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第一猛将之位,尉迟敬德配得上吗?

唐朝第一猛将之位,尉迟敬德配得上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静颖讲故事 访问量:576 更新时间:2024/1/2 22:10:55

隋二世义宁二年,李渊起兵称王,拉开唐朝序幕。提起唐朝,必然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扩土,为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其多方治理下,逐渐呈现国泰民安之象。

而伴随着李世民戎马一生的开国功臣们则在后世引起了广泛讨论,盖因李世民在长安城修建凌烟阁以此表彰开国功臣,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唐初第一猛将之位,

究竟是不是像世人所想的花落尉迟家呢?

凌烟阁排名论英雄,武将第一姓尉迟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居第七的尉迟敬德,是武将排名第一人。尉迟敬德作战之英勇闻名遐迩。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有记:“大业末...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

一场作战下来,他的潜力和凶猛初展露人前,便荣获赞誉,更是直接官名加身。而后效力刘武周时期又“接应吕崇茂,袭破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唐俭等”。

种种作战经历足以让人称一声彪悍骁勇。时势纷乱,战争四起,这些皆是尉迟敬德隋末辗转各势力而为,虽有些许建树,但不过水花之势,而后效力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尉迟敬德才算是迎来了人生真正的高峰期。

初降的尉迟敬德并不受李世民幕僚的信任,面对质疑,李世民给予了尉迟敬德极大的信任。

“男子汉大丈夫相互之间讲究的是一个意气相投,不要因为一点小仇小怨就介意,我最终并没有因为一些谗言而害了忠良”。

话毕,李世民递给他金子做盘缠,给予了他去留的自主选择权,贯彻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

在这样的信任支持下,尉迟敬德自然不会辜负他,他不但留了下来,在接下来面对王世充一众时,尉迟敬德更是倾力护主,杀出重围。

公元626年,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兵权被解,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不被允许接近李世民,武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更是被调离。至此李世民真正陷入了孤军无助中,左膀右臂皆被砍去。

在尉迟敬德“况且我们还有八百多的英勇将士,现在都已经入宫,控弦被甲,形势已成,您又何须迟疑推辞!”的劝说下,

李世民一请谋臣,二设埋伏,除去太子和齐王,于是三迫旧皇,至此再无人可撼动他的通天路。

而尉迟敬德也因在玄武门救下李世民,又将齐王李元吉斩于马下,可论首功。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此后尉迟敬德在李世民麾下骁勇善战,屡立奇功,虽偶有高傲自满之时,但并不影响他成就傲人战绩。尉迟敬德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功绩自然无愧于凌烟阁武将首位。

然隋唐时期从不缺骁勇善战武艺高超之人,终究是功绩的如虎添翼,为其实力是否称得上是真正第一的质疑埋下了伏笔。

隋唐第一好汉,无敌的李元霸

李元霸其人的出名,源自于小说《说唐》,《隋唐演义》,文中提到他力大无穷,手持巨锤,手撕当时第一的宇文成都,在描述中,他赫然成为了无人可敌的武神。深受小说影视的影响,很多人觉得李元霸拥有这般武艺,已无需争辩,自是板上钉钉的隋唐第一猛将。

但事实上这些都无法立足于正史之中。众所周知,小说本就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且含有创作和虚构的成分。

而被众人所认为的隋唐第一李元霸,事实上不过是一个杜撰的角色,隋唐时期并未有名为李元霸的猛将,更遑论列举出史书中的功绩来分析他的实力。

若非要将其对应原型,那么只有李世民的同母胞弟李玄霸尚能一提。

“卫王李玄霸,唐高祖第三子也,早薨无子。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曰怀。”

但很可惜的是李玄霸是文弱之人,年仅十五便离世了。从整体上看,李元霸这一角色的塑造类比李玄霸的真实情况,显然创作成分占了很大比重,李元霸和史书记载的李玄霸相似之处甚微。

故而在角逐隋唐第一猛将中,李元霸便率先出局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在隋唐时期谈及尉迟敬德,自然还有一位武将会被提及——秦琼。对于现代人而言,二者都不算陌生,门神上赫然印着的便是这二位猛将。比起同李元霸相比较,围绕此二人的争议自然更大。而秦琼在凌烟阁排名屈于末尾的现实,成了他不如尉迟敬德的佐证。但真的仅此就判定他的武艺不如尉迟敬德吗?

