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周万岁通天二年:李昭德与来俊臣死在同一天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李昭德与来俊臣死在同一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遇双未央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3/12/13 4:48:08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插画:发达蚊

李昭德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和来俊臣死在同一天。古人在结义的时候,往往会说这样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这些感情质朴的人看来,和自己的兄弟死在同一天,是一件浪漫而热血的事。可惜,李昭德没有这样的幸运,来俊臣不但不是他的兄弟,反而是备受他鄙视的,一想起来就咬牙切齿的仇人。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还是帝国监察御史的李昭德遭到了来俊臣的陷害,成为了所谓反贼的一员。这是赤裸裸的污蔑,可惜李昭德却无从辩解。因为多年的宦海生涯,性情耿直的他得罪了太多太多人,这些人眼见他落难,马上便群起而攻之,意图置他于死地。而那个曾经对他颇为信任的女皇,此刻也终于丧失了耐心。李昭德的政治生涯彻底宣告结束,并且可以预见的是,他的生命也将在不久后画下句点。

当然,如果深究起来,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灾难其实在很久以前就被设计好了。在那个女皇统治的时代,大臣们有一剂讨好统治者的最绝妙的药方,那便是“献祥瑞”。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帝王们非常普遍的爱好,伟大的女皇自然也不能免俗。那一天,有人在洛水中捞出来一块带有几个红点的白色石头,便把它献给女皇,美其名曰:此石忠心,所以来进。其他众人纷纷附和,唯有李昭德面露不屑,他大声怒斥道:“此石忠心,难道洛水中的其他石头都要造反吗?”

这当然还没有结束。后来,竟然又有人用红漆在乌龟身上写下“天子万万年”几个字,把它献给女皇。女皇看后龙颜大悦,正欲夸奖,李昭德又站了出来,他从侍卫身上取来小刀,把乌龟上面的字刮得一干二净。这种明显和皇帝唱反调的行为等同于在刀尖上跳舞,好在那时女皇还对他有点耐心,惜才之心让她不忍痛下杀手。甚至有一次,女皇的侄子武承嗣在女皇面前诋毁李昭德,女皇却不以为然,还颇为大度地说道:“自从我让李昭德当了宰相,这觉才开始睡得安心啊。”

可惜,对于女皇的这份信赖,李昭德并没有领情,因为在他心中,这个天下最名正言顺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李氏家族。

#02.

天授二年(691),洛阳有一人名为王庆之,他纠集了数百民众,多次上书女皇,请求她册立魏王武承嗣为皇太子。而女皇的心思却让人难以捉摸,也许是觉得不妥,又或许是故作姿态,她命李昭德前去责问王庆之。李昭德则表现得更为干脆,对李唐王朝一片忠心的他岂能忍受王庆之这种只知媚上的小人。极度的愤怒之下,他竟然将王庆之当场杖毙。为了向女皇交差,他发挥了自己巧舌如簧的本领,对女皇说道:“古来没有侄子当皇帝,却给自己的姑姑立庙的。天皇是陛下的丈夫,皇位应该传给陛下的子孙,如果让武承嗣当了太子,天皇的血统将无法得到延续。”

第二年,李昭德又奉命营建神都洛阳。而在女皇的安排下,武承嗣成为了文昌左相。那时,武承嗣已经被封为王,如果再担任宰相,那他的地位将无比尊贵,权势将进一步提高,这显然不是李昭德想看到的结果。他立刻进谏,劝女皇道:“实在不应该让武承嗣当宰相,古来帝王之家,父子之间尚且争权,何况姑侄呢?”女皇深以为然,同年七月,武承嗣被罢相,多次劝谏均被采纳的李昭德成为了宰相。不管李昭德如此讨厌武承嗣的原因是什么,反正在女皇的心目中,李昭德处处为自己着想,所有的努力都是害怕女皇大权旁落。

在这种厚爱之下,李昭德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足够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在女皇统治的时代,各种丧心病狂的酷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朝中无法无天,到处陷害忠良,让不少官员终日提心吊胆。李昭德决心与这批酷吏斗争到底,而来俊臣就是其中之一。想当年,来俊臣曾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并强迫太原士族王诜之的女儿嫁给自己。后来,另一个酷吏侯思止有样学样,也想强娶赵郡李氏的女子为妻。他上书女皇,希望得到批准。

此事被李昭德听闻,他连忙出来劝阻,言之凿凿地说道:“当年来俊臣强娶太原王氏女,已经让国家蒙羞,如今侯思止这个无赖还想让事情重演吗?”李昭德不仅亲自毁掉了侯思止的美梦,甚至还结束了他的生命。侯思止违反禁令,私下里偷偷积蓄锦缎,结果被人揭发,李昭德奉命调查,他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便趁机将侯思止乱棍打死。

#03.

