击盘歌在我能背诵的唐诗中,刘禹锡所占比例不少,开初读来是敬重满满,随着后来多读了些书,感觉就有些异样了起来,这是因为虽然他是一位文学史上的人物,但细究起来,他应该归于政治史上,写诗作文只是其副业而已。从他的诗文来看,他又实在应该属于文学史人物,他在唐代文坛上虽不属于大佬级人物

  • 唐诗中与众不同的一首秋天的诗,别人悲秋,刘禹锡真诚赞美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悲秋,秋词,诗歌,杜甫,李白,秋天,唐诗,唐朝,刘禹锡,柳宗元,艺术家,千古名句

    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句话,叫春女思秋士悲。说的是中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固有的现象,就是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之时,是女孩子们害相思病的时候,而到了秋天,男人们特别是文人们,感到莫名的悲伤。这种悲秋的情绪,之所以说是莫名其妙,是因为也许我们无法说出悲伤的理由,也许也从来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悲伤的事情,但就是有一

  • 《刘禹锡》(三十二韵)

    历史解密编辑:北平永胜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刺史,韦应物

    出品/北平永胜无极登科鸿博鸣,乐天唱和识君亨。永贞夭折多司马,宣政驱除入火坑。不悦旧题因落魄,尤堪新乱毁平生。观棋百局前锋手,造化千秋堂鼓争。象马奔驰开战阵,炮车破穴扫顽兵。胡尘掠地阴山渡,汉将攻艰社稷荣。热论鸿儒忧患事,布衣冷看犬相烹。晴空何惧阴云布,秋日常来硕果盈。万木春丝缠老树,千帆踏影赋新声

  • 刘士林《床前明月光》批判(刘禹锡心理不健康?)

    历史解密编辑:张佳的网易号龙虫并雕标签:刘禹锡,刘士林,床前明月光,乌衣巷,诗歌,心理学

    刘士林说自己30以后才知道中国文学基本上都是一种政治寓言,不知他自己能不能坚持自己这种说法,还是只是这里这样说,换个地方就换个说法。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他就偏偏能看出来有所谓道德心理学问题,能看出来有“小人之心”,有“魑魅道德心理学本性”。把《乌衣巷》看成是什么负载他所属阶层秘密使命的政治文本

  • 刘禹锡最励志的两首诗,一千年来振奋无数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刘禹锡,白居易,励志,杜甫,诗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自古“诗言志”,此志本指思想抱负,后指诗人的思想情感。故而悲欢离合、相思恋情、壮志抱负尽可在诗歌中呈现。其中,最让人为之振奋的便是励志诗!励志诗不仅仅是诗人之自励,也是对读者、对后人的激励。很多励志名句流传千古,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而振奋拼搏。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 刘禹锡,一首诗彰显诗豪本色:莫愁天下无知己,星光不负赶路人

    历史解密编辑:平淡的妇女之友标签:刘禹锡,柳宗元,元稹,白居易,裴度,韩愈

    一切,都要从公元805年说起。那一年的正月,长安城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空气中,还残留着元宵节烟花的余味,一场血雨腥风却即将袭来。农历正月二十三,唐德宗李适驾崩,太子李诵继位,会宁殿内白绫萧森,太极宫外刀光剑影。此时,百里之遥的渭南县主簿刘禹锡正在酣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一封密信交到了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