彼时年轻的秦琼在张须陀手下从事,从大破卢明月起义军的名声鹤起,随后多方平定起义军,屡建战功,便令他名扬四海。只是碍于天下形势,张须陀殉国,秦琼便先后投靠于裴仁基李密。而得到秦琼的李密当时亦放言“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李密无疑是个聪明人,正是他一力将瓦岗寨的实力抬上历史舞台,方可听闻瓦岗军三字。智囊代表的李密却对秦琼推崇不已。这无形中正是对秦琼武艺高超的肯定,

在李密眼中,秦琼便是当世最勇猛最厉害的将军。

但同尉迟敬德一样,秦琼的人生高峰转折也是自他投奔秦王李世民开始。唐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举兵攻唐,李元吉失守太原逃往长安。李世民临危而出,引发了后世的柏壁之战。

秦琼埋伏于美良川,入敌军便斩首数千余,正是“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李世民乘胜追击,亲自带兵冲杀,最后以刘武周败北逃往突厥,尉迟敬德投降归顺拉下了帷幕。

其实在柏壁之战中,秦琼破尉迟一说便已经佐证了——

秦琼在实力上战胜了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已然败北于他。

柏壁之战大捷,成功收复河东,此战再次打响秦琼善战勇猛之势,秦琼在此战中战功最高,唐高祖李渊更是言“你不顾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远来投奔于我,又立下如此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的话,我愿意割下来赠与你...”可谓是对秦琼欣赏至极。

而后秦琼跟随李世民更是逢战必胜,敌军中有猛将耀武扬威之时,李世民便让秦琼出战,秦琼“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正是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一身好武艺,一番勇猛之姿,跃然纸上。这时的秦琼意气风发,深受器重。照此以往,秦琼应当留名青史,拥有不亚于凌烟阁众人的盛名。

秦怀道墓志铭现世,隋唐第一猛将姓秦

1974年,唐朝名将秦琼之子秦怀道的墓出土,随之而来现世的是他的墓志铭。其中一段文字顷刻引起轩然大波。

只因上刻“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帝擒尉迟敬德于美良川。”

这句话的现世,直截了当的点明了——英勇强大的尉迟敬德在美良川被俘于秦琼,而后归顺李世民。这恰与旧唐书中“破尉迟敬德”相呼应。史书的书写必然与当朝政治相互维系,故而史书固然是纪实的,可也有会存在一些暧昧不清的态度。相比之下,私人且长埋于地下的墓志铭显然是更为可靠,更为切实的。

那么比尉迟敬德更为厉害的顶级武将秦琼为何在凌烟阁排名反而落在末尾呢?

在李世民人生转折的重要支点上必然有玄武门之变一事,在此事中,同样是李世民麾下的勇猛将士,尉迟敬德在太子李建成策反之际便毫不犹豫拒绝,并劝说李世民起兵谋通天路。而后更是在李世民危机之时倾力相救,拿下李元吉人头。

而有顾虑的秦琼却稍有明哲保身之意,选择守门而非进取。其实今人不难理解秦琼的决定,毕竟李渊之于秦琼尚有君臣之恩,秦琼忠君不愿主战玄武门本无错,站位于李世民选择留驻玄武门外也无错。

但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样相较,“无错圆润”的秦琼自然是比不过主动带兵立功的尉迟敬德。

凌烟阁的排名很显然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实力,着重在多方面综合的功绩。尉迟敬德在李世民重要的转折点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李世民更为亲近自是应当。凌烟阁排名与其说实力的高低,不如说是在排名李世民心中的功绩和地位。玄武门之变的犹豫终究是使秦琼棋差一步的因果。

年轻时征战四方,名扬天下,人至晚年,秦琼竟是长叹感慨:“我年轻时长久地骑马征战,一生经历了两百余场战争,多次身受重伤,计算我战时出血也有几斛了,又怎么能不生病呢”。

此后长病于室,或不显露于面,渐渐淡出了众人视线。

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陪葬昭陵。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于历史中看现实,于现实中看历史

史料结合方能窥见悠远历史的真面貌。史书和物料的重新解读,揭开了历史更确切更真实的一面,人们开始不断质疑不断验证地去看事物,这才能透过迷雾看到历史中英雄豪杰的现实。

透过历史的缩影和经验论的体现,纵然会无限接近地走在不易出错的道路上,但仍会在经过那些英雄豪杰的缩影时心生唏嘘。

也无怪乎李贺也会感慨——“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更多文章

  • 尉迟敬德和关羽一样情商低,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早就抄家问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关羽,李世民,尉迟敬德,孙权,诸葛亮,刘备