然而,在李昭德大展拳脚,拼命打击酷吏嚣张气焰的同时,他性格中的弱点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来。女皇那独一无二的信赖让他变得肆无忌惮。他独揽朝政,试图让整个国家的运行处处都遵从自己的意志。当时的宰相虽然还有其他人,但他们纷纷选择避其锋芒,视而不见,对李昭德的跋扈行为从来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昭德的性格:有一次,他与宰相娄师德一同上朝,娄师德身体肥胖,行动难免迟缓。李昭德则步履如飞,尽管他多次停下,可娄师德还是落在了他的后面。见此情景,李昭德居然怒火中烧,他毫不顾忌同僚的情面,大声斥责:“你可真是个急死人的乡巴佬。”好在娄师德脾气温顺,没有和他计较,只是一笑置之。

然而,朝廷中的大臣并不是都像娄师德一样温顺,也不是所有人都和那几个胆小怕事的宰相一样对李昭德有所畏惧。鲁王府功曹参军丘愔就是这样一位胆大的人物,他上书弹劾道:“陛下任命李昭德参与军国大事,但他是怎么做的呢?一些于国有利的好事,他事先不来参与商讨,反而等事情敲定以后再提出反对意见,处处独断专行,标榜自己。而且此人没什么大才,如果国家大事长期交给这种人办理,极有可能导致大权旁落。希望陛下防微杜渐,提高警惕。”而另一位官员邓注则瞅准时机,决心趁热打铁,他写了一篇《硕论》,详细描述了李昭德专权的事例。其他饱受李昭德专权之苦的官员见了,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李昭德众叛亲离。

在巨大的反对浪潮中,女皇陛下终于丧失了耐心。毕竟,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一个专权的臣子。同年九月,李昭德被贬为南宾县县尉。从高高在上的宰相被贬去遥远的南方,不知李昭德是如何感想?也许苦闷将长久伴随着他,尽管奋力挣扎,却始终无法逃脱。好在这样的时光很快走到了尽头,女皇陛下或许忽然念起了李昭德的好,一纸诏书,又将他召回了朝廷,让他担任监察御史。李昭德大喜过望,以为苦尽甘来,然而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这竟是命运为他布置好的陷阱。公元697年,酷吏来俊臣诬告李昭德谋反,而李昭德曾经得罪过的秋官侍郎皇甫文备也跳出来,对他进行大肆污蔑。女皇陛下勃然大怒,将李昭德送进了监狱。

巧合的是,不久之后,作恶多端的来俊臣也被人告发。于是,在女皇的授意下,李昭德与来俊臣在同一天被斩于洛阳闹市。据史书记载,李昭德与来俊臣丧命那天,天降大雨,当时的人们都对李昭德的死感到惋惜,而对来俊臣的死则拍手叫好,故而那一天的雨,真是有一悲,也有一喜。只是不知李昭德在刽子手的屠刀落下之前,有没有过反思:在暗潮汹涌的朝廷里,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懂得刚柔并济的道理。只知道简单粗暴地凭借着自己的意志行事,仗着封建帝王那注定短暂的宠爱就独断专横,一意孤行,就只能迎来最坏的结局。

他是最会忽悠武则天的人,为何最后却被无情抛弃

武则天登上帝位前,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心腹进行大清洗,结果却自毁长城

中国历史为何只承认武则天是女皇帝,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皇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最宠大臣,最有个性的李昭德,为何与酷吏来俊臣同时问斩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武则天,李昭德,来俊臣,宰相,武承嗣,军事政策,唐朝

    武则天有自己的用人之道,可以说,她是一个狠角色,敢用敢杀。从武则天临朝称制开始算起,一共用过七十五个宰相,每人平均任期三个半月,其中百分之六十被贬杀,她自己亲手选拔的宰相,后来或者被流放,或者被杀的也有二十四人,真正熬到她下台还有平安保住性命的宰相极其稀少。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人最具有个性的,也是最受