    正史上的关羽,和正史上的尉迟敬德,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在万军阵中刺颜良于马下,尉迟敬德在万军阵中擒王琬而归。关于他们的勇猛,大家有口皆碑,我就不细说了。我今天重点来说一说关羽和尉迟敬德的情商,这二位爷虽然勇猛无比,但是情商实在是太低了。关羽傲气太盛,看不起士大夫,却对手下的小兵很好,这就是典型的傲

  • 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秦琼,李建成,李元吉

    很多朋友都会在自己大院的门上挂一幅门神的头像。如果稍微仔细看过这个门神头像的,有不少地方的门神头像是两个人并排站,也就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呢?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门神背后,或许是一个朝代的无奈和被隐藏的历史真相。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呢?一般的说法,可能是咱

  • 尉迟敬德55岁了,李世民为何还想让女儿嫁给他?都是为了四年后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道宗,长孙无忌,单雄信,房玄龄,李渊,唐太宗,唐朝,艺术家,黄易小说人物

    李世民在唐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身边跟着一班文臣武将,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武将有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文臣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这些人可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而在众多的武将中,有一个是李世民的铁杆追随者,即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是在620年才投到李世民身边的,原先也是隋朝的旧臣,后来成了刘武周的部

  • 尉迟敬德妻子墓志出土,是名门之女,专家:她丈夫不应该是打铁匠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尉迟敬德,苏武,段志玄,李世民,秦叔宝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在大唐开国功臣中占据重要地位。《旧唐书》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中,与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同列一卷。《新唐书》则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中,与屈突通、张公瑾、秦叔宝、唐俭、段志玄同列一卷。但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尉迟敬德的身世

  • 凌烟阁三位开国功臣:未必输给秦琼,与尉迟敬德单挑也有五成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唐朝,李世民,凌烟阁,罗士信,程咬金,段志玄,尉迟敬德,黄易小说人物

    咱们今天聊的是正史而不是演义小说,因为按照演义小说的写法,秦琼秦叔宝的武功在隋唐英雄中连前十都排不进去,而李渊那个从未上阵杀敌儿子的李元霸,则成了隋唐第一条好汉,您说这事儿上哪说理去?秦琼在正史中的勇悍,那是有目共睹的,笔者在这里复述《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是对读者诸君的不尊敬:谁不知道秦琼是

  • 尉迟敬德怎么当上门神的?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秦琼,魏征,刘邦,门神

    每到春节,我们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的习俗,用以辟邪驱灾纳福,传统门神,分别是尉迟敬德和秦琼这两位都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两位大将,尉迟敬德更是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尉迟敬德勇冠三军,他武艺出众,跟随太宗立下了许多军功,使其心腹大将关于秦琼敬德变为门神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西游记所记

  • 我国古代72名将排行榜:李牧第15周亚夫第46,尉迟敬德第68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精品站标签:李牧,秦国,丞相,周勃,汉朝,周亚夫,尉迟敬德,春秋战国

    这是我国古代72名将排行榜:李牧第15,周亚夫第46,尉迟敬德第68。李牧,这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如果李牧不死,秦国真的很难攻破赵国。所以秦国用了反间计,将李牧害死。在这里也只是位居第15。周亚夫第46,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其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最后官至丞相。尉迟敬德第68,这是唐朝开国名将,“凌

  • 尉迟敬德大李世民12岁,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为何他还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隋炀帝,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乱世年代永远不会缺少英雄好汉与人才,少年英才拥有过人的智慧与计谋,而猛将们则具备过硬的军事能力更是无可替代,一个国家需要无数栋梁之材来让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不论何时都是先有国后有家,在遥远的封建时代之下古人的生存危机从未断过,不停发生的战乱让百姓们民不聊生,更有甚者还会因此令家人丧命。这些都是战乱为百

  • 尉迟敬德妻子的墓志出土,出身高贵,专家:她的丈夫绝不是打铁匠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尉迟敬德,苏武,段志玄,李世民,秦叔宝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在大唐开国功臣中占据重要地位。《旧唐书》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中,与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同列一卷。《新唐书》则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中,与屈突通、张公瑾、秦叔宝、唐俭、段志玄同列一卷。但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尉迟敬德的身世

  • 尉迟敬德墓被发现,墓中发现一石碑,字迹清晰,字体苍劲挺拔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李世民,石碑,墓志

    前言尉迟敬德,隋末唐初时期将领,唐朝开国名将,他算是当时众将领中一个比较了不起的人物了,他的了不起,不仅体现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体现在他放荡不羁的气节上。而后人关于尉迟敬德改名,到底有哪些争议?尉迟敬德屡立战功尉迟敬德生于隋开皇五年,出生行伍,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他从军于高阳,后来以官军身份到处讨伐