  • 清赏:欧阳通《泉男生墓志》集联14副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泉男生墓志,欧阳通,欧阳询,集联,笔力,篆书

    唐·欧阳通《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局部)《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又名《泉男生墓志》,唐代正书石刻。王德贞撰文,欧阳通书,调露元年(679年)刻。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河南省图书馆。此碑原石高92厘米,宽91厘米,厚12厘米,其上篆书“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文凡四十六行,满行四十七字。欧阳通(

  • 《练字》63、欧阳通的书法超过父亲欧阳询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人x笔记标签:练字,楷书,欧阳询,欧阳通,书法家,书法作品

    欧阳询是唐代的书法大师之一,被誉为"楷书圣手",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欧阳通虽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与父亲相媲美的知名作品。因此,可以说欧阳通的书法水平在历史上没有超过欧阳询,欧阳询的地位和影响力更为突出。书法的评价是主观的,而且受到时代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欧阳通

  • 罗成原型罗士信,李元霸原型李玄霸,杨宗保和薛丁山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罗成,罗士信,李元霸,李玄霸,杨宗保,薛丁山,罗成(虚构人物),中国传统音乐

    因为演义小说以及评书的流传,历史上有不少耳熟能详的猛将其实是虚构出来的,比如《说岳全传》虚构了高宠和陆文龙,《说唐演义全传》虚构了李元霸、宇文成都、罗成等人,《杨家府演义》虚构了杨宗保、《薛丁山征西》虚构了薛丁山,《三国演义》虚构了潘凤、邢道荣等等。不过这些虚构的历史人物中,有些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

  • 闲话唐朝之李玄霸:世上没有李元霸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玄霸,李元霸,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李元吉

    作者:青灯(一)李元霸是谁?有人问我李渊的儿子有谁,看过《隋唐演义》的我,脱口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霸。然后被人科普,李元霸此人根本不在历史上存在,他是一个虚幻的,他的原型是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说实话,我竟是第一次听见李玄霸这个名字。我认知中的李元霸,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生的不好看,并且很瘦小,和模

  • 李元霸和李玄霸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瓶与抛光者标签:李玄霸,李元霸,李渊,唐高祖,李世民,说唐

    关于“李元霸和李玄霸是一个人吗?”这个问题,我们翻看历史可以得知,下面一起跟随小编来看看吧。李玄霸李玄霸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弟弟,历史上的他16岁就死了,无妻无儿女。而在小说《隋唐英雄传》中的原型就是李玄霸。李元霸李元霸,历史原型是李玄霸,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

  •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的“优秀青年团队”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孙思邈,耀州区,中医院,铜川市,中医药,中医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公立中医院。医院未来的发展和腾飞,正寄希望于我们这支优秀的青年团队,他们能够发挥优秀青年的带头作用,担时代重任,筑理想丰碑。接下来就让小编带您来认识一下我们的“优秀青年团队”,看看有哪些人您

  • 古代权贵“专用药方”,药王孙思邈为何呼吁销毁,不得流落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方剂,王孙,药方,孙十常,李世民,孙思邈,医学家

    在世界文化科技史上,中医是唯一历经2000多年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文化科技奇迹。尤其是中医方剂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药方,中医才能继续大放异彩。然而,在现代,经常有一些奸商打着古代宫廷秘方的幌子,蒙骗不懂中医的老百姓。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健康,他们只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很多卖

  • 药王孙思邈长寿秘密,一生勤练「六字养生诀」,借发音促五脏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丹田,开合,按摩,六字诀,浊气,孙思邈

    《六字诀》之起源,可远溯于《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到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写道: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再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传至明清时期,便逐渐规范形成了当今的《六字决》。1、“吹字诀”,调理肾。在五脏之中,肾乃封藏之本

  • 中医需要奇迹,于是有了孙思邈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说故事标签:针灸,太宗,中医,孙思邈,医学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伤寒杂病论

    史上最长寿的医生,医术医德为后世树立了楷模西魏大统七年,孙思邈出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体弱多病,常请医生诊治,以致耗尽家财,因此他很早就立志为医,用毕生精力从事医学的研究。孙思邈自小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能每天背诵千余字,被人称为“圣童”。兵荒马乱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